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114節
穆明珠了然,若是在這最后一年,兩人還沒能獲得官職,他B便會成為沒有品級的吏員,會回到原籍,在朝廷派下的品級官員手下謀差事。這乃是昭烈皇帝當時所定國策的一部分,本意是為了激勵寒門學子在有限的時間內努力向學,同時也保證部分人 才回流原籍、促進當地教化,在昭烈皇帝時期,南山書院寒門所出的讀書人,基本上都獲得了官職,所以這個規定更多的是象征意義上的;然而在世宗以來,世家權勢復蘇,南山書院的寒門學生結業后謀官困難,稍有不慎便會淪為吏員。只能說,昭烈皇帝很多從后世拿來的政策,在他的強硬手腕下乃是善政;但隨著政局變動,權力變化,善政也有了許多弊端。尤其是這十余年來,更是逼得這些寒門學生想方設法,只求能在最后兩年內謀得一個官職,以至于不管需要出賣什么,只要能得寶華大長公主賞識,也成了天大的美事。 所以在眼下來說,寒門學子B、甚至是部分世家子弟想要擠到寶華大長公主身邊謀一席之地是常態,而像林然前世那樣寧死不從的反而是極罕見的。 穆明珠道:“你B來得也巧。本殿這里正有幾個職位空缺……” 汪年與趙西,聞言俱是眼睛一亮。 “只你B二人,卻還不夠?!蹦旅髦槭謸晤W下,思量著道:“本殿這里,少說要用一二十人?!?/br> 一二十個空缺的官職! 汪年與趙西簡直是大喜過望。 他B望著眼前不過三步之遙的公主殿下,仿佛他B官袍加身的明天就在眼前。 這實在是大大超過了汪年與趙西的預期,像他B這樣的學子,能得到寶華大長公主的留意,已是百分之一的機會;而能從寶華大長公主這里來到穆明珠府上,更是從前未曾發生過的事情。眾學子都知道寶華大長公主的性情,十個跟了寶華大長公主的,也就有一兩個能真得了官職。而現在這位在揚州城攪動風云的小公主殿下手中,握著一二十個空缺的官職。而他B都清楚,穆明珠剛剛出宮開府,手底下并沒有多少自己人,正是需要大量啟用外人之時——這正是南山寒門學子的機會。 而更妙的是,當這一切將要發生的時候,他B是最早來到公主殿下面前來的兩名學子。 汪年壓住激動的心情,起身道:“不知殿下要用何等樣的學子?學生不才,在書院中與眾同窗還算熟絡 ,愿為殿下舉薦?!?/br> 穆明珠抬眸看他一眼,能從蕓蕓學子中鉆營到她面前來的,自然是極擅長抓住時機的。若是她把此事交給汪年去做,那接下來她所用的這些學子,都要感激汪年當初的引薦之情。如果一切順利,幾十年之后,汪年就會是如同明清等朝代“座師”一般的地位,底下是一眾以他為首的勢力。不過這都是以后長遠的事情了,汪年自己也未必想到那么久以后,他只是嗅到了這是一個分鹿rou的機會,想要從中得利而已。 “南山書院并不遠,聽你說,不如本殿自己看?!蹦旅髦榈恍?,起身吩咐櫻紅,道:“命人備車,去南山書院?!?/br> 忽然之間,汪年與趙西的心情,就從云端跌落了谷底。 南山書院的寒門學生,只在書院第四年與第五年的,加起來也已經有三百之數。 穆明珠方才所說的“一二十個空缺”,在三百多名競爭者之下,忽然就顯得不那么寬綽了。 汪年與趙西不清楚穆明珠的選用標準,自然也就不能肯定他B二人是否會因為“最早來到”而被留下,心中難免忐忑。 穆明珠看到兩人變幻的面色,道:“二位隨本殿同去吧?!?/br> 汪年與趙西大喜,忙快步跟上。 去往南山書院的馬車上,穆明珠望著窗外漸漸后退的景色,陷入了思考。其實南山學院寒門學子的出路越來越狹小,也不只是政局變化的原因。當初昭烈皇帝乃是太祖,大周百廢待興,因為幾十年的戰亂下來,三千州郡的朝廷官員早已死的死、逃的逃,朝廷可謂求賢若渴,每一年新出來的優秀學子自然有地方安排??墒侨?,各州郡早已有了朝廷委派的官員,留下來的官職缺口越來越少,原本的官員到了六七十歲仍然健在于職位上,便如上午她所見的眾部郎主管一樣,底下新出來的年輕學子更是沒了出頭的機會。