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杏 第34節
“都是七品官就行?!苯鹗蠑[擺手,“你才多大個人,當縣太爺也不一定能支使動底下的人,讀書做文章就很好!” “那你在家讀書做文章就行了,非得那么遠,上京城去干啥?”趙氏皺著臉,“你才多大個人?” 她倒是出于關心,長青還沒說話,金氏就道:“你知道個甚!長青在京城做官,那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光窩在這個村里有啥本事?” “那不行,我跟著你去,我給你做飯!”趙氏很快就想到了辦法,“正好我也看看那京城是個啥樣子?!?/br> 長青耐著性子道:“我年紀小,又是頭一年考上,衙門里允許我住在值房里,不用交房租,衙門里也有伙房,管飯,不然就憑我一個月五兩銀子的俸祿,根本生活不下去的。但是不能帶家眷,不然就只能自己租房,京城里的房租極貴,負擔不起?!?/br> “那這破京城也沒啥好的?!壁w氏撇撇嘴。 “不會說話你就閉上嘴!”范守業從外頭進來,手里領著范長平,一推門聽見了這句話,人還沒進來,就先斥責了一句,“那京城是天子腳下,皇上他老人家住的地方,你一個無知的鄉下婦人,怎敢胡亂編排!” 兒子高中,這事兒隨著官府的公文傳遍天下,以前要掏銀子孝敬的府衙的官差如今全都對范守業點頭哈腰的,甚至知府大人都抽空見了他一面,稱他一句“老弟”,這是什么樣的光彩體面!他一介鄉下出來的小商人,如今也成了人上人了!再聽到結發妻子這種無知之言,他頓感格外丟人。 罷了,畢竟那出息的兒子是她生的。 “長平啊,那就是你大哥,你不是認得嗎?快去找他吧?!狈妒貥I把小兒子的手往長青的方向送,笑容滿面,一副慈父之態,“聽說大哥考了榜眼,這孩子就要來看大哥,聽大哥說學問呢?!?/br> 大半年沒見,長平長大了不少,可能也讀了書,瞧著懂事了,不過面對這個大哥,他臉上有著明顯的生疏和畏懼,顯然父親的說法是有水分的。 他這樣抗拒,長青也懶得表演兄友弟恭——反正也是不可能的,他跟金氏道:“奶奶,我曉得您想好好cao辦cao辦慶賀之事,只是如今陛下倡導節儉,咱們也別太過了。祭祖是應當的,酒席之類的就免了吧?!?/br> “那怎么行?這又不是擺什么大排場,咱花自家的銀子,讓鄉親們沾沾你的福氣,如何能免?銀子我都給了許杏了?!苯鹗喜煌?。 范守業也不同意:“我在府城也定好了酒席,就等著你過幾日和我一起去宴請我外頭的朋友們呢?!?/br> “父親的朋友父親宴請吧,畢竟官商有別,我就不去了?!遍L青語氣冷淡,“家里的鄉親,不如這樣,祭祖之后,奶奶把剩下的銀子給里正,咱們在村里修個學堂,請個先生來教孩子們讀書。日后若有人再得功名,或者識了字日子過好了,都是咱們家的功德?!?/br> 許杏聽著覺得很好,只是不方便表態。范守業和金氏都有些不快,趙氏先說了:“那也不能不請酒啊,你舅舅他們都盼著你呢?!?/br> 長青就閉了嘴不再說話。 好半晌,金氏才嘆口氣道:“你想得長遠,也是有好名聲的事,家里自當支持,只是這學堂可是個燒錢的營生,長年累月的,咱家可支撐不起?!?/br> 長青就道:“我已經想過了,咱們就在祠堂那邊跟村里劃塊地,出錢修起房舍和桌椅之類。先生的束脩就叫各家自己出便是,如今有了這紅薯,每家拿個百十文錢想來也不難?!?/br> “這事可行,我去找里正商議?!狈妒貥I開口,接著看向許杏。 許杏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連忙回屋去找銀子送回來:“這是奶奶給我的,我一點也沒動呢?!苯怀鋈ド鹾?,她正好不想管這事。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里,范家人就忙碌起來,為祭祖的事兒做準備,也是這個時候,許杏才見識了,這種開祠堂祭祖的隆重程度,跟清明節上墳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祭完祖,長青就要準備上京城去了,不出意外的話,這三年期間,他不能回來。 