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175節
王宵獵點了點頭:“是啊。此事都統能夠順利接受,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說明白,以后我們做事要有大智慧,不要依賴那些小聰明?,F在有困難,困難怕什么?困難最怕認真二字!只要我們認認真真地想辦法,做事情,沒有什么困難不可以克服!此事抽時間,軍隊的人不要參與了,再想辦法。我相信,一定能夠想出辦法來!八州之地,養得起十二萬兵!” 陳求道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顯然在他的心里,對此事沒有底。 依王宵獵以前的想法,十戶養一兵,能比較寬裕。既能讓百姓安居樂業,也能夠有足夠的錢養出精兵。但增加一倍,五戶養一兵,就會影響百姓。百姓受到影響,經濟就很難健康發展。經濟發展受到影響,錢會更少,更能養兵,成惡性循環。但現在有了這么多兵,總不能解散,辦法還是要想。 第411章 花銷 春風吹來,帶著花香,迎面撲在臉上,好像一頭扎進了花的海洋。桃花已經開了,這里一棵那里一棵,都是一樹粉紅??繅ξ辶w白玉蘭全部綻放,碩大的花朵,好像天上仙子。 王宵獵喝了一口茶,道:“今日召幾位來,商量一下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如何賺到足夠的錢,養得起十二萬大軍。這樣的好日子,百花盛開,本應該踏青賞花。只是事情太多,耽誤諸位了?!?/br> 陳求道道:“鎮撫說哪里話?為了養兵的錢糧,這些日子我覺都睡不安穩,哪有心情賞花!” 王宵獵感慨地道:“是啊,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堆的事情,委實沒有心情。什么時候趕跑了金虜,恢復了中原,天下太平,那該多好啊?!?/br> 聽了這話,幾個人都沉默。這兩年打了幾場勝仗,讓大家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但真正勝利,還沒有人敢去想。金軍依然強大,縱橫天下無阻,而自己的力量依然弱小。 李彥仙道:“這些日子聽說,鎮撫治下幾州都是風調雨順,糧草并不缺,缺的是錢。鎮撫不想從百姓手中收錢,這錢從哪里來?” 王宵獵道:“這兩年打擊地方豪強,掃黑除惡,許多怙惡不悛的員外都被處理,現在地方上以小農戶為主。我們統計過,大約一戶平均四十余畝地。雖然也有大員外過千畝地,也有客戶靠傭工為生,但不影響大局。一戶四十畝地,一畝收三斗稅糧,一戶就是十二石。以六十萬戶計,就是七百二十萬石糧。這幾年的糧價,襄陽這里相對較低,一斗大約五十文,一石約五百文足。軍中將士消耗,平均一個人大約一年八石糧,十二萬軍隊,就是約一百萬石。還余下六百萬石,可賣糧換錢,能換約三百萬貫?!?/br> 說到這里,王宵獵無奈地搖頭:“可問題是,想把糧賣出去,實在不容易!” 陳與義道:“如兩浙、荊湖都缺糧,可以想辦法?!?/br> 王宵獵道:“兩浙路如何能賣?賣糧到那里,他們給會子,我們要了有什么用?荊湖路現在則是盜賊遍地。盜賊不會買,官軍只會要,這生意實在無法做?!?/br> 李彥仙道:“如此看來,有糧也難換錢?!?/br> “是啊。依去年賣糧的情況看,縱使各大糧商愿意出力,一年能賣一百萬貫就是難得?!蓖跸C有些無奈?!捌溆嗟胤?,沒有水路,生意更加做不得?!?/br> 說到這些事情,王宵獵就覺得心煩。自己治下生產關系慢慢理順,加上風調雨順,連續豐收,但賣糧又成了難題。今年荊湖比去年更亂,生意更加難做。 