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42節
第60章 起社 翠微亭的石桌上, 擺著幾道小菜。因為不讓喝酒的緣故, 所以大家杯子里都是白水。 一行八人, 分別有江淮,周承遠, 駱應書, 董齊才, 方晉陽, 陳子方,張文海與楚辭。大家圍坐在石桌上, 以水代酒,相談甚歡。 江淮和周承遠還有駱應書與楚辭相處過, 還是比較欣賞他的為人的。董齊才是駱應書喊來的, 他與大家不熟, 故而有些拘謹。 “各位同窗,今日你我在此起社, 暫時就先我們八個人。那么, 誰來為我們社取個名呢?”陳子方問道,因為這起社的想法是他提出來的, 所以自然是由他做主持人的。 陳子方以前一直在府城求學,那里的學社十分多, 而且處于同一社的人關系也都較旁人更加親密。 他初時見這里沒有人起社, 心里就有了這個想法。只是之前認識的人不多,這次終于把人數湊足了,于是他就提出了這個想法。 “不如, 就叫才子社吧?你看我們都是有名的才子,走出去多讓人羨慕啊?!睆埼暮L嶙h。 在場眾人都露出一副慘不忍睹的表情,頂著這個名字,他們根本就不用出去了。 “不行嗎?我覺得挺好聽的?!彼诖乜聪虺o,希望楚辭能贊同他的看法。 “呵呵,我們還是聽聽其他兄臺的想法吧?!背o略過他的視線,微笑看著其他人。 一時之間眾說紛紜,起什么名字的都有,但都得不到大家一致的認可,最終還是方晉陽說道:“不如咱們就叫袁山學社吧,其他的都太復雜了?!?/br> “對啊,這樣別人一聽就知道我們是哪個地方的人的,簡明扼要也不錯呀?!睆埼暮8阶h道。 眾人互相看看,在心里默念了一下,也都想不到更好的了,就同意了他的看法,干脆就叫袁山學社好了。 楚辭突然想起了一句話,就對他們說:“今日我以袁山為榮,明日袁山以我為榮?!?/br> 大家一聽,心中生出一股激蕩之感,竟越想這個名字越覺得好了。 “好,那咱們就定下袁山學社這個名字了,那么我們還需要社長一名,副社長一名,誰來當社長呢?” “既是陳兄提議的,不如這社長就由陳兄做了吧。以后什么時候起社聚會,就全聽你的了?!?/br> 陳子方神秘一笑:“若你們說副社長之位,我還能當仁不讓地接下來,可這社長之位嘛,我心中有一個更適合的人選?!?/br>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起看向楚辭。 “我第一次就遲到了,社長之位恐怕……”楚辭趕緊推拒。 “欸,楚兄何必推辭呢?正所謂人誰無過,只要下次改了就可以了。這社長之位還請楚兄接下吧?!?/br> “若得“賢良方正”之人都當不上社長,豈不是說明我們這些人太托大了,楚兄,你就接了社長吧?!?/br> 楚辭還想說話,卻被大家按了回去,無奈之下只有認了。 之后,袁山學社的人員就確定好了。 既然已經起了社,大家就拿出了今天要討論的第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是張文海提供的,他今天翻閱那本借來的范文的時候,看見的第一題就是庚寅年的會試上面的一道四書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因為印象比較深,所以他第一個提出來,大家就采用了。 慎終就是說,謹慎對待父母的喪禮,追遠就是尊重思念過往的先人,經常這樣做的百姓民風一定是純樸的。 若想解題的話,首先要引用四書原文或者朱子等大家集注的原文。 江淮首先說道:“百善孝為先也?!庇钟腥苏f:“孝敬之心,不了或缺?!?/br> 從解題就可以看出,大家的學習都是挺好的,對于文章的理解也十分深刻,以至于聽了這么短的一句話,就能馬上解題。 楚辭想了想,說:“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也?!?/br> 駱應書撫掌大贊道:“不愧是楚兄,好一句喪盡其禮,祭盡其誠。這個破題破得真好,既承了題目,又解了題意,也不至于落入俗套,我們就用這個罷!” 話音剛落,董齊才就已經將紙鋪好,飛快地在紙上寫下了題目和這句話。 之后大家開始講做題,有的從古人的喪禮儀式上說起,然后一一對比和今時的儀式對比,從中體現出和古代人的思想差距。 有人則從先賢們的孝心說起,將民心和民風和題目中的民德歸厚聯系起來。 不知不覺,一篇文章就做成了。楚辭和陳子方一起討論了一下,將里面不太恰當的內容修改了一下,然后就把文章交給了周承遠和張文海二人,讓他們謄錄幾遍,用來收藏。 