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亂世做權臣 第274節
而且宋佩瑜不想上車架,本就是因為不想太‘張揚’,所以每次重奕來抓他的時候,越是眾目睽睽,宋佩瑜就越不會做出掙扎的動作。 久而久之,宋佩瑜再于出發前,特意躲著重奕的時候,總是會有人提醒宋佩瑜,“宋大人快些回來,不然殿下又要找你?!?/br> 如此‘貓抓老鼠’似的走過幾個城池,宋佩瑜突然了悟。 雖然他每次都竭盡全力的躲著重奕,但迄今為止,就沒有一次成功過。 既然如此,他還白費這個功夫做什么? 于是,在下一次出發前,宋佩瑜非但沒繼續躲著重奕,反而主動出現在車架旁邊,對著重奕伸出手,等著重奕拽他上去。 宋佩瑜能肯定,在某個瞬間,他在重奕眼中看到了nongnong的失望。 感情重奕還將‘貓抓老鼠’當成游戲了? 宋佩瑜短暫的沉思后,決定滿足重奕這點小愛好。 下次出發前,他又帶著護衛去周邊閑逛,因為從‘有意躲避’變成‘哄孩子’,宋佩瑜變得極不走心,甚至都沒離開趙軍暫時修整的范圍。 果然,重奕又在出發前,猝不及防的出現在宋佩瑜面前。 雖然重奕的表情與往日沒什么區別。 但在宋佩瑜眼中,重奕rou眼可見的比昨天興致高昂。 “幼稚”宋佩瑜仗著沒人敢直視重奕,伸出食指在重奕的臉蛋上刮了下。 重奕滿臉茫然,就像是真的沒反應過來似的,“什么?” 宋佩瑜勾起嘴角,搖了搖頭,卻在下次出發前躲重奕的時候上心了許多。 這種于萬人中央,心照不宣的做只與彼此有默契之事的感覺……還挺新鮮。 不知不覺間,宋佩瑜就將他曾嘲諷重奕‘幼稚’的事,徹底忘在了腦后。 因為他已經變成與重奕一樣幼稚的人。 離開兗州踏入翼州的當天,宋佩瑜收到來自洛陽的信。 自從第一次收到洛陽委托趙軍送來的信后,宋佩瑜就總是能收到洛陽的信。 剛開始的時候,寫信的人還有心情慢慢與宋佩瑜寒暄,隱晦的提醒宋佩瑜,‘宋大人和殿下在洛陽,也能兼顧兗州和青州的情況?!?/br> 就算實在離不開兗州和青州,最好讓重奕先來洛陽,再回兗州、青州那邊。 后來隨著宋佩瑜裝信的小箱子換了好幾個,干脆換成大箱子后,洛陽來信的內容也越來越直白。 今年秋收之后,宋佩瑜收到的所有信都來自明正帝。 實際上,明正帝的信是發給重奕,但是重奕懶得理會他。 宋佩瑜看在與諸多燕臣的交情上,才會打開明正帝發來的信。 從‘朕降,速來?!?/br> 到‘聽聞你過了三十而立之年,也沒娶妻生子,是不是不行?’ 再到‘我求你快點來行不行,你知不知道我這三年都過的都是什么日子?我……’ 宋佩瑜看著手中還不到三分之一的信紙,眉宇間的褶皺稍深了些。 送信的人在路上的時候,不小心掉到河中,這封信的內容也只剩下他手上的這些。 明正帝過了什么日子? 永和帝明明下令,定時給洛陽送足夠的補給,比照安平王的份例供養明正帝。對于永和帝來說,親王份例換取個好名聲,簡直不要太賺。 對洛陽的燕臣,永和帝也多有優待,會定時送符合燕臣品級一半的份例去他們府上,既能彰顯永和帝的大度,讓洛陽的燕臣安心,也不會讓咸陽趙臣產生不滿。 難道有人膽大包天,敢貪下送去洛陽的東西? 雖然有所懷疑,但宋佩瑜并沒有因此勸說重奕加快行軍速度。 他們回趙國的路線,是許多人付出無數心血的成果,不該因為明正帝的三言兩語就有所改變。 而且洛陽已經封鎖兩年多,明正帝也沒餓死,洛陽也從來沒出過大亂子。 想來就算是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對送往洛陽的東西伸手,也不敢太過分。 說不定是明正帝人心不足,所以才多有抱怨。 就算明正帝的日子真的很辛苦……明正帝已經吃了許久的苦,也不差趙軍趕路的這點時間。 按照原本的行軍速度,重奕的儀仗在距離新年還有一個月的時候,到達洛陽。 明正帝親自帶著燕國朝臣出城十里迎接。 相隔老遠,已經習慣在重奕車架中與重奕手拉手的宋佩瑜,就能看到許多……圓潤的球球。 宋佩瑜突然想起進入翼州時,收到的那份來自明正帝的信。 ‘我求你快點來行不行,你知不知道我這三年都過的都是什么日子?我……’ 宋佩瑜試著補全這句話。 ‘我求你快點來行不行,你知不知道我這三年都過的都是什么日子?我都胖成球了!’ 嘶,洛陽已經沒有可以處理的政務,永和帝還愿意好吃好喝的供著明正帝和燕臣。 