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
書迷正在閱讀:邪欲之皇(更新至第170章)、雪白的屁股(全)、逃亡艷旅(更新至18章)、惡魔養殖者(全)、金鱗豈是池中物(全處修改版)、洪荒少年獵艷錄(御女天下)中部、洪荒少年獵艷錄(御女天下)上部、天外邪犽(7集全)、大叔的幸福人妻生活(全)、關于洗澡這件小事
稅賦一文也不能少交,不過這少林寺的香油錢你們就不要交了!” 白云航一向收的不是十成賦稅,靠近縣衙的商戶稍多收些,鄰近空相庵的商戶則少交些,有少林和尚在幕后入股的商戶則不用交他那一份,只是白縣令借著大兵之威,現下一律改征了十成稅賦,但是商戶倒是歡喜得很。 要向少林寺交納的香油錢,大抵是正常年景稅賦的一倍有奇,現下的稅賦反而減了許多,只是要全數交給縣衙而已,當即有商戶出來歌功頌德:“大人到了登封,天都低了九丈……” 白縣令又問了句狠話:“現在城內有哪一商戶是僧產的?我是俗家的官員,絕不干涉佛門的事情,這稅賦就不用交了……” 稍緩了一緩,白云航說道:“只是雨小將軍手底下的沈大人已經征用空相庵了……” 這意思很明顯,一眾商戶當即道:“并無什么僧產!” 訓完話后,按照商戶大小,先行籌集了一個月的稅賦以備勞軍,只是蘇琴那一份稅賦白縣令卻是先征后退,非但如此,白縣令還奉上了十倍的稅賦,他特別交代典史張亦?。骸斑@一次要多謝蘇姑娘來報訊,以后讓兄弟們多多照應著,若是有哪一個敢到長青藥店惹事生非,你替我剁了他的狗爪!” 張亦隆倒是十分不解地問道:“雨小將軍這次大軍勞頓,而且還在本縣呆上好幾個月,我們才籌集了幾天糧草而已!這次為什么才籌集上一個月的稅賦?總共才二百四十多兩!” 白云航苦笑道:“雨小將軍若是帶上一指揮兵來我登封駐上半個月,我肯定是借機發上一筆財,兄弟也有小財發,為大軍支差,那是最有油水不過……” “可是現下雨小將軍現下卻是帶著五指揮人來,要在我這登封縣住上至少兩個月!你不想這其中要多少糧草、副食,再加上過年時發的勞軍餉,我粗粗算了算,若折起銀錢來,大抵就是要籌措個一萬五千兩的樣子,這還是要保佑雨小將軍不要把軍餉也在本縣列支,若是算上這一筆,我這個縣令也干不得這等殘害百姓的事情,干脆回家種地去了!” 張亦隆當即醒悟過來,他當即說道:“那了不得了!前朝在本縣橫征暴斂,一年也不過是征了萬把兩銀子而已!雨小將軍這兩千五百兵在登封駐上兩個月,卻得花上三四萬兩銀子!” 白云航道:“聽說許州五縣都供不起雨小將軍這尊大神,咱們這小小登封縣如何能供得起?他雨小將軍事后可以拍拍屁股就走了,可我還得干這縣令,若是雨小將軍把登封搜刮一空,我空得了贓官的罵名,以后靠什么發財,說不定還因此被革職問罪!你們也是登封本鄉本土的人,若是雨小將軍在登封征發得過份了,難免會在鄉里落了個罵名!” 張亦隆愁眉不展,詢問道:“大人,那要不要請雨小將軍少帶些人入境?” 白云航又道:“他是從四品的威武將軍,這次又是奉蘇會辦之意旨移防登封,我只是個七品縣令,如何攔得住他!再說了,若不是雨小將軍這次來登封,咱家這縣衙不是就讓這幫暴民給燒了,咱們的飯碗自然也就丟了!” 張亦隆已然明白了:“大人,我明白了!這雨小將軍交辦的差使非辦不可,可是一下子籌得太多了,雨小將軍自然以為本縣富裕得很,以后肯定屢次索討財物了!” 白云航點點頭道:“再說了,這事情輕輕松松就辦成了,怎么在雨小將軍面前顯得出咱們的功勞!若是籌得少了,雨小將軍一個不滿意,咱們登封縣這幫公人也只能回家種地了!張典史,你與禹田一塊采辦些副食來!這樁事情你們倆個就不要想著什么撈錢的念頭,辦好了,我在林府尹面前保舉你升個有品級的官職便是!” 張亦隆感激不盡地與茅禹田就去籌備,照著兩千五百人的標準籌辦了五日份的副食,馬干則籌辦了兩日份,都是按市價置辦,還專門斬了四頭四百斤的大肥豬用來勞軍,沈青玉也贊道:“想不到你們登封縣的支差搞得這么好!” 白縣令心中有個計較,首先要在雨小將軍面前哭窮,其次不能因為支差而禍害本縣,所以這番籌辦都是在市面上按市價采辦的,雖然張亦隆和茅禹田辦事十分得力,一眾商戶鑒于雨小將軍的威風也只敢薄利多銷,卻已然把從空相庵抄沒的銀錢與收上來的稅賦花去大半。 