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740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朱棣:“……” 這一切太長,從憂心忡忡到幾乎要悲痛欲絕,而后突然驚喜交加,可現在對朱棣而言,卻好像驚比喜還多一點點。 他再也按捺不住地猛然推門而入。 朱高燧似還要滔滔不絕地接了朱高煦的話茬,想再說點什么。 張安世卻已臉色大變,慌忙行禮道:“臣見過陛下?!?/br> “嗯……”朱棣沉著臉,目光逡巡,很快就看到了朱高煦和朱高燧。 二人都坐在病榻,臉上雖依舊沒有什么血色,卻似乎病情已經大為好轉,沒了性命之虞。 當下,朱棣總算是放下了心。 朱高煦和朱高燧卻是大驚起來,而后慌忙拜下道:“兒臣見過父皇?!?/br> 朱高燧開始流眼淚,口里悲慟地道:“一別父皇六載,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原以為病入膏肓,再不能與父皇謀面,念及父皇養育之恩,為人子者,卻還需父皇白發人送黑發人,便疾病交加之余,更痛不欲生,幸賴兒臣總算轉危為安,還能繼續給父皇問安,兒臣……兒臣……便是下輩子淪為畜道,也甘之如飴了?!?/br> 說罷,忙不迭地伏地叩首。 朱棣目光復雜地看了一眼朱高燧。 而后又見張安世用一種詭異的眼神去看朱高燧。 當下,朱棣只上前,嗯了一聲,表示自己已經接收到了。 朱棣只目光炯炯地看著張安世道:“張卿,他們……身子大好了吧?” 張安世道:“回稟陛下,臣幸不辱命,總算是大好了,現在應該沒什么問題,幸虧兩位殿下身體結實?!?/br> 朱棣將心徹底的擱下,背著手,突然想起了什么,回頭去看其他的大夫:“隨來的其他病患呢?他們如何?” “都有好轉的跡象,有四五個已大好了,其他的……還在用藥,應該不成問題?!?/br> “哎……他們也是爹娘養的啊,幸賴總算是救了回來,世上少了幾個肝腸寸斷的父母?!敝扉Ω锌宦?。 那大夫不知如何回應,手足無措。 亦失哈則不知從何處,尋了一把椅子來。 朱棣端坐,眾人擁簇著他,一個個大激進派氣不敢出。 朱棣才道:“這瘧疾……用藥竟有如此奇效嗎?” 張安世有些尷尬,因為陛下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這令他不得不小心應對。 于是他道:“此藥本是出自大洋深處,乃是那鄧侯爺,萬里迢迢帶回來的,臣讓人種植了一些,其實一開始,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而且它的藥理,還需讓人再好生研究一二,只是現在情況情急……所以不得不……” 朱棣眼眸微微張了張道:“又是那個鄧???” 朱棣忍不住既欣慰又感慨地道:“此人千辛萬苦,所帶來的寶貝,還真是不少,朕現在思來,還是低估了他的功勞?!?/br> 張安世則道:“現如今,他負責農莊的事宜,即便是這栽種的樹,也是他悉心帶人種植出來的,陛下……他常常跟人說,亦失哈是他的偶像。不,臣的意思是,他在宮中時,見亦失哈公公對陛下忠心耿耿,為了伺候陛下,廢寢忘食,只想著能夠為陛下分憂,便再無其他雜念,因而深有感觸,也要做亦失哈公公這般的人?!?/br> 亦失哈站在一旁,心跳加快。 這亦失哈雖然知道張安世頗有幾分捧鄧健的意思,可這一番話,真是厲害。既讓亦失哈將來不得不每日在陛下說一些鄧健的好話。 同時,陛下身邊最信任的就是亦失哈,既然鄧健和亦失哈是一樣的人,那自然而然,也該無條件地信任鄧健了。 第425章 生財有道 朱棣聽罷,點頭。 現在兒子沒事了,朱棣稍稍松了口氣,可他此時卻對另外一件事滋生了興趣。 他板著臉,頷首鼓勵道:“鄧健此人,堪為楷模,將來還要敘功?!?