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高氏放下繡花繃子,提起茶壺給自己倒水,還就了一塊點心,吃完她滿足的一抹嘴,對老太太說:“老安人?您家那個定的是慶豐城里最好的閔產婆吧?那位手法了不得呢!接生一次得十貫呢,嘖~就越發講究了。前幾日四老爺回來我可看見了,那氣派,那架勢,真是越來越體面了,那從前我在府城看到的大老爺,也就是這樣子了?!?/br> 她的本意是夸獎陳家出息的,可惜老太太至今不許喬氏進院子,隔壁院子有什么事情,老太太也一概不問,也不打聽,她早就學乖了,笑就對了!那是家丑絕對不外揚的。 喬氏從不提與老宅不好的事情,憑著這邊也在禮部巷子交往了兩位太太,她現在眼高于頂也不跟這些老姐妹玩耍,大家便以為兩房關系在慢慢緩和。 老太太笑了下,放下手里的佛珠對高氏說:“我昨兒廟里回來,就看到咱龍王廟那邊又在打掃戲臺了?這是誰家要辦事兒了?” 泉后街的房子,除了兩座棋盤院家里有獨立的戲臺院子,別的宅子是沒有這份福利的。 往日雇個說書的,唱曲兒的來家里打發時間還可以,可是遇到生老病死,需要大cao大辦的事兒,就得去泉后街的三座老廟辦著了。 龍王廟,奶奶廟,三圣廟本就都有戲臺,現在也是各家收了人頭費,都重新收拾的體體面面。 高氏最愛看戲,聞言便滿面興奮的說:“嗨!能有誰,棋盤院唐家唄!他家二老爺得了庶子了,說要唱三天呢,咱們泉后街一月十天戲,他家能包一半去,請的是外郡的好班子,說是花臉戲兒是一絕呢!昨兒一大早往我家送的帖子,他家二房那姓米的婆子來的,說是給我留了好位置呢……” 老太太抬臉看看一月,一月瞄了一眼炕柜上放的老高的帖子,便對她點點頭道:“早就送來了,是她家二房妾的那個貼身婆子送來的……” 七茜兒沒抬頭的插言:“越發的不像話了,咱不去??!明兒給你們找幾個慶豐城里唱鼓書的來解悶兒?!?/br> 七茜兒說完,抬臉瞄滿屋子人,就嚇的高氏連連說:“不去!我不去,我知道的,除了大房奶奶的帖子,不興接妾貼?!?/br> 七茜兒笑笑,瞧了一眼不情愿的老太太,老太太瞪她一眼,抿嘴繼續捏她的佛珠。 上輩子人家不給帖子,這老太太還一場不拉呢,每次去了都是坐在后面,可憐巴巴跟外街的老太太一起蹭戲看。 過去咱不懂,就隨意,現在懂了,真就不能去的。 那老唐家亂的很,他家二房大娘子不當家,做主的是個妾。 這一屋子人,甭管貧寒不貧寒,卻都是當家坐堂的奶奶,要是接了那妾的帖子,以后出去見人便低一等了,著實是不自重的。 唐家外郡入京,結了好親,弄了大宅,頂門的兒子唐九源又在刑部清吏司有實在權利,如此他家好幾房便一起搬到了棋盤院……那上京他家也沒擠進去。 這四世同堂,好幾房人擁擠著,互相就有了齷齪內斗,以后便好了,他家老頭老太太在一日,唐九源就得忍耐著。 高氏說完,就滿屋子跟風唱衰,眾人都道:“他家??!不去!就你貪婪,那雙眼睛少看一場瞎不了……” 就把個高氏委屈死了,一直爭辯。 七茜兒聽的有趣,哧就樂了,這唐家出頭,修路辦學本做了好事兒,偏偏就把這泉后街最大一群婦人招惹了,如此他家甭管做什么事情,這群婦人是不會去捧場的。 除了一個戲迷高氏,這位怕是喬裝打扮,不坐正席也要去看的。 