白縣令自然也作了些手腳,他指點茅禹田買價上稍稍多報些許,暗地里卻又多備了一日份的軍需,按他的說法:“若是到了籌不到軍需,雨小將軍責怪的時候,咱們就拿這些來救急……” 當天晚上,白縣令倒是受了些責怪,郭雪菲和李玉霜都冷臉相對:“今日你那些私房錢哪里來的?這家里的事情可由不得你作主??!” 白云航知道壞了,當即說道:“那是以前在西京長安的時候攢的,兩位夫人給我留點飯錢吧……” 郭雪菲厲害著,她嫵媚一笑,勾去了白云航的一半魂兒,然后柔聲說道:“夫君若是要使銀子的時候,就到我和師姐這里領錢便是……” 當即把白云航的私房盡數瓜分,白云航一聽銀子,想到還得應付雨小將軍,不由心中一沉,李玉霜問道:“雨小將軍率虎翼軍移防登封,正是夫君大顯身手的時候!” 白云航當即把自己的難處說了出來,最后說:“雨小將軍這趟差使,說不定要個三四兩萬銀子……若是籌不出這么多軍需,說不定要自己拿銀子去填補這天大的虧空!” 郭雪菲對自己的私房錢看得很緊,她讓白云航枕在自己的玉腿上,輕笑道:“倒也不怕!咱們夫妻都是走江湖的,頂多到時卷了公款就是!” 白云航的臉 兒偎著郭雪菲健美的大腿,這一天的勞累都化作烏有,心中說不出的舒暢,說道:“說得也是!雪菲,算日子輪到你陪我了吧!” 說著,白云航已是一個餓虎撲食抱住了郭雪菲,李玉霜半是吃醋半是笑鬧地在背后扯住了白云航,三個人打鬧成一團。 溫玉軟玉在懷,白云航自然是享盡這閨房之樂,那邊李玉霜咬著白云航的耳朵哈著氣道:“我和師妹說過了,今晚你若要讓她睡你房中,非得依我們一條不可!” 說話間,白云航已然在她身上捏了一把,李玉霜嬌嗔道:“這樣的話,我們倆個回房睡了!” 白云航依在郭雪菲柔軟的身子上,聞著她的女兒幽香,心中早已有了情火,當即說道:“我依你們便是!” “我們師姐妹們在川中的時候就聽聞過雨小將軍的威名,都說他是天下少有的奇男兒,心中仰慕得很!明日夫君能不能帶我們去看看雨小將軍!” 白云航在李玉霜的臉上香了一下,笑道:“好!” 這一夜郭雪菲卻是不勝羞意,任由白云航抱緊她豐軟的身體百般擺弄,明明是抵死纏綿,卻是咬牙顫抖著沒發出一絲聲音,只是在高潮之后把自己的玉臉依在白云航的身上感受他的溫柔。 第二天起來白云航很有精神,早有商戶連夜替他趕制一套新衣,郭雪菲帶著笑意替他穿上,俏臉著實嬌翠欲滴,那邊李玉霜也備好了食物,只是這雨小將軍一行遲遲未到。 沈青玉這一行騎兵在馬上立得筆挺,任由冷風吹過連眉頭都不皺,登封縣的一眾公人與推舉出來的商戶代表卻不住喧嘩,李玉霜擰了把白云航,問道:“現下都是下午了,這雨小將軍今天是不是不來了?” 正說著,那邊已經有快騎回報:“雨小將軍來了!” 白縣令當即站直了衣服,對下面訓道:“都給我打起精神來!萬一在雨小將軍駕前有個閃失,我回衙后賞他一百板子!”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雨小將軍的前隊已然進了登封城,先是一隊長矛兵,個個身強體壯,剽悍得很,身著輕甲,鐵矛向天,一看就是打老仗的兵,過了八十長矛兵,接著是一隊火槍兵,約莫有百五之數,白云航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火器。 沈青玉低下頭來,朝白縣令輕聲說道:“這是雨小將軍的親兵隊,老八隊出來的精兵!” 緊跟其后是十余騎,馬是上好的河曲馬,裝具齊全,在河南這算得最精銳的騎兵,馬上人多是掌旗、指揮一級的軍官,還有幾個親衛,正中間有一個錦袍將軍,很是俊秀,看起來比白云航還要年輕上兩三歲,只是臉上卻還有幾分稚氣。 李玉霜和郭雪菲大失所望,李玉霜輕聲說道:“這便是雨小將軍??!卻原來是個半大孩子!” 白云航一聽這話,再看雨小將軍唇上唇下光潔得很,不由心中暗喜,只是雨小將軍看起來稚氣未脫,他身前身后的那些指揮、掌旗卻對他敬畏得很,沈青玉更是一看雨小將軍的面,當即就跳下馬來,快步奔到雨小將軍面前跪了下去:“威武將軍大人,掌旗沈青玉奉命來登封籌辦軍需,現下正與登封白縣令特來復命!” 白縣令也趕了上來,向雨小將軍馬前彎腰行了個大禮:“登封縣令白云航見過威武將軍大人!” 雨小將軍在馬上點點頭,他朝沈青玉說道:“辛苦了!