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
書迷正在閱讀:邪欲之皇(更新至第170章)、雪白的屁股(全)、逃亡艷旅(更新至18章)、惡魔養殖者(全)、金鱗豈是池中物(全處修改版)、洪荒少年獵艷錄(御女天下)中部、洪荒少年獵艷錄(御女天下)上部、天外邪犽(7集全)、大叔的幸福人妻生活(全)、關于洗澡這件小事
要趕上襄陽之役絕無解散之憂。 虎翼軍解散之后,所屬的兩標及一部分直轄部隊留給了河南省,這支六千人的部隊便是河南境內僅有的一支野戰軍,黃河以南的許州和黃河以北的衛輝各駐一標,雨辰所領的這支部隊便是駐許州的一標,只是上下仍將許州這支舊虎翼軍的精銳稱作虎翼軍,甚至在行文也直呼:“許州虎翼軍威武將軍雨辰!” 只是雨辰也是期盼有一天能真正執掌一軍,作一個威風八面的制將軍,至于權將軍,他卻是不指望了。 雖然手下的小卒時常說:“白都督要把雨小將軍提拔成制將軍甚至是權將軍!”他心里卻明白著,權將軍可是一品的武官,太祖皇帝在襄京的時候,權將軍不過二人,一位是已故的劉宗敏劉大人,另一位是田見秀那老家伙,別看那老家伙尸位素餐,他當權將軍的時候,他雨辰還在江湖上飄泊。 大順朝的權將軍,現今也不過區區數人,就連白旺白大人也不過是個權將軍而已 等作滿這一任威武將軍,大致可以回中軍部作一個沒有兵權的四品果毅將軍,可若是等到有了缺,外放做一個握有兵權的果毅將軍,也不知道是哪個猴年馬月的事情了,畢竟大順不過十軍,每軍也不過一個果毅將軍。 至于能執掌一軍的三品制將軍,大約也是他雨辰這一生奮斗的極限吧!罷了,先把這一任的威武將軍干得漂漂亮亮再說吧! 雨辰一邊想著前塵往事,嘴上卻是客氣得很,他轉口詢問白云航:“白兄弟,原來那兩位是足下的夫人??!想不到白兄弟與我同歲,卻已成家立業,娶得兩位如花似玉的美嬌娘,白兄弟當真是有福氣??!” 他這人不喜酒色財氣,也不愛殺人,天性有些涼薄,卻滿心思熱切想博個功名富貴出來,待人禮數著實是做到家了,口口聲聲一個“白兄弟”,白云航著實是受寵若驚:“內子是聽說雨小將軍的威名之后,求下官讓他們來看雨小將軍一面,現下已是心滿意足回家去了!這么說,雨小將軍也是二十四歲?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雨小將軍才過了二十!” 雨辰笑道一點頭,見幾桌人都已然酒飽飯足,說道:“代咱謝過了……白縣令,現下有一樁重要的事情,虎翼軍駐在這登封縣是個長遠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白縣令正聲說道:“雨小將軍交辦下來的事情,咱們當地方官的,盡力去辦就是了!” 雨辰點點頭道:“我們虎翼軍在登封可是要好幾個月,白縣令籌辦得十分周到,我代將士們謝過了,只是這其中的差額實在太多了些!” 白云航從酒桌上站了起來,施了個禮道:“雨小將軍實在想得周全!不過這等俗事下官早去cao辦了,無須雨小將軍記掛了!方才已得了大好的消息,少林寺的各位大師已經答應出一百石糧食和一百兩銀錢!” 這番說得天衣無縫,雨辰原本是讓白云航先給他籌辦六千石糧食和五千兩銀子,狠狠地敲上白縣令一筆,現下卻只能說道:“白縣令,辦得好!只是這些糧錢恐怕還怕頂不了幾天啊……” 白縣令趕緊說道:“請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盡力去辦!” 雨辰又問道:“白兄弟,我聽說你很是受少林禿驢的欺負,要不要我派些兵到少林寺替你助威,順便再催討些銀錢來!” 白縣令又施了一個大禮道:“雨小將軍,也沒什么!就是僧產上有些小小的爭執,無須雨小將軍興師動眾,這催討銀錢糧草的差使,也不勞各位將軍的大駕了,各位將軍坐享其成,要知道大順律是嚴禁軍中干涉地方事務的!下官辛苦些便是!保證讓大軍能揭得開鍋!” 可雨辰自己心里有數,一百石糧食和一百兩銀子頂多就只能頂上五天!自己的虎翼軍沒有什么家底,許州現下也窮困得很,許州父老都巴不得虎翼軍移防,偏生自己的防區卻在許州,正想在登封刮上一大筆,以后行軍打仗也有些家底。 