此時夜已過半,但大家精神都很好,一起做出了一篇出色的文章,讓他們心情愉悅。直到有教員提著燈籠出來巡視的時候,這群學子們才互相拱手告辭,各自回房休息不提。 與此同時,齊旭那邊也起了一個社,是有人聽說了之后,模仿他們起的。他們的人數更多,足足有一二十人。雖然楚辭他們這一伙人不太喜歡齊旭,但是齊旭如今身為甲班頭名,加上他平時一貫的作風又非常的親和,所以還是能吸引很多學子跟在他后面。大家都以能與他一起起社為榮。 “那些個草臺班子,又怎么比得上我們人多勢眾呢?!庇腥说靡獾匦Φ?。 其他人也笑。 …… 四月初五,月考前夕。 四月初四是清明節,在過去的時候也稱為寒食節。這一天,大家一都要去野外祭祀先祖,寄托哀思,表達自己的尊敬之意。 縣學明天休沐一天,剛好就把四月初一朔望日的假補了上去。 天還未亮,縣學大門打開,眾多學子紛紛啟程回家。 楚辭和楚小遠坐在徐管家派來的馬車上,往長溪村趕去。到家時天才不過微微亮而已,楚母折了一大堆的元寶放在簍子里,然后又準備了一應物品準備祭祀。 楚大哥和沈秀娘也在一旁等著,見楚辭他們到了,楚大哥便挑了兩擔東西往山上去。楚辭和楚小遠拎著一點東西跟在后面。 因為楚爺爺是逃難過來的,所以他們要祭祀的祖先還是比較少的,只有楚爺爺,楚奶奶和楚父的墳墓。 清晨,走在山間的小路上,兩邊的樹木微微帶著一些濕意,走過時,未免要在衣裳上沾點水痕。春天到了,映山紅這里一叢,那里一簇,看上去都十分美麗。 古人對待這種節日都很慎重,臉上滿是憂傷愁苦,沒有人高聲喧嘩,也沒有人敢笑一笑。就連小孩子都被這樣的氣氛感染,跟著大人呆呆地往山上走。 楚辭走在山間,畫風和大家不太一樣,他臉上都是放松。這些天都在縣學和許先生家里來回奔波,好久沒有出來走走了。他發現,偶爾走一下心情還是很舒坦的。 這副表情被張老夫子看在眼里,就哼了一聲,說了一些他不敬長輩之類的話。 楚辭想,這傳出去還了得,立刻正色道:“非是我不敬長輩,而是我認為,這樣才是對長輩最大的尊重。山上的這些人都是什么人呢?他們都是我們的長輩,是我們的先祖。自古以來,長輩所期盼的不正是兒孫們都能幸福喜樂嗎?大家如今這副樣子上山去,讓祖先見了,豈不是覺得我們生活過的不幸。難道不是應該輕松點,讓他們看到我們過的幸福安康,他們才能放下心來嗎?” 其他人一聽,好像確實有些道理啊,果然不愧是讀書人。張老夫子又哼了一聲,他總不能說長輩不是這樣希望的吧?于是,他在家人的攙扶下走得更快了。大家見他不再說話,以為他同意了楚辭的看法,也就不再強作悲哀的樣子了,特別是那些小孩子,整個人都放輕松了一些。 楚家三人的墳地,都是葬在一起的。首先去的就是楚爺爺的墳墓。 一個不大的土包,上面豎著一塊木頭。因為風雨的侵襲,上面的字已經有些看不太清楚了。楚家一直以來都是比較貧窮的,有時候立一塊石碑,可能要一兩往上。葬禮本就花費良多,又哪來的錢財去立碑呢? 第61章 月考上的巧合 人們常常以祖墳冒青煙這個句子來表示對一個人獲得成就的羨慕。 這說明, 祖墳在大家心里, 是非常重要的。楚家本來就因為是逃難而來的, 缺少一些底蘊,若楚家發跡后祖墳還是這個樣子, 那么就不符合楚家的身份了。 楚辭越往上走, 關注他的眼睛就會越多, 那么他的一言一行絲毫都不能松懈, 給人拿到破綻。就像今天一樣,明明只是略放松了一些, 立刻就惹人口舌了。 事業有成卻不修葺祖墳,那么楚辭一定會為人詬病, 然后被貼上不孝的標簽。 但目前來說, 最重要的還是先祭祀。 楚廣拿著鐮刀, 走過去,將墳上的野草和周圍的雜草全部割掉扔在一旁, 然后又拿起鋤頭, 把墳包周圍的排水溝挖了一圈。 楚小遠拿起一疊黃紙,將它繞著墳墓壓了一圈。最后剩下的幾張紙, 被他爬到墳頭,壓在了上面。楚辭被他的cao作驚呆了, 這是什么意思? “小二, 讓一下?!背V拍了拍楚辭的肩膀,然后將鋤頭上鏟下來的一大堆土添在墳頭,高高的聳立著。 呃, 這大概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意思吧?楚辭這樣想著。 楚辭從來沒有參加過這樣的祭祀,不管是在哪邊,他們都是拿著幾束鮮花,去到公墓,然后鞠躬獻花,說幾句話就可以了。 楚廣看楚辭有些不知所措,便四處看了看,幫了找了一件事情做,說道:“小二,你把祭祀的東西擺出來吧?!?/br> 楚辭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好。他發現筐子有好幾碟東西,掏出來之后,才看清楚里面有一條魚干,一塊二指寬的rou條,還有幾塊圓圓的,像是面粉捏的什么東西,但整個又是綠色的。