第62章 分別在即 長青高中榜眼,回鄉祭祖,是范家的大事,也是范家村的大事。盡管現在是麥收時節,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之一,村民們也會一邊割著麥子一邊議論這事。 “里正說了,今回范家不請客了,人家要拿出銀子來給村里的娃娃修學堂哩!”有消息靈通的人家已經知道了最新的進展。 “真的假的?收麥子這么累,我還等著到時候去好好吃上一頓有油水的,這就沒了?”有人很失望。 “你瞅瞅你那點兒出息,就記著你那張嘴!”不過接著就被人訓了,“往后咱村里要是有了學堂,讓娃娃都能去念個書,那才是長遠的好處哩!” “念書?咱家能有那塊料?長青人家打小就跟旁的小孩不一樣,老實,能坐得下,就咱家那皮猴子,能行?”這人并不抱什么希望。 “你們這幫眼皮子淺的慫貨!”里正的老娘正好從這里經過,便笑罵了他們一句,“想跟人家長青比,你們是做夢呢!人長青說了,就算是沒有資質的孩子,啊,就是你們說的不是那塊料的,好歹讀了書識了字,將來不拘是學個手藝還是出去找個活干,都是個出路。我就問你們,都上地主家去干活,你愿意當賬房還是愿意去扛包?” 嬉笑的年輕人們都正了神色,連連應是。 范守業因為不常在家,跟村里人的關系并不算熟絡,但是因為他做生意有錢,大家也都給他幾分臉面,當然是面子情,可是現在呢,他走在村里,人人都對他客氣敬畏,讓他大感得意。當然了,得了這樣大的臉面,自然要把事情辦好,因此他最近一直留在村里,籌備學堂的相關事宜。 雖然說是不請客了,可是自己家的親戚還是要一起吃頓飯的。范守業大手一揮,到鎮上劉老板家的酒樓里包了整層,請范家本家、趙家和金家、羅家的親戚們吃酒。 “怎么連他們也請了?”金氏聽他說了安排,頓時不滿。 范守業道:“娘啊,這都多少年了,您怎么還別扭著?平常不來往就罷了,這是長青祭祖的大事!那邊畢竟是我親哥,長青的親大伯,都是我爹的兒孫,外人看著呢!再叫人傳出些不好的話,連長青臉上都不好看!” “那范守成可沒當我是他娘!那是仇家哩!”金氏當然明白道理,也知道即使出于利益,也得請老頭子的長子一家來,可心里很不滿意。 “咱請不請是咱的事,他來不來是他的事!”范守業可不是好脾氣的,對著老娘,他的耐性也有限,“他為啥當您是仇家,您心里還不明白嗎?我不說,可我也知道!” 金氏臉色大變。 “往后就是看著長青的面子,估摸著也沒人敢說三道四了?!狈妒貥I道,“咱們何苦來不做得好看些?” 金氏默然。 這些事情都是范家人的,許杏不參與,尤其是把銀子也交出來了,更是只忙她自己的事情。她在縣城邊上買的地也收完了,她不要那么多麥子,換成了銀子,只得了六兩,畢竟麥子產量不高,她也不強求,反正她買地只是為了有個退路,銀子還是要靠作坊來賺的。 長青抽空來找許杏說話:“誥命的事兒,我沒打算給你請封。等我去翰林院入了職,我準備給奶奶和娘上折子請封,你的話,畢竟你我也沒有成禮,有些說不過去,而且,一旦請封了,你就走不了了?!?/br> “我明白?!痹S杏笑笑,“我不用這個的。你的名頭能給我用,讓我安安穩穩的賺銀子就很好了?!?/br> 長青勾勾唇角:“那如今在咱們這個小地方,我的名頭應當足夠你用的了?!?/br> “那是自然。我還真沒想到,祭祖那天,縣太爺都來了啊?!痹S杏想起之前見識到的大場面,竟有些與有榮焉,“縣太爺可是大官,都那么大歲數了,過來管你叫‘老弟’,想想還怪有趣的?!?/br> “他叫的不是我,是我頭上的七品編修頭銜?!遍L青很清醒,“不管怎么說,這事情了了,學堂的事情有我爹,我也不用管,該準備啟程進京了?!?/br> “這么快嗎?”許杏很意外,“不是秋天才上任?” “八月初一開始上差,七月底就得去報到,領值房、鑰匙、官服這些東西,還要熟悉一下環境,現在都七月初了,確實該走了?!遍L青道。 