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進入言情小說后 第158節
劉徹少見的沒有說話。 朱元璋想近前去寬慰一二,卻被李世民拉住,輕輕搖頭。 始皇帝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安靜的空間。 他自己能調節好的。 …… 仍舊是白霧蒙蒙的空間。 一張石桌,皇帝們圍成圈坐,眼瞅著白絹自空中落下,朱元璋眼疾手快,一把抓到手里,然后——噫! “周書惠發現自己居然跟一本言情小說的女主重名,興致勃勃的搜了搜故事梗概,真想對天翻二百個白眼!” “女主到底是怎么想的,為什么非得跟男主這種心懷天下蒼生的圣父在一起,寧負天下不負卿的反派他不香嗎?!” “至于反派是個壞人,殺人如麻、動輒屠城什么的,誰在乎,愛我就好了嘛!” “第二天一覺睡醒,周書惠發現自己穿到了這本小說里成了女主——圣父男主滾開,那個反派,我來啦!” 朱元璋:“……” 皇帝們:“……” 劉徹茫然的撓撓頭,說:“一個是心懷天下的圣父,一個是殺人如麻的反派,不是,就不能找個正常男人好好的過日子嗎?” 朱元璋一針見血道:“隔壁村二傻子心里眼里只有她,別的女人都不放在眼里,你看她跟不跟?” 李世民嘖嘖道:“說到底,她就是想找個有權有勢、眼里只有她的舔狗而已——劃重點,有權有勢!至于這個人品性如何,是不是殺人如麻,惡貫滿盈,誰在乎呢,刀不砍在她自己身上,當然不知道疼了?!?/br> “有一點很奇怪,世間人口千千萬萬,被反派鐘愛的女人只有一個,但被反派害的家破人亡的卻有很多,她怎么才能確定自己一定會成為反派鐘愛的女人,而不是被反派害的家破人亡的炮灰?” 嬴政劍眉微皺:“后世管這叫什么,概率學嗎?” 朱元璋嗤笑一聲:“迷之自信?!?/br> …… 高祖在呼嘯的寒風聲中睜開眼睛,便聽馬蹄聲達達傳入耳中,定睛細看,才發現自己此時身在馬上疾馳,錦帽貂裘,身后約有數百扈從,似乎是以自己為首。 他心念微定,臉上不動神色,等到前方途徑驛館時,方才勒馬停住,暫時歇腳。 高祖既停了下來,左右自然附從,跟隨他走入驛館后,右側下屬自懷中掏出一份地圖,觀量幾瞬之后,恭敬道:“大將軍,此處距離興安只有五十里路程,天黑之前便能順利到達?!?/br> 大將軍? 武將之中的最高統帥? 這行人這是要去往何方? 高祖隨意“嗯”了一聲,自有侍從前去索要茶水,他作不經意狀手扶面頰,卻摸到一手的絡腮胡子,從皮膚狀態來看,可不像是毛頭小子,起碼也是個年當而立的中年人。 大將軍出行在外,趕路奔赴興安,這是做什么去? 下一瞬,記憶如潮水般向他涌來。 這是個架空世界,朝廷勢弱,各方諸侯勢強,原身何震魁先前坐鎮燕云,天下大亂之后順勢南下入京,挾天子以令諸侯,順帶著給自己封了個大將軍。 何震魁生于名門,卻并非貴氣公子,性烈如火,粗中有細。 他母親早逝,父親另娶,又偏愛繼妻,苛待長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改換名姓投軍,硬生生闖下了偌大一份家業。 何家他已經沒什么掛念的人,只是牽掛同胞雙生的meimei,當年他離家之時,meimei許了人家,無法與兄長一道離去,后來聽聞她出嫁,何震魁還輾轉托人送了賀禮過去,再后來東征西戰在外,實在無力維系聯系,關系便逐漸的斷了,直到他率軍南下,方才重新有了meimei音訊。 何震魁這些年來東征西戰,刀頭舔血,meimei的生活也同樣不是很如意。 娘家被繼母把持,幾個異父弟妹與她不甚親近,婆家胡家見風轉舵,待她不甚寬厚,虧得她肚子爭氣,進門第二年就生下了一對龍鳳胎,這才能在婆家站穩腳跟。 何震魁早就差人去搜尋meimei何在,若是可以,最好把meimei和兩個外甥一并接走,等了一個多月,總算是有了消息,只是隨同這消息一并帶過來的,真不算是什么好事。 胡家老太太前些天出門燒香,不小心掉進河里去了,虧得被人救起,這才沒有出事。 救胡老太太的是個出身低門的小家碧玉,嘴巴甜,相貌好,特別討人喜歡,胡老太太問她想要什么酬謝,那姑娘就羞答答的看著胡家大爺,低著頭捻帕子。 