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181節
從女山匪到一郡都尉,秦無天如今所擁有的,足以讓絕大多數人滿足。 而一旦她接了這差事,卻會從都尉變成“婢女”,去往謝瓊身邊專司養驢一事,落差不可謂不大。 穆明珠輕聲道:“這一趟差事,需得一個膽大心細之人,長久在謝瓊身邊才好?!?/br> 秦無天清楚事情一定不簡單,懇切道:“末將愿往?!彼簧順s辱,皆系于四公主,如今公主有所請,豈敢辭? 穆明珠思考著點頭,又道:“你手上差事,都暫且轉給秦三?!?/br> 秦三便是驢車外腰間別著熟鐵雙棍的刀疤臉,這是跟著秦無天從揚州野山一路下來的。從前在山匪之間,有個諢名叫“三刀”。如今做了官差,不好還用舊時稱號,便從了秦無天的姓,記了名作秦三。 “是?!鼻責o天應下來。 穆明珠思量著道:“你這都尉一去,難免要引人注意。不過好在你是女子,到時候說嫁人去了,又或是說揚州尋到了親眷,找個借口辭官便是?!?/br> 這若是一名男子都尉,忽然辭了官職,必然要引得議論紛紛??汕責o天是女子,在世人眼中,仿佛天生就該舍棄事業、服務于家庭的,她若是如此行事,旁人只會覺得理所應當。至于她在揚州召集維護的山匪,在上庸郡參與的血戰,立下的赫赫功勛,都不及她給夫家養育幾個孩子重要——雖然她是寡婦,可像她這樣年輕的寡婦自然是要再嫁的。 “是?!鼻責o天又應。 此時驢車緩緩停了,櫻紅先行下車。 秦無天輕聲道:“末將一去,那楊女郎的事情……” 她口中的楊女郎,乃是楊太尉的女兒楊菁。 早在去歲,楊菁便纏上了穆明珠,說是因為皇帝圣壽時那一場馬球賽,成了穆明珠的擁躉。后來穆明珠去揚州之前,楊菁攛掇著左相嫡孫韓清便要一同跟去,后來被勸下了。這次穆明珠來雍州,楊菁又懇求同行,終于得到了應允。 因楊菁身份特殊,穆明珠便把她交給秦無天帶著辦差。 楊菁在秦無天眼皮子底下,跟建業城中互通消息也不是第一回了。消息是傳給她在建業的父親楊太尉。 來往之間,雍州有用的消息沒有傳遞出去,穆明珠反倒知曉了楊太尉欲擁立柳氏所出的英王后裔為儲君一事。 楊菁暫時無害,還能反哺消息,實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穆明珠便命秦無天按兵不動,只暗中觀察。 如今秦無天一去,監視楊菁的事情便要交給旁人來做了。 “我心中有數?!蹦旅髦辄c頭,緩聲道:“對她另有安排?!?/br> 常寧縣的驢市很快興盛起來。穆明珠“百金買驢”固然有一定的宣傳效果,更關鍵的是這一年雍州新政推行后,農事欣然。大量自耕農從原本的世家之中剝離出來,又有虞岱精耕細作之法佐助,田地里收成好了,各行各業都隨之蓬勃,百姓手中有余錢,攢一攢、借一借,便夠買頭毛驢的,買來或是拉磨、或是耕田、或是馱人出行,都是極實惠方便的。 每逢三五之日,穆明珠便派人往常寧縣驢市而去。 謝瓊果然每次都在等候。 而穆明珠卻始終沒有再現身。 朔風起,雍州深秋,常寧縣最后一場驢市。 謝瓊一如從前,堅持到場等候那位難辨究竟是云弟還是云妹的知己。 而如從前許多次,直到集市散場,他等的人也沒有出現。 家仆次次跟隨,看著在寒風中神色郁郁的郎君,也于心不忍,輕聲勸道:“郎君,人都散了,咱們回吧??磥斫袢漳俏慌捎植坏脕??!彪y得遇到與郎君這樣投契的女郎,誰知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謝瓊望著闌珊燈火,長長一嘆,無可奈何,只得回轉,誰知才轉過身來,便依稀聽到有人在喊“謝郎君”。 “云弟!”謝瓊大喜,忙循聲望去。 卻見散場的零星販夫之間,一位比走過男子都高半個頭的女子,牽著一只玉雪可愛的白驢,正向他走來。 謝瓊微微一愣。 秦無天已經大步走到謝瓊跟前來,欠身道:“奴奉家中郎君之命,贈此白驢予謝郎君。這白驢在家中的飼養照料,都是奴來cao持的。郎君便命奴前來,聽候謝郎君差遣?!?/br> 謝瓊見了那白驢一喜,待聽完秦無天的話,才知那云弟不來了,不禁大感失望,俯身摸著那驢鼻子上的**,問道:“你家郎君呢?” 