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羅珍容無奈,想要跟兩人解釋在溪南村見瓷廠的好處,卻有一只手將她的手握住,沉穩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大人,據草民所知,大朔律例,雖‘士農工商’不可違背,但若是以官府的名義開設工坊,若是能成,便算是官員的政績,可有此例?” “這……”高儀賓皺眉,思索了很久之后才終于從腦海深處挖出了這一條律例,想清楚全部的律法之后,他頓時面露為難,“雖有此例,但律法也規定,若是因此而影響農事,便要加倍懲罰,嚴重者甚至可能人頭落地,不大好吧……” 羅珍容對這時候的律法不熟,也才知道有這樣一條律例。 而且看高儀賓的樣子,這條律例應該是真的。 不過仔細想想,她就知道為什么沒有多少官員用這條律例做自己的政績了。 這時候的農業生產效率普遍低,再加上人口也不算特別多,百姓將心神用在農事上已經耗費了全部精力,要是還得抽出時間去工坊干活,很有可能出現兩個結果。 一個是工坊的工錢低,哪怕種地的收成不穩定,但為了不荒廢土地,他們肯定是寧愿種地,不會愿意進工坊干活。 一個是工坊的工錢高,這時候百姓雖然愿意,但同意存在荒廢土地的可能性。 而在現在的時代,農業才是民生之本,沒有農業支持,工商再繁茂也不足以支撐國家發展。 律例雖好,可要同時兼顧民生農事,這一政績想要拿到手可不容易,更何況一個不好還有砍頭的風險,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幾乎不會有多少官員敢輕舉妄動。 “大人可否給一個機會,倘若我們可以建成瓷廠,且不影響民生,大人再上報,若是不行,就當這瓷廠從未開過,于大人的政途也不會有影響?!?/br> “這樣似乎也可以?”高儀賓自顧自點了點頭。 “大人,我們只在溪南村開瓷廠,且只用少許人做事,若是前期便能燒制出好的瓷器,再逐步擴大規模,若是不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瓷廠,也費不了多少人工和錢財,大人只需要在前期準予許可?!背趟擅噶烁邇x賓的心思,又往前走了一步。 高儀賓這次是真的心動了,且坐姿都直了起來。 程松接著往下說:“前期我們的規模不大,倘若真的鬧出一些小問題,便說是我為了妻子燒制小玩意兒,應當也說的過去?!?/br> 程松說著,看向羅珍容。 羅珍容還有些茫然,察覺到程松看向她,想也沒想直接點頭:“對,是的?!?/br> 程松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再看向高儀賓時,更是胸有成竹:“大人不必擔憂,既有律例在,其中自然也有通融之法,工坊一事并不容易,任是誰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過是小小的瓷廠,大人還怕擔不起?” “你說的對!”高儀賓一拍桌子,“工坊一事,哪有可能這么容易,其中自然有容錯的余地,行,你們的要求本官同意了,本官回去后立即叫人送許可書來,溪南村與官府協力,為改善百姓生活,開建瓷廠,對,還有公告,本官也一并寫了,你們放心,此事本官思來想去,還是該由本官來做主,你們便不用cao心了?!?/br> 羅珍容聽著,總覺得哪里不對。 程松卻握著她的手往下躬身:“大人英明?!?/br> 屋里其余人紛紛反應過來,連忙行禮:“大人英明?!?/br> 來的時候,高儀賓是面露愁緒,等到走的時候,他已經擺出了信心滿滿的神態,一舉一動都盡顯風范。 等到高儀賓離開,羅珍容才小聲跟程松說話:“他怎么同意了?” “因為他知道瓷廠前期小打小鬧,肯定不會鬧出大的麻煩來,好好的政績,憑什么拱手讓人?”程松輕笑道,“現在他不公示,以后真要溯源,他出的力也要打折扣?!?/br> “姜還是老的辣,”羅珍容也已經完全反應過來,說完之后又有些好奇,“對了,你怎么還知道大朔律法???那個什么律法,我之前聽都沒聽說過?!?/br> “嗯?”程松的手落在自己的腦袋上,“好像突然就想起來了?!?/br> 他皺了皺眉,沉思片刻:“似乎……還有爭議……到底是什么?” 羅珍容認真看著他。 程松在她的注視下逐漸恢復平靜,腦海中一閃而過的畫面已經完全消散:“抱歉,還是想不起來?!?/br> “沒關系,這是好消息啊,說明你可能很快就能恢復記憶,”羅珍容激動道,“回頭我們去縣城里找一找律法的書,你多看看,也許能多想起一些?!?/br> 程松點頭:“好?!?/br> 此時的他心里有期待,也有忐忑。 恢復記憶,應該是好事吧? 第12章 大好消息 “怎么樣?能記起來嗎?”羅珍容認真看向程松,眼中滿是期待。 程松皺著眉頭想了很久,最終還是搖了搖頭,將書合上:“里面的內容倒是都有印象,可過去的事確實想不起來?!?/br> “對書里面的內容有印象就不錯了,”羅珍容并不氣餒,“而且這也證明了一件事?!?/br> 程松疑惑看她。 羅珍容微笑著指著程松手里的書:“這書就算是在書鋪里也極少見到,尋常人家就算是識字,也是從千字文、三字經開始,你能熟讀律法,說明你的家境可能跟這方面搭邊?!?/br> 這樣的結論,不管是羅珍容還是程松都很是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