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194節
今日的招標,為了防止惡性抬價競爭,也為了利益的最大化,顧硯書直接采用了暗標的方式。 這次主持招標會的,正是上次溫清衍提出國庫需要開源時,舉薦的黃明生黃大人。 黃明生剛一公布這一招標方式,便收到了來自下方的詢問: “敢問這位大人,何為暗標?” 黃明生微微笑了笑,緩聲給出了解釋: “暗標便是保密競價的意思。諸位在競標之時,將自己心目中可以承受的價位寫在紙張上,然后投入本大人手旁的這個招標箱之中。最后唱票,誰的價格最高,誰便能得到相應區域的水泥路修建資格?!?/br> 很快,便有人理解了暗標的含義,并且找出了這種方法的弊端: “那不是一個區域,一人只能有一次競價的機會?” 黃明生表情平淡地點了點頭,像是絲毫也沒有聽出那人語氣中的不滿似的: “沒錯,所以更需要諸位謹慎競價?!?/br> 從黃明生這樣的態度,前來參與招標之人便知道,這次招標采用暗標的方式已成定局。 即便心中有所不滿,他們也只能將其壓下,在心中開始思索稍后投標之時應當如何應對。 “還是殿下高明,如此一來,為了能夠拍得資格,估計會有不少人會選擇直接寫上自己心目中的最高價?!?/br> 參與招標的人寫出心目中最高的價位,他們戶部能夠收到的錢財自然也就能多上一些。 即便早在兩日之前,從顧硯書口中聽聞“暗標”一詞之時,便對其欽佩不已,但此刻,溫清衍依舊忍不住低聲贊嘆了一番。 對此,顧硯書只是微微笑了笑,端起了一旁的茶杯: “你情我愿罷了?!?/br> 就在顧硯書與溫清衍交談的同時,臺上的黃明生已經同前來參與招標的商戶們,提到了修建水泥路的種種優缺點以及風險。 包括但不限于每一座城池修建水泥路所需要的成本以及資金回籠的大致時間。 對此,用顧硯書的話來說,便是將成本以及風險給商戶說清楚,也能讓他們掂量著自己的實力量力而行。 修路是大事兒,若是誰一味想著與皇家合作的好處而罔顧成本。 屆時出現水泥路修建到一半,結果商戶因為沒錢而不得不停工的情況,反而不美。 不得不說,暗標的方式雖然損了一點,但在其他方面,顧硯書也的確做到了讓旁人無可指摘的地步。 溫清衍明顯能夠感覺到,在黃明生說完每個區域修建水泥路所需要的成本之后,那些參與招標的商戶,臉上的神情明顯變得謹慎凝重了許多。 看著這些人這樣的表情,戶部不少官員都忍不住在心中打鼓: 依照厲王妃殿下的意思,將成本說得如此清楚,當真還會有人愿意花大價錢來買下修建水泥路的名額嗎? 而在招標會開始之后,這些人才發現,他們的擔憂完全是多余。 這些商戶不僅愿意花大價錢買下修建水泥路的名額,甚至所給出的價格,比戶部原本所設想的還要高上許多! 其中出價最高的,是京城周邊的三座城池,每座城池均價二十萬兩,一共六十萬兩。 出價最低的,便是天齊邊疆的幾座城池,但也有三五萬兩了。 別看這三五萬兩、二十萬兩聽著好像很少。 但要知道,這些錢買的,僅僅是一個名額而已!都還沒有算上后期修建水泥路的成本! 對此,顧硯書倒并不覺得意外。 天齊延綿百余年,自然也就造就了不少底蘊深厚的商賈人家。 因著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不少商賈深知懷璧其罪的道理。 在沒有靠山的前提下,自然會選擇財不外露、悶聲發大財的方式。 經年累月下來,自然也就能夠造就出不少不顯山不漏水的巨賈。 這次修路是朝廷的工程,備受矚目,得標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夠受到朝廷無形的保護。 這對于那些空有錢財卻無權力的隱藏富豪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能夠拍出這樣的價格,自然也就讓人不奇怪了。 倒是顧硯書,發現這次參與招標的,居然還有一個算不上熟人的熟人。 便是上次在十日醉酒樓中,為了日報刊登廣告之事,義正言辭地訓斥了寧國公府那位寧少爺一番的范知遠范公子。 