汪若海道:“世道如此,有什么辦法?只是糧食收上來,總要有去處,不能放在庫里朽爛?!?/br> 王宵獵道:“除了防災之糧,現在我能夠想到的辦法,就只有釀酒,養禽畜幾樣,把糧食換成其他東西。我聽說河東、河北兩路,許多人喜歡我們的燒酒,今年要盡量多釀一些,賣出去換錢。哪怕是知道賣到了劉豫治下,會省了他們的糧食,也要賣?!?/br> 幾個人點了點頭。想來想去也只能夠如此了??偛荒茏尲Z食爛在庫里。 王宵獵道:“如此算來,糧食能換來的錢,最多只有二百萬足貫。十二萬大軍,五卒有一官,大約有十萬士卒,需錢大約三十六萬足貫。剩下的軍官,俸錢約需近二百萬貫。除了將士俸錢,軍中其余的花費需要的現錢大約也要二百多萬貫。錢的缺口,大約二百五十萬貫?!?/br> 陳求道道:“這是軍中缺的錢,還有官吏的俸祿呢?以前吏人無俸,鎮撫覺得不行,都定了比較豐富的俸祿。這不是小數字。四百多官員,約需俸錢三十多萬足貫。吏員四千多人,約五六十萬貫。兩者相加大約一百萬足貫?!?/br> 李彥仙張了張嘴,忍不住道:“加上軍中缺的錢,就是三百五十萬貫!” 王宵獵輕輕吐了口氣,道:“三百五十萬貫,倒不是拿不出來。只是這樣發俸錢,就會影響地方的發展。地方不發展,錢只會越來越不夠花。這是兩難??!” 陳求道道:“這些日子,為了這三百多萬貫錢,我茶不思飯不想,想不出辦法。聽鎮撫講,此事還不難?若是不難,我們又何必煩惱!” 王宵獵道:“此事說難是非常之難,說容易其實也容易。我們有銀行,而民間又缺錢,與其他地方做生意收來的現錢,都可以存入銀行為本發會子,憑空多出幾倍。再加上供銷社、商場等等許多掙錢的地方,三百多萬貫還是能收上來的。只是這錢在銀行里,銀行可以放貸。放貸一是銀行收利息,二是地方有了現錢可以做許多事情。比如修橋、鋪路,比如開渠、建陂塘,都有利于將來?!?/br> 說到這里,王宵獵道:“罷了,什么事都大不過養兵。此事就如此,先保證軍中使用,地方再想辦法。只要生意做得好,錢想來還是能拿得出的?!?/br> 其他人點了點頭,再沒說話。王宵獵說錢是夠的,別人還有什么話說? 其實軍官以下級軍官為主,俸錢不到二百萬貫,剛才大家都是向多里算。不過軍中花費,將士俸錢是小頭,其他裝備、訓練才是大頭。軍中現在糧食充足,這些有的可以用糧食抵掉。 八州之地,弄出幾百萬石糧食,是其他軍閥不敢想的龐大數字。主要一是王宵獵不擾民,而且官方優惠供應耕牛、農具和種子,產出較高。再一個,三斗的糧稅確實是重,以前宋朝稅最重的州縣才有這個數字。能夠實行,最關鍵的就是打掉了地方的大戶,而且取消了各種附加稅,農民的實際負擔實際上降低了。其中還有一條,不從農民手中收錢。 宋朝官方的收入中,農業兩稅中的錢稅占大頭。各地不一,有的地方非常沉重。農民的產出是糧食,一旦收錢,就是非常大的負擔。不要說宋朝,就是后世的新中國,九十年代農村收錢較多,農民就難以承擔,出現各種問題。 王宵獵不需要后世那樣高的積累,也不需要重稅養活城市和大量的公務人員,主要是養兵。糧食充足之后,軍隊有了基本保證,剩下的就是如何讓官兵生活得更好。 把各項花銷仔細算過,王宵獵感覺,應該是自己目前能夠承受的,心情開朗許多。以前的中國長期處于缺少貨幣的狀態,利用會子,實際能支撐一段時間。后續工商業發展起來,實現貨幣有序回收,工業稅應該就能支撐官府花銷了。 第412章 獎賞 “劉參議昨天在乾德縣,明天就該到襄陽城了。要提早準備,迎接得隆重些?!蓖跸C說著,隨手拿起案上的公文?!鞍?,張均要回襄陽述職?這些日子無大事,他回來干什么?” “唉——”汪若海把手中公文放到案上,站起身來,不住搖頭?!皯撌撬抑杏惺?,只是不好直說罷了。這個張均,最近在潁昌府附近做事極是得力,正要大用。哪里知道——” 說到這里,汪若海不住搖頭。 