秦無天道:“郎君因家中事務繁重,近期都不得出行。不過郎君說了,待他得空之時,便往荊州訪謝氏子玉,一準能找到您?!?/br> 謝瓊得了這樣一句話,也覺安心;又想到家仆說那云弟乃是女子,既然對方沒有主動告訴他,他便也不好追問家門。 他笑道:“也好。既然云弟送了你來,自然能找到我?!庇谑沁呑哌呄蚯責o天問話,無非是問她負責什么,養驢又有什么心得。 秦無天這三個月內早下足了功夫,此時有問必答,在養驢一道時常有讓謝瓊贊嘆的感悟。 “云弟竟送了這樣一位寶貝給我!” 秦無天低頭微微一笑,道:“奴旁的不精,只在養騾馬、驢子上有些辦法,因而入了家中郎君的眼?!?/br> 謝瓊大喜,笑道:“你來得正好。那勞什子的騎曹參軍,整日起來就是跟馬打交道。我一向不耐煩做這些事,你既然來了,便都交給你?!?/br> 秦無天看著一派爛漫的謝瓊,心中輕輕嘆了口氣,沒想到這趟差事如此容易。 謝瓊雖然天真不設防,他身后的家仆卻提醒道:“郎君,軍中的事情不是家事,處處都要經中郎將點頭的?!?/br> 謝瓊方才也只是隨口一說,笑著對秦無天道:“阿甜,你先照料這頭白驢,我府中還有七八頭好驢子,也要人照看?!?/br> 秦無天——現在是阿甜了,恭敬應下來。 雖然人們傳說新野郡的都尉,是個高大的女子。然而任誰都不會把堂堂都尉,跟養驢子的奴婢聯系在一起。 秦無天錯后一步,跟隨在謝瓊與眾家仆之側,雖然比他們都要高挑,卻也算是完美混入其中。 雍州襄陽城行宮中,穆明珠坐在書房中,細看柳耀呈上來的秋收賬簿。 一年來的革新除舊,興修水渠,推廣耕作良法,借著這還算不錯的年景,最終在莊稼的收獲上贏來了回報。 柳耀站在穆明珠身側,指著今歲與去歲賬簿對比之處,低聲解釋道:“人丁已經比新政之前多了一倍。今歲收成又好,良田比往年所收多了三成,就是中等、乃至貧瘠的田地……”她絮絮說著,平時要佯裝男子,嗓音已經低沉習慣了,此時雖然在知曉她真身的公主殿下身邊,仍是習慣性地壓低聲音。 穆明珠目光落在那賬簿上,一面聽著,一面在心中計算,問道:“抄送朝廷的那份備好了嗎?” 柳耀輕聲道:“朝廷的人已經在抄了?!?/br> 皇帝原本派來雍州,請教虞岱農事的人員沒有離開,如今連雍州的賬簿也一并抄錄了。 穆明珠在賬簿上沒有避人之處,并沒有加以限制。而且她一直以來深知,敵人在國境線以外,所以也很希望與母皇分享豐收的喜悅,使這等豐收之法早日傳遍大周每一寸土地。 柳耀退下的時候,穆明珠透過敞開的門,看見對面書房花圃旁,虞岱正在侍弄才收獲過的豌豆。 “多謝虞先生?!蹦旅髦檎酒饋碜邉?,舒緩筋骨,隔窗笑道:“豌豆糕味道極好?!?/br> 虞岱坐在花圃旁,拿小花鋤松土,聞言蒼聲笑道:“是殿下的婢女廚藝好?!?/br> 穆明珠莞爾,正待與他再閑聊幾句,問一問他的農書寫得如何了,一抬眸卻見林然匆匆入院,便知有事。 果然林然趕到書房中來,呈上一封密信來。 穆明珠接過來一看,封口處的蠟印作云紋狀,正是她與齊云約定的記號——這是齊云從梁國發來的密信。 屈指一算,齊云離開雍州,赴梁國查穆國公通敵的證據,也已經有四個多月了。 穆明珠拆著信,唇角已經翹起來——若是齊云現下回來,說不得還能分得一塊虞先生的豌豆糕。 第171章 書房中,穆明珠打開了齊云送來的密信,見上面一筆熟悉的字跡,寫著四個字“皆如所料”。 早在齊云離開襄陽行宮之前,穆明珠便曾經跟他私下推演過穆國公通敵一事,乃至于鄧玦背后可能存在的勢力。因為等到齊云入梁國之后,往來通信雖能借由孟非白搭建的商路,但終歸不是萬無一失,所以在他走之前,便約定好了信中暗語。此時“皆如所料”四個字,正是當初穆明珠所推演的一種可能。 見了這四個字,穆明珠輕輕舒了口氣。 雖然大周國公、乃至于一州都督都有通敵之舉,實在糟糕。但在這糟糕的狀況下,其背后的勢力已經為穆明珠所掌握,給了她化被動為主動的機會,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穆明珠蹙眉想了一想,心中稍微安穩些了,目光又飄落在信紙上,看著像主人一樣倔強的字跡,忍不住微微一笑,眼前仿佛又浮現出當初齊云在行宮寢殿內室、坐在窗前小榻上描摹她自己的模樣。