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9)
書迷正在閱讀:鳳臨江山、神探影后之疼妻上癮、腹黑謀妃不承寵、心動回響、男配不當墊腳石(快穿)、穿成年代文極品女配[穿書]、穿書后我成了時間管理大師、小白花攻又背黑鍋[快穿]、活在電腦里、毛絨絨的神奇糖品師
第207章 將軍14 三月。 這支從邊塞而來的精銳之師終于到了京城。 因為有人接應的緣故,?這支徹徹底底的陸上軍隊倒是沒有遇到楚路擔心的水戰。 倒是楚路的臉色越發冷了。 能抽調人手水上接應,卻沒有人手自救,只能邊塞求援?! 主將周身寒氣數尺,?就連本次前來的副將都退避三舍、不敢近身,?其余人等就更不必說了。 沒了水戰,?京城那些早就被養廢了的兵卒當然不是這只血火歷練出的邊關精銳得一合之敵,幾乎是剛一接觸便潰不成軍。 康平十六年,?皇三子弒兄殺父、矯詔稱王,?其行之殘暴、天理不容。 謝率軍南下、馳京相援,?偽王于昭平殿伏法,皇十六子攜先帝遺詔登帝位。 那位已經伏法的偽王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殺人卻殺的不少,?開個朝會大殿上都是可憐巴巴的幾個人,整個朝廷連最低限度的運作都差點撐不住,?新帝的當務之急是趕緊選人把朝廷填滿。 不過在那之前,這位年輕的新帝先下了兩封旨意。 一則是將救駕有功的蒼狼軍改名號北定,又賜賞賜若干。 另一則 謝將軍勇力過人,驅逐北方胡虜、平定六州之地 此乃千秋之功業 治軍有方,乃不世之將才 功績和夸獎混著一塊來,一份卷軸竟然都寫不下。 宣旨的小黃門一開始還中氣十足、感情充沛,?但是換到第三份卷軸之后,?嗓子已經有點啞了。 楚路: 小黃門: 就算心里再怎么懷疑人生,?該念的還得念下去,小黃門甚至覺得自己得站在這兒、把人夸到天黑。 好在這長度實在超標的夸夸終于有結束的時候,?但是等看到接下來封賞之后,小黃門只恨不得一直把人夸到天荒地老。 他微不可察的停滯了一下,語速放得極緩極慢,?只希望把最后那段贊詞無限期的延下去,但同時一心二用瞥下去的內容已經讓他額生冷汗了。 [殿前不跪]、[準著履佩劍]、[坐九錫]、[行可六馬] 若說這些還只是禮儀上的優待。 與天子同禮的優待。 那接下來可就是實打實地封爵分權了 小黃門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宣完這封圣旨的,一開始他還能覺得嗓子干啞,但是現在這點兒極輕微的身體上的不適已經無法喚起他的注意了。背上的衣衫已經被冷汗打濕,他甚至懷疑現在稍微擰擰就能擰出一把水。 北定乃是新帝根基,這位剛被封為安國侯的謝將軍自然是新帝心腹,按理說這是個巴結的好機會,但是一上來就到這封無可封的地步,反倒教人沒法安穩了。 到底是在皇城里看了這么多年的,小黃門只覺得這旨意宣得他心里發顫。 說到底,這神仙斗法哪里是他們能摻和進去的,一不小心就是個死字。 終于哆哆嗦嗦念完了最后一句,小黃門憑借在宮中多年的素養擠出一個看起來相當真誠的笑來,掐著嗓子放緩了聲音,謝侯、還請接旨吧。 這一封圣旨之后,眼前這位已經從謝將軍變成了謝侯。 可以隨意出入宮闈,是方才那封圣旨中的諸多特權之一。 楚路繃著臉接過旨之后,就進了宮。 而新任的帝王這會兒正很沒形象地趴在寢殿房梁上,一身幾乎和陰影融為一體的玄衣,不像是個皇帝、倒像是個潛入進來的刺客。 大殿里的內侍早就退下了,只剩下一上一下對視的兩個人。 早年的記憶已經模糊,陳因早就不習慣出入都是一大群人前呼后擁的做法,就算是這些年重新回到京城,平素身邊伺候的人也不多,這回提前知道楚路要來,更是早就摒退左右。 一會兒挨揍的時候他不得留點面子???! 