都被抓住好幾次了。 眾婦人知道七茜兒在笑什么,便也跟著一起笑了起來,正輕松著,那外面便跑進來佘吉祥家的媳婦兒。 吉祥家的給諸位太太行了禮,才語氣有些急的喊七茜兒道:“奶奶!咱余老爺家的老娘跟媳婦兒孩子們到了,都在巷子口呢!” 七茜兒聞言大喜,放下筆便說:“趕緊!可算到了,我就想著該到了,快!快去叫石介兩口子,還有大墩小墩兒……” 四月笑瞇瞇的過來,拿了鞋給七茜兒套上。 吉祥家上來攙扶道:“人家盼著自己家主子都好幾月了,不用您喊,人家早就在巷子口迎接著了?!?/br> 去接余清官家眷的鏢隊是三月初走的,這都八月初了才回來,就從這路程上,便能想出這一路跋涉的有多么艱難。 幾位婦人看茜兒呼啦啦帶著七八個人出去,便跟老太太夸獎:“咱小安人,那是越來越有當家奶奶的樣兒了,比起棋盤院他家的當家奶奶,那是絲毫不差?!?/br> 老太太也得意:“她家?她全家的掌家奶奶合起來,能跟我茜兒比?那就是個眼里沒有人的,你看她出來進去坐的車子,年紀大的老太太她讓都不讓道,少調失教!哼!” 這便是誤會了。 老太太要的是鄉下的理兒,可人家唐九源的妻子卻是真正的世家嫡女。 人是太師李章的三閨女,是李敬圭的親jiejie,人家能看得起住在泉后街的人?那不可能!人家嫁到唐家是低嫁,全家捧著巴結著活的宗婦,況呼人家往日也不出門,出門交際都去的燕京的…… 要說看得起,這位唐大奶奶整個泉后街就只看得起七茜兒,還有老太太。 可惜的是,這兩位著名的奶奶中間沒人拉線介紹,七茜兒也不去燕京交際,就沒有走動起來。 不提唐家,便說余家六口人吧。 五月初一個夜里,余老太太與自己半聾的媳婦兒丁魚娘,還有四個孫輩,余大妮,余二妮,余壽田,余有田在家里睡覺呢。 她家買不起火明就歇的早,再說了,這孝順的兒子不在家,不孝子不聞不問,家里艱難便白日里勞作的著實辛苦,那可不就是一躺下沒多久就都迷糊著了么。 余清官最小的兒子余有田今年才七歲,都跟著阿奶,阿娘在佃來的地里勞作了。 這原本就是很普通的一天,好么,上半夜院子里便悄悄進人了。 七茜兒顧的是慶豐城最好的鏢局之一,馬氏鏢局的老鏢頭。 這銀子給足,馬鏢頭走之前,好的壞的家里交代的也很清楚,便說是若余清官的哥哥jiejie若有孝行,便給銀子拉吧,若是不孝,便把人偷出來。 如此一路跋涉馬鏢頭到了本地,是認認真真打聽了兩日,嘿!甭說孝順了,那都不來往了。 可憐巴巴一大家子人,就靠著余清官半聾的媳婦兒丁魚娘,引著兩個大點的孩子艱難苦熬。 他家老太太日日哭,都要哭瞎了。 雖七茜兒跟余清官讓半夜里迷了人,悄悄把人偷出來??墒悄邱R老鏢頭上了年紀,就見過許多世面,人家玩活玩的花俏,就放了迷煙迷了前后左右的鄰居,直接進了院子。 馬鏢頭想著,稀里糊涂帶走不是個事兒,那萬一家里有點私財藏著沒帶走,老太太一鬧騰,還得返回去添麻煩。 余老太太那晚真是大驚大喜,得知兒子活著,又京里做官了,便痛哭流涕,知道兒子不讓帶哥哥jiejie,便肝腸寸斷。 這老太太一輩子老實窩囊,連個媳婦兒都拿不住,卻能在關鍵時候想明白了,決不能帶大兒子連累小兒子。 做娘的能被傷成這樣,可見余清官的哥哥jiejie做人真是做的絕了。 