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現代化建設 第163節
“要不,你們互相對一對答案,看看考得如何?” 貢院外,愣是熱鬧到了不行。 那些考生也豎起了耳朵。 他們也想知道他們考得如何啊。 趙景澄已經在起稿了,“此次縣考,神童落淚……” 此時,莫少珩一行人,也來到了評卷室。 他們也是得在縣試結束后,才能得到當期的考卷。 “也不知道圣人都選了些什么題?” “應該都是簡單的吧,畢竟是縣試?!?/br> “雖然是這樣,但這幾天我老是忍不住好奇這問題,也是奇怪?!?/br> “莫少珩的這個規則倒是公平?!?/br> 等考卷送來,拆開封袋。 莫少珩手上也拿了一份,只是一看,表情都怪異了起來。 然后看向幾人。 幾人也抬起了頭。 一時間,安靜到了極點。 莫少珩說道,“不是說圣人會選簡單的嗎?” 幾人臉都黑了,“你還有臉說,不是你讓圣人往難了的選嗎?” 莫少珩:“……” 他也就說說啊。 “那也是你們同意了的,要是……要是縣試將人全刷了下去,你們也要擔責任?!?/br> 幾人:“……” 呸,莫少珩這死不要臉,現在居然推卸責任。 咕嚕,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看了看試卷,“圣人怎么想的???” 有人沒好氣地道,“也不看看你們當時怎么跟圣人說的,什么我北涼人才遍地,怎么難怎么出題?!?/br> 幾人:“……” 按照評卷規則,有一個最低標準要求,也就是說考生得過了這一個最低標準,然后才根據各縣分配到的名額擇優錄取。 現在這個最低標準,已經發放全國各縣了,想改都來不及了。 莫少珩硬著頭皮道,“我們要相信我們北涼的讀書人,總……總是有人能脫穎而出的?!?/br> “現在還有一個麻煩事,圣人如此選題,也就奠定了一個基調,也就是說后面的郡試出題定是要更難?!?/br> 幾人:“……” 其實,肯定是有人能通過縣試的,他們怕的是,篩選這么多人下去,能走到京試的人還能不能有。 別忙活了一年,結果京試的時候,一個人都沒有通過,打臉打得啪啪的,鼻青臉腫。 “還是先看看學子們考得如何吧?!?/br> 試卷被一批一批的送了過來。 采取的是糊名制,但不需要重新抄謄。 莫少珩說道,“批卷吧?!?/br> 果不其然,學子們答題并不理想。 試卷一共六個部分,需要至少平均乙等才能過最低標準,然后在擇優滿足分配到的名額。 像明經,常識題這些,是有標準答案的,你就算想放水都不行。 再說,考卷是給過指導答案的,若是莫少珩他們放水,對其他縣是不公平的。 “常識題不行啊,好多學生只能得一個最低等的丁?!?/br> 丁等的話,會極大的拉低平均得分。 莫少珩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古時候,讀書人講究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這對讀書人來說,一心沉醉在書本之中,也未必不妥。 但,他們現在選的北涼的官員,相當于現代的公務員,看看現代公務員的考試題,莫少珩出的這些,甚至都是十分簡單的了。 “最后一道律法題也不行,好多人都留了空白?!?/br> 莫少珩,“……” 有這兩道題拖后腿,的確會刷下去不少。 莫少珩是不準備改變出題的規則的,常識和律法必須占三分之一的份量,剩下的詩詞歌賦八股論策占三分之二,也算是大頭了。 當公務員,和純讀書還是有差別的。 現在,貢院外,正在對題的學子,也對常識題和最后的律法題抱有最大疑惑。 特別是那些課業好,但這兩項弱的,就特別有意見了。 “這些常識題,皆出自一些地括志等雜書,平日里誰會去翻閱這些?!?/br> “從來也沒有聽說過,讀書讀這些的?!?/br> “可不是,這樣的題,誰會啊?!?/br> 鬧得不可開交。 “還有律法,哪有讀書人去看北涼律的?!?/br> “我讀書還得懂律法?荒謬?!?/br> 此時,莫少珩等對外面的情況還一無所知,埋頭批卷。 這一批就是三日。 經歷過批卷的一群閱卷官也是面面相覷。 意外出現了。 他們沒有絲毫放水,但……通過標準的考生數量還是不少,甚至因為名額的限制,還得刷下去數量驚人的一大批。 莫少珩賊高興,“我北涼人才遍地都是,你們非不信,你們看你們看,我跟你們說什么來著,剛才你們擔心什么啊?!?/br> “莫道我北涼無人才,只是以前無人問津,被埋沒了而已?!?/br> 大言不慚地又開始嗨了起來,果然不能小看任何人。 眾人:“……” 馬后炮。 但真的有些意外。 北涼的能人,似乎真的比想象的要多,要……厲害。 甚至連最難的常識題和律法題,都有人得滿分的,被評甲上。 讓人嘆為觀止。 或許這就是,考不上大學的人,永遠都不知道那些能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到底能厲害到什么程度。 考上清華北大的,又完全無法理解那些獲得各種科學獎的人是如何做到的。 世上的能人,可能……要比想象的還要多,比想象的還要厲害。 三日后,也是張榜的日子。 貢院外,人潮涌動,從一大早就開始等待了。 原本以為,貴族沒有寒門那么在意這次考試。 但……讓寒門子弟意外的是,貴族也沒有缺席這次張榜,而且聲勢比他們還要大,拖家帶口。 莫少珩也和幾位大人前來看張榜。 其實,一個縣試,也就是張榜就完事。 大概太陽東掛半空的時候,張榜的人就來了。 刷白的紙張,貼滿了一面墻。 涼京的讀書人是最多的,名額被分配得也就最多。 墻上,黑字白底。 “這就是這次通過縣試的名單了?” “這些人能參加六月份的郡試了?” “數量好多啊,這還是我們涼京的,其他各地的加起來的話,這數量驚人啊?!?/br> “不是說題很難嗎?” 墻上,是名字,也是一種榮耀。 是科舉的第一次體現。 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無論是貴族或者寒門,都激動無比。 貴族,這個名字是對他的肯定。 寒門,這是邁向仕途的第一步。 一片熱鬧。 莫少珩說道,“怎么樣,比起廟會如何?” 和莫少珩一起來的幾位官員,“光是一個縣試就讓人這么開心,以后要是通過了京試,那得高興成什么樣子……” 莫少珩心道,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題名時,自然是人生最喜慶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