/br> 說罷,瞥了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一眼道:“你二人……出去一下?!?/br> 朱高煦和朱高燧對視一眼,大驚,朱高煦道:“父皇,這是兒臣的病房……” “又死不了?!敝扉Φ溃骸霸谶@病房里有何用,出去!” 朱高煦和朱高燧不敢辯駁,便只好都怏怏地告退出去。 朱棣這才抬眼看向張安世道:“張卿,朕若是記得沒錯,你說此藥能掙銀子?” 張安世:“……” 果然,陛下對賺錢是一如既然的上心。 深吸一口氣,張安世道:“陛下,能!” 他回答得很篤定。 他的這句肯定,令朱棣的眼眸中的光越發明亮,朱棣道:“說來朕聽聽?!?/br> 于是張安世道:“對于出海和各藩鎮而言,瘧疾乃是死亡率最高的因素,正因為如此,所以百姓畏懼出海,而藩鎮中的百姓,病亡頗多,所以人丁也無法增長,這才是阻礙藩鎮商貿以及發展的最大因素?!?/br> 頓了頓,張安世接著道:“有了此藥,就意味著大量的貿易成為了可能,太平府可以與各藩鎮之間互通有無,雖然距離極遠,可只要海船足夠,再遠的距離,也不在話下。陛下……臣打算,在太平府,專設一處海關,所有出入海關的艦船,都要繳納稅賦,陛下可知,這收入會有多高嗎?” 朱棣聽著,卻是一頭霧水。 原來竟只是征稅,雖說稅賦肯定是有一大筆銀子,可對于所謂的海關稅賦,朱棣卻有點狐疑,畢竟這事兒……他覺得有些玄乎。 可張安世卻知道,這海關的稅賦有多重要,而且一旦鼓勵大規模的出海經商,數不清的貨物互通有無,這關稅就可怕了。 最重要的是,天下各府縣都不肯新政,這也就意味著,太平府將是天下唯一的一個對外窗口,所有要與大明進行貿易的商貨都不得不經過太平府這唯一的口岸來進出。 這是什么?這就是下金蛋的母雞??! 而太平府,則也成為了天下外貿商品的集散地,對于整個太平府而言,等于是又有了一個全新的支柱產業。 除此之外,海外的貨物,必然會經過太平府這邊商品的集散,沖擊天下各府縣,不但會大量的吸引人口,而且吸引天下的資金。 這等于是以太平府為首,各藩國為輔,甚至還囊括了大食、天竺等地的番商,直接與十八省進行抗衡。 又因為太平府的稀缺性,必然導致各藩地甚至是諸多番商,在太平府關稅等舉措之下,成為太平府的造血對象,太平府將越來越強壯,成為一個被滋養出來的龐然大物。 當然,各府縣也不是不可以打開口岸,也學習太平府的方法。 只不過……單單打開口岸,收取關稅,是不夠的,海商們將貨物運到你這個地方,需要的是暢通無阻的物流,需要安全感,甚至需要快捷的交易。 這也就意味著,你需要修建鐵路,需要拓寬運河,需要營造對商賈們較為有利的律令,而不是隨便什么一個士紳或者讀書人,就可斷了人家的財路。何況,還需吸引大量的商賈聚集。 話說回來,你能干成這三點,其實就等于已經實行了新政。 在沒有新政之前,太平府就是天下唯一的口岸,沒有之一。 可若是你繼續頑固守舊,依舊還故步自封。 那么這源源不斷的財富,數不清的金銀、貨物出入,還有無法想象的關稅統統都落在了太平府的頭上。 到了那時,可能就真正的要富可敵國,整個太平府,將超越整個十八省,成為一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龐然大物了。 朱棣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可張安世卻能意識到,以太平府為主導的海貿,就意味著趴在四海之內進行吸血。 于是張安世便耐心地道:“陛下將太平府,賜予臣為封地,當初就許諾,太平府一成的稅金,歸臣所有。臣已想好了,新設的關稅,除了五成用來太平府的經營之外,其余四成,自然是貢獻內帑的,剩下的一成,臣雖是慚愧,所謂無功不受祿,不過……畢竟這是陛下的許諾,臣卻是只好收下了?!?