胡老太太立馬就明白了,當即就拍板叫娶回去做平妻。 天可憐見,商戶人家才有平妻呢,胡家好歹也是官宦世家,怎么能做出這種事來? 可胡老太太堅持,家里邊丈夫有意,再有小姑子煽風點火,何氏再想反對,道德綁架馬上就來了——這可是老太太的救命恩人,難道你想叫人家做妾? 在你眼里,老太太的命就這么不值錢?! 本朝向來以孝治天下,別說是娶回來做平妻,但凡你是個真孝順的,就該把正妻位置也讓出來,只是胡家顧念你誕下了一雙兒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才只叫那姑娘做平妻,給你和你一雙兒女留幾分體面的! 何氏氣的幾乎嘔血,想要帶一雙兒女離開胡家,奈何娘家已經沒了她的容身之處,哥哥一走十幾年,這時候還不知是否仍在人世。 繼續留在這兒…… 現在胡家就這么對她,以后還能有好兒? 她一個人倒還罷了,可她還有孩子呢! 真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她白著臉什么都說不出來,回房之后,摟著一雙兒女失聲痛哭。 何震魁聽人說完,一掌拍下,將桌上硯臺震得老高:“胡家敢這么對老子的meimei?簡直找死!” 回話人趕忙道:“下邊人已經去胡家傳話了,那起子小人聽說大將軍是胡夫人兄長,嚇得肝膽俱裂,已經把那姑娘打發走了!” 何震魁冷笑,眼底兇光閃爍,卻不評說此事,匆忙將公事委托到心腹手中,動身往興安去。 離開驛館趕往興安的時候,高祖特意往馬匹兜袋里邊看了一眼,不禁道:“老朱,你跟何震魁肯定特別有共同語言!” 朱元璋:“????” 高祖:“知道這里邊裝的什么嗎?” 朱元璋道:“什么?” “剔骨刀,”高祖咋舌道:“這家伙有個行軍伙伴當過屠夫,他也學了幾手,這次去的時候把刀也帶上了,打算剜出妹夫的心肝去親娘墳前祭拜謝罪——這家伙娶他meimei之前去他娘墳前發過誓,說如果辜負何氏,情愿剜心謝罪!” 朱元璋又是感慨,又是唏噓:“這大兄弟真實誠,是個好人!” 第133章 反派他不香嗎?真不香2 何氏出自名門,作為嫡出女兒,在家的時候也算是得寵。 她的生母何夫人出身書香門第,識見非凡,眼見朝堂失勢,天下動蕩,難免憂心自家日后如何,待到身染沉疴,大夫含蓄告知無法醫治之后,免不得要為一雙兒女早做打算。 兒子年長些,性情剛烈,粗中有細,到哪里都能找一口飯吃,何夫人不甚憂心,只是放心不下女兒。 丈夫并非長情之人,自己死后他必然會另娶,屆時繼夫人主持中饋和內宅,女兒又當如何? 若繼妻是好人,那自然是好,可若是個刻薄不好相處的,總得為女兒提前鋪路。 何夫人趁著精神尚好的時候請了娘家兄弟來,丈夫在側作陪,當眾寫了文書,言明將嫁妝盡數留給女兒,文書一式三份,娘家一份,自己手里一份,丈夫那兒還有一份,又替女兒尋了夫家,交換信物之后,將婚事徹底定了下來。 后來的事情證明,何夫人實在有先見之明。 天下動蕩,士族衰頹,家中兒女往往與實權諸侯將領聯姻,士族內部通婚漸少,何家在這天下大勢的滾滾洪流之中,難免受其影響。 何家家主續娶的繼妻潘氏是一個落拓士族家中長女,潑辣而嫵媚,進門之后立時將丈夫拿捏住了,不間斷的從何家掏東西貼補娘家,等生下兒子之后,眼睛盯著的就不再僅僅是何家家產,連原配夫人的嫁妝都盯上了。 奈何何夫人先見之明,事先就把潘氏的路給堵死了,嫁妝單子一式三份,潘氏無從下手,想借機拿捏何夫人留下的女兒,婚事卻早就訂好了,人家親生父母定下來的婚約,你一個繼室有什么資格更改? 潘氏在何氏身上撈不到什么油水,惱恨之后,倒也斷了這份心思,畢竟那只是個丫頭片子,嫁出去之后就是潑出去的水,何家的家產沒她的份,真要是為了嫁妝撕破臉,自己不僅沒理,不能成事,還會惹得議論紛紛,自己的兒子更無法與何震魁那豎子相較了。 因為何夫人的苦心周全,何氏在娘家時沒吃過什么苦,剛出嫁的時候,胡家門第低于何家,待她也還客氣,后來父親被繼母攛掇著開祠堂將哥哥的名字剔除族譜,叫潘氏所出之子繼承何家,胡家的態度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再后來胡家隔房的女兒被兗州都督看上,娶回去做了填房,胡家可算是抖起來了,別說何氏,整個何家都不怎么放在眼里。 