請起來” 說著,他已經跳下馬來,動作利索得象只猴子,接是竟是出人意料行了一個大禮,腰久久未能直起來:“多謝兩位為我虎翼軍籌辦軍食!雨辰實在感激得很!” 雨小將軍是從四品的武官,白云航只是正七品的文官,因此白云航當即又施了一個大禮,直到雨小將軍直起腰來,他才把手上的呈文遞了過去:“威武將軍大人率虎翼軍移防登封,這是登封縣民之福,這是縣民犒勞大軍的一點心意!” 雨小將軍客氣得很,他接過了呈文,翻看了兩眼后又施了一個大禮:“多謝白縣令!本將軍南征北戰這么多年,可是沒一個地方能象貴縣這般把軍需辦得如此漂亮,實在是多謝了!白縣令年齡比我長,也莫叫我威武將軍大人,稱呼一聲雨小將軍或雨辰便是!” 白云航見雨小將軍十分滿意,當即放寬了心:“登封商民已為雨小將軍設了洗塵宴,還望雨小將軍大駕光臨!” 雨小將軍卻又朝這幫歡迎虎翼軍的商戶和公人施了一個禮:“雨辰在此多謝大伙兒照應了!” “雨小將軍,您先請!” “威武將軍,您請……” 二十四歲的雨辰望著這些滿臉堆著笑的臉,第一個登上了一品樓的樓梯,心里卻暗嘆了一口氣。 他是個孤兒,多虧了這張俏臉,翠煙門的幾位好心師姐收留了他,還教他這個男徒習文習武,那日子雖苦,卻是雨辰很難忘的一段日子。 只是與世無爭的翠煙門終究敵不過恒山派的鯨吞,門派連帶著地盤被恒山派強行吞并,師姐師妹也流著淚水上了恒山,只是恒山派的師伯師叔嫌他是個武功低微食量不小的少年男徒,當即就把他趕出恒山,他自此便在江湖上飄泊,那是大明崇禎十六年的事情。 在江湖上漂泊了一年,大明崇禎十七年,或者說是大順永昌元年的七月,錦候李過的大軍路過了山西,見他很有些力氣,就把他強抓了兵,初時編入了孩兒軍。 在亂世中,雨辰為著自己的小命活著,多少次他的身上全是鮮血,也不知道這是自己流的還是敵軍灑的,輾轉在襄京留守高一功高大人帳下效命,卻始終都失意得很,只是領著十來個老兵的哨總,連部總都不是。 轉機來自永昌三年小北門之役,那一役他奮力殺敵 ,襄京留守高一功高大人,不!是今上對他賞識得很,當場就把他提拔成掌旗,白旺白將軍更是將他自己視為自家子弟。 以后從掌旗、副指揮、指揮一直晉升到現在的從四品威武將軍,自己也一心想要干出一番大事業,博個功名富貴,只是難啊…… 要建功立業,青史留名,怎么每一步都走得這么難??! 該死的永昌元年!只有這一年前投入大順軍的才能算開國元勛。 他是永昌元年七月才投到太宗皇帝李過的帳下,可永昌元年三月太祖皇帝都進了燕京,前明的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老八隊出身的那幫老部總、哨總私下說到自己往往就是一句:“他算個什么玩意!咱們跟太祖皇帝在潼關南原大戰的時候,他在哪里?” 哼哼!雨辰心里不由冷笑一聲,南原大戰之后你們又在哪里? 他對手底這支虎翼軍的了解比那些夸夸其談的老部總還要深,嚴格來說,歷史的那支“虎翼軍”已然不復存在了。 那支虎翼軍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太祖皇帝李自成的老八隊,潼關南原之戰被打散后,沒回去投奔太祖皇帝,反而跑去參加了革左五營,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這些部總、哨總全是那個時候才入了革左五營, 一直到太祖皇帝李自成入湖廣,革左五營迫于形勢才投入太宗皇帝帳下,虎翼軍的前身才重新編入了老營,以后跟著賀錦西征過青海,放棄陜西后與太宗皇帝李過會合,參加了襄陽解圍,因為是后隊,根本沒趕上交戰,后來被調到大別山游擊,中興的時候和太宗皇帝李過的本隊會合,參加了運河阻擊戰。 以后虎翼軍便在河南改編,下屬各標分散到各軍。舊虎翼軍雖不復存在,但是由于天下未定,實際上僅僅取消虎翼軍這一個指揮層次,部隊全保留下來了,有的部隊并入了其他軍,有的轉成了各省屬的獨立標,還有一部分改編成河南各地的地方軍。 程系程大人的理由是虎翼軍在大別山長期打游擊,缺少軍一級協同經驗,但是明眼人都明白著,這是今上對革左五營出身的部隊不放心,只是虎翼軍運氣也確實有點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