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上帝啊?!眲诶谒磉呧?,“謝謝你送來了光?!?/br> 燦爛的金色陽光仿佛瀑布一樣奔涌在費爾南德斯之家旁的人群之中。 那么純粹,那么熱烈。 仿佛很久很久以后,穿透了時空的陽光。 喬伊忽然就想起,上一次看到這樣的陽光,似乎還是她讀書的時候——火辣辣的陽光烤著萬物,而她則在痛不欲生地復習。 她在這一刻才突然意識到,雖然她在這些人中尚屬年輕,但她卻是她們所有人之中,唯一一個接受過完整教育的。 這不是因為她比她們聰明。 也不是因為她比她們努力或有錢。 僅僅因為,她來自一個多世紀后的未來。 ——一個所有女孩都和男孩一樣,需要接受義務教育的社會。 一個雖然還有很多問題,但女性已經可以離婚、可以爭取撫養權的社會。 而她之所以能不付出任何努力,就得到面前的她們或許斗爭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權利,就是因為曾經有一代又一代的她們,斗爭了一輩子。 喬伊忽然覺得心頭一縮。 一直以來,她都在謹慎地算計。 算計怎樣賺更多的錢,怎樣在最大限度隱藏身份的同時,讓自己過得更好——保護自己,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當歷史的縱面猝不及防地撕裂在她面前的時候,她忽然意識到,她不該如此。 不該在面對這樣的風暴之時,自己躲到現代社會賦予她的傘底,裝作什么都沒有發生。 喬伊轉身抓住了貝倫:“貝倫,我很抱歉。但你太小了,恐怕沒有資格替你母親辯護?!?/br> 看著小姑娘失望得要哭出來的表情,她呼出一口氣,微笑著擦去貝倫眼角再次流下的淚水。 “但是沒關系。讓我來?!?/br> “相信我?!?/br> “我們會贏的?!?/br> 作者有話要說: *引自1791年9月,法國的奧蘭普·德古熱發表的《女權宣言》。 第63章 讓我滾?可以。 蝴蝶效應。 歷史的發展有其必然, 但在很多時候,往往是一件小事引發了所有人都未曾預料到的巨大變革。 1874年的夏天,巴塞羅那的人們就見識到了空前規模的女權運動。 他們第一次發現,女性也是會憤怒的。 “姐妹們, 做一個高貴的女人, 勝過做一個高貴男人的妻子或母親?!薄睹倒鍒蟆返拿栽谟涡惺就纳碛爸g傳遞, 很快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不過,走上街頭的人們失去了曾經的領頭人, 有些不知所措。 以前,奧蘭普的書屋是女權運動的核心地點。 巴特羅小姐會到公共場所演講、帶領大家示威,可如今她受傷進了醫院, 而年輕的費爾南德斯小姐似乎并不像經驗豐富的巴特羅小姐那樣, 有著組織大型示威活動的能力和意愿。 “我們明天在哪里集合?要去哪里示威?”許多人在問。 “又有人被逮捕了。我們要怎樣繼續下去?” 在眾人的疑惑中,《玫瑰報》很快就采訪了費爾南德斯小姐本人。 “大家的熱情很令人感動, ”專訪中,這位小姐這樣說道, “不過議會辯論還沒開始, 請大家養精蓄銳,保護好自己, 先不要采取過激的行動?!?/br> “請給我一點時間和信任——議會辯論時,再見分曉?!?/br> 每一個關注著這件事的人都從報紙上看到了她的話。 先緩一緩? ……好吧, 冷靜想一想,確實也有一定道理。 德莫夫婦的案件是一個導火索, 引爆了所有身在不平之中的, 和為她人而不平的人們心頭的怒火。他們要議會給一個交代——這個交代,會從這個案件開始,以立法的形式, 成為未來遵循的規則。 而在這個結果尚未出來之前,過激的示威可能反而會導致更多人遭到逮捕,社會對女權運動更加談之色變,而那些思維傳統的議員和政客,也有了更充分的理由,拒絕她們的要求。 那,就再等等。 但同時,支持的聲浪也不能小。 “要讓議會知道,我們在看著這場辯論。我們呼吁——用另一個信物來表達我們的團結?!?/br> “玫瑰?!?/br> 圣喬治節過去不久,玫瑰正是最便宜的時候。 于是,這個夏天,數不清的女性以玫瑰花代替了燃燒的火把和錘子,展開了此后被稱為“玫瑰花運動”的示威行動。 當我們還能在機制框架內伸張正義時,我們帶著玫瑰花抗議。 這是我們的誠意。 但如果正義無法來臨,那我們的玫瑰花,就將替換為更具威懾性的利器。 這是我們的決心。 一朵。 兩朵。 一束。 無數朵。 每一天早晨,勞拉站在窗邊,都會看見窗外的街頭插上了新的玫瑰。 深紅的、玫紅的、橘紅的,像是落入人間的太陽。 那是一顆顆素不相識卻guntang的心。 看到那些玫瑰,她就忍不住想起自己童年曾生活過的,開滿玫瑰的莊園。 她跟著自己的母親,學習服飾潮流、品鑒香水、插花品酒、彈琴作畫。 每一樣都要學會一點,但每一樣都不應精通——對于一位優雅的貴族女子來說,這些高雅的品味應當廣泛涉獵,但如果深入研究成為專家,就失去了那種神秘的高貴感,對于增添她的女性氣質并無益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