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但是雖然貪官污吏做的事兒青州牧都做過,可這些年以來,他唯一做的一件能夠算得上是“大錯”,觸犯了底線的也就只有這個線人兄妹的事情,那一把大火并沒有燒盡他心中為數不多的良心,反而是在那件事之后,青州牧猝然驚醒一件事——他為人,得有一個“底線”,要不然恐怕最后他會變成一個自己都害怕的模樣。 可青州牧犯歸犯那些天底下大多數當官的人都會犯的錯,但是在“大義”這類的事情之上,他的心中還是有著一桿秤。 他一人當年所錯事,以至疫病席卷全城……不,是彌漫多城,這太重了。 他承受不起。 這樣的事情若是記錄在史冊之中,他是要遺臭萬年,被罵千古的。 ——像是他們這樣的人,誰不希望自己是名垂千古,青史留名,往后后世之人提起來不說人人夸贊敬仰,但也是希望被提名的時候所有人都會知道“啊,那個人挺厲害的”。 可是現在呢? 恰恰相反了。事態和他所期待的方向完完全全的背道而馳。 而正所謂禍不單行,緊接著在這一個又一個的情況極為糟糕的消息之后,不久后,青州牧又收到了,手底下人傳回來的一個足以在天下間引起些許變故的消息, ——荊州牧,奉迎太子了。 他奉迎了那位老皇帝在世時親自所立,而之前勤王活動之后卻不知人去哪里的太子。 - “如今主公和其他各州州牧現在所打的旗號都是替老皇帝報仇,所以要攻打豫州,誅殺南平王。但是這位荊州牧卻是不聲不響的贏了老皇帝所立下的太子,奉迎周朝的‘正統’,看樣子他這是想要走先尊奉太子登基,然后再讓太子承認自己能力不行,所以禪位于荊州牧都路子啊?!?/br> 北地郡這邊,甫一收到外面傳回來的荊州牧接迎太子回荊州這個消息,于是留在家中這邊的謀士組們頓時間就火速的拉了一個小會議進行商討。 不過其實說是謀士組其實有些不大準確,因為這里面如今在場的最起碼劉備就不是專攻謀士這一職業的。 “如若是說起荊州牧接迎太子至荊州,奉其為尊這一行為……” 聽到劉備開口說這個,在他們自己的世界之中同屬于“一個陣營”的諸葛亮則頓時顯得很有默契的接口道:“有點熟悉?!?/br> 說著,一接一搭的兩人目光很是默契地朝著一個方向望去那里的幾個人——那里坐著的赫然正是曹魏的幾個謀士。 頂著這倆人朝這邊方向看過來的目光,由于死的太早所以不知道這又是個什么事的戲志才頓時就理直氣壯的兇道:“看我們這邊干什么?” 而他的好友國家則是一如既往的接他的茬,點頭道:“就是,你們蜀漢難道就沒人可以看了嗎?” 郭嘉活的要比戲志才久上不少,自然是明白諸葛亮和劉備這倆人是在打什么啞謎,但是這和他有什么關系呢?畢竟他倆在暗示的那件事主意又不是他出的。 而聽到倆病秧子如此理直氣壯的兇人,荀攸則是輕咳了一聲,從著這一行為的實際效果性出發開口道:“奉天子以令不臣,奉主上以從民望[1],從理論上而言,荊州牧的做法是很正確的行為?!?/br> 雖然說這兩條曾經他們大魏適應的策略并非有哪怕一條是他所提出來的,但是這說是和他沒關系是真的完全沒關系,可若是說和他有關系,也未嘗不是能扯上一點關系,誰讓這兩點的后者提出來的那個人剛好就是他小叔荀彧呢? 所以在面對蜀漢二人組的指指點點之下,他自然是要努力挽尊。 而本該處于這一事件風波眼的荀彧則是面帶著優雅的微笑,看上去是一如既往的溫文端莊,好像在被戳脊梁骨出“缺德”主意的那個人不是他一樣。 不過心臟到底還是心臟,雖然面上看著一派君子謙謙之,說話的語氣也溫和,但是說出來的內容卻是有點戳心窩子。 只聽雋雅的君子面帶微笑的看著剛剛將目光投注到自己方向的兩人,道:“說來慚愧,其實當初我們可以奉迎天子,也不過只是占有了一個有著一州之地的先機而已,并不能夠值得稱贊?!?/br> 聽到荀彧的這句,國家頓時就有些忍不住的將頭埋到身邊好友的肩頭上強行憋著自己想笑的沖動,所以說是誰說君子沒有脾氣的?溫文的君子毒舌起來的時候那殺傷力才更大。 荀彧方才這話,分明就是在往劉備的心口上捅刀子,暗指, ——他就不信劉備當年心中就完全沒有當初過如同這般的想法,只不過便是有千般想法,他也只能夠想想。誰讓當年劉備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地盤,便是想要奉迎天子也奉迎不了啊。 ——當年劉備那樣的條件,他想要奉迎天子,便是他第一個趕到天子的身邊,想帶天子走??赡菚r還年幼的天子會愿意跟他一個什么都沒有的人四處去漂泊?那必然不可能。 這波可當真是……殺人誅心。 - 隨后看著雙方之間簡直好像下一秒就能夠吵起來的局面,今天和自家夫君一起過來參加這個會議的黃月英頓時就是翻了個不雅的白眼,心中實在不明白,都到了異世都已經這么久,而且有些記憶明明是沒有親身經歷,而是只來自系統,他們這一天到晚有什么好吵的。 隨后在朝著剛剛“爭執”的幾個“幼稚鬼”翻白眼過后,黃月英轉過目光,看向今日現場之中,原本和她一樣都不該在場的另外一個人,語氣正經的詢問道:“孫先生,您對于如今這場始于豫州,如今卻意外在青州擴大蔓延的病癥有什么頭緒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