這已經不只是權力爭斗的問題了,這背后是更深刻復雜的社會問題。她看清了其中的弊端,卻還沒有想出解決之法,眼下所做的一切,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至于帝國身 體內部的病根要如何去除,怕是連母皇也一籌莫展。 馬車速度放慢,終至于止住。 南山書院已經到了。 穆明珠從馬車上下來,見汪年與趙西早已等候在側,見她下馬車,兩人搶上前來先要效力,卻被公主殿下的好身手驚了一驚。 “去取這二年來的考評冊來?!蹦旅髦閬淼倪@個時間,書院中第四年與第五年的寒門學生正在進行立秋的一場考試,她便先在書房中翻看眾學子的考評冊,尤其留意“算經”這一項出類拔萃之人,自己圈點了三十幾人出來,交給櫻紅,道:“待他B放課,傳這些人來見本殿?!?/br> 櫻紅接了冊子出去。 汪年侍立一旁,看得清楚,眸光一轉,試探道:“殿下要選精于算籌的學子?”他在昨日寶華大長公主府中那場宴會上,也已經聽說了皇帝要穆明珠管理后勤糧草一事的傳聞。 穆明珠沒有否認,抬眸淡笑道:“你要舉薦誰?” 汪年此時已經從最初的興奮中鎮定下來,曉得自己最要緊是在穆明珠跟前立足,至于旁的利益都還顧不上,因此倒是“大公無私”,笑道:“不瞞殿下,還真有這么一位同窗,姓柳,名耀,字光華。這柳光華二十有五,生得不凡,據說寶華大長公主昨日那場宴會,原本就是為了邀這人。只是柳光華為人孤僻,一向不與學生等同窗往來,經文上不成,算籌倒是過人。只是如此一來,他在最終評定中拿不到‘甲’等,過了今冬就該回原籍去了,頗為可惜?!?/br> 穆明珠對柳耀這個名字有印象,正在她圈出來的那三十幾個名字之首,算經次次都是最優異的,旁的經文卻是不堪入目,果如汪年所言,在這等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原本這柳耀多半是要歸到吏員去了。 穆明珠道:“他不曾應寶華大長公主之邀?” 汪年揣摩著穆明珠的意思,笑道:“要不怎么說這人性情孤僻呢?等會兒人來了,殿下一見便知道了?!?/br> 穆明珠清楚寶華大長公主的喜好,知道既然如此,那柳耀必然樣貌過人。 但是等那柳光華真列于隊首 ,與那三十幾名學子一同魚貫而后之時,穆明珠還是驚訝于此人之美貌,倒是當真無愧于“光華”這字。 只見那柳光華雖已二十有五,但皮膚白皙透亮,腰肢纖瘦,男生女相,美麗異常,眉心一點紅痣,宛如血色將出,而唇角下墜,不言不語便有懨懨之色,像是什么言情小說里的主角——只是分不清是男主還是女主。 汪年見穆明珠的目光果然落在柳光華臉上,若有所思,低聲笑道:“殿下,是否果如學生所言?” 穆明珠不理會他,環顧眾人,道:“本殿如今奉皇命,總理籌措軍資糧草一事。這是一項苦差,若是做不好,從上到下都要受罰。你B都是書院里的佼佼者,若是怕出仕沒一年便丟了官,那便現下退出去?!?/br> 眾學子互相看看,對于他B當中的大部分人來說,能有一個做官的機會,已經是意外之喜。 片刻過后,只有兩名學子站了出來,歉然道他B已有去處,不敢耽誤公主殿下的正事。 汪年在旁小聲道:“左邊那個攀上了大世家楊氏,右邊那個據說是朝中認了干爹——都不配在殿下手下做事?!?/br> 穆明珠莞爾,有他在旁邊解說,倒是也能及時了解這批學子的內情。 待那兩人退下之后,書房內整整齊齊仍有三十多名學子在。 穆明珠選人之時便留意了,選的乃是算經出眾,但總的評定并不理想之人,他B的出路原本就不多,便更迫切要抓住這次機會。 “你B都是讀書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上來的,寒窗苦讀不容易……”穆明珠輕輕開口,道:“外面的人有許多條路,有的是靠詩詞得了貴人賞識,有的是靠機緣交到了富貴朋友,更有的人是靠容貌、靠家世……所以到了這里,本殿想盡量給你B一個公平。