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章青山故(3)
剛剛開年,上京便下了或許是這個冬季最后的一場雪。瑞雪兆豐年,這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帶給百姓們的除了寒冷,還有數不盡的喜氣和新的期望。 然而在定遠侯府,這場大雪帶來的卻是徹骨的冰涼與覆滅。 定遠侯沉熾遣散了下人,只留了府中幾名老仆人,交代完一應事務后,這才冒著大雪往沉家祠堂走。 推開門的那一剎那,祠堂里燃著的一排燭火陡然被寒風激得一跳,跪在地上的一個身影也隨之輕晃了一下。 鵝毛般的大雪飄進門來,沉熾轉身掩好門。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走到跪在沉家先祖牌位下的長子身前,長時間地凝視著他。 許久,他嘴角抖了抖,出聲問道:“你可悔過了?” 沉淵抬起頭來注視著父親,“爹,孩兒知錯了,求爹放我一條生路?!?/br> 沉熾瞧著兒子劍眉星目的俊朗面容,喉頭哽了哽,啞著嗓子道:“我已經讓人去通知光明衛,他們應該在趕來的路上了——你既知錯,為何還要向我提這個要求?” 沉淵臉上現出一絲絕望,慘然笑了笑,“孩兒只是不甘,為何所有的罪名都要我一人承擔?” “孽子!”沉熾突然爆發,上前一步,一個耳光抽在他左臉上,“不甘?你還覺得委屈是么?那我問你,你當年做下那事,你可有想過,四萬忠魂冤不冤?吳文春冤不冤?你大伯和你大伯娘冤不冤?” 他整個身軀都在發著抖,目中已經留下兩行長淚,一巴掌抽下,他亦是頭昏目眩,踉蹌著后退兩步,急喘著扶住案角,這才站穩。 緊閉的祠堂門外傳來沉二夫人與門口下人扭打的聲音,不一會兒她悲切的哭聲凄凄哀哀傳進來,然而沉熾只是靜靜聽著,并未吩咐把她放進來。 半月前重傷初愈的沉淵被護送回京,在府里養了十日的病,光明衛突然包圍了整座定遠侯府,把剛能下地走動的沉淵帶走。 沉二夫人想盡了一切辦法,幾乎把整座侯府都搬空,這才買通了看押兒子的獄卒,用一名長相酷似沉淵的青年秘密把他換了出來。 她把兒子藏在一座別苑里,剛準備把他遠遠送走,沉熾卻得到消息,趕著把兒子帶了回來。 “碰”的一聲,祠堂大門被推開,沉二夫人裹著風雪跌跌撞撞地撲進來,直撲到沉熾腳下,抱住他一條腿。 “老爺!”她涕淚交流,放聲哭道,“您就放他走吧!他也是您的兒子??!” 沉熾身軀又是一晃,沉二夫人抹了抹淚,又道:“再說憑什么?主謀又不是他,他只是奉命行事??!為什么那人就能安然無恙,而我兒就得擔下所有罪責?” “奉命行事?”沉熾古怪地笑了一聲,恍惚的目光轉向腳下的夫人,又飄到兒子臉上,定了一會兒,才伸出食指,指著身后一排牌位。 “我沉家以武立身,先祖們哪一個不是頂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好漢?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他在接到那樣的命令時,難道不會用腦子去想一想,這樣的事是做得的嗎?” 沉淵猛然抬起頭來,“我也是為了——” “住口!”沉熾厲聲喝道,怒視著兒子的雙目中似要噴出火來,“你在做下那事的時候,早該想到有這一天!你不冤,冤的是吳文春率領的四萬西境軍騎兵,冤的是因措手不及被西涼軍圍住城墻攻打而壯烈犧牲的叁萬西境軍守軍,冤的是身先士卒為國捐軀的大哥大嫂!” 他慘然長嘆,目中的怒火燃燒后,化為了灰燼般的死寂,“你大伯和大伯娘視你為親子,你對得起他們么?數萬西境軍盡忠職守一朝冤死,你對得起他們么?你萬死不足惜……我生了你養了你,我也……萬死不足惜?!?/br> 他說到后來,顫抖的語聲已化為嗚咽,跳躍的燭火映著他頭上新冒出的一叢白發,那發絲幾近透明,輕輕晃在鬢角邊,為他添上了幾許老態。 “老爺!”沉二夫人哀求道,“我知道他萬死不足惜,可他畢竟還這么年輕??!難道要白發人送黑發人嗎?” 