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78節
呂公著大怒,老子一生清廉,怎容此廝誣蔑,“你這刁民真是無法無天,本官讓你拿出證據,你又不拿,你這不是成心戲弄本官嗎?” 說到后面,他都委屈了。 欺負人了不是。 張斐反問道:“敢問知府,王司農說沒有威脅小民,你們可有讓他拿出證據來?” 呂公著氣急不過道:“但現在是你告他買兇傷人,他告你誣陷,你得證明自己沒有誣陷他?!?/br> 張斐又道:“但他也說了小民敲詐勒索他,他拿出證據了嗎?那小民是不是也可以告他誣告?” “……?” 屬實閉環了。 呂公著道:“你這簡直就是胡攪蠻纏?!?/br> 張斐道:“小民絕無胡攪蠻纏,小民不拿出證據來,就是怕你們官官相護,記得當時審理阿云一案時,司馬大學士為求公平,也容許我暫不透露證據。 除非讓我與王司農對簿公堂,否則的話,我就是被你打死,我也不會拿出證據來的,天知道這證據拿出來,會不會莫名消失?!?/br> 又是這一招? 呂公著真是恨得牙癢癢,他依稀記得,當初張斐也是用同樣的招數對付司馬光,只不過當時他是拿皇帝出來說,如今改用司馬光。 這真的是一環套一環,下回是不是就用他呂公著了。 真是好一張伶牙俐齒??!李開抬了下手,制止上前來的衙差,又向張斐道:“你是要與王司農對簿公堂嗎?” 張斐道:“而且還要開堂審理,他敢嗎?” 李開問道:“你怎知王司農不敢?!?/br> 張斐道:“他若敢,那最好不過了,我要在天下人面前,拿出證據,來戳穿他那虛偽的面孔?!?/br> 呂公著點點頭,有氣無力道:“好!本官答應你,到時你若拿不出證據來,本官絕不會輕饒你?!?/br> 他也明白李開的意思,他們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又都拿不出證據來,索性讓他們兩個自個去爭。 張斐自信滿滿道:“如果小民拿出證據來,也望知府能夠秉公處理?!?/br> 第六十九章 舌戰開封府 話都已經說到這份上,那就是針尖對麥芒。 呂公著派人告知王文善,如果他要告張斐,就必須與之對簿公堂。 畢竟你們兩個都拿不出具體證據來。 如果不這么干的話,開封府可能就背了這鍋。 呂公著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名聲毀在這二人手中。 雖然他不爽張斐,但是他也認為事情鬧到這一步,王文善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若是換成王安石、司馬光,等正直的大臣,遇到這種事,唯恐避嫌不及,又怎會主動去找張斐。 王文善直接就答應下來,還表示自己一定要與張斐對簿公堂。 這氛圍都已經營造出來了,哪怕退半步,那可都是心虛的表現。 關鍵他不認為張斐手握證據,他一點也不害怕。 雙方都表現的非常強硬。 直奔高潮! 馬上就鬧得是滿城皆知。 百姓們是趕緊買好瓜子,坐等這大戲上演。 這事斷斷續續也持續了這么久,總得給一個大結局??! 爛尾沒屁眼。 與此同時,那王文善也在朝中哭訴,表示上回自己被張斐勒索敲詐,是自己認為外甥有錯在先,故而選擇讓步,沒有想到卻是換來這種結果。 以結果論的話,王文善的話,當然是更加可信。 畢竟李四一案,所賠償金額,確確實實創下地主界的記錄。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是很不合理的。 也不理解為什么王文善要答應。 要知道朝中本就大多數官員都是支持王文善的,哪怕就是王文善叫人揍得張斐,那在他們看來,也是應該的。 這小子著實可惡,上回給了他一個教訓,他卻不知悔改,又弄了個房貸出來,令許多官員忍痛割rou,倒是便宜了那王介甫。 