王宵獵又看了一眼公文,放在案上,也不多問。張均家里總共母子兩人,既是家事,除了他母親還能是誰呢?張均這個母親,長得嫵媚,實在是個不讓人省心的。 此番王宵獵大勝,張浚當然不能置之不理。特意派參議劉子羽從興元府東來,到襄陽獎勵王宵獵等參戰人等。張浚的帥府之中,劉子羽是第二號人物,算是極隆重了。 第二天一早,王宵獵率官吏人等,直迎出十里之外。接著了劉子羽一行,恭恭敬敬請到城里。 到鎮撫司衙門坐定,王宵獵道:“參議遠來辛苦??刺焐辉?,我這里備了幾杯薄酒,為參議接風洗塵。早早歇息,有事明天再說。如何?” 劉子羽笑道:“我奉樞密之命,遠道而來,為的就是封賞諸位。這是好事,如何等得?” 說完,取出張浚宣命,交給王宵獵。道:“具體如何,鎮撫回去自己看就好。里面人數太多,一時之間無法一一宣讀。不過,鎮撫和幾位功勞卓著的將領,還不由我親讀?!?/br> 說完,取出另一封宣命。王宵獵命擺下香案,聽其宣讀。 王宵獵由觀察使升任鎮南軍承宣使,依然為襄陽府、鄧、汝、唐州鎮撫使。李彥仙則升為中衛大夫、容州觀察使,汪若海、魏陽、薛成等人都有封賞。另賜王宵獵軍黃金二百兩、白銀三千兩。 把宣命交給王宵獵,劉子羽道:“各地鎮撫使多為遙郡官,只有襄陽與他處不同,鎮撫做到了正任承宣使。說起此事,樞密陽是無限感慨?!?/br> 王宵獵似笑非笑:“樞密是覺得不合適嗎?若是覺得官太高,不妨降一降?!?/br> 劉子羽急忙連連擺手:“哪里話?鎮撫連建奇功,節度也不為過,承宣使又算什么!從鎮撫到襄陽以來,兩救陜州,一救荊門,俘獲金軍大將,斬殺不計其數!天下誰人可比!” 王宵獵道:“此次金軍進軍太速,留下了空當,也不算什么。樞密親統大軍,拖住訛里朵,我才能輕松入京兆府。說起來,也不全是我的功勞?!?/br> 說了幾句客套話,看看太陽快要落下山去,便在后衙擺下筵席。 酒過三巡,劉子羽道:“聽聞鎮撫與李經略大軍合并,要一起御敵。不知可有此事?” 王宵獵道:“不錯。李經略現在襄陽府,參議也看到了?!?/br> 劉子羽看了看李彥仙,點了點頭。沉默一會道:“以鎮撫現在治下的地盤,手中的兵力,稱四州府鎮撫使著實名實不符。樞密想過,另換一個官職,才比較合適。只是朝廷新任各地鎮撫,遽然更換,只怕惹人疑慮。樞密言語,鎮撫正在要害位置,北上正是兩京舊地,最是緊要。只管放心去做,樞密一力支持于你。只要抗金,便是朝廷忠臣!” 王宵獵聽了,拱手道:“樞密如此說,我就放心了。這世道,手中兵少了,擋不住金人。手中的兵多了,又難免有人會說些不好的話。我們在外帶兵的,著實是難!” 劉子羽道:“放寬心,鎮撫只管放寬心!現在金軍集大軍于陜西,你正拊其后背。如去冬今春一般這樣打仗,鎮撫可以極大支援陜西。這樣的大功,樞密必有獎賞!” 金軍幾次進中原,兩京地區實際上成了廢地。特別是西京洛陽,從天下之中的要地,到現在失去戰略價值,金軍任由孟邦雄占據。對張浚來說,王宵獵最大的價值,不是威脅兩京,而是支援陜西。去年富平一戰敗得實在丟人,張浚急需勝利來證明自己。 什么支持王宵獵擴軍,替他遮風擋雨,當不得真?,F在的形勢,荊湖、兩淮強人遍地,朝廷根本不能有效統治。王宵獵所在的位置,向西可以支持川蜀、陜西,向東可以支援兩淮,南威懾荊湖兩路,北威脅兩京,對宋朝有戰略價值。從張浚的角度,最少這個時候要大力支持。 普遍來講,鎮撫使的官銜不高,最高只是遙郡官。王宵獵因為戰功太多,地位重要,做到了正任承宣使。承宣使就是以前的節度留后,武階當中,僅次于節度使了。不過兩宋之交的時間,朝廷除援的官職極多極濫。不是真正進入了朝廷體系,大多當不得真。 一邊飲酒,一邊說著最近的陜西戰事。王宵獵吸引訛里朵回援,張浚的壓力大減。除了鳳翔府被金軍占領,秦鳳路保住了大部分地盤,劉子羽的心情大好。 