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461節
張斐不禁都退后了幾步,看了看,這明明就是一個法??! 他對自己的字確實沒多大信心。 頓時一陣哄堂大笑。 嚴復他們一群士大夫是直搖頭,這哪是在上課,堂堂國子監教室,卻猶如市井一般,真是成何體統。 王安石卻是幸災樂禍道:“我早就讓這小子練練字,他就是不聽,真是活該讓人笑話?!?/br> “哎他就是一個珥筆,也不能要求太高?!?/br> “哪個珥筆的字寫得不比他好?!?/br> “許仲途,你女婿的字都寫成這樣,你也不教一教嗎?” “!” 許遵真是躺著也中槍。 殊不知這都已經是張斐超水平發揮,因為這不是用毛筆寫得,還算是工整,但是不該他在國子監,就這個場合來說,這字確實寫得不堪入目。 要知道在北宋,這字寫得不好,就比衣冠不整還要令人嫌棄。 就比如說王安石,他文章寫得好,字寫得好,雖然邋遢一點,倒也沒有人說什么。 張斐咳得一聲,“這木板有些不平,你們將就一下?!?/br> 頓時一道道鄙夷的目光射向張斐。 怪木板不平,哪怕就是在石頭上也都不至于寫成這樣。 張斐趕緊轉移話題,問道:“說到法,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韓非子!” “李悝!” “商鞅!” 聽到這一連串的名字,張斐不禁稍稍翻了個白眼,暗道,原來都是一群嬰兒級別水平的選手。嘴上卻道:“韓非子、商鞅、李悝皆是法家的創始人,看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家?!?/br> 說著,他在法后面加上一個“家”字,又順口問道:“那大家對于法家有何看法?” 葉祖洽當即批判道:“殘暴不仁,苛政猛虎,乃野蠻之學?!?/br> 屋外不少人是頻頻點頭。 蔡卞微微皺眉道:“葉兄此言過于武斷,各家學問皆有利弊,法家亦有‘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等金玉良言,治國良方?!?/br> 葉祖洽哼道:“常言道,虎毒尚不食子,若不別親疏,那無異于禽獸不如,此乃泯滅人性之舉;至于說不殊貴賤,呵呵,依我之見,那法家中人,無一人能做到,想那秦孝公、秦始皇就未有濫殺無辜嗎?可商鞅、韓非子又如何處之?不過是愚民之術,何談金玉良言,治國良方?!?/br> 王安石聽得不爽了,是蠢蠢欲動,正欲上前,司馬光一把拉住他,低聲道:“這不是朝堂,是課堂,容不得你放肆?!?/br> 王安石怒瞪他一眼,“朝堂之上我也未放肆過?!?/br> 趙頊聽得一個真切,是笑而不語。 一說法家,必有人談及儒家,儒法之爭,經久不衰,在課堂之上,也是爭論不休。 張斐猶如一個局外人,站在一旁,也沒有在聽他們在爭論什么,就瞅著他們爭得面紅耳赤,心想,這年頭當老師,可真是不要太爽,拋出一個爭議問題,然后就可以等著下課。 “不知老師對此有何看法?” 忽聽得一人問道。 “???” 張斐微微一怔,尋聲看去,見是一個年輕人,不禁問道:“你你說什么?” 那年輕人稍稍遲疑了下,道:“不知老師怎么看待這儒法之爭?” 此話一出,課堂上突然安靜了下來。 方才發生了什么? 我們怎么自相殘殺起來了。 我們不是商量好了么,一致對外嗎? 呀!這小珥筆竟然對我們使離間之計,真是豈有此理。 幡然醒悟的學生們,立刻停止自相殘殺,全部看向張斐。 想不到還有人跟我一樣,游離在外。張斐打量下這年輕人,問道:“你叫什么名字?!?/br> 那年輕人道:“學生名叫蔡京,字元長?!?/br> “蔡蔡京?!睆堨痴A苏Q?,心想,有沒有搞錯,老子上堂課而已,也能遇到這遺臭萬年的大jian臣,真不愧是熙寧年代,遍地是熟人。 “正是?!?/br> 蔡京問道:“老師認識學生?” “呃我只是覺得你這名字取得不錯?!睆堨澈苁欠笱艿?。 蔡京一頭霧水,又問道:“不知老師如何看待這儒法之爭?!?/br> 張斐哦了一聲:“我認為法家勝于儒家?!?/br> 此話一出,教室內外皆是鴉雀無聲。 方才那些爭論之人,也未有一人敢言法家勝于儒家,他們爭得是,法家亦有可取之處。 畢竟儒家在宋朝是非常強勢的,法家只能意會,而不能言明。 司馬光著急了,我讓你來教律學,可沒有說讓你來否定儒學,這么弄的話,你這老師真當不下去了。 蔡京面色一喜,“學生愚鈍,不明其理,還望老師賜教?!?/br> 張斐道:“我是珥筆出身,講道理我不會,我只會講事實。