打這之后,何氏的日子就開始難過了,虧得還有一雙兒女在,母憑子貴,要不然還不知道要受多少磋磨呢。 那天胡老太太出門上香,按理說上午出門,午后就應該回來了,哪知道過了下午還不見人影。 何氏覺得八成是出事了,打發人去看,正碰上胡家家仆帶著落水受驚的胡老太太回來,身邊還跟了個模樣嬌俏的姑娘,身段妖嬈,雙眸含情,目光落在自己丈夫身上,聽人說了自己身份之后,眼角往下一垂,不屑一顧的樣子。 何氏暗暗皺眉,卻不計較,張羅著請了大夫來幫婆母診脈,又叫下邊去燒水熬湯,還沒等忙活完就被胡老太太叫過去了,意思也簡單,為了報答費姑娘的救命之恩,她決定叫兒子娶她做平妻。 平妻……正經的官宦人家,怎么可能在家里搞平妻這一套? 也就是那些個商戶人家才會這么做! 何氏不肯依從,摟著一雙兒女落淚,當即就被胡老太太傳喚過去一通叱罵:“委屈你了是不是?我們胡家容不下你了?芳蘭是我的救命恩人,那也就是你和老大的救命恩人,這會兒人家既不謀財,也不索利,只是心慕我兒,想要進門罷了,你竟也不肯依從?我算是看明白了,你是覺得芳蘭不該救我,就該叫我老婆子在水里淹死!” 說完,又開始哭天抹淚,從床上爬起來,叫底下仆從送自己回老家——不敢在這兒繼續礙兒媳婦的眼。 何氏又氣又惱,滿心悲涼,偏生一個“孝”字壓過去,什么都說不出來,只跪在地上非胡老太太磕頭,邊磕邊掉眼淚。 這時候她的丈夫胡光碩不好出面,就輪到小姑胡氏來唱紅臉了,先是柔聲把親娘勸回去,又去攙扶跪在地上默默流淚的嫂嫂,婉言道:“嫂嫂,娘這個人你也知道的,就是脾氣急了點,但是沒什么壞心思?!?/br> 她娓娓道來,一副通情達理的樣子:“我知道這事兒委屈嫂嫂,只是娘和大哥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呀,費姑娘救了娘,對我們家有大恩,胡家也是體面門戶,怎么可能知恩不報?傳將出去,娘和大哥怕都沒臉出門了!” 又動之以利:“說是平妻,但咱們這樣的人家里,誰會把所謂的平妻當回事?到底嫂嫂你才是正房夫人、胡家主母呀!再說,費姑娘門第不高,嫂嫂卻出身高門,她這還沒過門,嫂嫂膝下有兒有女,怎么可能越得過嫂嫂去?” 怎么可能越不過我去? 何氏臉上的淚意暫時停了,心里的淚珠卻是滾滾落下。 要說身份,她的生母才是何家的正經主母、父親的原配發妻,可現在的何家,哪里還有人記得母親? 要說兒女,哥哥身為何家嫡長子,理應繼承家業,可現在哥哥杳無音訊,還被父親開祠堂除了名,堂而皇之被稱為何家少主的,難道不是潘夫人的兒子? 只看眼下胡老太太和小姑子的態度,何氏心都涼了半截,再去想仿佛神隱掉了的丈夫,那顆心徹底是涼透了。 但凡丈夫能站在自己這邊,婆母跟小姑子還能來自己跟前說這些話? 她想要拒絕,但是根本沒有拒絕的底氣,想要離開胡家,卻又無處容身,如此絕境之下,不認命又能如何? 這幾年何氏流的眼淚夠多了,人也瘦削,容顏不復年輕時候美麗,她笑的慘淡,略顯凹陷的眼眶宛如兩汪干涸了的泉眼,最后還是恭順的低下了頭,聲如蚊訥道:“好?!?/br> 胡氏臉上神情頓時一松,胡老太太這時候也變得和顏悅色起來:“你呀,也別多想,到底你才是正室,芳蘭賢淑懂事,必然不會像你娘家繼母那樣刁蠻跋扈的?!?/br> 胡氏也親親熱熱的拉著嫂嫂的手,悄聲說:“嫂嫂別擔心,不管什么時候,我都是跟嫂嫂站在一起的,咱們認識這么多年了,那位費姑娘跟我可沒交情!” 何氏心下冷笑,臉上卻還是強撐著同她們寒暄,最后見胡老太太面露疲憊,這才起身告辭,往自己院子里邊去。 這時候何氏的一雙兒女都還沒有睡,在房里等候母親,聽見外邊仆婢們的說話聲傳來,急忙要往外邊跑:“娘!” 保母們在后邊緊緊跟著:“哎喲,外邊冷,快把斗篷穿上!” 何氏的兒子胡康林和女兒胡皎皎雖是雙胞胎,哥哥卻顯而易見的比meimei要高,跑得也更加快,三步并做兩步沖到母親面前,便見母親眼眶發紅,面有淚痕,顯然是剛剛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