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京華 第77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和橫濱重力使隱婚之后、超英心理治療師[綜英美]、小太陽(重生)、[綜漫]本丸反穿日常、千萬不要愛上我、謀殺罌粟、你很像我男朋友(重生)、[綜漫同人]我的飼主是最強、[綜漫]今天我和透子掉馬了么、重生八零:傻妻,要逆襲
何未點頭。 只要他們能在南京政府的圍剿下,順利突圍,他們那些軍人勢必會第一時間抗日的。 轎車接了他們,前往早前的何二府。 于上海決定返京后,打了一份電報給均姜,將早先遣散的老人都找回來,重新搬回何二府。同一時間,她致電天津,讓兩個嬸嬸收拾細軟,搬回北平。 轎車停在紅漆大門外,兩個過去的護院,擼起衣袖,頂著冷風,以熱水清洗蹲于兩側的石獅子。熱騰騰的水潑上去,冒起白煙。 兩人看到何未,面露喜色:“二小姐?!?/br> “嗯,”她問,“九爺一家到了嗎?” “上午到的,都在收拾呢?!?/br> 何未牽著斯年的手,走上石階,進了院子。 家里人手腳利索,不過一日夜,東西院全收拾妥當了。 她把斯年交給扣青,先去了東院,探望九叔。 九叔把大書房的院子收整出來,茶室成了臥房,倒是沒動書房大格局。她繞過屏風,九叔正在臥榻上斜倚著,恍惚有了何知行過去的影子。 小嬸嬸收走藥碗,九叔感慨望著她:“若不是天津有變,不會給你去電報的?!?/br> 她把羊毛毯子蓋到九叔膝蓋上:“路上聽說了,天津不如北平太平?!?/br> 九叔大略給她講了日本人于天津日租界悄然運走遜清皇帝,籌備在東三省扶持一個傀儡皇帝的事?!扒扒迥莻€格格,聯合青幫做了個局,用箱子把前清皇后藏著,運去了關外,”九叔嘆氣,“湊足了一對帝后,這是真要重新登基了?!?/br> 面對遜清皇帝的選擇,那些前清遺老遺少分了兩派,心有家國的并不支持皇帝去做日本人的傀儡,不少人離開了天津,放棄了這種喪權辱國的復辟夢;可仍有頑固的人,認為這只是一個緩兵之計,大清復國在即。 “那些個走的,倒是有幾分骨氣?!本攀逶u價。 叔侄二人,自東三省談到天津,再到航運。 “幾個江湖幫派有主張抗日的,也有和日本人勾結的,自己人先鬧起來了。天津港是北方最大的港口,雖地處關內,但日本人的勢力大,不好應對,”九叔眉頭深簇,低聲道,“你須考慮清楚,倘若天津淪陷,當如何做?!?/br> 她聽出九叔的意思,遲早要有取舍。 “何家是不會在淪陷區做生意的,”她答,“更不會為日本人運送貨物。若天津北平淪陷,何家航運在北方的航路將會徹底關閉?!?/br> 九爺微微頷首,大拇指上的玉扳指輕敲著扶手:“二哥在,也會如此決斷?!?/br> “但在長城未破前,航運一直在?!彼?。 何知卿大病未愈,元氣大傷,說到這里已沒大力氣。 天津辦事處被查封當日,何知卿已請昔日老友運送天津寓所地下室內的航運資料入京,堆滿了西院兒的書房。 何未繞過堆得半人高的紅木箱子,于臥榻上坐下,望著箱子山后多寶格隔斷墻的一角,上頭原樣原位,擺著那座自幼買來的自鳴鐘。不知怎地,浮現出謝騖清送來幾盆海棠和一句“以命相酬”那夜,兩人握著電話你來我往的打啞謎。 “謝騖清,”她和那座自鳴鐘兩兩相望,停了好一會兒,輕聲又道,“清哥?!?/br> 她偏過頭,盯著老式的電話機……想象謝騖清的樣子。 他于百花深處的臥房內,掛上佩刀和軍裝,背對著珠簾的樣子。那是她清俊的少將軍。 *** 月色中,謝騖清頭戴氈帽,一副本地工人打扮,帶著兩個同樣裝扮的警衛員,跟隨火車站的人流,進了碼頭。 上海南外灘十六鋪碼頭,被南京通緝的謝少將軍,順利登上一艘何家客輪。 三等船艙的房間,僅有一張可拉開的雙人沙發床。