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常葉跟那一眾紈绔子弟的歡聲笑語直到進了梨園后就中途截止了。 像是被人掐住了命運的后勁一般。 常青甚至剛剛步入院子,一抬頭,差點轉身奪門而逃。 木析多少有些不解,剛剛下馬車的時候還是好好的??? 她回頭認真的看了一眼院子里的看了,打量幾眼,心里多少明白了些。 那些看客雖然穿得跟富家老爺一樣,沒有著官服,但木析現在也算是體制內的人了,一眼就能看出這些人身上的氣勢跟常人不同。 你可以說是上位者的氣勢,也可以說是一種官威跟官勢,常年身居高位,發號施令,他們也確實跟一般人不同。 所謂居移氣,養移體,也是這個道理。 木析仔細看了幾眼,發現其中幾位竟然還是前幾日她在許老的宴席上看到的大人。 那些大人被這一串兒闖進來的年輕人驚動,顯然也看到了這都是些什么人,不過都沒有出聲指責,之前木析有過一面之緣的大人還跟她微笑致意。 木析微微拱手回禮,這畢竟不是什么正經場合,她也無需拿官場禮儀那一套來。 禮數到了就行。 木析身后的那些紈绔就沒有這么淡定了。 場中的大人雖然沒有出聲,但這是在外面給家里的小輩面子,她們實際上的態度,看她們眼中的殺氣就知了。 常葉就躲在木析身后碎碎念:“完了完了,我娘還以為我在家里溫書,我還以為我娘在莊子上,這下給她抓了個原型了,不知道我爹救不救得了我?!?/br> 第40章 相比這些緊張的紈绔,木析就相當淡定了。 畢竟她家的長輩又不在這兒。 就算在她也不帶慌的,她該考的科舉已經考完了,現在在長輩面前玩樂那是合法玩樂!不會有人催促她做學問。 所以她相當淡定。 看到木析面不改色的往中排一坐,那些紈绔面面相覷后,也慢悠悠挪步了進去。 畢竟可是京中唱班里最出名的梅大家的戲,誰不想看? 梅輕衣最出名,也是成名的戲曲就是《白狐》。 這劇本的劇情,京中稍微大點的孩子都知道,年長些的老人都能唱上兩句。 但對劇情的熟悉絲毫不影響觀眾對其的喜愛,到了現如今,梅輕衣再次唱起年輕時候的戲曲,還是不少人會跟著唱起來。 《白狐》的劇情很簡單,講的就是小白狐尋人報恩,卻被賊人冒名頂替了恩情,不小心為虎作倀,在報恩的過程中小白狐越來越對自己做的事難以心安,最后迷途知返,大結局時找到了真正的恩人,打敗了賊人的陰謀詭計的故事。 整個故事劇情緊湊,跌宕起伏,大結局時打敗了壞人,好人有好報的圓滿故事,最是為老百姓喜歡了。 木析來的不早不晚,這時候臺上已經演到白狐化形后為人所騙,被哄騙著做壞事的情節了。 此時的小白狐哪怕沒有人世間的三觀,但依然本能的覺得這樣做不好,下意識的反駁“恩人”的觀念。 唱白臉的“恩人”一面哄騙忽悠著單純不諳世事的小白狐,在它面前裝忠貞正義的好人。 另一面又對著看客念內心念白,把他jian詐刁惡,慳吝卑鄙的一面展現出來,把看客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了。 哪怕是對這種慢而悠長的戲曲并不太適應的木析,看著看著也不由得沉入了劇情里。 她看到中間的時候還會思考,這部戲曲其實還有引導人正確的是非觀的教育意義,其實很多人在做壞事的,他還真不一定會意識到自己做的是不對的。 從眾心理也好,受限于自身見識,以及時代限制,很多人真不一定能意識到自己行的是惡。 這一點小白狐就表現的很好,它雖然并未了解人類的人情世故,但它有著非常正的是非觀,它和賊人在觀念上的爭論,有些爭論即使放到她前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 而且小白狐報恩,不是事事都依“恩人”,如果它認為不對,就堅決不會去做,除非被忽悠傻了,甚至還會規勸“恩人”,希望能讓“恩人”迷途知返。 可惜有些壞人,他不是不知道對與錯,他比誰都知道,不然也不會披上一層善良的外衣,他只是不在乎如何損人,只在乎怎樣利己罷了。 整個戲曲有六本,前面白狐化形一本,中間賊人冒領恩情,并利用蒙騙小白狐四本,最后一本就是真相大白。 戲曲的節奏本就慢,今天唱到天色已暮,也沒將第四本唱完,所以戲班道完歉后收場,看客們也散了。 木析一邊想著今日看的戲曲里的騙局,一邊突然特別想看看梅輕衣。 據說梅輕衣編寫過很多劇本,《白狐》也是他編寫的,只是《白狐》是其中知名度最高,傳唱度也最高的戲曲而已。 能寫出這樣寓教于樂,且不知不覺中能影響到人的三觀,并且讓人反思的劇本,那么梅輕衣本人會是個怎么樣的人? 那些騙局,就好像是現實生活中會發生的,戲曲里有小白狐會在做錯了事后,用法力挽回自己的過錯,那么現實呢?那就是一場悲劇。 如果這些騙局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那就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不過隨著《白狐》的傳唱度越來越高,至少,這些寫在《白狐》故事里的悲劇不會再發生了,真心喜歡這個戲曲的人們不會再讓這種悲劇在自己眼前發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