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174節
汪若海點頭:“鎮撫說的是。對于我們來說,關中不是個好戰場?!?/br> 王宵獵看著李彥仙。道:“經略,退出陜州和虢州,你的地盤過于狹促。我還是建議,我們兩部合兵一處。進可攻,退可守,強過現在許多?!?/br> 李彥仙沉吟一會。道:“若合兵,鎮撫是什么章程?” 王宵獵道:“沒有什么章程。合兵就是合兵,以后不分彼此。我在鄧州新野有專門的軍營,統一訓練軍官和士卒。合兵之后,經略的軍隊全部入新野訓練,以后與其余軍隊混編。也就是說,我們兩支軍隊完全混編在一起,不管軍官和士卒?!?/br> 李彥仙苦笑:“鎮撫,你如此說,我該怎么答復?依你的說法,豈不是吞并了我?” 王宵獵連連搖頭:“我們的軍隊是保家衛國,驅逐金虜的,不是哪個人所有。經略也看到了,我的軍隊與一般軍隊不同。打了幾仗,現在看來,戰斗力有保證。不經過整訓,然后混編,兩支軍隊終究是合不到一起。那樣同床異夢,不如不合。要合兵,就真正合到一起?!?/br> 見李彥仙的臉色非常為難。汪若海道:“合兵之后,經略任何職務?” 王宵獵道:“我的打算是這樣。合兵之后,我們軍隊重新整編,分成前、后、左、右、中五軍。李經略任中軍都統制,兼同提舉一行事務。我們這一支軍隊,我為正職,經略為副職。我不希望同一支軍隊當中,還分成這個勢力,那個勢力。如果這樣,寧可不合兵!” 李彥仙點了點頭:“我明白鎮撫的意思。茲事體大,容我考慮三日如何?” 王宵獵道:“自該如此。經略,我們是要做大事情的,必須要有大氣魄才行。經略怎么做,我不敢多言。但是,只要合兵,就千萬不要三心二意!在一起這么多日子,經略該知道,有什么話,我都會直接說出來。同意,就是如此。不同意,還是跟現在一樣。心里不要有芥蒂!” 李彥仙看了看汪若海,搖搖頭道:“就是知道鎮撫如此,我才會考慮再三。放心,我都明白,三日之后一定給你答案。明天邵興就到盧氏縣了,這種大事,我們總要商量一番?!?/br> 汪若海道:“我本是朝廷任命的京西南路提刑。初到的時候,跟鎮撫也有許多不愉快。時間長了就知道,鎮撫就是這樣。什么事情話說在前頭,讓人不舒服。等到共事了,反而一切都好?!?/br> 李彥仙道:“我自幼想做的是豪杰,不是說話吞吞吐吐的性子。奈何遇到鎮撫說話更干脆,反而顯得我小肚雞腸。沒有辦法,兩萬大軍,只好請鎮撫擔待?!?/br> 王宵獵點了點頭。沉默一會,又道:“在此國難當頭的時候,我不想把精力浪費在不必要的事情上面。不管什么事情,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要摸棱兩可。難聽的話說在前頭,共事的時候,不要耍什么心機。這叫做先小人,后君子。說實話,很多人接受不了這種方式。所以我談合作,談崩的時候多,真能談成的時候少。時間長了,我也很少與人談合作?,F在與經略,我們合則兩利,分則兩受其害,是不得不談了。此事經略深思,我不怕等?!?/br> 李彥仙拱手,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什么。自己從小結交的是英雄豪杰,說話直來直去的人實在太多了。但像王宵獵這樣,一翻兩瞪眼,不討價還價,還真沒有見過。 第409章 先難后易 縣城外面邵云的軍營里,李彥仙和手下的重要將領齊聚一堂。 