楚路沉默地看著房梁上那探頭探腦的新任皇帝,半天才道出兩個字:下來。 陳因:! 他rou眼可見地抖了一下,覺得這次的事兒可能比他想的還大條。 他試圖講條件,叔父你得先答應不揍不、起碼別打臉 顯然,說話者本人都覺得自己這次干的事兒純屬欠揍了。 不管是拿自己的安危做賭,逼著叔父調兵京城,還是那封毫無預兆完全超出合適、甚至合理范圍的封賞。 楚路沒搭他的話茬,又重復一遍那兩個字,下來。 什么揍不揍的? 雖然這個小世界的時代背景下,確實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但是楚路又不是小世界土著,這會兒沒什么一定要逼著人喪心病狂的劇情線要走,他平時動過這小兔崽子一根寒毛嗎?除了習武的時候。 完全不知道楚路想法的陳因:?。?!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幾眼叔父臉上的表情,一如既往地沒從上面看出什么特別的情緒來。 他這會兒就特別不喜歡叔父這喜怒不形于色的修養了。 陳因想了想,哼哧哼哧往前蹭了半寸 叔父,您先別生氣?聽我解釋。 聽我狡辯。 陳因:失策了,這次程叔竟然沒跟過來,他提前找人通通氣兒都沒法通。 最后陳因還是下來了。 他覺得自己再繼續在房梁上趴下去,待會兒可能就不止是一頓胖揍的事兒了。 叔侄兩人相顧無言。 沉默久到陳因忍不住期期艾艾了一句,叔父? 楚路:解釋。 他從來不是那種不給孩子解釋機會的大家長。 哦哦、嗯解釋 陳因磕巴了一下,這才想起來,他光顧著慌了,竟然忘了準備狡辯的理由了。 但是準備了估計也沒什么用,陳因這輩子就沒成功在叔父面前說過謊,對上那雙好像看透一切的漆黑眼眸,什么假話都說不出來了。 他本來以為在京城呆了這么久能有點長進,但是很顯然長輩的威嚴根深蒂固,陳因支吾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最后干脆自暴自棄,他直接問:要是我不送信求救,叔父會來京城嗎? 楚路:不會。 真是一個干脆利落到叫人一點幻想都沒有的答案。 陳因立刻露出了一臉我要鬧了的表情。 叔父你好歹騙騙我吧?您這次要不來,咱們爺倆以后再見可就難了! 一個在京城,一個在邊疆,都是輕易不能離開的位置,特別是陳因日后是要釘死在這四方皇城了。 您養我這么大,就算不是親侄兒也差不多了!您侄兒眼看著都要蹲一輩子大獄了 要是這是大獄,那真是這個世上最豪奢的大獄了。 陳因仍舊在假模假式地裝哭,語氣好像自個兒下一刻就要告別人世。 我可是您養了整整十年的侄兒您連來看一眼都吝嗇 楚路沒有搭理他這試圖掩蓋自己焦慮的啰啰嗦嗦,徑直道: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這話我當是教過你的。 陳因念經似的哭訴一頓。 沉默了半晌,他才正經了語氣,有得便有失,這世上哪有不冒風險的事,這一次我不就賭贏了? 他以自己的安危為賭。賭叔父會放心不下,親自帶病過來。 他贏了。 有些事情會一輩子烙印在性格上,就算平日里表現得再怎么開朗活潑,在幼年親眼目睹了生父逼死母親又轉而向自己之后,陳因也不可能毫不受影響。事實上,就連開朗活潑這個性格,陳因也已經弄不清這到底是自己的本性,還是他覺得叔父更喜歡這種孩子,所以刻意表現出來的。 好在他不需要掩飾,他清楚地知道眼前的人會包容接納他的一切 不管是正常的、還是不正常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 在一頓思想教育心理輔導外加課后作業,陳因簡直是賭咒發誓沒有下次,這次的事兒總算可以揭過去了。 然而,這還只是書信求援這一件事而已。 至于另一件 這回陳因誠誠懇懇認錯,叔父,我錯了。 