沉熾目中淚珠滾滾而下,渾濁的淚眼望定沉二夫人,她被那悲涼和決絕的目光所攝,嘴唇翕動了幾下,下一句話再也出不了口。 “還有你,”沉熾瞧著自己的夫人,“當年大哥大嫂戰死,我襲了爵,搬進了這座侯府,本叮囑你好好養著大哥大嫂的院子,你是怎么做的?蕁兒痛失父母,我讓你多關心一下她,你又是什么樣的態度?而這次你居然還想出這樣的法子把他換出來,又要在他頭上多加一條性命!只怪我自己太懦弱,我與你,生出這樣的孽子也不足為怪……” 沉二夫人哀哀抽泣起來。 沉熾皺了皺眉頭,“這時哭有什么用?養子不教父之過,現在說什么也晚了,唯有余生用這條殘命力所能及為他贖罪……至于那人,她會受到懲罰,這種懲罰對于她來說會比死還難受……” 他嘴唇囁嚅片刻,語聲再度哽咽,“墨潛,我再問你一句,你悔過了嗎?” 沉淵這時面容已經完全平靜了,他朝沉熾和沉二夫人撲通磕了個頭,挺直身子道:“孩兒悔過了,孩兒萬死不足惜?!?/br> 沉熾凝視著他,點點頭,“好,那你去吧,既已悔過,那便好好上路,如果有來生……” 沉淵沒等父親說下去,起身快步出了祠堂,一言不發跟等在外頭的數名光明衛離去。 祠堂內只剩下了沉熾和沉二夫人,沉二夫人頹然坐在地上,半晌沉默著站起身來,木然一步步出了祠堂。 雪片不斷自虛掩的大門飛進來,空曠的祠堂內冰寒沁骨,沉熾獨自跪在牌位前,明明滅滅的燭火將他的影子交錯投在地板上,那影子微微跳動著,說不出的孤寂和愴然。 門又“咯吱”一聲被推開,他轉過頭來,見是拄著拐杖顫顫巍巍進來的沉老爺子。 “爹!”沉熾跪著往前挪了幾步,朝沉老爺子叩頭下去,顫聲道:“我對不起大哥大嫂,對不起沉家列祖列宗,對不起數萬冤死的西境軍,對不起大宣的江山啊……” 沉老爺子丟了拐杖,攬住次子的肩頭,老淚縱橫,但什么話也沒說。 沉熾把臉貼到父親袖子上,年過半百的人此時哭得像個孩子。 大宣昭興四年春初,正月十八,大宣朝廷突然下了一道詔書,為八年前的西境軍騎兵統帥吳文春、梁軒、胡邁叁名將領摘去罪名,當年四萬西境軍騎兵在寄云關外的蒙甲山腹地遭到西涼軍圍殺而全軍覆滅一案得以真相大白。 原定遠侯世子,西境軍統帥沉淵因泄露軍情,被判通敵之罪,于午門外被斬首。行刑一日,刑場周圍數萬人圍觀,據說,屠刀斬下之前,一身囚衣的犯人背脊一直挺得筆直,臉上也無任何情緒,大刀揮來那一刻眼睛甚至都沒有眨過。 吳文春、梁軒、胡邁等人流放的家屬被下旨召回,每人補償千金,男女經過考核后皆可優先入朝為官。 因大宣早已廢除株連九族之刑,沉淵父系親屬免去抄斬之罪,但仍不免受到牽連,定遠侯爵位被收回,沉淵的父親沉熾及家中幾名男丁被判流放,母親和其他女眷充入掖庭。 沉氏一門所有官職在身的人皆被免去職務,只除了因國事需要,尚在源滄江南岸備戰的撫國大將軍沉蕁。 念在沉氏一門忠良無數,前定遠侯沉煥與夫人也在八年前寄云關一戰中雙雙陣亡,沉淵的祖父祖母并未受到波及。 沉淵的姑母,當今太后沉綺自愿被幽禁于太陵,再不理政事。 詔書下達后,宣昭帝在朝上令內閣擬定繼位人選,朝臣惶恐不已,痛哭流涕,齊齊下跪懇請皇帝收回成命,更有清流一派引經據典談古論今,并遞上萬民請愿書。 國難當前,宣昭帝勉為其難,不得不順應民意,于沉痛中繼續擔起一國之君的重責。 早春二月,源滄江畔仍然春寒料峭,江面上的薄冰也還未融化,然而兩岸的山巒重峰,卻已隱隱約約現出了一點綠意。 再過不久,這星星點點的綠意就將染遍重山遍野,再次以博大而無處不在的溫暖和包容環抱這片天地,讓飽經滄桑的大地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與希望。 肆虐的北風不知不覺已悄然而退,東風正在醞釀,所有人都知道,一等積雪融化,殘冰消去,対持在兩岸的大軍就將爆發一場大宣建朝以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戰事。 而北歸的大雁,橫亙的群山將會見證這場大戰,大地不久又將沉默著抹去所有的硝煙與瘡痍,重現隱隱青山迢迢流水。 這一戰,又不知將有多少忠魂埋骨于此,化為沃土滋潤這片土地。 