余清官家就是窮家破落戶,說是讓收拾一下,這一家六口就收拾了簡單的衣裳,除帶了一本家譜還有祖宗的幾塊牌位,全家上下,連一只下蛋母雞都沒有,那真是一炷香便收拾好了,利利索索的跟著馬老鏢師便走了。 丈夫走了七年,余家上下對故鄉,對親人,對家族的情感是斷的干干凈凈。 七茜兒給了足夠的銀錢,馬鏢頭自然是帶了兩套不錯的大車,還找了鏢局的兩個婆子跟著隨行伺候。 余家從家里出來,連著趕了三五百里才敢住腳收拾一下自己,又吃了來到人世上的第一頓飽飯。 這一路顛簸受著大罪,她們卻個個都胖了好些斤,成天就覺著~這便是人間最好的日子了。 可誰知,進了慶豐便被那大街上的熱鬧震撼住了,等又到進了泉后街,馬鏢頭帶著她們來到親衛巷子口,等這一家子下了車,便腦袋徹底蒙了,以為自己在做夢呢。 這來來去去的人,甚至這街里走的拉車牲口,都比她們一路走來看到牲口體面貴重。 余清官那十五歲的大閨女余大妮,怕是永遠記得這日的…… 這日她扶著阿奶下了車,一家人就站在巷子口眼巴巴的往里看,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畏懼,也不知道畏懼什么,總就是畏懼。 馬老鏢頭下了車,也是一臉喜意的跟阿奶說:“哎呀老太太??!這一路,真是不容易,這是到家了!到您兒子的家了!” 余家阿奶手腳都是顫抖的,就四處看看說:“到家了?清官呢?我兒呢?他咋不來接我?” 老鏢頭哈哈大笑著說:“您老可不敢怪,這個日子又不是休沐,您家余大人在燕京當著差呢,您們稍等下,一會小安人就一準兒出來接你們?!?/br> 陳家的那位大娘子,馬鏢頭是說了一路,夸獎了一路的,就說她多么能干,多么會成,家里的宅子,家業都是陳家兩口子幫襯著給劃拉回來的,想辦法弄她們出來,也是那位小安人的意思。 余大妞聽了一路,對七茜兒真真是又是崇拜又是親近。 她盼了一路,今兒到了門口了,卻害怕起來。就傻站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抓著自己阿娘的手也一直在抖。 丁魚娘是個半聾,說話就有些吃力,她滿眼含淚的安慰女兒,一個字一個字的吐出來道:“妞,不,怕,你,爹,在……” 余大妞頓時淚流滿面,她腦子里便再一次回想起爹走的那日,她家中最大,心已經沉到了河底,一時不防著大弟便嚎著跑了出去,他一路喊著,爹別走,爹回來…… 可爹就是不回頭,他一直走啊,走啊,走的整個的人在記憶里都看不到臉了,就剩個背影,還越發的模糊…… 爹走了,奶老了,娘病了,弟弟meimei還小,余大妞人沒老,小小年紀心卻先老了,她不是啞巴,卻已經成了娘那樣沉默的人,腦袋里什么都沒有,成日子就只受著忍著…… 那之后沒有一日不艱難,艱難匯成了苦水,撈都撈不起的苦日子熬著,可有一樣,不論是誰說爹死了,爹在外面發了財入贅了的閑話,余大妞都沒放棄希望,她一直就相信爹活著,爹早晚是要回來的…… 每日里她去高處拾柴的時候,便會站著,看著爹遠去的地方,努力回憶爹的樣子,記不得爹的長相了,但是爹有一雙蒲扇一般的大手,他能把自己舉的高高的,夠樹上的青果子…… 余大妞眼巴巴的向前面看著,面前的道路比故鄉鎮上最好的路還要寬敞,而爹,就在這條路里呢,在這條路的某個地方呢。 