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694節
丁翔來到中間先是行得一禮,然后才做到椅子上。 張斐道:“丁翔,治平四年,你在何處?” 丁翔回答道:“當時我正在解州,協助薛發運使處理鹽鈔一事?!?/br> 張斐道:“你在薛發運使身邊,平常是做些什么?” 丁翔道:“我協助薛發運使起草文案,以及為薛發運使出謀劃策?!?/br> 張斐又問道:“你是否知道,當時朝廷下詔讓薛發運使和陸知府處理招降嵬名山一事?!?/br> 丁翔點點頭道:“知道,就是我將那道詔令,交給薛發運使的?!?/br> 張斐道:“當時種副使可有占據綏州?” 丁翔點點頭道:“已經占據了綏州?!?/br> 張斐道:“薛發運使可有指使種副使這么做?” 丁翔搖搖頭道:“沒有。因為我們在收到詔令時,種副使已經占據了綏州?!?/br> 張斐道:“薛發運使又是何時知道此事?” 丁翔道:“是在收到詔令之前,相隔應該不到五日?!?/br> 張斐又問道:“之后陸知府下令,讓種副使回青澗城,薛發運使可知曉?” 丁翔道:“這是后來才知曉的,最初是不知道的?!?/br> 張斐問道:“陸知府沒有就此事與薛發運使商量嗎?” 丁翔搖搖頭道:“當時我們并不在延州,故此陸知府并未與我們商量?!?/br> 張斐道:“那么薛發運使在得知種副使占領綏州一事后,又是什么態度?” 丁翔道:“薛發運使是非常支持種副使占據綏州的?!?/br> 張斐道:“薛發運使可有將自己的想法告知種副使?” “沒有?!?/br> “為何?” “因為薛發運使認為,種副使乃是陸知府的部下,該以陸知府為主,而且薛發運使也未有想到陸知府會要求種副使回青澗城。在此之后薛發運使曾為種副使爭辯,并且表示愿意代其受罰?!?/br> “結果呢?” “結果就被貶去絳州?!?/br> “哈哈!” 突然聽得有人哈哈大笑。 尋聲看去,真是曹棟棟那蠢貨。 曹棟棟見大家都看過來,趕緊閉嘴,低頭。 張斐只是無奈地搖搖頭,又繼續問道:“根據朝廷的那份詔令,你認為陸知府是否需要與薛發運使商量?!?/br> 丁翔猶豫片刻,道:“若能與薛發運使商量,固然最好的,但是沒有商量,也沒有任何不妥。薛發運使認為,種副使是在未通知陸知府的情況下,就出兵占據綏州,而當時情況非常緊急,薛發運使又不知道當時的情況,即便沒有那道詔令,陸知府依舊有權下令種副使回青澗城?!?/br> 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與法(八) 有句話說得好,千萬別較真,一旦較真,就會發生這一切是多么的可笑。 丁翔的出現,就讓之前的判決,成為一個大笑話。 因為當時朝廷是授意陸詵和薛向共同主持此事,陸詵是反對出兵,但薛向卻是支持的,但正是因為薛向是支持種諤的,導致他也被貶了。 從法律層面來說,當時朝廷并未給出最終的決策,就只是讓陸詵、薛向、種諤三人來定奪此事,陸詵、薛向是謀劃者,種諤是執行者。 薛向當然是有支持的權力。 從這一點來看,這顯然就是一個政治判決。 只是鴿派取得最后的勝利。 不過從丁翔的供詞來看,薛向顯然是不想再去糾結此事,只是表達自己在當時的看法,并沒有說要去怪罪陸詵。 這也不奇怪,薛向如今正在執行新政,本就是一堆麻煩事,而這事對他而言,已經是往事,不想節外生枝,給自己添麻煩,影響自己現在的職責。 張斐對此也是心如明鏡,也未有在丁翔身上去深挖,就只是問明薛向當時的態度和動作,便讓丁翔下得庭去。 這時,許芷倩上前來,為張斐斟上一杯茶,同時悄悄將一張小紙條放在桌面上。 張斐低頭一看,十分疑惑地看著許芷倩。 許芷倩只是微微搖頭。 “我知道了?!?/br> 張斐點點頭。 