本殿這次要選的官員,必須得精于算籌,因此就發一份考卷下來,諸君即席答題,本殿只以成績評定選擇,如何?” 眾人紛紛應聲。 汪年與趙西微微一愣。 趙西輕聲道:“殿下,那學生……” 穆明珠淡聲道:“你B若是想參與,便也 一同答題?!?/br> 汪年與趙西都是一驚,他B這等鉆營別的門路的,本就是自知憑借真才實學未必能贏過同窗。 誰知道他B都已經通過寶華大長公主擠到了穆明珠面前來,最終卻還是要與昔日同窗一樣,即席考試,憑最終成績說話。 櫻紅已經開始分發提前準備好的試卷。 汪年與趙西不敢辯駁,忙也坐下來,埋頭苦答。 穆明珠坐在上首飲茶,視線不由自主又飄向那柳耀,倒并非因為此人容貌的確出眾,而是因為……這人臨窗而坐,在特定的光影交界線下,側臉竟有幾分像齊云。 第113章 初秋下午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灑滿書房,一室岑寂之中,只有眾學子偶爾翻動試卷紙張的聲音,像是靜夜里被風吹動的樹葉聲,帶給穆明珠一種從身體深處萌生出來的輕微愉悅感。顯然正埋頭答題的學子們,與穆明珠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但因為這一紙試煉很可能帶給他們錦繡前程,所以連考試中的緊張焦慮也潛藏了一種興奮感。 穆明珠掃視全場,目光再一次不自覺地落在了柳耀面上。青年低頭答題,與一眾難掩緊張的學子不同,他的臉上沒有任何多余的神情,宛如一塊凍硬了的冰。他沉浸在答題之中,像是一位神秘冷峻的**,毫不留情地扼住每一道題目的咽喉。忽然,他像是察覺了什么,抬頭一望,正對上穆明珠尚未來得及挪走的目光。 穆明珠眨了眨眼睛,因她此時類似于“主考官”的身份,盡量不帶情緒地轉而看向其他學子。 柳耀瞇了瞇眼睛,低頭看著只剩最后一道題目未答的試卷,輕輕擱下了魔筆。 穆明珠雖然挪開了視線,但眼角余光中仍能看到柳耀的動作,見狀不禁又看向他。 柳耀輕手輕腳站起身來,講試卷呈送給立在穆明珠身側的櫻紅,便走出了書房。 眾學子都知柳耀精于算籌,饒是如此,一見他已經交卷,而自己連十分之一還未答完,有些定力不夠的便開始方寸大亂,有的則抬頭看向上首的更漏,確認還剩多少時間。 穆明珠見開考不過片刻,這人便交卷離開,不禁也有些詫異,但她也清楚有些數學極好的人,只看題目、不需動筆計算便能在腦海中得出結果來,尋常人要算一個時辰的題目,在這等奇才只是過目一看罷了。她親自勾選的這三十多名學子,自然清楚柳耀算經優異,又有汪年方才的話佐助,也就以為柳耀是這等奇才,揚了揚眉毛,取過那份墨汁未干的試卷來看。 首先入目的便是一頁清秀優美的字跡,就算是在南山書院中,這等好書法也不是人人能有的。 還未見答題正確與否,只因這一紙字跡,穆明珠心中對這個柳耀便又多了一分欣賞。 而那題目也是一道不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到了百分百的正確率,足見其于算籌上的功底與天賦。 穆明珠含笑看下去,卻在看到試卷最后一題時,笑意微凝——這最后一道題卻是空缺的。 難道是漏看了? 出于惜才之心,穆明珠把那最后一道未答得題目指給櫻紅看,又把那試卷給了櫻紅,示意她去交給側間等候結果的柳耀,給他一個機會補上。 櫻紅會意,領了試卷出去,不過片刻便又拿了試卷回來。 穆明珠微微一愣,最后一道題目她故意選了難度很高的,那柳耀竟也能片刻便解答出來嗎? 誰知櫻紅呈上那試卷來,最后一道題目底下仍舊是空著的。 穆明珠以目詢問。 櫻紅附耳道:“那柳郎君不肯再答?!?/br> 不肯再答? 這是什么情況? 穆明珠有一瞬不解,考場之中,這人提前交卷卻漏答了題目,她給了機會補答,一般學子都會感激不已、甚至有偷得一命之感吧?