哪料想這縣令也滑頭得很,按照兩千五百人標準籌辦的軍食,雖然是餓不死人,只是按他交過來的銀錢糧草,也只能讓將士飽飽肚子,自己手上卻著實剩不下半點一滴。 非但如此,這縣官事情也辦得利索,虎翼軍駐的是少林寺下院,無需象許州那般到處占用民房,自然是商民兩便,而且這些寺院都甚為寬敞清凈,將士們也連聲叫好。 至于請自己的虎翼軍坐享其成,更是厲害一著,若是帶他虎翼軍沖上少林寺替他催討銀錢,那也不管其它,先直接將登封全縣搜刮一空,反正他是野戰部隊,事后帶著收獲拍拍屁股回許州便是??蛇@樣一來,要供應多少銀糧,全由白縣令一人說了算。 白縣令也奔波了一天,今日凌晨他專門派茅禹田騎馬趕到少室山去,他在少林寺熟人不少,凈慧院主、道真班首……只要是被罰過銀子的,茅文員全都認識。 少林寺正等著消息,一見茅文員趕來了,趕緊請到方丈室去奉上好茶,幾位終日不見客的凈字輩高僧也急切地問道:“可有什么消息?” 茅禹田當即傳了白云航的口信:“一百石糧食,一百兩銀子,立即交到登封縣衙!若是惹得雨小將軍不快,后果自負!” 一百石糧食,一百兩銀子,這點物事雖然不少,可算不了什么,少林寺出了騾馬,當即讓茅禹田帶了回來。 昨日沈青玉的騎兵連占了少林寺八家下院,只是沒像沈青玉想象的那樣抄出大量糧食,統共只找到了四十多石細糧,沈青玉想把這些一百二十石細糧全移交給雨小將軍,沒想到今早白云航一聽說這事,就差點給沈青玉跪下去了:“沈掌旗!就饒我一命吧,您這個掌旗要吃多少 細糧都可以,這千二百的粗糧本縣勉強還可以交得出,可若是現在把百二石的細糧交過去,大家都吃慣了細糧,雨小將軍向我催要千二百的細糧,本縣如何如何交辦得出!” 細糧價格遠高于粗糧,可不如粗糧耐饑,沈青玉覺得十分在理,他又問道:“白兄弟,那怎么辦?” 白云航說道:“百二石的粗糧,本縣還借得出!以后在粗糧夾雜些細糧,這百二石的細糧全是供給大軍的,絕不讓大軍吃了大虧!” 可是白云航在這里早有了個心眼,他向茅禹田私下交代:“到時候大斗進小斗出便是!” 茅禹田贊道:“大人高明,雖然這些糧食全是給虎翼軍的,可這樣一來在雨小將軍就顯得數目多了!只是為何就這般便宜了那幫少林和尚!只要了這一百石糧食一百兩銀子!” 白云航冷笑一聲道:“便宜不了他們!既然開了這個先例,以后還怕他們不繼續交!好處不能光讓虎翼軍得去了,你們趕緊去查一查全縣有多少口丁,多少稅畝,多少商戶,全給我查個一清二楚,借著這次的東風,我要好好的厘一厘登封縣的僧產和俗產,若是俗產就得給我把皇糧國稅給交上來,若不是俗產,就請雨小將軍征用去吧!” 雨辰見白云航做得滴水不漏,知道他這里沒有太大便宜可占,猛地話題一轉:“不知道這登封內有什么盜匪沒有?我們虎翼軍都是打老仗的兵,對付些游寇還是有些經驗!” 白縣令想到前段在檀香村弒羽而歸的事情,當即答道:“本縣有些魔教教眾聚亂滋事,下官帶公人屢番查辦,終因人手不足未奏全功,現下雨小將軍率了精兵來到,那是最好不成!” 雨小將軍也不知檀香村有數千魔教教眾,當即輕輕松松地答應下來:“剿辦魔教教眾,這本是雨辰份內的事情!這樣好了!這來往的呈文事后補辦便是,我明日就調一指揮兵隨你去圍剿魔教,事后我再向蘇會辦行了個呈文,表彰白縣令剿辦魔教的大功!” 白云航又行了個大禮謝過,雨辰又問道:“白縣令可當只和少林禿驢只在僧產上有些小小的爭執……白縣令前次給蘇會辦的呈文可不是這般說的!” 說著,他手里拿出一份呈文,正是白縣令前次呈給蘇安琪蘇會辦的呈文,在那封信上白云航在信中把自己同少林的爭斗提高到宗教斗爭的高度,然后很委婉地表示,王師時下平定叛匪不遺余力,不敢勞動,但如果王師在調防之際能順路經過登封,那就能狠狠地打擊少林和尚的囂張氣焰,怎料想竟引來雨小將軍這兩千五百個驕兵悍將。 ~第三十章無功而返~ 這呈文白云航遞了上去后一直是石沉大海,沒想到今日雨小將軍又拿將出來,就想以其矛攻其盾,可惜白云航不急不忙,臉一沉,轉頭大叫:“把茅禹田給我叫過來!” 那邊茅禹田當即站了起來小跑過來,白云航沉著臉說:“茅文員,你是怎么辦事的!我讓你給蘇會辦寫一個與少林寺僧產爭議的呈文,你怎么夸大其詞寫成這樣?再犯的話就回家種地去吧,若不是雨小將軍今日把呈文給我看了,我還當真不知道你有這好本領!給我罰薪兩月!” 茅禹田機靈得很,當即倒地就跪:“雨小將軍,縣令大人,都是小人的錯!