眾所周知,這法家盛于秦朝,自商鞅之后,就只有一位大儒入秦傳道,你們可知是誰?” “荀子?!?/br> “正是??山Y果呢?” “結果未能成功?!?/br> “不錯!” 張斐點點頭,道:“換而言之,在當時的秦朝,儒學算是瀕臨滅絕,我可有說錯?!?/br> “老師所言不錯,但憑這一點,就能證明法家勝于儒家?秦國滅亡又從何說起?”葉祖洽問道。 “你別著急,且聽我說完?!睆堨承Φ溃骸盁o論秦朝滅亡是不是因為法家,但秦朝到底橫掃六合,席卷八荒,憑借的就是法家,記住,是完完全全的法家。 與之對應的就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致使漠南無王庭。那么問題來了,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時,其國內的法家學問,也是瀕臨滅絕嗎?” 一眾學生沉眉不語。 屋外的士大夫們,也是撫須思索著。 張斐等了片刻,就直接言道:“秦皇漢武,一法一儒,但是秦朝就敢徹底滅絕儒學,但凡儒家支持,他都反對,哪怕儒家崇尚的父子親情,哦,正如你們之前所言,此乃人性也,法家都敢否定,就是要獨尊法術,法律就是爹,法律就是娘,但依舊能夠取得成功,你儒家敢嗎? 縱觀歷史,哪朝哪代,敢像秦國獨尊法術一樣,去獨尊儒家,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過就是口嗨,口號而已,其實在他執政期間,用法家學問,可比用儒家學問多得多。 這儒家離不開法家,但法家可以離開儒家,你們說孰優孰劣?” 第三百四十六章 此法非法 這珥筆之辯,多半都是要基于證據的,沒有證據的道理,在公堂之上,只會顯得蒼白無力,就是說出來,讓人反對得。 事實就是秦朝在遵從法家時,是將儒家徹底趕盡殺絕,同時還取得巨大的成功,而儒家可從未這么干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那么從這一點來看,法家明顯要優于儒家。 王安石撫須微笑,他的變法,其實多半也是基于法家思想,然后儒家為輔,因為他的目的是要在短時日內,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那么法家就是唯一的捷徑。 但是他也知道,百姓要是過得非常不好,國家也不可能富強。 他開心,司馬光當然就很郁悶,我請你來,是來讓你講訟學的,你扯什么儒法之爭。 這個問題爭起來,那就沒完沒了了,而且,在這個時刻談儒法,也是非常要命得。 珥筆,你悠著一點。 身為大儒的嚴復,眼看學生們都被問住了,是心急如焚,不禁將室內邁出一步,卻被文彥博給攔住,“嚴兄若出聲,那便是輸了?!?/br> 嚴復一怔,羞愧一笑,又退了回去。 你一代大儒,跑去跟張斐爭論學問之事,那無論輸贏,至少證明張斐是跟你嚴復一個層次的,那他當然有資格當這老師。 正當這時,第一排站起一個年輕人來,“法家剛愎自用,獨斷專行,自容不下別家學問,而儒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故兼各家所長。但不知老師認為二者孰優孰劣?” 嚴復聞言,長松一口氣,他方才也準備這么說的,不禁問道:“此子是何人?” 司馬光瞧了眼,“好像是上官凝的次子,上官均?!?/br> “哦原來上官成叔之子,難怪,難怪?!眹缽托牢康厣陨渣c頭,又看向張斐,瞧他會如何反駁。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兼各家所長?!?/br> 張斐念了一遍,是稍稍點頭,笑道:“聽著好像是有點厲害。那么依你之言,這儒家定也兼法家之長,如果是,具體又是指什么?” 上官均回答道:“不可否認得是,自李悝變法之后,其后所有朝代的律法,全都是基于他的《法經》,后來又經儒家改造,提倡慎刑、少刑,注入仁德,從而進一步完善了律法?!?/br> 張斐點點頭,又問道:“《宋刑統》也是與法家有關?!?/br> 上官均點頭道:“當然?!?/br> 張斐不禁目光一掃,“你們怎么看?” 幾乎所有人都點頭,表示贊成。 張斐見罷,不禁深深嘆了口氣。 蔡京問道:“老師為何嘆氣?” 張斐一臉悲傷道:“因為傷心,難過,想哭?!?/br> 爭個學問,又不是比文招親,你還爭出個傷心、難過來,這! 別說這些學生,就連門外士大夫們都是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