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182節
一場圍獵,至午時方歇,眾人解鞍下馬,就在獵場中架柴燒烤新打來的獵物。 這也是穆明珠每場圍獵后的習慣了。 通常這時候,她會在親近扈從的火堆旁來回走動,與他們說話玩笑。 這日她與鄧玦,以及身邊十幾名親信的扈從,一同圍坐在中央的大火堆旁。 穆明珠自己拿小銀刀割著烤得噴香的兔rou,以刀尖挑著,往口中送了一片,一嚼之下,滿口焦香,笑道:“今日這兔rou不錯?!?/br> 丁大也是坐在這火堆旁的親信一員,見狀笑道:“殿下,這里還有呢?!闭f著取下他面前的一列火棍來,只見上面橫七豎八插著的,共有十幾只烤熟的兔子。 “你們用吧?!蹦旅髦樾Φ溃骸氨镜钅睦锍缘猛赀@十幾只兔子?”想到上次的談話,順口問道:“對了。你上次說,你們兄弟二人出來之后,家中另做了什么營生?” 丁大與丁二原本是獵戶之家的頂梁柱,因為一身箭術,得了公主殿下賞識,便做了扈從,隨后又被封為校尉。而他們家中的父母叔伯等,原本是在山中聚居,代代以打獵為生的。但是長輩畢竟年紀大了,體力不比當年,其中二叔又打獵傷了腿,丁大與丁二一走,一大家子也不好張羅打獵了,恰逢新政,便從山里出來,與被撫平的蠻族一同,得了田地耕種。 穆明珠上次聽他們兄弟二人說話時,見他們還發愁兩人走后、家中做什么營生,此時想起來便問了。 丁大這次卻是全無愁容了,笑道:“上個月家里送了信來……”于是便把家中如何從山里遷出來,如何得了新政的好處,與被撫平的蠻族一樣領了田地,“今年年景好,收成也多,還不必跟以前的農戶那樣給老爺們送糧食……”他口中說的“老爺們”,便是如柳家這樣的世家,原本依附在世家之下的百姓,因沒有自己的田地,出產少說要分一半給“老爺們”。 丁二湊過來,笑道:“家中叔伯正商量著,要買頭毛驢,給二叔趕集用呢?!?/br> 穆明珠記憶力很好,笑道:“你們那個傷了腿的二叔?” 兩兄弟沒想到殿下竟然連這樣的小事都還記得,臉上露出激動之色來,都笑道:“正是?!?/br> 穆明珠與親信閑談的時候,鄧玦就在一旁看著。 他看著穆明珠,就像是看著一個謎,卻怎么都猜不中謎底。 穆明珠察覺了鄧玦的視線,小銀刀倒轉,在他空著的銀盤上敲了一下,眸光一轉,笑道:“怎么?鄧都督沒有胃口?” 鄧玦還有些沒回過神來,目光落在她刀尖之上,被那刀刃反射的日光晃了一下眼睛。 穆明珠笑道:“難怪清減了?!?/br> 自從他告知穆國公通敵一事后,公主殿下對待他的態度就變得很……耐人尋味。 只有游獵的時候,才會邀請他同行。 同行時姿態親近隨和,像是把他看做了自己人——可是她對待任何一個普通的扈從,似乎也是一樣的態度。 換句話說,兩個人像是回到了初見時的態度,然而底下卻另有暗潮洶涌。 穆國公通敵之事,不知她會怎樣處理。 三四個月過去了,這年輕的公主殿下也當真沉得住氣。 鄧玦眉睫輕動,低聲笑道:“只顧著聽殿下說話,玦倒是不知腹中饑渴了?!?/br> 恰好扈從送了新鮮的鹿血上來,原是給他們自己喝的。 穆明珠伸手要了一盞過來,遞給鄧玦,笑道:“渴不渴,喝過便知道了?!?