白熾燈泡上蒙著灰塵,沾染黃漬。 “后半夜有客人,”謝騖清低聲道,“你們準備一下?!?/br> 兩個警衛員給槍上了膛。 “不用,一個老朋友?!彼?。 客輪駛出港口后,警衛員照謝騖清的意思,離開房間。 走道外,有形形色色的人聚在各自房門口,cao持著全國各地口音,暢想著前往香港后的生活。兩個警衛員以家鄉話融入旅客當中,探看走廊旁的情形。十點整,船艙走廊的燈突然滅了,聊性正起的旅客們抱怨著,有的回了房間,更多上了甲板。 人漸少了,直到無人再聚此處。一位穿著南京政府軍裝,軍銜駭人的中年將軍走下扶梯。 他推開走廊盡頭的那間房門。 因走廊被有意斷了電,房間里亦無燈光。 月光透過長條形窗玻璃,給了這里一絲屬于人間的光。 謝騖清坐在凳子上,指尚未拉開的沙發床:“腿傷復發,站不久。抱歉,先坐了?!?/br> 孫維先借月色,看著“落魄”的謝騖清。 昔日北上,謝騖清身著藍色呢子大衣,外套上別著高級別領章,頎長的身影無論是出現在碼頭、天津利順德,還是六國飯店和北京飯店,甚至在正陽門火車站,都是令人不敢直視的謝少將軍。而今夜,在面前的男人,身著對襟中式上衣和灰布褲子,一雙舊布鞋踩在腳下。衣服破舊為喬裝,但他的手再無夾著香煙的瀟灑,而有著久經風霜的粗糙。 兩位老同學對視著。 “看你這樣子,真想不到是個曾被稱作‘誤卿’的男人,”孫維先替他感慨,于沙發上落座,“只要你改變主意,隨時可以去南京政府任職?!?/br> 謝騖清笑了笑。 “你這個人,拿定主意就難改,我清楚,”孫維先道,“但我還是想試一試。前幾次圍剿,你們雖然逃過去了,之后就沒那么容易了。兵一次比一次多,那些軍閥也和南京達成協議,一同配合圍剿,你們遲早要輸的?!?/br> 謝騖清照舊微笑,不語。 孫維先沒想到有一日和他對立,當初在學堂內,和人爭論維新,他們兩人歷來是一派的。后來反袁,再到北上和談,兩人都是比肩而戰……“我和他們不一樣。他們是你教出來的,見到你自然怕,但我們是同一個戰場出來的。你在我眼里不是清哥,是謝騖清,謝山海?!?/br> “謝山海,”孫維先嚴肅地問他,“你忘了當初推翻清政府的初衷是什么了?為了主義之爭,這場仗打得值得嗎?” 謝騖清和老友對視,啟口道:“如果你把此戰看得如此狹隘,你們是注定要失敗的。我問你,辛亥革命前,戊戌六君子為了什么?再往前,甲午海戰葬身海底的將士為了什么?再往前,岳飛為何?而班超為何?將士為固守疆土,你們擁護你們的主義,卻忘了家國故土?!?/br> “中國歷代將帥,有不戰而驅敵兵的,從未有不戰而丟國土的,”他亦嚴肅盯著孫維先,“北伐中斷,你們失了對朋友的義。在黃埔,逮捕殺害自己的老師,你們失去了為學生的義。山東濟南,繞路而行,東三省不抵抗,撤兵入山海關,你們失去了家國大義。無論大義小義,皆可拋舍,不是我忘了初衷,而是你們?!?/br> 他說得平靜,如同過去每次在學堂里和留著辮子的老師爭論,爭論租界,爭論喪權辱國的條款。 “上學時,你我都喜歡的一句話。我想,你已經忘了?!?/br>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這是少時,他二人以筆就墨,揮灑于學堂墻壁上的豪言壯語。 “你們是活著入了山海關,你們的國與家呢?”謝騖清眼底有了隱忍的怒意,“你方才提到謝山海,而謝山海是為什么拋家舍業上戰場的?” 是為山,為海,為收回華夏每一寸土地。 那夜,老友離去。他背靠船艙,坐于沙發床內側,闔眸休息。 謝騖清常年在山林作戰,潮濕地帶讓骨傷復發,后來夜渡漓江,更讓傷勢加重。他本不愿離開戰場,但一個將領的腿極為重要。趁著反圍剿大勝,他悄然離開紅區,由秘密通道前往香港醫治舊傷。 為隱匿行蹤,等到客輪抵達香港,謝騖清終于聯系了何家省港辦事處的人。 