明正帝和燕臣在格外安逸又無所事事的環境下吃成球,似乎也不奇怪? 宋佩瑜頓時樂的不行,渾身的重量都壓到了重奕身上。 他們也不是每時每刻都在隊伍最前方的車架上,除了在城內和要入城、剛出城的時候,他們大多都是在馬車里打發時間。 所以在其他人身上都有層薄薄的雪花時,宋佩瑜和重奕身上的斗篷就顯得十分清爽。 干燥的毛絨斗篷貼在一起,頓時讓畏寒的宋佩瑜感受到溫暖。 他邊與重奕說他突然狂笑的原因,邊不自覺的又往重奕身上靠了靠。 洛陽等了重奕將近三年。 剛開始的時候,從明正帝到燕臣都懷揣各種小心思。 燕臣們甚至還專門討論過,要怎么對趙國投降,才能顯得出他們雖敗不入,不容永和帝與趙臣輕視。 短短的時間內,燕臣們就想到許多方式,又激烈的探討這些方式的可行性,最后剩下三個最完美的投降方式,繼續探討。 明正帝和燕臣們蓄勢待發許久,卻始終沒等到重奕,只等到有關于重奕的各種消息。 重奕大敗突厥,路過洛陽而不入,直接跑去打兗州。 兗州王都被破,兗州王全族自殺。 青州王歸降趙國,隔年帶著家眷屬臣,包袱款款的經過洛陽前往咸陽。 …… 明正帝和燕臣們的心從復雜到期盼再到焦急……最后心如死灰。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重奕,明正帝與燕臣們已經完全沒有心情再搞花活。 明正帝直接將慶帝玉璽和孝帝玉璽都帶了出來,一手一個的獻給重奕,就算是投降。 至于他自己的玉璽……因為登基時間太短,且已經有大父和父親的玉璽用,明正帝從來都沒有過自己的玉璽。 宋佩瑜下意識的伸手,抱住重奕隨手遞給他的慶帝玉璽。 此時此刻,望著雪地里列隊排好的圓滾滾,宋佩瑜突然感覺到明正帝和燕臣們等待三年的暴躁,胸腔涌上幾不可查的心虛。 其實他和重奕在兗州、青州輪轉的時候,重奕確實有很多時間和機會,能來洛陽接受明正帝和燕臣們的投降。 但重奕不想離開他,他們又不能同時放下兗州和青州的爛攤子來洛陽。 實在沒辦法,才會拖到現在。 第125章 洛陽城內倒是與宋佩瑜和重奕三年前離開的時候沒什么不同,偶爾瞥向大路兩邊,還能看得到在窗后探頭探腦的人影。 想來是洛陽百姓知曉趙太子今日進城,雖然不敢光明正大的看,卻實在好奇傳聞中戰無不勝的趙太子,沒忍住偷看。 明正帝已經十分自覺的從洛陽皇宮的主殿中搬了出來。 他其實更想直接出宮,卻不敢擅自決定,便搬到距離皇宮大門最近的殿中,暗搓搓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明正帝和燕臣們愿意一切從簡,趕時間回咸陽過年的重奕和宋佩瑜自然要成全他們。 一行人沉默的前往平日里燕國大朝會所在的大殿。 重奕登上九層高臺,轉過身面對臺下的明正帝和燕臣們。 明正帝與燕臣們早就在重奕往臺階上走的時候,就跪了下去,等重奕轉身后,他們齊聲開口,“臣愿降趙,請太子殿下成全?!?/br> 重奕很滿意明正帝和燕臣們簡明的話,具體表現為他比明正帝和燕臣們還有效率,連客套敲打的話都省下,直接讓人宣旨。 圣旨半年前就從咸陽送到重奕手中。 封明正帝為平王,于咸陽賜平王府,命平王攜燕國已逝敬王的兩個兒子,隨重奕一同前往咸陽,入住平王府。 燕國皇族和勛貴的爵位都連降三等,與平王一樣,隨重奕前往咸陽朝拜永和帝。 …… 宋佩瑜站在臺下的最前方,光明正大的東張西望,將正畢恭畢敬聆聽圣旨的平王和燕臣們的神色變化都看在眼底。 說起來,洛陽反倒是沾了青州的光。 要不是已經答應青州,只將青州王族和勛貴的爵位連降三等,依照永和帝的打算,原本是想只給明正帝個親王爵位,再給燕國敬王留下的兩個兒子找個好出路,就算是打發了燕國。 身上有爵位的人聽到圣旨,知曉他們也要如同青州有爵位的人那樣,身上的爵位連降三級,臉上都露出不同程度的苦澀和不舍。 然而聽到他們要與重奕共同前往咸陽后,這些人苦澀和不舍立刻變成喜意。 用爵位換在永和帝和趙太子心中留下印象,不虧! 圣旨宣讀完畢后,無論明正帝與燕臣們是什么想法,都要畢恭畢敬的領旨謝恩。 明正帝看著圣旨上的‘平’字,目光在重奕身上劃過,落在看起來比較和善的宋佩瑜身上,“宋少師能否為……小王解惑?” “王爺客氣了?!彼闻彖c了點頭,“某定知無不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