/br> 鄧玦不便推辭,端過來一口飲盡,唇上染了鹿血,更襯得鳳眼如飛、勾魂攝魄。 穆明珠打量著他,如同初見時想要逼出這人一兩句得罪人的話一樣,拆掉他的假面,卻發現底下還有一層假面,不知究竟什么模樣才是他的真貌。是什么樣的利益,能誘使開國大將之子,叛國通敵?在他的心中,是什么重過了家國大義?是個人私欲么?可是憑借他的樣貌才能與出身,原本不必里通外敵,亦能手握潑天富貴。 她尚未想明白。 不過不著急,待到齊云攜證據歸來那一日,她自會命鄧玦說個明白。 “日過正午,”鄧玦食指輕撫唇間,不以為意地看了一眼指間嫣紅的鹿血,輕聲道:“英王還在府中候著呢?!?/br> 他口中的英王,乃是新繼位的英王周泰。 穆明珠來南陽郡,有意要見一見英王府的人——還有世子妃所出的那個嬰孩。 見面的地點,在英王的陵園中。 穆明珠于英王周鼎墳前,灑了一杯水酒,轉過身來,看向等候在一旁的英王府人員。 為首的是新繼任的英王周泰,他站在近處,神態恭敬。他旁邊站著一名高挑豐腴的女子,半低著頭、看不清神色,看穿戴是新的英王妃柳氏。柳氏身后的兩名婆子,一個手中牽著一位四五歲年紀的男童,另一個則是懷中抱著一個嬰孩——正是柳氏所出的兩個兒子。 長子的名字是早就有了的,名喚周清。 次子的名字,卻是今歲皇帝賜的,名喚周濟。 濟,是個好字,濟世安民,殷殷期盼。 朝中要皇帝擇幼孫,帶到身邊養為儲君的呼聲,穆明珠也有所耳聞。 這等給小孩子起名的差事,雖然是禮部擬定的,但最后選定一個字,卻還是要皇帝親自過目。 周濟,好名字。 穆明珠緩緩走上兩步,靠近了那兩名孩童。 王妃柳氏攥著帕子的手指一緊,卻仍是沒有抬頭。她怕自己掩飾不住仇恨的情緒。這近在咫尺的,便是她的殺父仇人。 周濟尚且是個未滿一歲的嬰孩,懵懂無知,躺在婆子懷中,只是愣愣看著穆明珠。 穆明珠細看了他兩眼,察覺到柳氏緊張,一笑道:“我本來輩分就高,如今更升了一輩?!北忝鼨鸭t呈上早就備下的禮物來。 原來是給周清與周濟兄弟二人的長命金鎖與福壽銀鐲。 英王周鼎忙欠身道:“謝過姑母?!?/br> 王妃柳氏仍是直挺挺站著。 英王周鼎在旁拉了她一把。 她才如夢方醒般,欠身拜倒下去。 穆明珠看了柳氏一眼,忽然親自動手,取了紅綢布托盤上的那對小銀鐲來,傾身上前,給那周濟扣在了手腕上。 周濟睜著兩只圓滾滾的眼睛,給陌生人捉住了手,先是一愣,繼而手腕上一涼,竟沒有哭,仍是盯著穆明珠看。 穆明珠微微一笑,沒有再說什么,緩步走出了陵園。 直到穆明珠的身影消息,英王妃柳氏才終于喘過一口氣來,忙撲到那婆子身前,看孩子如何了,手上用力,要把那對銀鐲擼下來。 英王周鼎橫抱住她,低吼道:“還不快送王妃回府?!”生怕她在四公主穆明珠跟前鬧出事端來。 暮色四合之時,天空淅淅瀝瀝落了秋雨。 穆明珠坐在回程的馬車中,隔著車簾望著外面漸漸黯淡下去的天色,聽著車輪碾過積水的聲音,一張臉上滿是淡漠。 她拼盡了全力,想要坐上那至高無上的位子。 如今卻落得要與那樣一個襁褓中的嬰孩相爭。 何其可笑。 秋雨聲聲,寒入心扉。 