她幻想起來,假想那個備用,進入這條巷子,一步一步的走著,而后推開某一扇叫做家的門,那時候她們便在院里慢慢坐起來,努力記起爹的樣子…… 巷子里的路面是極干凈的,比她們老家的炕面還要干凈,路的兩邊,是斜對著的,難以想象的門,那門那個大啊,那個高啊,難道自己這樣的人?就要在這樣的門后面活著了? 這是做夢吧? 清風吹走暑伏的躁意,余大妞便聞到了滿鼻子的香氣,不久之后她才知道,是這巷子里生的桂花樹在冒著香氣。 而她嫁人之后,跟著夫君去任何地方,第一件事便是在院子里種桂樹。 她們站了沒一會兒,四五個穿著青衣的人便奔跑了出來,到了他們面前便給她們磕頭,阿奶嚇的一直躲,那幾人怕驚到老人家,又趕忙爬起來,笑瞇瞇,勤懇的幫著馬大叔卸行李…… 這晚,余大妞才知道,這是自己家里的仆人,帶頭的那個叫做石介,還有石嬸子,還有大墩,小墩兒,這些人從此便與自己家聯系在一起了,再不分開了,甚至他們死了,埋骨頭的地方,都離自己阿奶,爹娘不遠。 余大妞眼睛好,激動的發抖,便四處看著,看到每一片葉子,每一顆草,那些東西清清楚楚……從葉片上流下來的水滴都干凈無比,一滴滑下來,就落在她的眼里了。 后來那巷子尾便來了很多人,都是小跑著出來的。 所有的人都在笑著,男人,女人,老人……活了十五年,這世道欠了這家人所有的笑臉都在這一日補全了。 朦朦朧朧的,巷尾又來了她們一直想念的老安人,還有小安人。 真的,余大妞就覺著,只一眼她就認死了,那就是自己家的親人己人,這世道欠自己家的一切善,就都能從這兩人身上,眼里看到。 老太太的手是暖和的,她也不嫌棄自己邋遢,就顫抖的摸著自己的頭發說:“可,可來了??!難吧?回家了……回來了……總有回來的啊……多好啊……” 那小安人就像戲臺上的皇后娘娘,她走路都是端莊的,她扶著她家老安人,便一步一步走來,等到來到近前了,她笑笑,忽然便伸出手摟住了自己的阿娘……阿娘嘶啞的哭了起來。 余大妞兩個耳朵都是發蒙的,就聽到她連rou親的茜兒嬸子對她們說:“到家了呢!” 剎那,爹要不要都無所謂了,滿眼就剩下這個為她們支撐,壯膽的小嬸子了。 “這是咱大妞?” 小嬸子拉住自己的手來回摸著,一點兒都不嫌棄。 余大妞有些自慚形穢,她知道自己的,黑,粗糙,邋遢……就連阿奶都滿面抱歉的跟小嬸子說:“咱們身上邋遢,別粘你身上灰……” 可是阿奶沒說完,小嬸子便摟住自己道:“老太太說什么呢,我看到這孩子就看到了自己親閨女一般……” 呃,沒幾天之后,余大妞才知道,這個自稱娘的小嬸子,就只比自己大一歲,卻依舊是依賴的。 本!那個只有背影的傻爹他就靠不住。 如此,余大妞被拉著手,慢慢向著家里走去……去家的路是舒暢的,奇異的,她甚至能透過單薄的鞋底,感受到淺淺的路面上凹凸的小牙子,之后,她總會慢慢變老,就總做夢夢到回家的路,就該是鞋底這樣的感覺,不滑,踏實,甜蜜,一步就是一步。 家就在左邊第二個院子,那院子的大門那個高啊,高到她們全部仰著腦袋才能看到門頂。 走在前面的石介兩口子幫她們推開大門,那大門便緩緩敞開,就用門的脊背撞擊青磚的墻…… 手又被拉住了,是阿娘,她臉上全是淚,害怕就拉著自己壯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