中間點了一大堆火,上面烤了一只羊,三只雞,旁邊還有一個鍋里煮著豬rou。 親兵給每個人的碗里倒滿了酒。李彥仙舉起酒道:“好長時間,我們沒有聚到一起說話了。且飲了碗中酒,今日我們不醉不歸!” 說完,把碗里的酒一飲而盡。眾人紛紛飲了酒,拿起rou吃。 酒過三巡,李彥仙道:“今日召諸位來,還有一件事情。襄鄧王鎮撫建議,我們兩軍合并。這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做主的,大家一起商議一下?!?/br> 馮賽道:“此事經略做主即可!我等聽命而行!” 李彥仙嘆了口氣:“王鎮撫這個人,帶兵打仗自沒有話說,大家也都看見了。這些日子,我與他一直在虢州,算是大致了解了其為人。其余都好,只是一點,做事不留余地?!?/br> 邵興臉色一變。問道:“經略為何這么說?” 李彥仙道:“我問如何合并,王鎮撫直說就是陜州的兵重新訓練,與其部下混編。合并就是真地合到一起,而不只是名字。要么這樣完全合到一起,要么各過各的?!?/br> 邵云聽了不由怒道:“這樣說,豈不是這廝要吞并我們!” 李彥仙沉默了一會。想了又想,才點頭道:“雖然不是這個意思,但確實是這么回事?!?/br> 邵云冷笑道:“年初婁宿那廝圍陜州,鄧州兵來救,我還以為這廝是什么好人!沒有想到,最后是打了這個心思!我們陜州兵馬經過了多少風雨,豈會這樣就歸順他人!” 李彥仙道:“當年我殺了胡叔夜,你與邵大伯為何會歸順我?” 聽了這話,邵云不由愣住。過了好一會,才道:“經略一心為國,胡叔夜自尋死路,有何話說?我等起兵,就是要驅逐金人,保護鄉民,什么時候把自己榮辱放在心上!” 李彥仙道:“我告訴你們,現在我面對王鎮撫,就是你們當年面對我時的樣子,你們可信?而且王鎮撫沒有殺我,還再次救了我們陜州軍?!?/br> 眾人聽了,不由都愣住,一起看著李彥仙。 李彥仙道:“王鎮撫這個人,依我看,是個赤心報國、抗擊金賊的。不過,他志向遠大,不想把心思浪費在一些小事上面?,F在的形勢,我們與鄧州兵合則兩利,所以他才提出合并。如果我們不同意,王鎮撫只怕也不會放在心上。說到底,我們不足兩萬兵,并不多么吸引人?!?/br> 呂圓登道:“此次進關中,鄧州軍招募了一萬余百姓。加上收攏的韋儀潰兵,約有三萬人。我聽鄧州的人說,這些人只要訓練半年,都是好兵?!?/br> 邵興聽了不由皺起眉頭:“這是怎么說?難道在鄧州兵的眼里,我們跟百姓一樣?” 呂圓登道:“不能說完全一樣,但也相差不多?!?/br> 邵興轉著頭,看著周圍的同僚,見其他人都點頭,覺得不可思議。道:“我等起兵抗金,至今有四五年了。不知打了多少仗,怎么會跟百姓一樣!” 宋炎道:“大伯,我們是打了很多仗。但怎么說呢,鄧州兵打仗跟我們不一樣。比較起來,我們就跟百姓一般,好似不會打仗的?!?/br> 李彥仙道:“說實話,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覺得王鎮撫讓我們全軍整訓不算過分。兩軍完全不一樣,看起來,不能讓鄧州軍學我們,可不就只能如此?!?/br> 邵興道:“經略,聽你的意思,愿意依王鎮撫所說合并?” 李彥仙點頭:“王鎮撫說話太直,確實讓我有些不愉快。但仔細想想,也不是輕視我們,而事實就是如此。站在王鎮撫的地位上,并不是十分愿意要我們的這些兵,只是商州和盧氏重要而已?!?/br> 邵興兩手一拍:“那還有什么話說?經略決定即可!