那日與少林寺在僧產上有些爭議,縣令讓小人給蘇會辦上個呈文,小人一時糊涂,寫了一篇這樣的呈文!都是小人的錯,小人自愿罰薪三月!” 茅禹田巴不得白縣令多罰他幾個月薪,罰得越重,他替白縣令頂罪的這份功勞越大,事后得的報酬也越多,反正這登封衙門都是白縣令一人作的主張, 雨小將軍見白云航的嘴皮子厲害,無奈之下只能開口說:“我看茅文員也是好心辦壞事,就罰薪一個月罷!” 白縣令一拂袖子,佯作大怒道:“還不下去!” 只是他卻是大是不解:“虎翼軍突然來了登封縣,莫不是與這個呈文有關?” 此次虎翼軍移防登封,確實是與白云航給蘇安琪的這呈文有關。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河南省內只有兩萬多兵,其中各府各縣的地方軍就占了一萬六七千人,其中河南八府每府平均有六百人,每個縣約有一百人,這一萬六千地方軍已然包括了各地的捕快、巡檢,但其中只有五千兵有些戰力,只有這五千兵也不堪用。 因此蘇安琪蘇會辦才會把這支虎翼軍視為掌上明珠,他深知這支虎翼軍若有個閃失,他的會辦位置也會坐不穩了,只是他再偏愛,對虎翼軍的供應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蘇安琪收上來的皇糧國稅,首先要保證解京的款子分文不少,若是短少些,今上和朝中那些大人一個心情不好,自己這個會辦便要下臺。 其次是程系程大人的西征大軍向河南屢番催討錢糧,這也拖欠不得。別人可以不給,可蘇會辦是程大人從小通譯一手提拔起來,換句話說,程大人就是蘇會辦在朝中的大靠山,若無程大人,他怎么能升得比雨小將軍還快,三十不到就已是執掌一省的從三品河南總會,當初程大人可是力排眾議,寧可讓河南節度的位置空懸,也要由他這個河南總會來督理。 即便不說程大人的知遇之情,西征結束之后程大人也是要大用的,蘇總會正期盼他在朝中多照應自己?,F下他是正三品河南總會督理節度,正三品!總會督理節度!離著從二品的河南節度也只差一步而已,可只有蘇安琪自己知道邁過這一步會有多艱難啊……因此朝中怎能沒人照應! 因此最后蘇會辦只能自己咬緊牙關過日子,虎翼軍六千精銳,每年要花上四十萬兩銀子,按常規這筆軍餉是要由朝廷全 數支付,可現下要優先供應燕京北平府對付韃子的部隊和程系大人的西征大軍,還有京城漢陽附近的數萬精銳,至于河南虎翼軍就顧不到了,每年才撥下十二、三萬兩。 蘇會辦對虎翼軍也是十分盡心,每年都能籌個十七、八萬兩銀子,可是距離四十萬兩還是差上十萬兩上下,這其中的差額也只能讓駐地供應了。 原來許州和衛輝的這兩標兵力都差不多,各是四個步兵指揮,只是豫北的一標有一個獨立的騎兵指揮,而雨小將軍這一標卻配屬有一個炮兵指揮,可半年之前,朝中的李黨上奏,欲以黃河以北的豫北三府加上冀南新設一省,今上對此議頗為贊許,有意讓李黨出任新省的會辦、節度之職,以在牛李兩黨間搞點平衡。 蘇會辦得到牛相爺用快馬傳來的消息后,緊急從許州抽一個最弱的指揮北上,調換豫北最強的兩個指揮。豫北的那個騎兵指揮,本來是對付韃子的,蘇會辦借口現在戰線已經遠離,而河南地方千里急需機動兵力,所以雖然指揮本部沒動,下屬三個掌旗之外,調走了一個建制掌旗,還抽調了部分騎兵擔任教官,這樣一來只留下了一個騎兵掌旗的戰斗力。 這樣一來雨小將軍手底下就有五個步兵指揮,一個炮兵指揮又四個騎兵掌旗,雨小將軍手底下既然多了一千官兵,可是許州也多了一千驕兵悍將需要應付。 三千虎翼軍,許州數縣應付得已經有些苦不堪言,再加上一千官兵,那自然是有些連年關都不好過的態勢,雨小將軍雖不愿壞了名聲,可是這六七萬兩銀子的空額即使再怎么樣咬緊牙關,都有著三四萬兩的虧空,也只能先苦了許州官民。 白縣令那呈文經過一番旅行沒人理會,始終沒落到蘇會辦手里,這等小事原本是無需蘇會辦勞心,只是在歸檔的時候卻被一個許州籍的官員看到。 這官員一向十分關愛故土,在蘇會辦面前也說過“請雨小將軍收斂些”的話,可蘇會辦一搖頭:“雨小將軍是替我在背黑鍋!再說移到哪都是叫苦連天!” 這日無意間見這呈文如獲至寶,當即找來一眾許州籍的官員對蘇會辦道:“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