許杏想想,知道他說得對,便道:“不知不覺你就回來快兩個月了,忙忙碌碌的,時間過得可真快啊。那你這次怎么走?得要提前打點行裝吧?” “我有官憑,可以走官道住驛站,都不用花什么銀子?!遍L青道,“也不用找董家幫忙了?!?/br> “可說呢,得了你高中的消息,董家還專門給我送了一份禮,有一百兩白銀,我沒敢收,給退回去了?!痹S杏一拍腦袋,“應該跟你說一聲的,一忙起來忘了?!?/br> “你做得很對,若是普通的生意往來,你們該如何便如何,只是這給我的銀子可千萬不能收?!遍L青正色道。 許杏也認真說:“放心吧范大哥,我不會那么眼皮子淺的?!?/br> 說到這兒,長青擰了眉頭:“還是得勸勸爹和奶奶,不能太貪了?!?/br> “其實我覺得吧,范大叔是有分寸的人?!痹S杏字斟句酌的說,“奶奶也是聰明人,想必一些道理也是明白的。你看祭祖的時候,不就挺好的嘛?!?/br> 祭祖的時候范守成一家到底還是來了,雖然跟金氏沒什么互動,但是跟范守業還算是相談甚歡,兩家人看上去也還算和睦。 “嗯?!遍L青嘆口氣,“我臨走再勸一回吧。只是我娘不好勸,真是怕她招禍?!?/br> “也沒那么嚴重吧?!痹S杏寬慰他,“畢竟她一般也不出門,也就是在家里隨便說說,現在有二姨在呢,還是能勸導一些的?!?/br> “二姨……我上京時她還給了我一兩銀子。你說她還沒攢夠蓋房子的錢,我等下給她送些去?!遍L青道。 許杏不贊成:“她給你自然是她對你的一片愛護之意,如今你高中了,就是對她的報答。她不會要你的銀錢的,就連預支工錢都不肯,只說要攢多少花多少,踏踏實實的,也很好。你若真想表示,我聽說過幾日是棗花表妹生日,你給她個大紅封或者買些好物件兒都使得?!?/br> 長青點點頭:“既如此,我就不給二姨了,只是她小姑娘的東西我如何懂得?就給個紅封吧,你提醒我些?!?/br> “說起表妹,你對舅舅們都不客氣,那樣行嗎?”許杏想起之前宴客時的情形,有些頭疼。 “放心吧,只有不客氣,往后的是非才少?!遍L青并不在意,“你也看到了,舅舅家一會兒讓我娶表妹,一會兒又讓我帶著表弟進京,我若稍微客氣一下,就該甩不脫了。我孝順母親的,她愿意拿去給娘家,我也不管,只是我自己卻不能再朝他們伸出手了?!?/br> “其實我有的時候也覺得,你走得遠些,真的是件好事?!痹S杏嘆息,“雖說都是家人,可是對你的消耗太大了?!?/br> “你這說法倒也別致?!遍L青微微笑著,“只是你還得留在這里,看來你是去是留,得等我三年這一任滿的時候再決定了?!?/br> “留在這里也不壞?!痹S杏現在并不像剛來的時候那樣一心想走了,“有你的名頭在,外頭的人沒人能欺負我,家里頭……我用銀子砸,也能砸出笑臉來,再不濟還有同貴她們幾個呢,都能保護我的?!?/br> “那以后呢?”長青忽然問,“我給你的婚書是在縣衙過了檔的,有官府的大印,休書卻是我隨便寫的,可要我再給你寫一份?” “不用不用?!痹S杏馬上道。 話音落下,她才意識到自己拒絕的是什么,連忙找補:“不是,我就是覺得太麻煩了,不用了?!?/br> 長青笑了笑:“那行,我就先不寫了。反正你年紀還小,這幾年你就踏踏實實的攢銀子吧,想來三年之后,你也該是頗有身家了?!?/br> “那是那是,我的作坊現如今,一個月凈利就要七十多兩呢!哦對了,你自己那二十畝地,往后租子就直接交給奶奶吧,我不要了?!睂﹂L青,許杏并不藏著掖著。 “果然說起這些,你就精神了,你既然有錢,那就依你?!遍L青打趣了一句。 許杏剛才也是有些別扭,幸好長青馬上轉移了話題,便也就自然了:“有錢好辦事嘛!不過范大哥,你要不要多帶些錢,官場上打點打點什么的?” 長青搖頭:“你知道得倒多,不必了。我才這般年紀,好好當差便是了。我歲數小,想必格外容易讓人關注,這么小就懂得那些,反倒要惹人不喜?!?/br> “范大哥,我經常就覺得,你不是十來歲的人,好像當了很多年的官了一樣?!痹S杏感嘆,“想事情可真是周全?!?/br> 其實你猜得也沒錯,長青心中暗想。 在趙氏的哭聲中,長青離家的日子還是來了。