楚辭猜想,這應該就是青團了吧? 他把這些東西,恭敬地擺在前面,然后又拿出小酒壺,在小杯子里倒了三杯酒。楚廣點起香和蠟燭,將香分給他們二人,三人跪在墳前,楚廣還念念叨叨的說著什么“保佑”之類的話,接著說起了一年來家里發生的事情。 祭祀完畢之后,他們又去其他兩座墳重復剛才的舉動。 臨走之前,楚辭突然說:“我還有點事想和爹說,你們先去前面的樹下面等我吧!” 楚廣點點頭,帶著小遠先走了。楚辭轉過身,朝前走了幾步,撲通一聲跪下:“不知您老人家有沒有見到他?如果您真的有靈的話,應該知道我不是你的兒子,而是異世來的一縷孤魂。您的兒子,他非常優秀,只是天妒英才,讓他因病夭亡,他若和您在一起,您記得多照顧他一點,再好好開解一下他?!?/br> 想了想,楚辭又說:“人世的事情您就不用太擔心了。只要我在一日,便會盡力護他們周全。除此之外,我也會認真讀書,進學,讓楚家的名聲傳遍整個大魏朝。對了,還有小遠,我會好好鞭策他上進,以后讓他也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br> 楚辭說完,朝對面磕了三個響頭。此時,一陣微風吹來,似有一只手在楚辭頭上撫摸了一下,他心里陡然一松,仿佛有什么東西脫離出去了。 下山時,太陽升得老高,天氣也變熱了一些,經過一座山坡的時候,楚辭遠遠看見那里有一大片的桃花,許是山比較高的原因,所以桃花還未凋謝,看起來非常的美。 縣學后山也有幾棵桃樹,上面的桃花早就謝了,結出了一個個指甲蓋大小的桃子。張文海摩拳擦掌,早就放下話來,說今年一定要吃到樹上的桃子了。 回到家里之后,楚辭就把修葺祖墳之事拿出來和大家商量。楚廣等人也是非常贊同的,他們之前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情,現在想來,確實是應該把三座墳修一修了。 要動土驚動先人的話,他們還必須去找個地仙問問日子,不選個良辰吉日的話,惹怒了祖先,到時候反而對子孫無益。 上次他們家要建房子,就問了地仙,現在挑選的日子也快到了,到時候就可以把家里的舊屋推倒,開始重建了。他們現在還住在自家,但馬上就要搬去鄰居家的空房子里了。 沈秀娘的肚子越發大了,肚子里的孩子估摸著還有月余就要出生了。楚姑父說到做到,說是過完清明就讓楚姑姑回來照料。 自從楚辭為他謀了一個縣衙的管倉,楚姑姑在家里的地位就上去了,無論是公婆還是妯娌,對她說話都比以前溫和了幾分。楚姑姑是個溫柔和順的,她往常也不曾將她們偶爾的抱怨放在心里,如今她們肯示好,那她也不會去作妖,還像以前一樣行事,倒讓大家更高看了一眼,心里真對她有些服了。 因為明天有月考,所以他們吃完中飯之后就又要趕回學校去,中飯就是上午見到的青團。他們昨天蒸了一大鍋,準備今天吃。 這東西冷冷的,聞上去有些艾草的香氣,里面包著野菜餡,吃起來有些粘牙。楚辭有些吃不太習慣,他覺得熱的應該會更好吃一些。 可是寒食節,自然是吃寒食的,沒有一戶人家會去動灶火,就算是皇帝老子,今天也得吃冷的。 寇家的馬車一直都在外面,那車夫在這里有親戚,吃過飯后又過來了。 楚辭和楚小遠走坐上馬車,回了縣學。 四月初五日,月考。 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學生們作弊,所以他們的月考并不是在自己教室里進行的。而是甲乙丙三個班摻和在一起,坐在先賢館的大廳里,之前就有人將里面堆積的桌子一字排開了,然后讓甲乙丙三個班的學生依次坐下。 楚辭后面坐的是一個甲班的學生,前面是一個乙班的學生。乙班的那個學生回頭笑了笑后便不再做聲,甲班的那個楚辭不是很熟悉,想來應該是后面升上來的。 他效仿前者朝后面那個學生笑了笑,本不欲和他說話,誰知道那個學生一臉驚喜地說道:“楚兄,在下乃常河鎮徐建,久仰楚兄大名,今日得以和楚兄坐在一處考試,真是三生有幸吶?!?/br> 楚辭覺得“無事獻殷勤,非jian即盜”,他對這個人面相有些不喜,尖嘴猴腮的狡詐樣,于是心里想,這個人莫不是想要抄他的?便淡淡地寒暄了兩句回過頭去。 鐘響三聲之后,教員們過來發卷子,卷子上面一共三道題目,兩道四書題,一道五經題。因為學子們治的本經并不想同,所以這里有五道題目,只需將自己的本經題勾出來,其他四道不用理會。 楚辭看到第一題的時候,心里咯噔了一下,因為這個題目,正是他們前天晚上所做過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