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251節
而前朝幾次戰亂,北方民生凋敝,反而是南方大量流民激活了當地的經濟。雖然梁國與周國都在積蓄力量,但時間越長,梁國所占據的優勢便會越來越少,甚至可能最終被周國趕超。 所以擺在拓跋弘毅面前的選擇也很明確,他應該在有能力的時候,盡快對周國下手。 越快越好,不能等到周國成長起來。 去歲解決了拓跋長日,梁國稍微休整兵馬、調運糧草,便已經準備再度南下。 與從前任何一次不同,當梁國大將還以為這次仍是至長江而返的時候,梁國皇帝卻清楚這次要的乃是渡江南下。 因為這一次,他的人鄧玦已經為周國水師都督,這將為梁兵南下提供絕佳的機會。 不過在那之前,他還要與鄧玦見一次面。 建業城皇宮中,楊菁斜坐在思政殿側間的椅子上,垂了眼睛只看著自己足尖。 穆明珠擱下朱筆,抬眸看向她,幾乎認不出這是從前那個爽朗活潑的女郎。 自產女之后,楊菁一直閉門在楊府中,這兩年多來,幾乎是一步不曾外出。她原本是很灑脫的個性,但到底還是年輕,又孝順,見父親楊太尉認為她的事情羞恥,便不再現身人前。這也許井不是她主動做的決定,畢竟她生了一個孩子,產后情緒變化、身體虛弱等等,都會改變她的狀態。而當她陷在低迷的狀態中,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來,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不管怎樣,她愿意入宮陛見,總是走出了第一步。 楊菁輕聲道:“我聽父親說,陛下曾過問我的事情?!?/br> 穆明珠沒有噓寒問暖,只是平常道:“李少府手頭的事情忙不過,底下的女官也沒有特別趁手的。朕便想起你來?!?/br> 楊菁微微一愣,抬眸看向皇帝。 穆明珠道:“事情不難,只是繁瑣。你的文筆學識遠勝尋常女官。你若是感興趣,便往李少府處掛個名,試著做旬月?!?/br> 楊菁抿唇,不愿意放棄這個大好的機會,卻一時失去了勇氣。 穆明珠又低下頭去翻奏章,閑談般道:“說實話,朕沒想到以你的個性,會在府中閉門不出兩三年?!?/br> 楊菁輕聲道:“我……也沒想到?!?/br> 寶貴的年華,蹉跎起來卻也如此容易。 殿外傳來一道明朗的笑聲,乃是小郡主到了。 楊菁有些拘束地站起身來。 穆明珠道:“去李少府那邊吧?!彼鴹钶纪讼碌纳碛?,難免有些感慨。 當日她要楊太尉上的條陳,楊太尉到最后也井沒有上。 楊太尉要怎么寫呢?他若是敢第一個上書,要女皇帝三宮六院,便要被天下的士族口誅筆伐。他若是要給皇帝定一個儲君之父,便是捧一族而得罪九族。 他是精明的人,不做賠本的買賣,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 楊菁跨出殿門,往側邊給快步上前來的小郡主讓路。 牛乃棠不曾留意她,一陣風似地跑進去了。 楊菁卻有些恍惚,數年以前,她也是這般自在瀟灑。是什么困住了她? 在牛乃棠之后,一位異族長相的少年也跟著入殿。 牛乃棠熟門熟路找到側間來,嚷道:“陛下,那些梁國人真是有??!貪心又粗俗!我要氣炸啦?!?/br> 穆明珠批了半日奏章也累了,便起身活動著,跟牛乃棠聊天全當放松,笑道:“怎么就氣炸了?” 牛乃棠當初立下豪言壯語,說要半年之內學會梁國話,雖然半年沒能做到,但兩年之后還是實現了。 三年前兩國大戰之后,在國境線就一直有爭端,也有小規模的沖突,也有雙方的談判。 去歲牛乃棠就曾跟隨周國的使臣,前往邊境參與談判。 這次梁國的使臣直接來到了建業,再談國境線的劃定。 雖然看起來兩國談的都很認真,而梁國的使臣更是直接來到了建業,誠意十足。 但穆明珠已經高度警戒,認為這很可能是梁國皇帝的障眼法。 梁國與周國的形勢,兩個皇帝彼此心知肚明。 換位思考,如果她是梁國皇帝,自然是越快開戰越有利。 如今大周鼓勵軍功的細則,已經提上了日程。 可是大周真的準備好了嗎?時間還是太短了。 但是她井不能選擇敵人動手的日子。 牛乃棠井不知皇帝的這些思慮,只氣鼓鼓道:“那些梁國人好不要臉。他們本來不知道是從多么北邊跑過來的家伙,霸占了咱們半壁江山,如今還要咱們讓步。他們現在占著的地方,什么長安、洛陽,在太祖時候,不都是咱們的地方嗎?我聽談判的官員說,梁國現在還有好多五十多歲的人,都盼著咱們能北定中原呢?!?/br> 世宗時失去了北方中原,當時在那片土地上生活著的大周百姓,如今年長的已經作古,年輕的也已經四五十歲,再小的便對大周沒有記憶了——唯一與大周有關的了解,也都是從家中長輩口中聽來的了。只是好在梁國本身的文化弱勢,哪怕是梁國皇帝如今也學習中原文化,倒不至于叫北方的百姓忘了本。 牛乃棠話音未落,少年已經跟了進來,一板一眼給皇帝行禮。 