穆明珠攏了攏衣衫,蕩開心神,挑起車簾一角,望向昏暗漠漠的雨幕,忽然想到,這樣寒涼的雨夜里,若是睡前飲一盞熱騰騰的玫瑰牛乳,當是最好不過。 一念至此,自然便隨之想起齊云來。 不知少年身在梁國何處,又將于幾時歸來。 同一時間的密河上游,齊云正騎馬南下,一襲黑衣勁裝,無懼風雨。他的馬很快,四蹄落下便濺起一朵朵水花。而他不斷揚鞭催馬,似乎猶嫌不夠迅疾。 他的目光黑亮,像是能透過無邊雨幕,穿過兩國分界線,一直望到他心之所向處。 “大人!您稍慢些!”在他身后,暗夜的雨幕中傳來一道呼喊聲,“我家郎君跟不上了?!?/br> 齊云歸來,竟非獨自一人。 第172章 暗夜風雨中,齊云為首的三五人小隊,才騎馬穿過兩國交界的荒原、進入大周境內,立時便有梁國巡查的兵馬趕來。 這些甲胄精良的梁國騎兵,顯然不是尋常的邊防士卒,尋著線索一路追著密河上游,雨水綿密、夜色又黑,沒了“獵物”的蹤跡,于是兵分兩路,一路折返匯報,一路守在邊境最后的馬蹄印記處、等著來自梁國皇宮的指示。 是夜雍州境內亦是風雨交加,穆明珠聽著雨打屋檐的聲音,夢中也睡得不安穩。 次晨醒來的時候,雨還沒有停。 穆明珠擁被而起,有些慶幸這場連綿的雨在秋收之后才來。 這一年雍州的收成極好,賦稅比例沒有改,但因在籍人丁翻倍、自耕農比例增加,州府所得稅銀反而比往年都多,而百姓手中也有余糧。 她把心思從蕪雜的政務上挪開,呆著臉看了半響落雨,披了一件外袍,自己拎了門邊的羅傘,緩步往馬廄行去。 這是她自幼的習慣了。 因母皇喜愛勇健之人,她也勤習騎射,有時間的時候,還會親手梳洗所乘駿馬的毛發。后來漸漸的,她也愛上了給馬打理毛發這件事,在這種簡單不需要思考的勞動中,能獲得心靈的寧靜。 也許是昨夜為雨聲所擾沒睡安穩,也許是穆國公、鄧玦之事懸而未決令人擔憂,也許是朝中再立儲君的呼聲令人煩惱…… 穆明珠又來了馬廄中。 正中的馬廄,寬敞干凈,里面站著的那匹黑美人,乃是齊云送她的十四歲生辰賀禮。 穆明珠輕撫黑美人的背,想起不知人在何處的齊云。 因往來通信不便,除了約定的暗語,旁的也不好提及。 忽而一聲高亢奇異的叫聲,把穆明珠的思緒拉回來。 她循聲望去,卻見乃是當初為了與謝瓊結識,在驢市上故意買的幾頭驢子,如今都關在角落的馬廄里。 穆明珠莞爾,隨意走過去,遞了一束草過去,喂那幾頭驢子吃。 看管的侍從也不敢攔著。 她喂著驢子,一抬頭,卻見不遠處的黑美人凝望著她,溫順美麗的大眼睛里似乎有哀怨依戀之意。 穆明珠至此心情好起來,便又往那黑美人旁邊走去。 然而這些外面買來驢子卻不是馴養調教好的馬,吃著鮮美的草料,一見穆明珠要走,立時甩頭跟隨。 穆明珠沒有防備,給那為首的驢子一抬頭,正好撞在下巴頦上——沖擊之下,叫她上牙磕在下唇上,頓覺一陣麻痛。 侍從慌忙上前,拉開那驢子,又伏地請罪。 穆明珠待到唇間疼痛過后,拿手指輕輕撫了一下,好在沒有出血,便擺手要那些侍從起來。 櫻紅忙湊上來看了,關切道:“怕是要淤紫的……” “無妨?!蹦旅髦椴灰詾橐?,道:“又不曾出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