聊了一會,劉子羽道:“我路上聽人講,鎮撫欲要整編各軍?” 王宵獵點頭:“不錯。這幾次與金人交戰,深感指揮體系混亂不便。為了便于作戰,我手下的軍隊將要整編。大的原則,是增加指揮層級,多設置將領。以免一時失利,全軍失去指揮?!?/br> 劉子羽道:“鎮撫,將權要專!戰陣之上,旗幟雜亂,金鼓驚天動地。將權一旦不專,手下將士很容易不知所措!當然,鎮撫是統兵作戰的人,整編必然有自己的道理?!?/br> 王宵獵笑道:“如何帶兵,各人有各人的見解。我覺得,戰爭有規律可循,不能夠把權力都歸于一人,不然很容易掛一漏萬。所以軍隊之中,由以前的將領獨斷指揮,改為幾位將領集合指揮。而且軍隊不同的編制,應該有不同的人數,不同的戰斗力,應對各種不一樣的情況?!?/br> 劉子羽想了想,不由搖頭道:“實話講,鎮撫這樣講,并不是沒有道理。只是,軍隊之中講究軍令如山,一旦參與的人多了,指揮必然雜亂。便如對面金軍,一聲令下,縱然是刀山火海也不許回顧。遇到真正的苦戰,他們往往數人用繩索系在一起,有回頭者立斬!真真正正是尸山血海。如此,才能夠連滅大遼,攻破開封府!我軍怯弱不堪戰,應該多學一學金人才是正途!” 王宵獵笑了笑。道:“參議,金人生于白山黑水之間,見識不廣,吃苦慣了的。那般戰法,對他們來說或許合適,但卻未必適合我們漢人。兩軍對戰,應該揚己之長,避敵之短,一味學習別人只怕是不行的。要想打贏金軍,還是要先從了解自己人開始做起?!?/br> 見說服不了王宵獵,劉子羽嘆了口氣,不再多說。這兩年王宵獵在襄陽,連戰連勝,怎么打仗當然有自己的辦法。說得再好,沒有戰績的說服力強。 自金軍南侵,宋朝必然研究金軍,想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不過這些理由,都是宋朝人從自己的角度觀察,有的有道理,有的并沒有什么道理。大多數人,對金軍研究得越多,越覺得金軍不可戰勝。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很容易敗得稀里糊涂。不知己,改變就無從談起。一味地抄襲別人,怎么可能成功? 第413章 編制 劉子羽的書房,甄援與劉子羽相對而坐。一邊飲茶,一邊說著閑話。 聊過幾句,甄援道:“來之前,樞密怕王宵獵連勝金軍,難免會生傲慢之心,命參議提點一下。怎么到了襄陽,參議一句沒有提,反而處處忍讓于他?我看王宵獵雖然態度恭敬,言語之間,對自己卻極是自信,聽不進參議的話。甚至有的話,顯得有些過分了?!?/br> 劉子羽嘆了一口氣:“祗候,到襄陽之前,包括樞密在內,把王宵獵想得低了。到了這里,才真正相信王宵獵一軍是天下無雙之勁旅,朝廷依賴之長城,豈能不忍讓他?換一個人,手下十萬兵,立下無數戰功,豈容我們兩人安坐于此?現在知道,并了李彥仙后,王宵獵實有兵馬八萬余人。這八萬人全是能戰敢戰之兵,天下還有哪一個帶兵將領比得上他?” 甄援聽了低頭不語。過了一會,才道:“他終是個帶兵的。手下兵馬再多又如何?便如陜西之曲都統,先前如何跋扈?現在又哪里敢多說一句話!” 劉子羽搖了搖頭,無限感慨地道:“曲端帶的是朝廷的兵,當然要聽朝命。王宵獵的兵,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怎么能一樣?不要說是張樞密,就是朝廷,也要忍讓王宵獵幾分!” 說到這里,劉子羽手端茶碗,看著窗外,一時間出神。出發的時候,張浚和劉子羽都認為,王宵獵跟其余的鎮撫使沒什么不同。關中大勝,不過是一時僥幸,乘虛攻入京兆府而已。到了金州,王彥就提醒過,不要把王宵獵與其他人等同。此次關中大勝,是王宵獵硬打出來的,甚至未用全力。