/br> 張安世邊道,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朱棣。 其他的稅賦,張安世還真不敢動,那可是太平府的民脂民膏,雖說也能抽取一成,可絕大多數,張安世還是又用回太平府的各種建設上頭。 可關稅…… 張安世就不打算客氣了,這一成,他必須得拿,不然,張家這藩地,豈不是白給了嗎?他張安世站著還能要飯? 此時,張安世故意又提及此事,就是要朱棣表個態,這不是錢的事,就是個態度的問題。 朱棣聽罷,倒也干脆利落,直接道:“朕早有許諾,怎的現在又問起?以后休要再問!” 張安世真想說一句陛下爽快! 他心里的一塊大石落地,那可就真不客氣了。 當下,張安世心頭雀躍,笑吟吟地道:“至于其他的四成,臣會按時上繳內帑的?!?/br> 按理來說,天下的稅賦,都該收歸國庫。 不過大明的國庫,是沒有關稅這一個增項的。何況,這太平府都已和朝廷沒有關系了,如今乃是張安世這個蕪湖郡王的藩地,正因為如此,這一筆銀子,上繳內帑也很合理。 朱棣卻是問:“除了關稅,可還有其他的收益?” 朱棣終究還是有些不甘心。 張安世卻笑了笑道:“陛下,單此一項,就十分可觀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買賣。譬如錢莊,還有商行,都會有大量的增長。陛下……眼下最緊要的是,熬制更多的藥,救活更多的百姓,使百姓不畏海外的疾病,這才是根本。另外,還要制造更多的武器,供應各個藩國,臣想好了,自打江西的鐵路失敗,市面上大量的鋼鐵價格暴跌,現在正好是鼓勵制造甲胄、火器、軍械,出售諸藩的時候?!?/br> 朱棣心里隱隱有一些失望,他還以為張安世是打算拿捏著這藥,來牟取暴利呢。 這可是決定生死的藥物,這瘧疾又較為普遍,一旦感染,必要重金求藥,如此一來,掙個盆滿缽滿,可一丁點也不難吧! 不過細細一想,此等救命之藥,若拿來掙銀子,若是尋常的商賈,倒也無可厚非。 可對于堂堂天子和張安世這郡王而言,這銀子掙了卻就有些燙手了。 朱棣何等聰明之人,自然是明白這些的,他吐出了一口濁氣,便道:“此番,卿有大功,這太平府的事,你自裁即可,不必報朕?!?/br> 朱棣頓了頓,又道:“漢王與趙王,雖是朕的嫡子,可他們已分封域外。接下來,若是洽商的時候,不要看朕的情面,該怎么談就怎么談,可不能便宜了他們?!?/br> 這真就是親父子也明算賬了! 于是張安世肅然著臉道:“公是公,私是私,陛下放心,臣不會手下留情的?!?/br> 朱棣道:“哎,真是虛驚一場?!?/br> 說罷,他起身:“走,隨朕去瞧一瞧?!?/br> 張安世奇怪地道:“陛下是要探望兩位殿下?若是如此,臣去請兩位殿下來便是?!?/br> 朱棣搖頭道:“探望他們做什么?去探望隨來的一些病員?!?/br> 頓了一下,朱棣又道:“這些人,可都是漢王和趙王的隨扈,乃是親信之人,此等親信的隨扈,是絕不可寒了他們的心的?!?/br> 嘆了口氣,他繼續道:“你也一樣,身邊的人,不只是要待遇優厚,使他們衣食無憂,且還需時刻探問他們的疾苦,要知曉他們心中想著什么,憂慮著什么!唯有如此,人家才肯甘心情愿為之赴湯蹈火!” “如若不然,你出門在外,縱有數百數千個護衛,時刻守護,又有何用?若是心腹之人,有十個八個,就足以周全了,可若只是虛張聲勢,你身邊的人再多,其實也是破綻和隱患,但凡有人對你不利,只需收買周遭一兩人,便足以教你后悔不迭?!?/br> 張安世虛心道:“臣謹遵受教?!?/br> 朱棣欣慰地點了點頭,接著道:“這兩個逆子,未必都懂這個道理,朕就算和他們說,他們也未必放在心上。朕去探問一二吧,就當是給這兩個逆子收拾局面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