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京華 第76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和橫濱重力使隱婚之后、超英心理治療師[綜英美]、小太陽(重生)、[綜漫]本丸反穿日常、千萬不要愛上我、謀殺罌粟、你很像我男朋友(重生)、[綜漫同人]我的飼主是最強、[綜漫]今天我和透子掉馬了么、重生八零:傻妻,要逆襲
召應恪望著兩手背到身后、訕訕而笑的女孩子,含笑點頭:“好?!?/br> “我這個meimei最擅口是心非,實則心虛得很,”何汝先道,“她巴不得有個好老師教。否則,過不去期末大考,就沒法子隨我去南洋了?!?/br> …… 餐桌旁,五彩玻璃上倒影著燭光。 召應恪端詳何未面色,略安了心:“那晚我回去南京,擔心你醉酒傷了身。今日再見,算是放下心了?!?/br> “我想做一件事,”何未說,“須召委員幫忙?!?/br> 召應恪笑:“你我之間,不談幫字,只管說?!?/br> 他怕逾禮,補充道:“只看汝先的面子,我都會幫?!?/br> “須你的車,替我送繼清和醫生一起登船,”她輕聲說,“謝騖清的朋友稍后過來,幫我接應孩子。這艘船走海陸,到廣州再轉省港航路,送至香港?!?/br> “尚未滿月的孩子,如此送走……”召應恪欲言又止,“你可舍得?” 她搖頭:“不知道。我全副心思全在行程安排上,沒敢往分離之后的事上想?!?/br> 重重監視下,養一個“不存在”的孩子遲早會暴露。她須當機立斷。 “何時?”召應恪問。 “今夜?!?/br> 召應恪沉吟片刻:“好?!?/br> 召應恪持筷,為她添菜:“整晚心事重重,不見你吃幾口。既決定了,先把這餐飯好好吃完?!毕笱腊椎目曜游赵谀腥耸掷?,他沒停下為她添菜的手,上回同席就餐,還是在她十八歲生日前夜。 “你幫我太多次,不知該如何謝?!彼齼染握f。 “方才不是說了,為了汝先,我都會幫,”他答,“無須想太多?!?/br> 說完,召應恪微笑著又道:“再說,我也曾做過你幾日老師,這種情分也該伸援手的?!?/br> 像為她寬心,召應恪跟著又道:“更何況,當初我在你院子住了三日,害你被流言所傷。之后做得這些,全當作補償?!?/br> 時隔多年,召應恪突然提到前緣。 何未欲啟口,他先道:“我一生瞻前顧后,被家族捆綁,為禮教束縛,那幾日想徹底隨心意一回,陪你幾日就放下。年輕氣盛終誤事,未顧及你一個女孩子的聲名,也算一憾。未未,為這個錯誤,你都不該對我道謝?!?/br> “過去的,早忘了?!?/br> 大門門鈴被人撳響。 “我去抱繼清?!彼x開餐桌。 黃銅大床正當中,錦被圍裹的繼清睡得正沉。 何未沒開燈,怕吵醒他。她于黑暗中附身,在寂靜中親了親他的小額頭。奶香從襁褓里透出來,滲入她的骨血。她強壓了淚意,揭開錦被,把小人兒摟到了懷里。 后來,傳出一樁風流事。召委員自機要會議結束,馬不停蹄自南京趕來,去了何二小姐的香閨。二小姐引薦,他與法領事館的貴客結識,三人席間相談甚歡。 是夜,由警車開路,召委員送新朋友前往港口登船。 繼清走后,她于小陽臺上佇立。屋里冷冷清清,隔壁花園歌舞升平,像兩個人間。 青白的月光照到圍欄上,一雙小手摟她的腰:“還有一個清。我還在?!?/br> 她低頭:“帶你出去走走?” 斯年訝然,開心點頭。 從到上海,她和斯年藏在不起眼的獨棟小樓小院,頭回跨出院門。 