第75頁
所以說,這位梅輕衣是真的厲害啊。 走在路上,木析偶爾還能聽到路上的老大娘老大爺哼上幾句戲曲。 她想著,有時間也可以帶帶木母木父來聽聽戲曲,她讓父母來京城是為了讓他們享福的,可不是來給她當老媽子的。 第二天一早,木析又恢復了點卯,在史書閣整理書籍的生活。 這一次她就不再謄抄史書了,只在一旁偶爾指點屬下??惫ぷ?,她給自己找了個更輕松的活。 當然這個輕松是相對于她自己而言的,對于旁人來說,那就一點都不輕松。 木析把史書閣的史書典籍,按照前世見過的圖書館的方式整理分類了。 翰林院的史書閣里的書包羅萬象,說是史書閣,但實際上史書僅僅占其中一部分而已,其他更多是各種天文地理,游記雜文,甚至一些珍貴的技術類書籍。 木析甚至翻到幾本話本子。 這些書的整理跟分類,然后根據這些分類的書名重新登記造冊,編排書號,這可是項大工程。 要不是木析記憶力好,一般人可還真的不一定做的來,畢竟有些書光看書名你是不知道里面寫的啥的。 而你想把書里的內容都翻一遍……先不說做不做得到,就算做到了,后面也容易記混淆。 木析先把翰林院最常用的史書都編排出來,按照記載的歷史年份登記造冊,之后過來借閱書籍的官員,都需要記明自己什么時候借的,什么時候還,借的是什么書。 完全按照木析前世的圖書館的管理辦法來。 一開始她手下的屬官還覺得這是在給她們添麻煩,加大了她們的工作量,后面就發現,這樣管理確實是要方便很多。 別的不說,找書是真的要好找很多。 而且管理起來也方便,不用像以前一樣,因為找不到書,甚至是書籍遺失導致上司震怒,最后自己丟官不說,還下了獄。 書籍損壞跟遺失,就是因為這樣才罪名深重的。 如今書籍遺失就沒那么麻煩了,什么時候丟的,當時是誰前來借閱了書籍沒還,直接權責到各人,至少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書籍的安全。 整理跟分類總是比謄抄快的,沒幾天她就把史書整理完,去整理其他類型的書了,偶爾還會撿到幾本遺漏的史書。 史書閣的書大致可以分為史書,典籍,風土人情,游記,雜文,自傳,天文地理,神話傳說,技術類等。木析跳過了中間這些,直接整理最后的技術類書籍。 這類書籍才是真的包羅萬象,有純理論知識的,也有實踐,技術類的,木析認為這些書籍才是最重要的瑰寶,由于有些是曾經的皇室所收藏,很多書籍里面的技術甚至放在現代是已經失傳的技術。 木析先整理其中最大的醫學書籍,不用問,這些都是醫院院的同僚,或者歷屆太醫的心血之作。 在這個各種技術都只傳自家,甚至是傳女不傳男,有些是傳男不傳女的時代,這些太醫和民間的醫生愿意把自己的知識跟技術出著立書,那真的是大公無私了。 木析想著,她將來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忽悠太醫院的太醫同僚們,讓他們以出書立著為榮,為后世的中醫傳承做貢獻。 相比醫學類的書籍,其他的技術類書籍就少得可憐了,水利,算學還好,其他的就少得可憐極了。 尤其是木析本以為會出現一大類的農學書籍,居然一本都沒有! 這不科學! 在以農為本的古代,連商學的書籍都有,農學書籍居然一本都沒有? 朝廷的農官是干什么吃的?一本書都沒有,她們靠什么催耕催農,指導種田?靠那張嘴嗎? 木析感到不可思議。 后來木析才知道,催農的書籍都在氣象學的書籍里,只是她當時沒有反應過來而已。 木析把所有技術類的書籍分類編號完,看著農學書籍那空空的一欄陷入了沉思。 “你在干什么?” 聞聲,木析嚇得渾身一抖。 被嚇過的人都知道,人在沉思的時候最容易被驚嚇到,越是心無旁騖,受到的驚嚇越大。 況且這還是個男聲,在上班時刻從來沒見過男人的木析乍一聽到男子的聲音,當然被嚇的半死了。 “這么不經嚇啊?!?/br> 沈實笑吟吟的,悠哉游哉的靠在身后的書架上。 木析反應過來,拍拍心口:“你tm嚇死我了!你做鬼啊走路都沒有聲音?!?/br> 沈實理解木析的憤怒,畢竟剛剛她確實是嚇得不輕,他大人有大量,當然不會跟她計較了。 他委屈的攤手道:“可不是我走路輕,是你太專注了,沒聽到而已?!?/br> 等木析緩過神來,也沒剛剛那么氣了。 沈實見她神情好了些才道:“你剛剛在想什么,一點聲音都沒有?!?/br> 問到這,木析就看著面前空空的書架皺眉道:“我在整理書籍的時候,發現整個史書閣,居然一本農學的書籍都沒有?!?/br> 沈實漫不經心道:“哦?” 顯然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 在重文輕理,準確說是把文捧到天上,把理踩在腳下的古代,沒有農學的書籍沈實一點都不覺得有問題。 要是有他才要感慨了。(注:古代是有的,本文架空私設) 但顯然在有求于人的時候,沈實也是很會說話和討好人的,他笑著附和木析道:“是啊,真的是太過分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