這少年,便是牛乃棠當初跟著學蠻族話的晉泉。 他本是蒼梧蠻族,生于山上,后來朝廷善政,讓他們到山下平原耕種。晉泉聰慧,后來被送到南山書院讀書,因精通蠻族語言,讀書有所成之后,也在大鴻臚高廉手下做事,免不了要被小郡主牛乃棠征用。 穆明珠這二年皇權穩固,底下人也表忠心。 前陣子蒼梧郡繳獲了一批蠻族,還選其中驍勇者兩千人編成了隊伍,命士卒送了這兩千人的蠻族隊伍前往建業,供皇帝驅使。 穆明珠便將這支蠻族隊伍交給晉泉與林然共同管理,要他們也能看懂旗語、聽懂號令,若是日后上戰場,也能為將領調遣。 此時晉泉前來,便是匯報cao練情況的。 一時晉泉稟報完畢,便要退下。 牛乃棠拉住他,道:“哎呀,你等等我?!?/br> 當著皇帝的面,晉泉一下子臉色脹紅,不知如何是好。 穆明珠看在眼中,只是微微一笑,又與牛乃棠如常聊天。 晉泉在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春風習習的傍晚,竟是出了一頭熱汗。 穆明珠忍俊不禁,道:“罷了,快下去吧?!?/br> 牛乃棠還有話沒說完,順著皇帝的目光往晉泉面上一看,微微一愣,便把后面的話吞下去了,難得乖巧地應聲退下。 穆明珠望著兩人一前一后遠去的身影,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若是她一開始便喜歡齊云,兩個人會是什么樣子?在母皇的思政殿中,也會如牛乃棠和晉泉一般嗎? 十四五歲時的齊云是什么模樣? 她在記憶中搜尋,卻只是一些模糊的影子。那時候的她,眼中井沒有齊云。 真是遺憾吶。 穆雪衣從外面快步而來,捧來兩只密匣。 穆明珠一見便笑了,先打開齊云送來的那一只,里面是簡短的信,略述他在北府軍中做的事情。 這二年來,兩人見面的時間很少,她要穩住朝局,不能離開建業,只能是齊云往來奔波。但是上庸郡與建業的距離,可不像是當初與襄陽行宮,可以一夜一日之間往返。 去歲秋日,齊云入建業敘職,原本擬定要留半旬,最后臨行又添了一日一夜。 那一夜,可真是……瘋狂的一夜。 穆明珠捏著齊云寫來的信,意識到自己走神,想到那夜情形,竟有些臉紅。 她定定神,又細看了一遍齊云的信,這才擱回密匣中,打開了另一只密匣。 這一只卻是水師都督鄧玦送來的。 鄧玦個人能力出眾,年輕而為荊州都督,如今換到水師,竟然也上手很快,去歲還研究了新式的戰船,可以讓士卒坐在船中劃槳,在戰爭中可以極大規避傷害。 因他的特殊身份,穆明珠與他也時有書信往來。 早在襄陽時,她與鄧玦便有約定好的密語,寫在書信之中,或是隨書信送來的竹板,代表著只有彼此知道的意思,以此傳訊,非常安全。 此時穆明珠打開鄧玦寫來的密信,見信中與齊云那封類似,也是略述他在水師中的事務、造船的進度、水師的訓練等等。 等到她從正文中挑出密語來看,面色卻是微微一變。 梁國皇帝約鄧玦入境相見。 這是要對大周動手,還是說梁國皇帝發現了什么? 而不管是哪種情況,鄧玦非去不可。 他若是不去,便是自爆身份??蛇@一去,果真能安然歸來嗎? 梁國皇帝對他的信任,究竟到了何種程度? 鄧玦已順沔水而上,至于梁國境內的支流,靜待梁國皇帝駕臨。 第232章 梁國洛州,與周國上庸郡南北相對,沔水上游的細流中,靜靜停泊著一葉扁舟,扁舟上有兩名男子坐于船尾垂釣。 正值初夏,繁星點點,夜風如醉。 何處無江流,何處無人垂釣? 這一葉扁舟獨特之處,卻是兩側岸邊十步一組,盡是梁國精兵扈從,而整個支流中,再不見第二艘船。 只因這船上的兩名男子,一個是梁國皇帝拓跋弘毅,另一個卻是周國水師都督鄧玦。 值此良夜,上有星空,下有江水,哪怕是一國皇帝也放松下來。 拓跋弘毅面上的法令紋都淡了些,望著水中藻荇,輕輕一笑,道:“朕與無缺相識,爾來已有十余載,每次相見,仍覺如沐春風?!?/br> 鄧玦與拓跋弘毅相識,并非穆明珠猜測的那樣,是通過柳魯等jian細才接觸上。 他第一次見到拓跋弘毅的時候,還只有十四歲。 鄧玦從小是個略顯孤僻的孩子,但是越長大越會來事,待到青春期之后,更是幾乎變了個人,圓融通達。只是人的本性只會隱藏起來,并不會消失。他從那時候開始愛上了垂釣,說不上為什么,只覺安靜垂釣時,人與水交融,與天地都無所阻隔,更不需多余的言語。 十四歲那年,鄧玦借著替家中主母督送擺設物什的機會,順著沔水而上,泛舟垂釣,偷得浮生半日閑。 在沔水泛舟時,鄧玦認識了一位同好。 這人比他年長幾歲,異族長相,漢話也說得有些生澀,自言父親是梁人、母親是漢人。 沔水上游與梁國接壤,這附近會有兩族混生的人也不奇怪。 但雜生子,不管在什么時候總是受歧視的。這大約也是此人愛垂釣的原因——畢竟江水與魚,誰都無法評判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