這條小路藏在濃碧的梧桐樹影里,隔壁那幢老洋房里住著清朝重臣李鴻章的后裔,往內走,有天津四大買辦的后人,附近還有袁世凱家人的洋樓。街靜,路窄,名人多。 斯年仰頭,瞧著路燈下的梧桐樹:“從屋里看這些樹,和走在底下不同,”她觀察道,“南方的樹都這樣矮嗎?”同北方的楊樹柳樹一比,枝葉茂盛,樹干粗,仿佛一把把遮天的碧傘。 黑色四門別克駛過,開得急。何未拉斯年,往旁邊躲。 車停到兩扇閉合的黑鐵門前,下來一個身影,跑到大門處,急切叩門。斯年見過大世面,好奇于轎車里的人不穩重,駐足瞧。 門一開,喘著氣的西裝男人低聲說:“關外出事了???,帶我進去?!?/br> 大門被關合,慌慌張張的沒鎖上,留出一道縫,能見到人一進去就迫不及待以跑代走。 這就是九一八當夜,她在滬上感受到的氛圍。 是夜,東北軍的統帥正在北平,請英國大使看梅先生唱戲,閱罷電報,匆匆而去,再未露面。不抵抗命令隨即下達,東北軍撤往關內。 當年在濟南的繞路而行,如今在東三省的不抵抗,這懦弱如一脈相承。 “就沒有人愿意為國而戰嗎?”斯年后來問。 她拿著一份報紙,給斯年看,那上頭有關于東北抗日的文章。 不抵抗命令下達,次日凌晨,有東北軍將領抗令:“敵人侵我國土,攻吾兵營,斯可忍,則國格、人格全無法維持,而且現在官兵憤慨,都愿意與北大營共存亡?!?/br> 由此打響了抗日第一槍。 亦有東北軍將領脫離軍隊,留守故土。更有為守護家鄉而拿起槍的民眾,還有正在被南京政府圍剿的共產主義者,在東三省組織游擊隊,抗擊日寇。 有人撤,就有人留。更有國人北上支援。 平津與東北接壤,處在戰場邊沿,形勢云譎波詭。 除了謝騖清和繼清的消息,她最緊張的就是平津辦事處。十月,她收到一封自北平來的電報:何家告發胡盛秋私通紅區,致使北平辦事處被查封。 隔日,一封電報自天津而來:九叔病重,無力顧及,天津辦事處亦被查封。 平津兩地辦事處,還有天津海河港口是何家北面航路的心臟。亦是二叔多年心血。 她在臥房里靜坐整宿,于翌日清晨,前往上海電報局的營業大廳。 上海電報局在和平飯店,她下了轎車,被門童領著走入旋轉門。一樓營業大廳內,有數百個報務員,cao著滬上普通話,或是滬語,接待、分流著來問詢、發報的市民。二樓是國際和租界報房,她沿著暗金色地毯鋪就的樓梯,徑自上了二樓。 在一個柜臺前,她摘下寬檐帽,給了一個地址,發去廣州法國領事館的。 “發這種電報,在法租界的領事館更快?!?/br> “那里今日人多?!彼崧曊f。 此處有八九百個報務員,每時每刻都要送出去數不清的電報,最是安全。對方見是如此一個富貴小姐,不疑有他,接了何未寫的電報內容。 電報內容極其簡短:南下之行有變,欲北歸。妹。 電報送出,她回去收拾行李。 扣青憂心忡忡,幾度想勸,但想到自家小姐慣來打定主意,誰都沒法子去改,也就沒多說。只是可惜了,南遷之行已到滬上,再等等,便可登船去香港了。此時北歸,那半年的努力皆付之東流,再想走,怕更難。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繼清已到香港何家,由常駐香港辦事處的蓮房照顧,無須太擔心。 上海到南京的車票已售罄。 召應恪在她訂票時,得到消息,致電到洋樓,詢問事由,在何未解釋后,他于電話那端考慮片刻:“我派車接你到南京。直接渡江,從浦口走?!?/br> 初冬的雨,沖刷著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他們冒著雨,上了兩輛轎車。 