蓮房接到電話,聲音抖得厲害,給了謝騖清一個地址。在皇后大道。 謝騖清這身打扮不適宜叫黃包車,他問秘密交通站的負責人借了一輛自行車,騎著去了繁華的商業區。一個小公寓門前,蓮房紅著眼,眼看著風塵仆仆的謝家少將軍推著自行車,??吭跇窍录t磚墻旁。 “少將軍……”蓮房看著他,“你這樣……小姐看了……” “她看不到,”他笑著,腳步緩慢地邁上臺階,“繼清醒著,還是睡著?” “剛醒,電話掛斷就醒了?!鄙彿咳讨蹨I,為他推開公寓鐵門,里邊住著兩戶人,一戶是何家航運的老客人,另一戶就是繼清和蓮房。 小公寓里,沒有多余的外人,奶媽被蓮房以借口支開了。 尚不會坐的小娃娃,在搖籃床上,對著面前拴著的一個小玩意兒,擺著右手,嘴里咿呀呀的。他摸不到,夠不到,但堅持不懈,仿佛認定自己總有一日能摸到似的。 “小姐塞在繼清的包袱里,帶過來的,我看拴著一根紅繩,就給他綁在搖籃上玩了,”蓮房解釋,“我擦過了,干凈的?!?/br> 一條細細的紅繩,拴著個小小的壽星公。 第61章 月是故鄉明(1) 短暫的寂靜后,謝騖清問:“有沒有浴室?” 嬰兒太小,他只能遠觀。謝騖清于三等船艙住了幾日,沒條件沐浴,到了港口碼頭,徒步到秘密交通站,除了傷腿消毒,周身沒消毒清洗,不敢靠近自己的兒子。 蓮房領他去了一間小浴房。 浴缸旁的金屬架子上,搭著他于京中習慣穿的白襯衫和軍褲?!靶〗阕寽蕚涞?,怕將軍來了,沒衣裳換洗?!?/br> 沐浴后的謝騖清,于瓷白浴缸邊沿坐了。 磚灰色煙灰缸旁,擺著飛艇香煙和一盒火柴。他撕開細長的銀封條,打開香煙盒,輕在掌心敲出了一根細白的香煙。 他的西府海棠還記得,百花深處的多寶格隔斷墻內,那個瓷碟里的香煙牌子。 得妻如此,此生何憾。 謝騖清抽到一半,把香煙斜擺在煙灰缸上,翻找出剃刀,把面頰刮干凈。他對著鏡子,以兩手將額前的發向后理,露出一雙眼眸。 蓮房沒留在臥房,將全部時間給了初次見面的父子。謝騖清趿拉著皮拖鞋,離開浴室,半靠在床頭,看著從搖籃抱出來的小娃娃。 眼睛像他,丹鳳眼。鼻子和嘴,像未未。 “你mama很想你,知不知道?”他低聲對繼清問。 “日后,要孝順她,”他對兒子說了第二句,“照顧她?!?/br> 小人兒攥住他的手指頭,攥得極緊。 素未蒙面的一大一小兩人,沉浸在這種無法割斷的血緣關系里。謝騖清想象不到,未未如何生下這樣大一個孩子。他俯身下來,親了親孩子的面頰,奶香滲入他的骨血。 戰場殘酷,他無法帶一個孩童在身旁。 戰區的人都選擇將妻子和幼子送走。如若夫妻二人皆要上戰場,則托付給友人、紅區的老鄉家寄養……有人自此再沒見過親生孩子,骨rou分離。與之相比,繼清已是幸運,有能照料看護他的香港何家。 “等仗打完了,帶你回貴州,”他輕聲道,“去看家里人?!?/br> 自鴉片戰爭被割讓給英國人后,香港人既不認同自己是大清子民,亦不認為自己是英國人,還是沿襲了廣州的民俗文化。這幾年來這里的人除了為避難,就是想賺錢糊口。 他趁繼清睡了,離開公寓,獨自踟躇在香港最繁華的皇后大道上。 此處黃包車夫喜好戴個大斗笠,著布褂子和及踝的長褲,三兩聚在一處等生意。 英國人雇傭的印度兵吹著小號,正在街道正中游行。因香港氣候炎熱,印度兵們戴著頭盔,上身軍綠短袖,光著腿穿著高筒長靴,踩著白色小軍鼓敲出來的步點,在軍官英文的號令下,立正、整隊。 民眾圍觀一旁,謝騖清隱在人潮里,在一個石柱子下聽人聊到關外,談論關外戰爭。他在北伐前,長住廣州,精通粵語,聽得懂。他兩手負在身后,聽尋常的租界民眾憂心內地,是否會像印度一樣,徹底淪為殖民地,說到后頭,竟開始爭論是做英國殖民地好,還是被日本人占領更好。 戴著禮帽的年輕男人,現身石柱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