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02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唯一讓胡儼混的不愉快的……就是最近他不知得罪了什么人,昨日去文淵閣見幾位大學士,解縉對他比較冷漠。 而翰林院里,似乎也有人開始在抨擊國子監人浮于事。 甚至有小道消息,有御史想要彈劾他。 這令胡儼匪夷所思,他平日里與人為善,何況他和解縉也算半個同鄉,他是南昌府人,解縉是吉安府吉水縣人,原本一直保持著比較好的私人關系。 可怎么轉眼之間,就翻臉了? 胡儼怎么想,也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他最終還是淡然了,管他的呢! 說起來,這幾日,他都在盯著張安世!張安世的正義堂那兒,隔三岔五傳出鬼哭狼嚎的聲音,這令胡儼格外的警惕。 其實在太祖高皇帝的時候,國子監治學非常嚴格,當時國子監用法嚴峻,國子生請事假回家的,也被判戍邊。 胡儼到任后,立即上奏廢除了這條規定,因此,這國子監的學風才開始懶散起來。 現在張安世的出現,讓胡儼嗅到了一絲太祖高皇帝在時的氣息。 這令胡儼很不安。 于是時不時地在張安世的面前敲打,表示……不能苛責讀書人。 張安世被叫了去,則回答道:“恩師……不,胡祭酒,我這是為了學生好啊,嚴師出高徒,難道這也不對嗎?讓學生放任自流,教出來的還是讀書人?那不就成了京城三兇那樣的人?” 胡儼:“……” 胡儼只是搖頭,索性不作聲了。 又過了幾日,太子妃張氏讓鄧健來請張安世。 現如今,東宮這邊的紡紗已有規模,張氏是個擅長管理的人,將這東宮的宦官和宮娥管理的井井有條。 此時,張氏正穿著布衣,親自擺弄著她的紡車,朱瞻基則在旁托腮,乖乖守著母妃。 張安世徐步過來,笑嘻嘻地道:“阿姐的手藝真了不起,若是外頭的人曉得自己買的棉紗,竟還有阿姐織的,怕是要哄搶?!?/br> 張氏站了起來,笑吟吟地道:“你自做了博士,連說話都漂亮了?!?/br> “阿姐尋我何事?” “還不是你那姐夫,這些日子,他是茶飯不思,焦頭爛額,現在滿京城的舉人都在鬧,按下了這一頭,另一頭又不滿,父皇將科舉這樣的大事交給他處置,可現在最難的,卻是一碗水端平,現在還未開科就如此,等真正放榜了,還了得?你的姐夫現在騎虎難下,愁死了?!?/br> 頓了頓,張氏接著道:“你不是還懂醫藥嗎?你得想想辦法,給他開幾副滋補的藥膳,如若不然,我怕他身子遭不住?!?/br> 張安世笑著道:“開藥膳有什么用,解鈴還需系鈴人,依我看,只要放榜出來,高中的也有北方的讀書人,而不像太祖高皇帝和建文時那樣,這榜上都是江南的讀書人,不就好了?!?/br> 張氏聽罷,便道:“說你糊涂,你便有幾分聰明的樣子,可說你聰明,你又糊涂了,這科舉取士,豈是想讓誰中就讓誰中的?若真這樣倒也好了?!?/br> 張安世想了想道:“如果真有北方籍的讀書人……高中呢?” 張氏道:“若是如此,倒沒這么多閑話,你姐夫也可安心了。只是……依我而言,這怕不容易?!?/br> 第095章 京城五大名儒 張安世便道“我可以幫忙,我要為姐夫分憂,姐夫平日里對我最好,我拼了命也要為他排憂解難?!?/br> 張氏笑了:“你有此心就好?!?/br> 朱瞻基在一旁道:“母妃,母妃,我也拼了命要為爹娘排憂解難,我是真心的?!?/br> 張氏摸摸朱瞻基的腦袋,一臉贊許。 張安世卻是低著頭不語。 其實方才他確實是在吹牛。 可現在,一個念頭突然冒了出來。 有沒有一種可能,也就是說……一種真正解決姐夫煩惱的可能。 他腦子里電光火石之間,開始瘋狂地運轉起來。 現在是永樂二年,而明初時期,科舉的制度其實并不完善。 雖然明太祖開科舉之后,對制度、文體都有了明確要求。士人參與科舉考試必須通過三場的考試。不過寫法或偶或散,初無定規。 因此,其實大家都是盲人摸象。 真正科舉開始形成了嚴格文體的時期,應該是在洪武二十多年。 這其中,也不過是經歷了兩次科舉而已,現在是第三次。 江西的讀書人,或者說,整個南方的讀書人能夠形成巨大的優勢,一方面固然是北方多兵禍,而南方相對穩定,所以南方文風鼎盛,對北方有很大的優勢。 而另一方面……現在這個時代,對于科舉,像有些像后世剛剛恢復高考的時期。 大家都不知道考什么,所以出卷的題目也并不難,能考中的人……只要比其他人更優秀即可。 這科舉,還沒開始真正的卷呢。 