金陵如今是國都,逢動蕩時期,檢查多。 召應恪親自到金陵城的城門,等她入城。見到車后,召應恪秘書撐著傘,為他打開車門,他帶著周身雨水的氣息,坐到后排。他低聲問:“少將軍知道嗎?” “發了電報給他?!彼p聲答。 轎車駛過正陽門,她仰頭看金陵雨幕里的這道城門:“這是什么門?”尋常人不大關心這個,但她自幼就喜好城墻、城門這類東西。 召應恪透過滿布雨痕的玻璃車窗,也看那道門:“正陽門?!?/br> 金陵竟也有同樣的一道正陽門。 泱泱大國,數千年歷史,國都數遷。而正陽門究竟有多少個,誰認真數過。 “南京想撤了東北軍統帥的職,華北的將軍們都在反對,怕是撤不成了,”召應恪為她簡短說著京城局勢,“你回北平后,東北軍還在那里。但鄭家不在,他們在東北軍下令不抵抗后,就脫離大軍,留在東北抗日了?!?/br> 情理之中。鄭家三小姐一看便知是如此的人。 “南京還是堅持圍剿紅區,放棄了東三省,”召應恪又道,“謝騖清那邊,怕一時顧不上你。今日你回華北,別說是他,就連我都不一定能照顧到。你在上海,離金陵近,我尚有法子斡旋。你回華北,只能靠自己的人脈和手腕了?!?/br> 他見何未不語,擔心道:“這幾日全是平津兩地的老軍閥,還有老政客們求我安排南下,倒是只有你,想北上?!?/br> “我也沒料到,會中途北歸?!?/br> 就如同,從未有人料到,真有日軍侵華,國土淪喪之日。 “哥哥當年說,”何未看著遠去的那扇屬于金陵的正陽門,“‘看二叔他們,面對的是八國聯軍,眼下至少沒外敵了’……”她輕聲道,“他說這話的時候,一定想不到,他離世之后的局勢會更差?!?/br> 二叔那代,不堪受辱的歷史是八國聯軍侵華。對哥哥來說,就是租界遍地。 而到了她這里,從未想過,會有東三省淪陷之日。 “少將軍在南方,你這一次北歸……”召應恪沒說下去。 這一回放棄南下時機。兩人再見,何其難。 “也不止為了航運。東三省再往下,就是長城了,”她的上半張被黑色寬檐帽遮擋著,看不清雙眸,“長城內,便是北平。北平是我的故鄉。他會明白,我為什么回去?!?/br> 就像不抵抗的軍令后,選擇留下,守住東三省的軍人們。 故土難離。故土逢難,更不能離。 第60章 雁歸萬重浪(5) 列車駛入北平,站臺上擁擠著歡迎的人群。 她撩開窗簾,看外頭浮動的人潮,在黑禮帽、軍帽和深褐色瓜皮帽當中,飄著的小旗子上寫著某老派軍閥大名。 “這半個月,入京的老軍閥有不少,都想在華北,在北平東山再起?!?/br> 關外淪陷后,南京那邊換屆頻繁。 蔣汪和孫先生的兒子輪番上臺,爭斗不休。華北這里,成了老派軍閥的棲息地,家國有難,有人籌謀救國,有人圖謀找尋機會、重新登上歷史舞臺。著實熱鬧。 站臺上除了迎接舊軍閥的,還有東交民巷日領事館的人,接站日本僑民。 幾個穿著木屐和服的中年男人依次下了火車,迎上站臺迎接人群的注目。南京政府的妥協退讓,助長了那所謂的大和民族自豪感。在火車的餐車上,何未曾聽到日本人的歡呼慶賀,同在一列火車上的乘客面色難看,卻無能為力。 政府在妥協談判,軍隊在撤退放棄。平民空有一腔悲憤,無處發泄。 斯年看在眼里,把有關文人怒斥南京政府,還有東北民間組織抗日的報道一一收集,夾在本子里。她問何未:“謝少將軍一定會抗日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