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余大妞就眼睛不夠看的跟隨著,這院子的磚花真好看啊……進了堂屋,這一水兒朱紅色的家具都是自己家的么? 她們被送到正堂,坐在自己家吃飯,被一圈嬸娘圍著照顧,添飯,夾菜……后她便被小嬸子拉到后面偏房。 這家早就知道她們要來的,如此便早有準備……看了一圈兒,震驚,恍惚的余大妞就來到自己的屋子? 自己的屋子? 小嬸子笑瞇瞇的對她說:“這就是咱們大小姐的閨房了!” 自己是大小姐了么? 余大妞不知道如何是好,就木訥的跟著阿奶,跟著阿娘四處看,看塞了滿滿一屋子的家具……都是自己的? 最后,小嬸子便打開一個頂到屋頂的柜,指著里面疊的滿滿當當的衣衫,鞋子說:“你爹啊,那就是個傻子,每次回來都把你們的衣裳,要疊一遍的……” 說完,她又從柜子里抱出一個不小的箱子放在炕上,又招呼她們過去看。 小嬸子對她說:“大小姐~快過來看看,這些都是你爹親手給你置辦的首飾?!?/br> 余大妞慢慢放開阿娘的手,也不知道自己在哭,其實一直在哭,沒吃過糖,卻終于知道啥是甜的滋味了…… 那富貴的小箱子打開了,竟有三層呢,里面還有鏡子呢,余大妞看了自己一眼,便默默的扣了鏡子。 七茜兒抿嘴笑,拉著她說:“沒事兒,咱們大小姐底兒好,慢慢養著,總有一日便美了!” 說完,她便緩緩拉開那個小箱子的抽屜。 余大妞的眼睛便睜的越來越大,感覺兩太陽xue都是噗噗的忽閃著。 這是自己的? 首飾盒子的抽屜被拉開,一層各色細瓷盒子里,盛放著香香的脂粉,而第二層卻是各式各樣的銀首飾,余大妞形容不上來,就滿腦子都是,各式各樣,各式各樣,各式各樣,最后就想,真好看啊,做夢呢吧,那就夢死在這個地方吧。 當第三層打開,露出一只白玉鐲子,一只金燦燦的金鐲子……余大妞就聽到小嬸子對阿奶說:“您兒子可比我家那個傻子強萬倍,瞧見沒有,這些都是他弄回來的,說是咱們大小姐到了年紀了,他心疼不了幾日了……他每次燕京下差回來,都要往這箱里添上一件,還說,他得給妞子多預備些,好防著若是嫁的遠了,嫁妝少了,婆家好欺負……這都是什么傻話啊……” 七茜兒還沒有說完,身邊便傳來撕心裂肺的一聲哭喊。 “爹……!” 余大妞坐在地上忽然嚎啕大哭起來,她不知道怎么辦了,就覺著心都碎了,碎成一大堆的心,又疼的,滿的都撐破了,繼續碎,繼續滿著…… 她喊:“爹……你快回來啊……” 然后院子里就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有人好似摔倒了,有人在喊,老爺回來了…… 一切人都靜止了…… 爹就在院里喊:“妞兒!妞兒!妞你莫哭,爹在呢~在呢!爹舉著你,好去攀果子吃啊……” 余大妞坐在地上又哭又笑,心想,爹真傻,他走的時候我八歲,都大了呢,爹~再也舉不動我了呢…… 其實余大妞一直好奇一件事,很多年后她問爹,爹?那些年你沒見我?你咋知道是我在哭? 爹就說,我妞兒一哭,就只會咿咿咿的嚎著,可傻,連個二都不會哭! 第65章 余清官坐在窗戶下專注的聽著,屋子里,成先生正在給丁魚娘診脈。 一場悲歡離合,七茜兒考慮的總是比他們多,這一大早便親請了成先生,來家里給余家上下診脈。 這一看不要緊,從余家老太太到最小的余有田,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毛病。 最嚴重的就是丁魚娘,她有很嚴重的虛勞,還有很嚴重的婦人病,這位連完整話都不會說的樸實婦人,自丈夫走了,她憑著一股子韌勁兒,就一個人托起了全家的重擔。 七年,五文錢一擔干柴,丁魚娘要每天山上鎮子往返兩次,賣了干柴還要去佃來的地里不停的勞作,回家還要侍奉婆婆,照顧兒女,可是再看到丈夫之后,她臉上就始終露著知足的笑,沒有丁點埋怨的意思露出來。 