而如今一些中立的官員,也開始偏向王文善,認為張斐敲詐勒索的可能性要更高。 此事當然也驚動了宋神宗。 在房價一事上面,宋神宗最終是采納張斐的建議,可見他是非常欣賞張斐的。 他趕緊找來許遵,問明緣由。 “原來如此!” 宋神宗點點頭,又道:“可是他到底有沒有證據能夠證明?” 許遵沉默少許,如實道:“據臣所知,他……他應該是沒有確鑿證據?!?/br> 宋神宗立刻道:“既然如此,卿為何不阻止他?他這分明就是沖動之舉,卿真應該先告知朕,朕自會替他做主??!” 許遵道:“臣有告誡過他,但是他似乎很有把握,而且根據他之前的表現來看,他常常出其不意,故此臣以為他肯定還是有辦法的?!?/br> 宋神宗皺眉道:“但如今這事越鬧越大,萬一他輸了,朕想保他,可也非易事??!” 一個登州女子,讓他的圣裁都成了笑話,可見在司法上,皇帝要保一個人不是那么容易??! 許遵聽著就放心了,也非易事,那就是說,還是能夠保的,忙道:“陛下還請放心,以臣對他的了解,其為人還是非常謹慎的,不會沖動行事?!?/br> 宋神宗點點頭道:“但愿如此吧!” …… 呂公著可不想借此事來增添開封府的關注度,還去故意拖上幾日,增加一點曝光度,他是選擇馬上就開堂審理。 他期待速戰速決。 此案也非常簡單,就是看他們誰能夠拿出鐵證來證明自己說得是實話,對方是在說謊。 反正總有一個人是在說謊。 然而,此番前來開封府觀望的人,也已經創下記錄。 雖然宋朝一直都允許民告官,但從未有過官與民對簿公堂,一般來說,都是狀紙交鋒,最多也就是閉門調查審理。 自張斐到來后,對簿公堂,仿佛變得是越來越常見了。 一輛馬車緩緩來到開封府門前,只見王文善與陳瑜從車中下來。 “王司農!” “王兄!” 頓時就有不少官員迎了上去。 “王司農,此番可不能再心慈手軟了,一定要好好懲治一下那刁民?!?/br> “不錯!這刁民都勒索到咱們官員頭上,可不能助長此風??!” “王兄,我們都是支持你的,倘若今日那刁民拿不出證據來,開封府要不立刻嚴懲他,我們就去陛下那里彈劾開封府。那刁民能走到今日,我看開封府就得負很大的責任?!?/br> …… 一大群官員圍著王文善,紛紛為其打氣。 別看張斐只是一個珥筆之民,但是他在朝中仇恨,那真是不比王安石少,這些老爺們真的非常非常不喜歡這小子。 太囂張了! 完全不將他們這些老爺們當回事。 關鍵這其中涉及到一個階級問題。 這一次對簿公堂,如果王文善贏了,一定要將這小子徹底整死,決不能再給他翻身的機會。 “多謝諸位百忙之中來支持王某人,王某人真是……” 說到后面,王文善哽咽不語。 那些官員見罷,更是憤怒不已,看看,這都把人欺負成什么樣了。 豈有此理。 而此時,只見三個老者步行來此,正是王安石、司馬光、陳升之。 陳升之望去不遠處被簇擁的王文善,又偏頭看向王安石和司馬光,“二位以為誰會贏得這場官司?” 司馬光搖搖頭道:“不好說??!從目前所得知的消息來看,那小子手中應該沒有鐵證,故此他才會要求對簿公堂,這是他慣用的伎倆?!?/br> 王安石聽他話里有話,呵呵笑道:“君實似乎對于上回阿云一案,還耿耿于懷??!” 司馬光瞧了眼王安石,“上回他怎么贏的,你王介甫心里就沒點數么?!?/br> 王安石哈哈一笑,旋即又道:“輸了就承認,不能把責任推倒別人頭上,此非君子所為?!?/br> 司馬光惱怒不已,但也不得不認。 那場堂審,他確實輸了。 忽聽一人喊道:“張三來了?!?/br> 眾人抬頭望去,只見張三裹著一件爛斗篷在李四的攙扶下,一瘸一拐地往這邊走來。 大家依稀還記得那個身著光鮮亮麗的珥筆之人。 一轉眼,就變成這模樣。 真是我見猶憐??! 真是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