我和邵云兩兄弟,本就是因為經略赤心抗金而追隨。只要跟金軍作戰,做鄧州兵又有什么妨礙?” 李彥仙看著不說話的黨松道:“此事黨將軍覺得如何?” 黨松道:“合并之后,不知經略任何職?又如何安排我們?” 李彥仙道:“鄧州兵將建前、后、左、右、中五軍,以我為中軍都統,兼同提舉一行事務。你們全部入軍校,看學習得如何,參考以前的職務重新任命。大的原則,是你們階級不變?!?/br> 黨松道:“若是學得不好,職務會變啦?” 李彥仙點頭:“那是自然的事。王鎮撫的軍中,自來如此。不要說我們,他父親留下的兵馬中,一些不適合帶兵的將領,也慢慢不再帶兵了。軍隊是打仗的,不合適的人,當然不能留在軍中?!?/br> 黨松道:“經略說的是。我沒有什么話講,經略一言而決!” 李彥仙看著眾人,沉聲道:“如果你們沒有異議,明日我便回話王鎮撫,兩軍合并。我們全部撤到鄧州,用一年的時間,重新訓練整編。商州和盧氏,交給鄧州兵駐守?!?/br> 眾人聽了,一時間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合并是好事,只是這種方式,讓人不愉快。 縣衙里,汪若海對王宵獵道:“今夜李經略與他軍中的將領商量,要不要答應合并??晌铱存倱岬臉幼?,對此事一點不關心啊?!?/br> 王宵獵道:“不是不關心,是此事我們關心沒用,只看李經略的意思?!?/br> 汪若海沉默一會。道:“鎮撫,恕我直言,你做得太絕了些。若是答應李經略,兩軍合并之后,依然各自分兵,他應該欣然同意。合兵以后,再想辦法整編,那時還有人說什么?” 王宵獵看著汪若海。正色道:“參議,這種小聰明我不是不懂,也不是不會用,而是不用。用這種小聰明,縱然一時能夠順利合并,以后卻后患無窮!一支軍隊,有陜州兵,又有鄧州兵,以后必然有無窮矛盾。不是萬不得已,軍隊中不能有山頭,要團結如一人!李經略的兩萬人,不是我不重視,也不是我信不過李經略,而是要從根本上,防止軍隊分裂!為了這個目的,縱然李經略不同意,我也不會妥脅!這是根本原則!世間的事,許多是不能商量的!” 汪若海聽了,不由愣在那里。沒有想到,王宵獵會這么說,出乎自己意料之外。關中一戰,汪若海明顯感覺得出來,王宵獵比以前更自信,不再像從前。 王宵獵說的不錯,依他的做法,現在困難一些,李彥仙不容易接受。但一旦接受了,后邊會少許多麻煩。而如果現在妥脅,或許李彥仙會比較容易接受合并,但后邊的麻煩少不了。特別是依王宵獵的安排,與李彥仙是一正一副兩位首領,下面的將領自然也會各自分派。 汪若海點了點頭:“鎮撫說的是?,F在困難一些,以后就會簡單許多。我小瞧了鎮撫?!?/br> 王宵獵道:“參議,我們要做的是一件大事。要想做成,許多人都要付出,都要改變自己。不是參議小瞧了我,而是參議沒有想到我會付出什么。別說是兩萬陜州兵,與我們救國救民的目的相比起來,就是二十萬又如何?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官員,從一開始就不能背離這個目的!” 第410章 五戶一兵 村口立著七八棵大楊樹,樹葉嫩黃,楊絮輕垂。村口的小河里有一艘破木船,船板已朽爛,在春風中輕輕地晃著。兩只布谷鳥站在不遠處的枝椏上,不住地在叫。 許世杰停下腳步,對眾人道:“你們都是尋常百姓,暫且在這里住半年。等到下半年,一起入軍營訓練,之后再分到各軍里?!?/br> 王中孚問道:“敢問太尉,我們住在這里做什么?” 