從戶部遞過來的表格不難看出,那位范公子,便是其中一座京城近鄰城池的得標者。 發現這一點后,顧硯書眉頭輕輕向上挑起: 從上次止戈的回稟中,顧硯書只知道這位范公子家底深厚,倒是沒想到,居然能夠深厚到如此地步。 就在這時,又有人提出了疑問: “京城的水泥路呢?不招標嗎?” 這個時候,前來參與招標的人才恍然驚覺,沒錯,京城的水泥路,似乎還沒有招標? 從剛剛戶部所展示出來的水泥石塊以及所描繪的種種好處便不難聽出。 朝廷準備將天齊所有的地方都鋪設上水泥路,沒道理單單繞過京城。 既然京城也要鋪設水泥路,為何今日不招標? 很快,黃明生便給了眾人答案: “京城及其周邊水泥路的修建事宜,皆由厲王府負責?!?/br> 此話一出,原本還微微有些嘈雜的歸園居,頓時便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不知道應該說些什么。 心中不服者有之: 來之前戶部便說得冠冕堂皇,什么公平公開公正,什么價高者得。 結果最后卻獨獨繞過了最為繁華的京都不招標。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京城每日里人來人往的,日后過路費定然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結果厲王府卻一聲不吭地便將這下金蛋的母雞抱到了自己的府上。 這誰能服氣? 心中雖然這樣想,但礙于厲王府的威名,卻無人敢提出任何異議。 一時間,偌大一個歸園居,明明賓客滿座,卻出現了落針可聞的詭異場景。 顧硯書早就已經修煉成了人精,怎么會看不出這些人心中所想? 抬眼意味深長地看了黃明生一眼,才緩緩開口: “京都包含京郊,對天齊至關重要,故在京都及其方圓十里的位置,不會設立任何收費站,若誰認為由厲王府負責京城及其周邊水泥路的修建事不妥,也可直接提出?!?/br> 此話一出,其他人還能說什么? 他們來參與這次的招標,除了想與皇家合作,又何嘗不是看上了那過路費? 結果作為天齊最為繁華的京都,卻不允許建立任何收費站,這不是明擺著要做虧本生意? 誰會愿意做這種事兒? “自然沒有不妥之處,厲王府大義,厲王妃大義,草民自愧不如?!?/br> 最后,又是范知遠率先站了出來,打破了此刻歸園居中的僵局,說話的同時,微微向顧硯書俯了俯身,以表敬意。 而范知遠這句話,像是給了旁人一個提醒似的。 一時間,歸園居中滿是對顧硯書以及厲王府的夸贊聲,倒沒人再提及京中水泥路修建的歸屬問題了。 “殿下多擔待,黃明生到底是下官當初親口舉薦?!?/br> 待到風波平息,溫清衍低聲同顧硯書告著罪。 剛剛那番風波,明眼人都能看出黃明生是故意的。 但偏偏黃明生是溫清衍親自舉薦,戶部尚書也才剛剛因為“黨同伐異”的罪名被勒令禁足。 溫清衍一時間還真不好去對黃明生做什么。 “無礙?!?/br> 顧硯書擺了擺手,并沒有將黃明生剛剛的小動作放在心上。 戶部中大部分都是大皇子的人,抓著機會便給厲王府使絆子這種事兒簡直是再尋常不過了。 不是黃明生,也會是其他人。 溫清衍能夠看出,顧硯書此言并不是客套,心下微微一松: “很多時候,下官都覺得不太能看懂殿下?!?/br> 顧硯書先是愣了愣。 隨后很快便意識到了,溫清衍說的,應當是他放棄在京城及其方圓十里的地方設立收費站之事: “京都對天齊至關重要,本就不適合設立收費站,況且修建水泥路的錢財,不一定非要從收費站中找補回來?!?/br> 第136章 關于在京都修建水泥路,卻不建立收費一事,顧硯書依舊是那句話: 有舍才有得。 京都與其他地方不同。 其他城池尚且可以留下以前所使用的小道,另外開出一條通道來修建這水泥路,讓百姓有所選擇。 愿意給錢的走水泥路,不愿意給錢的,便走以前的小道。 但京都作為天齊最為繁華的城池,說是寸土寸金也不為過。 有了水泥路后,定然是不會再保留以前的小道。 屆時百姓無所選擇,只能走水泥路。 若是建立了收費站,這便是強買強賣,并不符合顧硯書做生意的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