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書迷正在閱讀: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一路向北、爽文女主她不想爆紅、才會相思(骨科1v1、sc、he)、向陽、紫霧彌漫、跟蹤罪犯
自唐之衰,干戈饑饉,父不得育其子,子不得養其親。其始也,骨rou不能相保蓋出于不幸,因之禮義日以廢,恩愛日以薄。其習久而遂以大壞,至于父子之間,自相殘害。 這樣看來,有關柳開吃人肝的事,確有可能發生,大約秉承前世遺風,不過是否如此嗜食,并當著下屬的面活剝俘虜,卻不免令人生疑。但不管怎么說,戰亂早已結束,世道也已轉變,誰再有這種舉動,自然難容公議。特別是隨著社會理性的回歸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到北宋中葉以后,文人士大夫對此就更為憤懣。于是柳如京在他們筆下便成為性兇惡的怪人,各種版本的傳言遂流散開來,以至于真假難辨。 以后宋人還寫有一個故事,說他與處士潘閬為莫逆之交,柳仲涂膽大妄為的性子常遭到潘閬嗤笑。某次,柳開途經揚州,潘閬與他相聚。驛站中有間房大門緊鎖,他問何故?驛吏回答以往客人凡住宿于此,無不驚嚇,故閑置十多年。柳開聽罷,對眾人說:吾文章可以驚鬼神,膽氣可以詟夷夏,何畏哉!隨之破門而入。晚間,潘閬涂紅抹綠,穿作牛頭馬面,爬進屋內梁上,裝神弄鬼,柳開竟被唬住,一再告饒。此事意在挖苦柳開以膽大自居,但碰見鬼神也不免心虛。 若要只責備柳開一人性情暴躁,還是有些不公。其實宋初許多文士,縱然才高八斗,也頗乏儒雅氣質,并且行事不守規矩。如與柳開同時代的著名詞臣梁周翰,寫得一手好文章,其《五鳳樓賦》曾傳頌一時,后官居翰林學士。但此人在地方官任內,就動輒體罰下屬,并因杖殺人命遭到貶官處分。不久,在任官方的綾錦院監官期間,又對手下織錦工匠濫施杖罰,結果又被控訴到朝廷。宋太祖見到匠人一身的血rou模糊,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將他抓來,并對其痛罵道:難道你不清楚他人肌膚與自己無異嗎?怎么就下得了如此狠手打人!震怒之下,天子幾乎也要教訓梁某飽嘗棍棒的滋味。由此看來,宋朝開國時代,士風依舊粗糙,確有改造的必要。 讀罷柳開事跡,令人百感交集。他雖然在學問上富有創新,但在行為上卻拖著過多舊時代的習氣。故后人評價他行不如文。最終,他留給后世的遺產,不是微不足道的軍功事跡,還在于氣沖斗牛的文學作品。門人編其詩文,成《河東集》十五卷,傳世至今,仍為佳品。 名相寇準 少年得意 太平興國五年(980)閏三月間,宋太宗皇帝親自主持科舉殿試,錄取狀元蘇易簡以下進士119人,同時選拔其他諸科533人。從千余年前的成功標準來衡量,這一榜可謂人才輩出,以后出了四位宰相和多位執政大臣,在政壇上呼風喚雨,聲威顯赫,故被宋人譽為龍虎榜。 正是在此次科考中,年僅19歲的寇準進士及第,是其中最年少的折桂者。按照宋朝科舉規矩,以年齡最小的中舉者為探花郎,此不同于明清時代的進士第三名的稱呼。須知唐朝以來,全國無數書生頭懸梁錐刺股,皓首窮經,都狂奔并擁擠于狹窄的科場小道,而最終能斬獲功名者許多已年過半百,如唐詩云五十少進士。因而寇準不到二十歲便金榜題名,確屬少年得意。 據記載,寇準在參加考試之前,有知情人曾私下向他透露:當朝天子素來不喜歡年輕的舉子,以為年少輕狂,每每在殿試過程中將其逐出。所以建議他虛報歲數。但他卻回答道:我剛步入進取之路,怎么可以欺君呢?此事足以窺見其剛正品格之一斑。 這位日后名動天下的少年進士寇準,字平仲,出生于建隆二年(961),也就是宋朝開國后的第二年,家鄉在華州下邽縣(今陜西渭南市以北)。其父寇相曾在五代后晉時做過藩王府的幕僚,故寇家屬本鄉有地位的官戶。 由于家境富裕,據說少年寇準曾一度染有公子哥兒習氣,不修小節,沉溺架鷹走狗。其母時常嚴加管教,都收效甚微,一次實在氣憤至極,便隨手拿起秤砣投向兒子,結果將兒子的腳砸出血來。從此,寇準才痛改前非,專心治學。 寇準自幼天資超群,書本一讀便懂,遂泛濫詩文經史。但他尤其喜好閱讀的書,還是《春秋》。在這部記述先秦春秋時代的史籍中,他讀到諸侯之間的角逐爭霸和縱橫捭闔,了解到國家興亡之理以及戰亂帶來的無窮危害,也熟悉了許多英雄人物的事跡,因此少年時代便立下了高遠志向。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關中學子不僅才華出眾,而且受到鄉土民風的熏染,身上有著鮮明的剛直性格,或者說還有一股子倔強勁。 初出茅廬的寇探花,做的第一任差遣是巴東(今湖北巴東縣)知縣。巴東是歸州屬下的一個小縣,地處長江三峽之間,人煙稀少,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對19歲的書生來說依然需要熟悉當地政務民情。這位年輕的父母官倒是很快適應角色,既寬刑簡政,又雷厲風行,故頗得民望。多年以后,他親手種植的兩株柏樹還被當地父老比之于甘棠,稱為萊公柏(以他日后所封萊國公命名)。 在此,他曾放眼滾滾東流的大江,撫今思古,心潮起伏,題寫了抒懷詩《春日登樓懷歸》: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