進入鄧州,聽人講起軍隊,才確信這是一支完全不同的軍隊。 沉默了一會,劉子羽才道:“而且王宵獵治下,百姓安樂,上下儼然,與他處不同。治軍理政都是一把好手,豈能把王宵獵與他人等同?有王宵獵在后支援,守川蜀就沒有太大困難?!?/br> 甄援道:“我總是覺得,一個鎮撫使,能有什么大出息?不過是朝廷一時管不過來,借其力量為國家藩籬而已。鎮撫使的權力太大,一旦缺了管束,不是朝廷之福?!?/br> “我何嘗不知道?”劉子羽有些無奈?!艾F在王宵獵據有十一州之地,手下十萬兵,隱隱有割據一方之勢。只是襄陽鄧州處京西之地,朝廷力不能及,有什么辦法?現在金軍十萬在陜西,威脅川蜀。正要借助王宵獵軍力,保全川蜀。時勢如此,就只能這樣做?!?/br> 甄援聽了,雖然心中還是不認同劉子羽,但也想不出其他辦法。 鎮撫使司衙門,王宵獵、李彥仙、汪若海、邵凌、牛皋五人一起,商量著接下來的整編。這一次跟前幾次不同,不再是簡單的整頓,而是全軍編制的重大變化。 汪若海道:“鎮撫一直講,要以統制為根基,向上、向下整編全軍。將兵法自熙寧年間起,實行多年,確實有很大好處。但如何延伸,卻想不明白?!?/br> 王宵獵道:“我軍的統制來自于將,當然沒有疑問。不過朝廷的將一級,人數不定。說是一將兩千五百人,實際上時間變遷,多寡不同,執行的任務當也不同。我們不能如此??桃庀拗茖⒌臋嗔?,以防統兵官作大,不服管束。這樣做是不對的。將要專權其實不對,而是指揮機構要有足夠的權威。我說以統制為根基,向上向下擴展,意思是統制一級機構完備,可以獨立完成戰役,也可以作為一部分參加戰役?!?/br> 說到這里,王宵獵想了想道:“整編軍隊不能想當然,而是要有依據。什么依據?具體來說就是軍隊是如何作戰的,如何管理的,如何駐扎的,諸般種種。比如說基層單位,必然跟軍陣有關,一個軍陣就是一個基本的作戰單位。決定了這一級,則上級單位依次順延?!?/br> 李彥仙道:“蔡挺行將軍兵法時,一陣一百二十五人,極是嚴整?!?/br> 王宵獵道:“行軍打仗多年,我們研究過,一陣百人左右最為適宜。一百人即為都,都中不設置騎兵,只有步兵。五都為一營。何為營?駐扎之地也。也就是說,一營五百人是駐扎在一起的。營中除了步兵之外,中軍多一都騎兵。由此,營也就成了一個單獨的戰斗單元。但是營缺少偵察、輜重等部,并不能單獨作戰,而要隸屬于統制之下作戰。到統制,則指揮體系基本完備?!?/br> 李彥仙道:“為何不讓營有偵察、輜重等部隊?如此,營也可以單獨作戰?!?/br> 王宵獵道:“因為營只有五百人而已。編入了偵察、輜重等部,人數就大大增加,頭重腳輕。統制轄三千余人,編入這些才合適?!?/br> 李彥仙想了想,不由點了點頭。 后世的軍隊編制,王宵獵記得的就只是名字,還有戰略、戰役、戰術等分級。到底怎么分,什么單位屬于什么等級,委實不記得。不記得沒關系,根據實際情況和自己的理解,按照這個原則對此時的軍隊重編就是。其實記得又有什么用?裝備、戰法不一樣,編制也會不同。 見眾人不再問,王宵獵道:“我的想法是這樣。統制共轄三千人左右,稱其為團。隋唐的時候都編有團這一級,只是人數較少。到我們這里,團的人數增加,地位增加。五團為一師,五師為一軍,就是我們鎮撫使司的軍隊了。團的下面,五百人為一營,一百人為一都,約十人為一隊——” 李彥仙不由皺起眉頭:“現在朝廷大軍,一隊數百人,人數可是不少?!?/br> 王宵獵道:“朝廷只是三級,我們是六級,不能夠比的?;旧?,十人一隊,十隊一都,都以上則是五五制,直到軍。全軍如此,實行整編?!?/br> 汪若海道:“如此一都百人,一營五百人,一團兩千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