在長青答應到了京城安頓下來就往家寫信之后,趙氏才稍微安靜了一點。 “奶奶,家里頭還要您老人家掌著,請您務必保重身子?!遍L青肅然道。 金氏抹了抹眼睛:“你放心,我好得很,家也能管好,你去了好好當差就是?!?/br> 長青又深深看了許杏一眼,卻沒說什么告別的話。 第63章 三年之后 長青這一次踏上去京城的路,一走就是三年,中間雖然時常會有書信來往,人卻是沒有回來過。 這三年里,許杏的生意穩定下來,一年怎么都有八、九百兩的凈收入,遠遠超過了她當初小富即安的預想。生活不錯,吃好睡好,三個丫鬟和她一起,都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周圍的人們有的一切照舊,有的也有了許多變化,當然整體來說,因為有了許杏的紅薯加工的生意和長青捐資修建的學堂,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得到了實惠,日子都過得有了起色。 金氏這兩年越發精神起來,管著二十畝地的佃戶,還料理著家里的日常事宜,頂著個七品孺人的誥命,村里族里有什么大事小情的也要請她出來坐鎮,委實是遠近聞名獨一份的老太太。 本朝規矩,七品以上的官員可以為母親和正妻請封誥命。長青年幼,并沒有正式成親,因此上折子的時候就是給金氏和趙氏請封的。同是七品孺人,金氏是婆婆,自然壓著趙氏一頭。趙氏也不服,可一來她是媳婦,是晚輩,二來個人能力不行,根本掀不起什么風浪,翻不了金氏這條大船,反而被穩穩的壓在腳下,身邊也沒人支持她,便是親妹子也是勸阻的時候多。 說到小趙氏,她這幾年的煩心事也不少。自己娘倆的日子確實是越過越好,棗花都十一二了,跟著自己在作坊里上工,娘倆自己掙自己花,小小的院子陸續蓋起了三間磚石正房,另外庫房灶房一應俱全,家里養著雞,貼著墻邊也種些菜,便是買糧食吃,母女倆人也花不了多少??墒悄锛业娜藚s是一點兒也不省心,一個大姐好好的日子不好好過,天天出幺蛾子,兩個兄弟就更別提了,人家范家人還沒怎么著呢,他們先當上了大官家的舅老爺,整日家跟著什么朋友兄弟吃酒,動不動就是等以后他們去了京城如何,也不看看自己家都窮得快斷氣了! 作坊里頭,長山虛歲都二十了,去年娶了媳婦,很快就要當爹,整個人越發穩重圓滑起來。小秀卻離開了作坊,她比長青還大半歲,如今也十七了,說好了人家,馬上就要出門子。 他們家的事情也有些波折,岔子卻是出在他們的母親范三嬸身上。她一心想把娘家侄女說給長山做媳婦,可是長山自有主張,因為經常去鎮上,相中了酒樓劉老板家的大女兒。那姑娘相貌不算突出,可是識字,會算賬,為人爽利,嫁妝也多,自然比范三嬸的侄女這種普通村姑強。這事不成了,她又瞄上了長女,先是拖著不給她說親,好多給家里掙幾年錢,長山發了話之后她就要把女兒嫁回娘家。 這些事兒小秀都沒瞞著許杏,一邊說一邊氣得直哭:“那可是我的親娘??!她怎么變成如今這樣?當年我爹去得早,她一個人拉扯我們五個,五弟還是遺腹子,那個時候多難呢,我娘對我們真的好!如今我家新屋也蓋了,飯也吃飽了,弟弟們還上了你們修的學堂,她倒開始坑我們了!”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能共苦不能同甘的人,即使是母子之間也是一樣。許杏沒說出來,只開解道:“好在長青大哥心疼你這個妹子,等你以后成了家,也不?;貋砹?,慢慢興許就好了?!?/br> “唉,都說娘是最疼孩子的,怎么咱們這么些人,誰都沒有一個好娘呢?”小秀十分傷感。 許杏指指不遠處,道:“你看,棗花不就是個有福的?二姨多疼她?” 小秀看著小趙氏帶女兒一起干活的情景,滿臉艷羨。 長山打算親自替妹子說親,他的妻子劉氏給他提了個人,竟也是熟人,雜貨棧單老板家的小兒子。這門親事實在是好,范三嬸挑不出理來,只是對不住侄兒侄女對自己的孝順,很是郁悶了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