大江南岸的朝廷軍大營里這日出奇的安靜,只有遍山的軍旗不時于風中發出呼呼喇喇的翻飛之聲。 除了岸邊值守的哨兵,所有的將士都密密麻麻地跪在高高低低的坡地上下,最高的一處山坡上,已經設起了一處大的祭壇,紅毯鋪在泥地上,是這片肅穆暗沉的廣闊軍營里一道灼目的亮色。 國事纏身的宣昭帝特意抽出了時間,帶著幽居太陵的沉太后和幾位重臣趕到了這里,親自主持為西境軍所有捐身沙場將士而舉辦的盛大祭奠儀式。 這其中,有八年前犧牲的西境軍騎兵和關內守軍,也有叁月前在寄云關內外不敵西樊聯軍而壯烈犧牲的將士。 是祭奠,也是誓師。 這個陰冷的清晨寒風肆虐,浮云萬里,廣袤的天地一片肅殺而靜默,對岸的樊軍饒有興味地注視著這邊的情形,個別人甚至拿起入關后搶掠來的,為數不多而極珍貴的千里鏡,觀看著這場對岸的盛會。 浮冰還未融化,不然趁這個機會攻到對岸,想必會將對方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有將領暗暗想著,不無遺憾地咧嘴笑了笑。 對岸的奠儀好像已經開始,有幾個孤孤單單的小黑點正在那紅毯上移動,以緩慢得像螞蟻一般的速度向上爬去,沒過多久又停了,久久沒有再挪動。 樊軍中爆發出一陣噓聲,無趣地散開了。 沉太后吃力地爬到山坡上段,停下來握緊手中的拐杖。寒風侵入浸著冷汗的頸后,她打了個冷戰。 “母后?”前頭的宣昭帝轉過身,立即將手伸過來,“朕扶您?!?/br> “哀家還沒老!”沉太后狠狠剜了他一眼,沒接他遞過來的手,也揮開了身邊侍女的臂膀,喘著粗氣掙扎著向上爬。 山坡并不高,紅毯也并不長,然而最后的幾步于她而言卻像是用盡了全部的力氣,當她終于站到祭壇前的香案邊時,裙下的腿抖得像篩子,喉嚨像被一只手扼住,氣喘吁吁呼吸困難。 也許我真是老了。 她暗自想著,努力挺直背脊,試圖不讓別人看出她的窘態。 然而所有看見她的人都明顯地感覺到,這位多日未曾露面的太后,衰老的速度竟是一日千里。不再大權在握的她重新出現在眾人眼前時,看起來竟然與不久前還端坐朝堂上的她判若兩人。 精美的發飾蓋不住斑白的發,繁復的宮裝掩不住佝僂的身形,或許權力對她來說是保持青春的一帖妙藥,隨著手中權力的消逝,她的威嚴和旺盛精力,也一同一去不返。 沉太后嘴角扯出一個笑容,看著正在香案前點香燭的皇帝兒子。 她知道他為什么非要勞師動眾地帶她來此,而且強硬地要求她親自為所有西境軍的亡魂燃香禱告。 這是在提醒她,八年前的四萬騎兵和叁萬守軍的死是她一手造成。 我既然做了,就不會后悔。就算在這七萬亡魂的祭壇前,我也不害怕。 沉太后心里想著,不無譏諷地瞧著皇帝的動作,他已經點燃了香燭,正在點手中長長的叁注線香。 她挪開了眼睛,往對岸瞧去。 高處的位置視野開闊,她的目光從對岸黑壓壓的敵軍軍營上掠過,落在遠方。 曠極遼遠的天空下,壯闊山巒于薄霧輕遮中隱現綠意,這恢弘連綿的山帶襯得對岸的敵軍軍營如此渺小,其間竄來竄去的人也如碌碌無力的螻蟻般可憐又可笑。 她感慨著,下一刻思緒卻又一窒。 長天無盡江山萬里,然而這江山不再是她的江山,青山如故臣民如新,然而這臣民亦不再是她的臣民。 沉太后在這一刻感到了錐心的疼,尖利的刺痛像利劍一般刺入她的心臟,令她臉色陡然發白,再支持不住搖搖欲墜的身體。 她眼睛向上一番,整個人晃了一晃,朝后栽倒。 ----------------------------------- 注:以下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株連九族”并非像小說、電視劇中那樣“常見”。事實上,在隋唐以后,這種事件非常罕見。隋唐以后,歷朝律法規定的株連范圍也只有罪犯本人的核心家庭及其父族家屬。母族、妻族家屬一般不在連坐范圍內。且中國歷史上,發生的“株連九族”事件寥寥無幾。這一般都是來自皇帝的個人命令,并非是一種刑事制度。 所以連坐不連坐,實際上也就是皇帝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