許世杰道:“在這里我是你們的都頭,可不能亂叫太尉。被別人聽見,不被人笑死?住在這里的半年時間,除了每日訓練,平日里要做些農活。這村子周圍都是好地,又有桑柘,著實是好地方。只是田地荒蕪,道路毀壞,房子坍塌,一時間住不了人。你們要把村子重新收拾出來,好住人?!?/br> 王中孚道:“這樣好莊子,怎么會沒有人了?” 許世杰嘆了口氣:“前幾年金軍的完顏銀術可南下,路過這處莊子,大多村民被殺死,剩下的一小部分被遷往北方,不知幾人能活下來。說起來都是傷心事,不說也罷。時間長了,你們慢慢就知道了?!?/br> 又囑咐了幾句,許世杰帶著王中孚一行人經過河上一座開始朽爛的小橋進了莊子。走到莊口,就見一個老人站在路的旁邊,手中拄著一根拐杖,手中端著一個缺了口的碗。見到許世杰過來,便就舉起手中的碗,不住地向許世杰示意。 許世杰上前,恭恭敬敬接了碗,一口飲盡碗中的酒。遞還碗,許世杰道:“員外,這些人是從關中招來,在你的莊子暫住幾天。等他們進了軍營,打到河東去,為你報仇?!?/br> 老人連連點頭。手中拿著碗,轉過身看著眾人,目光慈祥。 告別老人,許世杰帶著眾人進了莊子。到了莊子中心,指著一處荒廢的大宅子道:“這里是顧員外的住處,沒有得到許可,不許入內!周圍的房子,你們看看有哪些可以住人的,暫時住進去。從明天開始我們收拾房子,之后再整理田地、道路?!?/br> 王中孚道:“都頭說的顧員外,就是村口的老人?” 許世杰點了點頭:“不錯。到現在全莊就只剩他一個活人了。金軍來的時候,一劍穿過臉頰。臉上留了兩個疤,舌頭也壞掉了,現在說不了話。這莊子說起來是顧員外家的,只是現在只有他自己一個人活在世上,有什么用?聽說你們來了,顧員外親自到新野,愿意把莊子獻出來,讓你們居住?!?/br> 說到這里,許世杰又道:“你們排好班次。每天要兩個人,一早到顧員外宅里,灑掃庭院,為他挑水做飯。記住,態度要好,說話要和氣。哪個出了問題,必然重懲!” 一眾人應諾。轉過頭,見顧員外靠在街邊的大槐樹上,笑盈盈地看著他們。 襄陽府衙,王宵獵坐在桌子后邊,慢慢地喝茶。旁邊是李彥仙、陳再道,再邊上是汪若海、陳與義、牛皋和邵凌幾人。汪若海介紹著最近一戰。最后道:“此次進入關中,各軍招集百姓,有一萬五六千人愿意隨我們南下,參軍入伍。除此之外,在虢州斬了韋儀,他潰散的亂軍中,也招了一萬余人。粗略算起來,各種辦法新招的有三萬余人。再加上李都統的兩萬人,我們多了五萬多兵?!?/br> 陳再道聽了不由搖頭:“五萬多人,加上我們原有的六萬多人,這就是近十二萬兵了。以區區八州之地,養這么多兵,可不容易?!?/br> 王宵獵放下茶杯,問道:“年前重新統計了人戶?,F在八州有多少戶?” 陳再道道:“這兩年我們不斷招攬人戶,加上北方百姓南逃,算起來比崇寧年間的人戶多一些。襄陽府大約有十三萬戶,鄧州十五萬戶,隨州和郢州都是約四萬戶,唐州約十萬戶。蔡州戰事多,人戶減少許多,只有約三萬多戶。信陽軍一萬余戶,汝州約五萬戶。全部加起來,五十萬戶有奇?!?/br> 王宵獵道:“如此說,就是約五戶養一兵。確實不容易。到了這個程度,對于地方來說,養兵就是極大的負擔。若是安排不好,很容易引起地方動蕩?!?/br> 陳再道道:“是啊,既要出糧,又要出錢,實在太難了。鎮撫,要不將士們的俸錢減少一些?口糧去年有剩余,一時不會缺少。但錢實在不多?!?/br> 王宵獵搖頭:“不是十分困難,不能減少將士俸祿。他們提著腦袋作戰,豈能虧待?