沒人知道她是如何忍耐下來的,若是馬老鏢頭不去,丁魚娘都熬不到明年去,用成先生的話,整個人就剩下個殼子了。 成先生先給開了《十全育真湯》,光這一劑,一月便得十多貫。 余清官便抱著頭,坐在窗下默默掉淚,倒是丁魚娘像是放下心事般的,始終笑的篤定。 偶爾余大妞不安的看向母親,丁魚娘便如從前一般 ,一個字,一個字的安慰女兒道:“娘,沒,事!” 瞬間滿屋淚意。 “還是你想的周到?!?/br> 陳大勝滿面感激的看著自己的娘子,若不是她,別人根本不會有這樣的心思,好端端的誰會沒事找事的看郎中,再花冤枉錢弄藥吃呢。 就連阿奶都說,郎中都是嚇唬人的,你不找他啥事兒沒有,你找他就肯定能給你整出一身的病來。 可這是成先生啊,不信誰,還能不信成先生么? 聽到陳大勝感激自己,七茜兒卻如放下心事般的說:“別這樣說,好歹就是花點錢兒的事兒,好好保養,大妞她們的好日子在后面呢?!彼痤^,認真的看著陳大勝又確定了一次:“總算沒耽誤,我是很高興的!” 她也曾充滿惡念的看這世上的一切人,想著,我過得這般糟糕,那些惡人又憑什么死了都是金縷玉衣子孫滿堂? 老天爺你是瞎了么? 現在想想,老天爺何其無辜。 便是那富貴人,人家也有努力的時候,便是富貴人現在不努力了,人家先人也是努力過的。 從回來那一日,她就一直奔忙,不敢給自己半點機會坐下來喘息,她想試試,想憑著自己這雙單薄的手,這一身沒有四兩的rou,要與上空那個不知名的東西作下對…… 現在看來,這第一步她到底是贏了。 看??!應該離開的,消失的,被遺忘的他們都在這里呢……七茜兒靠著門,安安靜靜的看著丁魚娘,陳大勝便從一邊過來,悄悄捏住了她的手。 七茜兒沖他翻了個大白眼珠子。 像是感覺到什么,丁魚娘扭臉看看七茜兒,接著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七茜兒也笑,暗自掙脫陳大勝的手,對她舉起一個大拇指表示一點事兒沒有。 丁魚娘眼睛一亮,剎那一身輕松,歪歪腦袋對自己的女兒眨眨眼說:“看,沒~事!” 所有人都能聽到多嚴重,卻得對她無事人一般的笑。 那窗臺下的漢子發出一聲抽泣,七茜兒就用眼神示意陳大勝過去安慰一下。 陳大勝滿面無奈,走過去坐下,拍拍余清官的肩膀:“得了!你沒聽到成先生說么,慢慢來,一點點收拾,早晚能收拾利落了!你瞧你這點出息,不就是從此干不得重活么?哦,難不成你心疼錢了?舍不得了!” 余清官又發出一聲抽泣,抬臉抹了一下鼻子,就哽咽道:“頭兒你說什么呢!傾家蕩產也得給魚娘看??!我就是,就是覺著挺對不住人家的。頭兒你說?人家欠你什么了?娶進門,跟你的時候好好的,人好看!又勤快!跑十幾里地都歡蹦亂跳的。好么,這才多少年,就把人家拖累成這樣了……我就是覺著對不住人家……” 陳大勝拍拍余清官,卻扭臉看了一下七茜兒。 七茜兒在嘴巴勾勾,對余清官的好感又升了一些,也是難得了呢。這泉后街多少戰爭煎熬過來的女子,哪個又不是辛苦一輩子,誰能得這一句對不住呢? 阿奶,萬氏,高氏……甚至滿肚子算計的老陶太太,大家哪個不是好好的來到這個人世,再依著規矩找個男人,給他生兒育女,cao持家務……可是到死誰又給你一聲辛苦?都一個個的覺著應該的,皆因別的女子也是這樣過活的。 從前就切齒的痛恨,現在卻看到了,也聽到了,其實人跟人到底是不一樣的,有有心的,有不瞎的。 這樣有良心的余清官,就活該他有好日子! 正想的深,一月便笑瞇瞇的從外面進院,又在七茜兒耳邊輕輕說了幾句,七茜兒聞言便笑了,還對陳大勝擺擺手。 “你過來?!?/br> 陳大勝滿面困惑的站起,跟著七茜兒一起出了院子才問:“怎么了?” 七茜兒看看左右,便對著他的耳朵說:“吏部巷子的張太太,我跟你說的那張大姑娘也到了!趕緊著,去把金臺收拾一下,給弄的精神點兒!