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你莫要著急,待我過去看看再說。 陶瑾也不敢耽擱,腳下生風,幾乎是一路小跑著回到山居里。 此時二姨娘和陶老爺也在,戴氏面色蠟黃,有氣無力的歪在枕頭上。這二人束手無策,急的團團轉。 陶瑾進門之后就替戴氏診了診脈,而后詢問一下癥狀。戴氏嘔的難受,一只手緊緊抓著陶瑾的手腕。她額頭上沁出密密麻麻的汗珠子,卻始終連一口水都喝不下去。 陶瑾見這癥狀實在有些不妙,便對點珠道:府中大夫開的藥方可有,拿給我瞧瞧。 二姨娘聞言連忙插嘴道:老夫人怕苦,不愛吃那藥湯子。大新年的,還是給想點別的法子吧。 既然如此,那就只好用不苦的法子了。隨即吩咐點珠:叫兩個丫鬟,攙扶著祖母在這屋里來回走一走。我出去一趟,馬上就回來。 陶瑾轉身出門,到小廚房里找了些現成的山楂和梨子。用清水將兩樣水果煮熟,而后放上冰糖開始熬,直將那汁水熬成了粘稠的糊糊狀,晾涼之后這才給戴氏端過去。 這冰糖水喝起來酸甜爽口,戴氏勉強喝下去一些。陶瑾不斷的給她拍背順氣,沒過一會,戴氏就開始慪氣打嗝。 一直折騰到了中午,戴氏的身體這才好了一些。只是仍舊不怎么能吃得下東西,就覺得肚子里像是有什么東西在堵著,無論如何都順不下氣去。 見自家母親這么難受,陶老爺擰著眉頭看著陶瑾:已經折騰了這么久,難道就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我是孤獨的存稿君。作者他說,簽約之前會壓一壓榜單,日更兩千。上推之后每章會改成分量足足的三千。因為存稿很多,所以作者他出去浪啦~請跟讀的小伙伴動動小胖手給個收藏,作者他需要一點動力~~ ☆、治病立功 辦法倒是有,就是不知道父親肯不肯用了。 什么辦法? 母親當年出嫁的時候,外祖母給的陪嫁里面有一套烏木磨成的行針。此物稀罕至極,算是行醫之人的一大法寶。倘若能將那針取來給祖母扎上幾下,不出一個時辰,保管能治好這病。 女人的嫁妝都是私產,無論做什么用處,也都非得本人同意了才行。因此今日若想用這烏木針,勢必就得陶慶天親自出面去求。 因而陶瑾此話一出,陶慶天就立刻皺了眉頭,狐疑的看著陶瑾:你這法子,究竟可不可行?祖母年紀大了,可經不起你這么折騰。 女兒只有這么點本事,父親若是不相信,可以再另外請大夫就是。畢竟祖母身體事大,倘若有個好歹的,女兒也吃罪不起。陶瑾已經拿捏準了自家父親的心思,因此語氣十分篤定。 為父問你一句話,瞧瞧你這是什么態度!陶慶天被將了一軍,心情十分糟糕。 二姨娘見狀連忙安撫:老爺,瑾兒這孩子在廟里長大的,性子都養野了。她不懂得府里的規矩,您也別怪罪。說起來也怪我沒有管教好,您要是責怪,就責怪妾吧。 別什么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分明是母親不正,這孩子跟著就長得歪。你看看宛兒,同樣都是我的女兒,為何差別就這么大!陶慶天惡狠狠的看著陶瑾:說起來你也是嫡姐,還不如個meimei懂事呢。 訓斥完了人,陶慶天轉身就出了門。不管信與不信,為了戴氏的身體考慮,總歸還是得一試。 在他走后,陶瑾始終在堅持著給戴氏揉肚子。二姨娘就坐在一邊,目光不善的望著她。 你真的以為,憑借一個小小的烏木針就能救得了你母親了? 姨娘什么意思,瑾兒沒聽懂。 二姨娘冷哼一聲,嘲弄道:是與不是,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不過也沒差了,今天已經是初一,用不了幾日你就得遣返回廟里。饒是再有手腕,怕是也掀不起什么風浪來。 陶瑾沒說話,一只手狠狠的摁了一下戴氏的肚子。后者吃痛,忍不住輕哼了一聲。二姨娘嚇了一跳,立刻就捂了嘴不敢吱聲了。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陶慶天冷著臉返了回來。他手中拿著一套行針,見了陶瑾,便將那針包扔在炕沿邊上。 見他臉色這般難看,陶瑾料定在母親那邊沒吃到什么好處。將那針包取過來打開,只見里面露出一排烏黑發亮的細針來。雖然是木頭制作,但這做工卻十分精致,與普通的銀針也差不了多少。 陶瑾抽出來一根中等粗的烏木針,命點珠抓著戴氏的手,對準那指頭尖就狠狠的刺了下去。 戴氏昏昏沉沉的正處于半昏迷中,叫這么一扎,立刻就睜開眼睛尖叫了一聲。 二姨娘嚇得臉色發白,連忙跑過去躲在陶老爺的身后。 你這法子究竟行不行?陶慶天也嚇得不輕,有些驚懼的看著陶瑾。 陶瑾也沒搭理他,俯身將戴氏的上衣解開,露出肚臍來。點珠見狀覺得不妙,伸手就要去攔住人。陶瑾手法奇快,抽出三根長短不一的烏木針,對準戴氏肚子上的xue位就扎了下去。 這三根針幾乎是要沒入到戴氏的肚子里,所受的疼痛可想而知。戴氏被疼痛刺激的靈臺清明,張大眼睛憤怒的看著陶瑾:陶瑾,你這是想要了我的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