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現代化建設 第162節
    最終,金殿上的眾人,也只能趕緊讓圣人加印試卷,三月十五的全國縣試不遠了。    莫少珩也松了一口氣。    一但科舉開始推行,絕對停不下來,寒門不會讓它停,貴族中大部分人也不會,畢竟貴族推舉制度,惠及的其實也僅僅是貴族中一小部分。    與其毫無機會,還不如拉著所有人共沉淪,站在同一起跑線。    有這個想法的,絕對會比想象中的多得多。    圣人又讓人調了大批的宣紙日夜不停地進行印試卷,莫少珩倒是賺了一筆。    等待三月十五縣試期間,涼京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一座專門供考生考試的貢院加班加點的落成了。    其他的地方倒是不急,找個不受打擾的公開場合就能進行縣試。    但涼京作為地方看齊的標準,它得起一個帶頭作用,然后讓各地效仿施政。    縣試,其實各地都不用修考場,用各縣的私塾就可以了。    但后面的郡試,洲試等,為了以示公正,肯定得在指定之地考試才行。    為了公正,同時也能加大作弊的難度。    時間飛逝,草長鶯飛。    三月正春時,算得上是北涼天氣最好的時間了,不冷不熱。    這一日,涼京和往日有所不同。    在剛修好的貢院前,聚集了一群又一群的讀書人。    三月十五到了,今日正好是縣試當日。    除了讀書人,還有自發前來送人的父母。    雖然是第一次,但這些父母倒是和歷史上的父母一樣,非得守在貢院外不可。    除了這些人,莫少珩,以及好些朝廷官員都在觀看。    “境況之盛,超出想象?!?/br>    “熱鬧程度竟然比我涼京一年一度的廟會也不逞多讓?!?/br>    莫少珩和幾個出題官,在貢院外的酒樓包了個廂房,看著外面,討論著。    他們出題官為了避嫌,是不能做監考的。    此時,貢院前,一群小貨郎正在人群中來回穿梭,“包子,紅豆糕!”    廂房中,眾人看向莫少珩:“……”    莫少珩尷尬的一笑,“也……也不能讓外面等著的父母餓著不是?!?/br>    有人調笑道,“你倒是會見縫插針?!?/br>    不得不說,這些小貨郎,今天的生意賊好。    貢院已經在開始放考生入場了。    按照莫少珩他們擬定的規章制度,正在一個個核對身份,一個個搜身。    因為制度完善,倒也秩序井然。    廂房內,幾人看得頻頻點頭。    到目前看來,這個科舉制度,推行得還算順利。    這么大規模的全國性變法,能進行得如此順利,是十分難以想象的。    若科舉影響深遠,此次變法之人怕是要名留青史。    莫少珩想了想,“我去貢院門口看看,莫要出了什么大批漏?!?/br>    等莫少珩到了門口,多少引起了一些轟動。    負責入場的官員就有些幽怨了,他們今天這差事可不輕松,唯一慶幸的是,秩序井然,沒出什么亂子,結果,莫少珩來了,一下就亂了。    莫少珩:“……”    趕緊說了兩句,什么獨木行舟,千帆競流的激勵的話,灰溜溜的走了。    他倒是忘記了,他現在在寒門中的聲望,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的確不好在這個時候在貢院前逛一圈。    廂房內,幾人看著灰溜溜回來的莫少珩,笑而不語。    莫少珩總算知道,為何古人喜歡以袖遮臉了。    不過他臉皮厚,“我剛才去看了一眼,一切順利?!?/br>    幾人:“……”    貢院的大門在嘈雜的聲音中關閉。    莫少珩都不由得感嘆了一句,“決定他們命運的時刻到了?!?/br>    似乎,讓這次考試都神圣莊嚴了一些。    幾人看向高墻環繞的貢院:“……”    想了想,好像對某些人來說,特別是寒門子弟,的確如此。    “出此院時,有多少人能今非昔比,從此君郎非寒門?!?/br>    縣試的時間是整整一天。貢院雖然大門緊閉,但外面等待的人依舊人群如潮。    莫少珩說道,“走吧,也該我們準備的時候?!?/br>    縣試只有一天,縣試的結果會在三天后張榜公布。    也就是說,三天內,得將所有人考生的試卷評完。    莫少珩他們作為出題官,得去指導評卷。    邊走還在邊道,“也不知道各地的情況如何?!?/br>    也是,此時此刻,可并非涼京一處在考試。    想想,還挺宏大。    路上,還能聽到人議論,“這個縣試,到底考什么???”    “寒門和貴族竟然爭相參加,也是絕了?!?/br>    “可不是,看看那仗勢,我都以為我北涼讀書人都在此處了?!?/br>    “是啊,平時讀書人頗為受人尊敬,但也看不到多少,但今日那密密麻麻的場景,愣是讓我懷疑,以前的說法對與不對?!?/br>    讀書人是少數人,但聚在一起,數量未必就少了。    “倒有些盛世之景的感覺了?!?/br>    盛世養人,讀書人自然就多,比如東唐,聽說大部分人都是讀書的,這在北涼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整個涼京都在議論紛紛。    其實,這才是開始而已,畢竟,還有很多人不了解科舉的意義。    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龍門,天下人的龍門,百姓為魚,越過此門,就不在與世人同。    等他們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那才是天下盛景之時,凡北涼之人,無不側目關注。    一國之人,同時關注同一件事情的時候,是非常之恐怖的。    莫少珩他們作為評卷人,按照制度這三天都是不能私自離開和外面接觸的。    一整天,對于涼京的人來說,或許也就一眨眼的功夫。    但等貢院的大門打開的時候,陸陸續續出來的學生,恍若隔世。    表情……古怪到了極點。    他們來參加縣試,自然是對科舉制度專門了解了一番。    縣試后面還有郡試,洲試,京試,一關比一關難。    但……僅僅一個縣試,他們都已經有些懷疑人生了。    那些題目當真有人會嗎?    眼睛審視地看向周圍。    被看到的人趕緊身體一正,神秘莫測了起來。    要是別人都會,而他不會,他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讀書人。    說實話,他們以前也就在小圈子里面比一比,也都是一些熟人中分過高低。    但現在,依次要在縣,郡,洲,京,和全國的學子比起來了,那種壓力是從來沒有過的。    但也有些興奮,要是能脫穎而出,名傳天下的可能都有。    若能一步一步的力壓全國,稱一聲北涼名士不為過吧。    一切結果,皆在三天后的張榜。    這時,在貢院打開的那一刻,趙景澄等十五個學生,手拿紙筆沖了出去。    “朱辛梓同學,聽說你從小就是神童,是這次涼京縣試的熱門人選,對于此次縣考,你有沒有信心奪得佳冠?”    眾人:“……”    三街戰報的記者。    還是要上報啊。    還有……縣試的熱門人選?    這個朱辛梓乃是朱氏公子,的確有些文名傳出,沒想到竟然也來參加科舉。    旁邊也有采訪寒門子弟的,“季李,作為寒門代表,你覺得這次考題如何?”    無論是朱辛梓還是季李,以前多少都是有些自信的。    但現在愣是話都不敢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