楚路:無功者賞、無過者罰,上位者以個人好惡肆意封賞處罰,此乃昏君之相、亡朝伊始 并非因此! 陳因少見的態度激動地打斷了他叔父的話,并非因個人好惡叔父當得起! 驅逐胡虜、復半壁江山治農事、活百家姓氏叔父之功可比古之徐侯吳公,沒什么當不起的! 楚路: 雖然一直知道因為當年救了人一命的緣故,這孩子看他一直帶著點奇妙的濾鏡,但這已經不止是濾鏡的范疇了盲人墨鏡吧?閉眼瞎吹那種。 楚路這短暫的沉默顯然是被誤會成什么別的意思。 只是到這時,陳因情緒反而冷靜下來了 我知叔父一生忠正、不變二節,此次加封違背叔父本心。 陳因知道,自己這次的做法恐怕已經觸及叔父的底線了。 但是,等他終于大仇得報、糾纏他那么多年的夢魘了結之后,陳因終于意識到自己以前忽略的東西他的事情了結之后,叔父恐怕就要離開了。 謝路究竟是什么人呢? 陳因知道,這個世上,恐怕只有親眼見證對方從冰層中出來的自己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了。 而那位謝公又是位怎樣的人? 是在那個亂世飄搖、人人擁兵自重的年景中,說出謝家世蒙皇恩,乃為啟臣的人。 那個群雄并起、人才輩出的時代,說出比這個好聽的話的人多了去了,但是言行如一、至死未變的也只有謝公一位而已若是大啟能再多一位謝路,甚至于謝路能活得再久一些,那個時代最終如何落幕,恐怕無人可以預料。 陳因跟了對方十年之久,他自是知道叔父從未有改節昌臣等意思。 他只是看不下去那生靈涂炭的景象而已。 陳因年少時,曾經一度覺得對方會北逐胡虜、南滅大昌,重立新朝、建千秋不世之功。 那時的他滿心仇恨,甚至希望這個過程快一點、再快一點,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證那個人國破家亡時的表情了。 但是,相處時日愈久、心智愈成熟,陳因就越知道,自己幼年時的祈望不能成真了。 那個人、被他稱作叔父的那個人,是絕對不會主動南下掀起戰亂的 他是天底下最厲害的將軍,但是卻比誰都厭惡戰爭。 所以陳因最后才選擇帶人南下。 收復六州之土,不必看同胞在胡虜手下被如畜牲般馴養驅趕。 早在三年前,叔父想做的已經做完了,而之所以留到今日,只是擔憂他的安危罷了。 那既然三年前如此,三年后呢? 他想要對方留下 陽陵侯后人居于丘行,其十二世孫雖年尚幼、卻顯聰慧之資陳氏宗室有數位與之年紀相仿 陽陵侯便是大昌對啟朝末代血裔的封號。 我以宗室子的名義將之收為養子,叔父可愿為太子太傅親自教養? 楚路:??? 第208章 將軍(完) 就連楚路也沒想到,?陳因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這可還真是驚嚇到他了,一半驚、一半嚇。 京城這個地方果然是有問題吧,好端端的孩子才來了幾年就被刺激成這樣,?這還是他時不時寫信來心理疏導的前提下,?要是放著不管還不知道會發展成什么樣呢。 系統對宿主這把過錯推到環境上的包庇行為表示了高度譴責。 【明明是這小子太難搞了,?咱們部里的劇本被他慘的多了去了,也沒有他這樣的???!】 楚路并不同意這個標準。 局里的員工不管在小世界里的經歷再怎么樣,?那也是以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為標準的,?而陳因身上的變故發生的時候,?他還貨真價實只是個孩子而已。 楚路和系統短暫交流期間,陳因的發言已經越發危險起來 倘若從現在開始籌劃 等到過些年時機成熟,?未嘗不能變國號為啟 楚路: 陳家祖宗要是聽到這段話,?大概要被這個不孝子孫生生的氣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