真正卷起來,到了明朝中葉,甚至是明朝末期,那時候的考卷才是變態無比,而無數的考生,為了能夠考中,早就將科舉的套路摸的滾瓜爛熟,從如何討巧作文章,如何練習八股格式,再到如何將四書五經背個滾瓜爛熟,還有專門應付考試的一些老師,每日啥也不干,就瞎琢磨考官的喜好。 這是一場軍備競賽,而這場軍備競賽還未開始,大家拼的還是底蘊。 顯然很多人還沒有真正開始意識到,往后數百年,那些讀書人為了科舉是如何瘋狂的。 這就如,后世任何一個經歷過無數內卷,每日做各種題庫,還飽受各種補習班熏陶的考生,若是放在恢復高考的時候,那是何等的金光閃閃。 張安世深吸一口氣,他心里生出了一個念頭……我張安世可能不懂啥叫八股文,但是我特么的懂考試啊,我知道怎么卷啊。 如果他尋北方籍的讀書人,和這些尚且處于混沌狀態,尚且沒有摸清考試套路的讀書人們來考一場,會怎么樣呢? 這樣一想,張安世有些不能淡定了。 至少可以試一試! 丟一個經歷過衡水中學的家伙,送到恢復高考的時候,會是什么樣子? 張安世情不自禁地驚呼起來:“哈哈哈哈……我想到了?!?/br> 說罷,一溜煙便跑。 張氏見張安世這冒冒失失的樣子,不禁嗔怒:“像什么樣子,只夸你幾句,你便又這樣了……” 說著,張氏搖頭。 朱瞻基在一旁坐得筆直,奶聲奶氣地道:“母妃,兒臣就不一樣,兒臣就不冒冒失失,兒臣最聽母妃的話了?!?/br> …… 張安世興沖沖地回到了國子學。 箭步沖進了正義堂。 高呼一聲:“怎么樣啦,這家伙有沒有皮癢?!?/br> 顧興祖讀書讀得更認真。 朱勇和張軏拿著戒尺,來回踱步,圍著顧興祖轉圈圈。 只有丘松頭枕著腦袋,在課桌上酣睡。 張安世沖到顧興祖的面前,劈頭蓋臉便問:“你家原籍哪里人?” 顧興祖一見博士張安世這兇相畢露的樣子,便戰戰兢兢,眼淚在眼眶里打轉,這時候連他的阿爺也靠不住了,只好怯生生地道:“回博士的話,俺……俺是揚州人,祖籍是湖南湘潭?!?/br> 張安世一把抓著他的衣襟拎起他,道:“我說的是戶籍,戶籍,你家的戶籍黃冊在哪?” 顧興祖要哭了,磕磕巴巴地道:“本來是在南直隸,后來……后來……他們殺死了俺爹娘,俺爺投了北軍,應當……應當移戶去了北直隸?!?/br> “北直隸?”張安世眼睛一亮:“你確定后來沒有移戶嗎?” 顧興祖道:“沒……沒有……俺爺東征西討,沒這功夫,而且許多靖難之臣,戶籍都在北平,也沒見有人去改?!?/br> 北平現在是永樂年間的龍興之地,是當初從龍的象征,這可是一筆資歷,有人愿意改才怪了。 張安世一拍顧興祖的腦袋,整個人興奮地大笑著道:“哈哈哈哈……這樣的話,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好,實在太好了,我很欣慰,興祖啊,你可知道為師一直很看重你?你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br> 顧興祖:“……” 張安世接著道:“我思來想去,咱們讀書……還是太散漫了,男兒大丈夫,要立大志向,就要不怕艱苦,你尚書背完了嗎?” “只勉強能背熟?!?/br> 張安世罵道:“狗東西,三日都背不熟,要你有何用,今日起,十天之內,四書五經都要倒背如流,若是背不出,那便是欺師滅祖,實話告訴你,丘助教早想將你炸飛天了,一直都是我在攔著,你再偷懶試試看?!?/br> 顧興祖瑟瑟發抖起來:“我……我背,我背……” 張安世說出了他的決定“十日之后,你就要作文章啦,你要考進士?!?/br> 顧興祖:“……” 即便他的智商還不錯,可這時候他還是覺得自己的腦容量有限,無法容納這樣爆炸的信息量。 張安世此時的表情很是嚴肅,帶著幾分兇狠道:“考不中,你就死定了,別怪我沒提醒你,我張安世什么事都干得出的?!?/br> 這一點,顧興祖信。 張安世狠狠一拍顧興祖的肩:“現在告訴我,你有信心嗎?” 顧興祖可憐巴巴地道:“沒……沒有……” 張安世大怒,鼓著眼睛道:“有信心嗎?” 顧興祖身子抖了抖,下意識的就道:“有?!?/br> 張安世終于笑了,道:“你們都聽見了,他自己說有信心的,還給我立下了軍令狀,若到時候丟了咱們四兄弟的臉,他就死定了?!?/br> 顧興祖:“……” 張安世摩拳擦掌:“眾兄弟,過來,我有事吩咐?!?/br> 一下子的,朱勇幾個情緒就上頭了。 對呀,咱們也要參加科舉,不,送人去科舉。 這才有出息。 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