哦~你別告訴那小子實情,那就是個不上臺面的,也省的他不自在……就隨便找個由頭,讓他去阿奶院子里轉轉,給人端詳端詳……” 陳大勝聞言頓時滿面驚愕,也壓低聲音確定:“這般快?” 他也不過是昨晚才提了一嘴。 七茜兒拍了他一下:“這還算快?你們甭把自己個看的那么低?咱們家有一個算一個,憑哪個不是丈母娘最愛的女婿,趕緊著,找人去!” 說完七茜兒帶著一月,如乘著風一般的走了。這小娘子平時走路便是這樣,就像追趕什么東西般的快速。 陳大勝站在原地,一直看到自己媳婦進了阿奶的老院兒,他這才嘿嘿的笑著,轉身喚了兄弟們,去找童金臺去了。 吏部巷子的董氏帶著女兒張婉如來陳家坐,到現在董氏都蒙著呢,若不是今早老徐太太家里來說,她是萬萬不敢想這樣的好事,能落到她家的。 想到這里,董氏伸出手又給張大姑娘抿了下鬢角,張大姑娘無奈,只能心里默默想。 果然這邊風水便是好的,這才住了多久,一大早上喜鵲叫,家里竟遇到這樣的好事上門了? 她坐臥不安的擰著手里的帕子,心里住著十五只老貓在刨心,也不怪她不安穩,這些年她的日子一貫就不好過。 甭看董氏的夫君張正辭在吏部,可是如今吏部掌握實權的都是什么人,那都是邵商一脈,皇爺信任的人才會派到吏部掌握天下官吏選授,封勛,考核之重要職位。 她夫君張正辭又是什么人,前朝舊臣。 就是因為心里恓惶,左右不靠的難受,她家才賣了燕京的屋子,搬到比較安逸的泉后街來住著。 現下,董氏每天都在安慰自己,不錯了!不錯了!好歹全家一個不缺都在呢!老爺雖然在吏部打雜,她也知足的,那從前多少高不可攀的豪門大戶,現在又是什么下場? 最近這半年坐在家里,聽的最多的就是從前誰誰家如何了,從前哪位哪位在北邊如何了,從前那位在南邊造反,現在全家都被看押起來了,三族怕是都保不住了…… 聽聽嚇不嚇人吧! 能全家平安的過度到新朝,憑著就是家里的老爺睿智,早就看不出不對勁兒,他把自己放到了安全地方,這才保住了全家。 董氏很知足,不敢說一點不好,好驚怒老天爺嫌棄她不知足。便是家里的大姑娘被耽誤了姻緣,她也只能日日燒香,乞求老天爺給個明路,再不敢奢求旁個。 卻萬萬沒想到,這一大早隔壁工部巷子的徐老太太親來,說是親衛巷子的小安人相中家里的大小姐了?想讓她做個媒人,給兩邊搭線呢。 這么些日子以來,六部巷子多少貴太太都在盯著親衛巷子的幾個沒成婚的老爺,人家那雖說是虛候,可這幾位七品老爺的條件,那真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頭一項,這幾位有圣寵!便是三五品大員家的嫡女都配得。 人家還是皇爺嫡系,邵商舊臣,那自是前途不可限量。再有,上無公婆,左右沒有拖累,還有一幫得意的弟兄互相幫襯!那憑是誰家閨女進門,便立時能做掌家奶奶,缺胳膊的那位老爺不算,其余五位立在那邊,就晃的諸位太太的這個心肝啊,真真是牽掛的不成了都。 結了這門親事哪里是嫁閨女,這根本就是家里多了個兒子啊。 這樣的好婚事,誰家若有個正當年紀的好小姐,也是能想算想算的。 可~董氏卻不敢想,只因她的嫡女張婉如今年都二十四了,還沒有個下家呢。 說起這個女兒董氏就難受的,也不是家里故意耽誤這個孩子,就是命不好!早先孩子正當年紀的時候,偏就遇到家里的長輩去世,好不容易守完孝,那老家的老太太作妖,就死活折騰,非要把這個閨女接到老家住些日子。 誰能想到天下說亂就亂!兩軍交戰,老家與燕京一南一北,可憐她閨女在老家為了自保,就被迫在道觀出家做了女冠避禍。 好不容易等到五年后天下大安,他們派了人把女兒接回來了,這次……算是徹底砸手里了,孩子都二十四了。 也不敢說不好,好歹一家人都活著,一個沒少呢。 這段時間,董氏跟張大人為了自己的長女也是輾轉反復,一夜一夜的沒法休息,作為舊臣本身就夠倒運的,而自己家的這個超齡閨女,又要找個什么女婿來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