許芷倩便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張斐沉吟少許,突然瞧了眼天空,旋即敲槌,朗聲道:“這上午的審理先就到此為止,正午過后,再繼續審?!?/br> 此話一出,所有的貴賓都是一臉愕然。 這審得正如火如荼,你這戛然而止,不是成心吊著咱們的胃口嗎。 可一看天色,確實已是午時,只不過他們身處在這山谷中,并沒有感到非常炎熱。 就算不休息,也得吃飯??! 飯? 呵呵! 他們想多了。 只見張斐站起身來,正準備離開時,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又回過身來,是充滿愧疚地眼道:“諸位貴賓,真是抱歉,由于我們皇庭暫時經費不足,未能給各位提供午宴,所以還請各位自便?!?/br> 言下之意,就是自行解決。 “!” 所有的貴賓都是不可思議地看著張斐。 嘿! 我們可都是河中府的扛把子,有頭有臉的人物,這頭回上你皇庭做客,那是讓你皇庭蓬蓽生輝,伱特么連頓便飯都不給準備。 這豈是待客之道? 你們這么干,那會沒朋友的。 但張斐才不管這么多,直接起身離開了,將他們晾在那里。 許芷倩、蔡卞等人則是憋著笑意,低頭收拾著文案,不敢貴賓們的憤怒目光觸碰。 “這個張三當了庭長,性格也真是一點沒變,還是那么小心眼,睚眥必報?!?/br> 陳琪一邊收拾著文案,一邊向蘇轍抱怨道。 蘇轍唯有苦笑。 這時,李四突然上前來,小聲?。骸疤K檢察長,我們皇庭有為你們檢察院和證人準備午飯?!?/br> 蘇轍愣了下,旋即點頭道:“多謝?!?/br> 果然是精準報復。 “豈有此理!” 韋應方怒不可遏道:“下回他來府衙,若給他一杯茶喝,我韋應方就不得好死?!?/br> 蔡延慶道:“你小聲一點,可別咱們下午來的時候,就只能站著聽審而來?!?/br> 韋應方一怔,心虛地左右看了眼,嘴上還是硬氣道:“他他敢?!?/br> “這個張庭長還真是如傳言一般,狂妄自大,目中無人?!?/br> 折繼祖緩緩站起身來,是怫然不悅道。 這頓午飯倒是其次,關鍵你這么做,太侮辱人了呀! 種詁卻是笑道:“罷了!罷了!只要他能夠公正審理此案,那就足以,一頓飯而已,上哪不能吃?!?/br> 率先離開的張斐,并沒有去到后院休息,而是去到山谷側面的一間休息室。 他剛到不久,李四便請得一人入得屋來。 此人正是王韶。 “張三見過王經略?!?/br> “張庭長有禮?!?/br> 王韶也是拱手一禮。 “王經略請坐?!?/br> “多謝?!?/br> 二人坐下之后,張斐便問道:“冒昧問一句,王經略為何突然決定,不想出庭作證?” 原本下一個證人,就是王韶出庭,而許芷倩突然告知王韶不愿意出庭,這令張斐十分困惑,再加上當時已經到了正午,他索性就選擇退庭。 王韶稍一沉吟,卻是不答反問道:“我與此案關系不大,為何張庭長希望我能夠出庭作證?” 張斐道:“因為據我所知,王經略早年就游歷整個西北地區,如今又擔任西北經略使,對于西北的情況是了如指掌,且與此案并無關系,王經略的看法,會更有說服力。故此我希望王經略提供一些專業意見,比如說,我國與西夏的狀態,又比如說,綏州的地理位置?!?/br> 王韶是文官出身,但又擔任總參謀長,是相對中立的,且他早年便覽西北風光,對西北風土人情,是非常清楚,于是張斐就打算讓王韶以專家的身份出庭,給予一些專業性的意見。 王韶也頭回見識到皇庭的審理方式,不是很了解,對于張斐的解釋,還是不太理解,又問道:“我的供詞,對于此案而言重要嗎?” 張斐遲疑少許,道:“那也不是非常重要,如果王經略沒有來,我也不會特意去勞煩王經略?!?/br> 王韶出庭的作用,純粹是為一些理論加強說服力。 王韶道:“那我就還是不出庭作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