我們多想一想辦法,盡量掙出錢來。還有,多吸引河東、關中人口,充實地方?!?/br> 李彥仙問道:“現在鄧州養兵,不知一兵費多少錢?” 王宵獵道:“士卒入軍,一個月三百文零用錢,吃、穿、住、用都是軍中的。各級軍官、效用,按照朝廷定的俸祿發實錢,不許克扣、折支?!?/br> 李彥仙低頭想了想道:“如此,士卒的錢少了些,軍官的又多了些?!?/br> 王宵獵道:“我們軍中與其他地方不同。士卒參軍,正常都是五年役期。五年期滿除役,除役時會有約二十貫錢的賞錢。當然,現在還沒有人除役,這些錢不必出。他們的家屬都在地方,稅、役之類會有優待。如此算來,一個月三百文就真的是他們的零花錢,不算少了。至于軍官,因為要養一家人,錢少了可是不行。與其他軍隊比起來,不克扣、不折支,一律發實錢,確實發的錢比較多。但是我們軍中除非是打勝仗,會有少量的賞錢,平時是沒有的。這樣一算,也就差不多了?!?/br> 汪若海道:“依現在算,養一兵一年最少要三十貫。若是打仗的時候,一年五十貫也是有的。以十二萬人算,一年就要六百萬貫足錢。不容易啊?!?/br> 陳再道道:“全部人戶加起來不足六十萬戶,就按六十萬戶算,一戶也要十貫錢?!?/br> 王宵獵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李彥仙苦笑:“我的陜州、虢州、商州等地,都是偏僻地方。土地貧瘠,人戶又少,一共養了兩萬兵。如果像鄧州這樣,如何養得起兩萬人?” 陳再道只是搖頭,愁容滿面。 王宵獵道:“說實話,五戶一兵,負擔確實重了。但現在金軍肆虐,兵少了又不行。我們必須重視困難,想解決的辦法。我強調一點,錢盡量由官方想辦法,嚴禁科配于民。這個年月,百姓生活已經非常艱難了,不能夠再加重他們的負擔。哪怕借債,也不能加稅?!?/br> 陳再道道:“前兩年靠著發會子,六百萬貫能拿得出來??摄~錢大多收入了官庫,沒有了銅錢做本錢,會子也不能多發。六百萬貫,加上官吏的俸祿,實在難拿出來?!?/br> 陳與義道:“多收錢,無非是百姓難一點,但也不致于吃不飽飯。只要想辦法,不加稅賦,從百姓手里收上錢來,應該還能做得到?!?/br> 王宵獵搖了搖頭:“想什么辦法?只要從百姓手里收錢,跟加稅賦有什么區別?這些日子,我一再告誡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盡量不要耍小聰明。比如與陜州軍合并,說實話,李都統并不滿意。我說的話太過直率,條件又十分苛刻,可以說是鄧州軍吞并了陜州軍。汪參議提起此事,我就說過,我們做事不耍小聰明。難道我不知道,換個說法,李都統就不會這么不愉快?難道我不知道緩一緩,事情不要這么急,陜州軍心里就會好受一些?為什么不做?因為那樣做,會留下后患。一支軍隊,一旦有了派系,就會產生分裂。這種分裂時間越長影響越大,很難消除?!?/br> 說到這里,王宵獵看著李彥仙道:“好在李都統深明大義,沒有計較這些,兩軍順利合并。話說在這里,李都統這樣做,對我們這支軍隊就是一大功,省卻了無數麻煩。我不是小氣的人,都統的這份功勞我會牢記心中,絕不負了都統!” “哎——”李彥仙嘆了口氣?!盀榱舜耸?,許多將領對我不滿,覺得陜州軍吃虧太多。不過,我相信鎮撫的為人,相信你是一心為了抗金。何必計較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