少年身姿挺直,略顯寬大的中衣潔白,她若是從后面摟過去,那柔軟絲滑的衣料便貼合上少年勁瘦的腰,透出令人顫栗的熱度來。她握了他的手,教他摹寫她的字,一歪頭、四目相對,便牽著他躺下去——筆尖的朱砂劃過少年的中衣,落在他頸間,勾出一道旖旎的紅…… 一陣秋風吹過,搖得院中樹葉嘩啦啦響。 穆明珠為那響聲驚動,回過神來,察覺自己正唇角上揚、盯著齊云的字看。一旁林然還屏息欠身,在等她示下。 她輕咳一聲,踱步至書架前,將那一頁密信收入裝著各色花箋的玉匣中,這才轉過身來,對林然道:“南陽郡可有什么新消息?” 在鄧玦離開襄陽行宮之后,穆明珠便命林然按照此前齊云查到的情況,于江畔同一位置放了一艘船,最終根據船撞毀的地點,確認了鄧玦與柳魯之間存在某種隱秘的聯系。 林然的人馬原本在南陽郡監視英王府的行動,此事過后便也監查鄧玦與柳魯。 林然道:“回殿下,那鄧都督極為謹慎,似乎知曉咱們的人跟著,只往英王陵前悼念過,便離開了南陽郡——當日柳魯等人也在,然而沒能拿到兩人接觸的確鑿證據。隨后柳魯又沿密河,往野山間游獵,至今未出?!彼D了頓,似乎有些猶豫,“密河南部的地方,咱們的人都能監查到,沒有異常人物出入。若說咱們監查不到的,便是上游通往梁國的部分……”他雖然不知道鄧玦與穆國公之事,卻也憑借手頭的線索,察覺到事情很不簡單。否則鄧玦乃荊州都督,與南陽郡世家子柳魯相交,何必還要用撞船送信之法?如此小心詭秘,其所圖必然駭人聽聞。 穆明珠若有所思,道:“繼續盯著那柳魯?!?/br> “是?!?/br> 鄧玦的身份,不好直接跟梁國的人接觸。 消息傳遞的中轉點,多半就在這柳魯身上。 “南陽郡……”穆明珠瞇了瞇眼睛,道:“下一次游獵,就安排在南陽郡?!?/br> “是?!?/br> 自去歲初到雍州,穆明珠便有意識打造屬于自己的騎兵。最初她以打獵為名,要鄧玦舉薦兩州境內中下層世家的驍勇少年。隨后,憑借這幾十名少年,要他們傳揚開來、再舉薦身邊同好。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她身邊這個游獵的騎兵隊伍,已經從“百騎”發展到了“千騎”的數量,并且還在不斷增加。而人員的構成,也從最開始的世家子弟,逐漸向下延伸,乃至于尋常的獵戶兒郎也在其中。如今這支千人騎兵隊中,為首的兩位校尉,便是獵戶出身,兄弟二人不過十**歲的年紀,同輩都以“丁大”、“丁二”稱呼他們。因他們一身百步穿楊的箭術,又年少驍勇,關系簡單,穆明珠提拔兩人做了校尉,底下人便稱呼他們為“大丁校尉”和“小丁校尉”。 既然是游獵,自然以獵物多寡分高低,丁大與丁二本就是獵戶出身,所獲獵物總是在頭幾名,因而得封校尉,眾人也服氣。 秋收過后,穆明珠抵達南陽郡的時候,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 城郊的獵場,原本是英王周鼎興趣所在,命人圍而修筑的。后來他年歲既長,又患了王者之疾,偌大的獵場便閑置了。 獵場入口處,鄧玦一襲水紅色的騎裝,已經下馬相候。 他是應穆明珠之邀請而來。 穆明珠雖然要鄧玦離開了襄陽行宮,但每逢游獵,還是會提前邀請鄧玦。 她在雍州的游獵,從一開始便由鄧玦作陪,此后便成了定例。 放他離開行宮,是為了看他狼窩在哪里。 而邀他同來游獵,則是就近觀察狼的習性與近況。 “殿下?!编嚝i一見穆明珠的身影,便快步迎上前來。 穆明珠亦是一身利落的正紅色騎裝,翻身下馬,如一朵灼燒的云。 “鄧都督?!蹦旅髦樾艘宦?,不著痕跡地上下打量他一眼,不知他來到南陽郡后是否又與柳魯通過消息,口中道:“旬月不見,鄧都督清減了?!?/br> 鄧玦一笑,道:“勞殿下費心?!彼f話間,往穆明珠身后一望。 只見在穆明珠身后,左右分開,烏泱泱千人的扈從,都手挽弓箭,足蹬一樣的黑靴,身著繪獸的衣衫。若是換個場景,衣衫換成甲胄,發帶換做頭盔,公然便是一支千人的精銳騎兵。 入獵場,穆明珠于馬上一聲令下,眾兒郎便挽弓上前、競逐獵物,場面一時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