這人怎么給了機會還不肯接?難道是太自信了——哪怕是不答最后一道題目,也有信心被取中?可是她選出來的這三十余人,算經都是優異的,給了充足的時間,旁人未必就做不到全對。這柳耀不是自信,而是自傲了吧。又或者他是故意不答最后一題,以顯示其能?又或者更惡意一點想,最后一題恰好擊中了他算經薄弱的環節,他便如此“揚長避短”來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都沖淡了穆明珠原本對這人的欣賞。 穆明珠接過那仍舊空著最后一題的試卷來,隨手擺在書案上,以玉鎮尺平整壓住,想著世人多是恃才傲物,柳耀也不過其中尋常一員罷了,便不再理會。 更漏將近,這一場考試已經來到尾聲。 期間不斷有答完的學子,起身呈上試卷后,便出門至側間等候結果。 穆明珠一邊觀察眾學子的考試狀態,一邊給交上來的試卷計算得分,若是有分數相同的,便以先交卷的為更優。因為她要帶這批新人做的事情,哪怕只是最初的后勤糧草調度,也需要大量的計算核實審定。這就需要做事的官員,不僅做得好,而且做得快。畢竟軍情可是不等人的。 待到所有人答完,統計分數,滿分者竟有二十人,那柳耀卻恰好在二十一名。 畢竟南山書院匯集了全國的優秀寒門學子,穆明珠出的試卷也不是那等刁鉆的題目,這些本就于算經上擅長的三十余名學子,在充足的時間之下,有的為求穩妥還檢查了兩遍,最終能有二十個人交出滿分的試卷來,也算是對得起書院的名聲了。 而汪年與趙西,則是公開處刑,一個倒數第二,一個倒數第一。 他們這等能鉆營到寶華大長公主處的學子,雖然偶有幾個學識過人的,但大部分來說學業并不是他們最出眾的點。而在大的知識范疇之中,他們往往長于詩詞,而疏于算籌,畢竟埋頭案牘之中,又有什么趣味呢?所以汪年與趙西的這等成績,實在乃常理之中。 汪年與趙西交了試卷之后,都有些惴惴不安,然而望向穆明珠的眼神還是暗藏了希冀的——畢竟不管答的怎么樣,最后評分不還是在公主殿下一人手中嗎?也許統一參加考試只是走個過場、堵人口舌用的,真正定下用誰,還不是公主殿下說了算嗎? 在汪年與趙西越來越不安的目光之中,櫻紅立在穆明珠身側,把二十個名額一一唱來,直到最后一個,也沒有出現兩人的名字。 “在座凡是取中的,只要愿意,都可以跟著本殿做事?!蹦旅髦槊鎺⑿?,語氣也溫和,但是話中的意思卻冷厲,道:“不要想著跟了本殿,便能做大官,吃香的喝辣的。若是懷著這份心思的,那便趁早出了這屋子。本殿前面已經說過了,這次本殿奉皇命,總理調度軍資糧草一事,做的乃是極得罪人的差事。你們跟著本殿,享不到作威作福的日子,反倒是要黑著臉、咬著牙,如刮骨的快刀一般,剜掉大周肌理上的腐rou。熬夜點燈、不眠不休都是尋常事,說不得還要受冷艷嘲諷——若有受不住的,便及早退了,誰也不會怪你?!彼o了一息,掃試過室內留下的二十名取中的學子,見無人動作,都整整齊齊立著聽她訓話,便勾了勾唇角,淡聲道:“好,看來都是有志氣的。跟著本殿做事,只要你們肯出力、不做虧心事,本殿擔保你們能一展所學,不負平生之志?!?/br> 眾學子站在下首,被取中的欣喜還未散去,又都是年輕人,志氣不曾被歲月消磨,沒有一個會怕苦累,反而是越聽穆明珠強調其中難處、越覺得興奮。這也就是眾學子多年讀書下來,性情內斂;若在軍中,眾士卒便要難忍咆哮了。 “明日一早,本殿會派人接你們往公主府去——時間會很早,你們提前做好準備?!蹦旅髦闆_眾學子點一點頭,當先走出了書房。 未被取中的汪年于趙西對視一眼,忙快步跟上去。 而穆明珠一離開,眾學子才難壓興奮與喜悅,紛紛議論起來。 在一眾欣喜激動的討論聲中,很快有人發現少了一個顯眼的人。 “那柳光華算經次次拔得頭籌,這次竟未被取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