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但這種選擇,他根本沒考慮過,程卿去哪兒,他就去哪兒,這不是應該的嗎? 國子監的權貴子弟多,他若不跟著進去,程卿被欺負了也沒個幫手! …… 俞三走后,程卿的日子果然過得很安靜。 承平九年悄無聲息就到了。 正月還沒過完,已到了程蓉的周年祭。五老爺趕在年前和內務府搭上了線,一個并不掛在程氏名下的織坊,成了內務府的供貨商。 程卿略問一問,五老爺就發了脾氣,不許她插手這些商賈之事。 “卿哥,今年鄉試,你要全力以赴,叔爺沒有別的念想,也就指望著你們這些小輩能有出息,你可不僅是在為了自己而考?!?/br> 說的程卿沉默。 她的確不僅為了自己在考。 生活不是戲本子,拒絕了紀家的提親,大娘子至今也沒尋到什么好親事。 那個稍微出格的大娘子又縮回了安全線以內,重新變回了循規蹈矩的閨閣小姐。田莊還在管,卻不曾再去過鄉下,也從不提起紀皓。 程卿不知道大娘子這變化是挑戰世俗規則遇挫后的反應呢,還是假意順從,讓柳氏心安。 大娘子甚至不再堅持那個未來丈夫“不納妾不許有通房”的要求了。 但隨著年齡增長了一歲,上門的媒人給大娘子說的親事還是越來越差。因她二十歲沒有定親,二娘子和三娘子也不能定親,這是不行的,族里的女眷很為程卿一家cao心,已有人向柳氏建議,要么就不要再挑了趕緊把大娘子嫁出去,要么就越過大娘子,先讓二娘子、三娘子有著落! 外面的人說話可難聽了,說程卿家是專養老姑娘。 說到底,還是程卿把門戶撐得不夠高! ——她真的需要快一些了,今年的鄉試,只許成功不得失敗。 第189章 :崔家隱患(1更) 承平九年二月,程卿滿十六歲。 這一年的時間好像過的特別快,程卿基本上放下了所有雜事,要在八月的鄉試中奮力一博。 她的起步比別人晚,寒窗苦讀的時候也比別人短,但讀書這種事除了努力,也真的要講點天分,程卿覺得自己天分可能比不上孟懷謹,卻也是超過南儀書院許多同窗的。 五月份時,程家的下人發現紀皓在楊柳巷打轉,嚇得趕緊告知柳氏。 柳氏也沒讓人打攪程卿溫書,為母則強,自己就把此事處理了——她都不需要去見紀皓,只需派人給紀家送個信,紀家人自然會把紀皓帶走。 不過柳氏也奇怪,這拒親都半年了,怎么紀皓還沒放棄? 也不知紀家是怎么和紀皓說的……別人家的事,程家也管不著,兼祧是解不開的死結,柳氏將紀皓視作洪水猛獸,生怕他鬧出動靜會影響到大娘子。 如果有合適的人家,柳氏恨不得立刻將大娘子出嫁。 大娘子都二十歲了,柳氏愁的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一邊是視若親女的繼女,一邊是只比繼女小兩歲的親女…… 最后還是李氏給她吃了顆定心丸: “莫要擔心,等卿哥鄉試后,我為她們姐妹保媒?!?/br> 橫豎都是已經耽擱了,早幾個月出嫁和晚幾個月出嫁有什么區別嗎? 李氏倒有合適的人選,不過姻親求的是強強聯合,程卿只有一個秀才功名還是差了些。 叫李氏這么一說,柳氏也沒那么慌了,一家人就盼著程卿鄉試順利! 家里沒給程卿壓力,程卿自己心里明白。 七月,南儀書院就給所有乙字班的學生放了假??技谕獾氐膶W生提前兩三個月就動身回鄉了,考籍在本地的也需要去府城準備應試。 鄉試連考三場,每場都考三天,每一場都不再單獨放榜,考中舉人的就登“乙榜”,因為放榜之時桂花飄香,又稱為“桂榜”。 鄉試第一場在八月初九。 但在七月底,程卿就已經到了府城做準備。 這時候,誰要是水土不服生個病,就要再等三年,大家都是小心又小心,情愿早早來府城備考,也不想出個什么意外。 司硯和司墨都放下了別的事,一起到府城陪考,此時任何事都是次要的,唯有程卿的鄉試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從京城回來,程卿就經常收到孟懷謹的信了。 考前最后一封信正是七月初收到,給她說了許多應考的心得囑咐她靜下心應考。 這一次,族里來應考的也有好幾個,程珪、程瑁皆在其中,都與程卿一起住在五房安排的房舍里。 周恒也不必去擠喧鬧的客棧,作為崔家的準女婿,崔家也在府城給他安排了清靜的小院應考,雖然還不知要娶崔家哪位小姐,這準女婿的待遇周恒是提前享受到了——按崔彥的說法,這一次鄉試周恒若是不中,就將崔家的庶女許給他,若是一下中舉,結親照舊,結親的對象卻換了崔家嫡小姐! 崔彥還說過,若是周恒在鄉試中排名靠前,不僅要嫁嫡親妹子給他,還要想辦法帶周恒一起去國子監。 這令程卿極為羨慕。 商人身份地位雖不高,鈔能力卻十分管用,她若是像崔家一樣有錢,也能給自己定制養成三個姐夫,還怕jiejie們嫁的不合心意么? 現在倒稍有家底了,卻哪里還能再等幾年呢,可恨剛穿過來時不僅窮,還有令人退避三舍的壞名聲,求著別人收她當小弟都機會渺茫,別說她自己去收小弟了! 程卿羨慕崔彥。 崔彥此時在老家,正在和崔老爺提要求。 崔老爺長得白白胖胖,圓圓的肚子讓身上的綢衣高高頂起一塊,看上去十分和氣,崔彥沒減肥前就和他爹宛如一個模子印出來的——現在站崔老爺身邊就沒那么像了,但崔老爺還是最疼他。 原來疼,是因為崔彥是嫡子。 重庶輕嫡是亂家的禍頭,稍微有點見識的人家都不會那么干,崔老爺能把生意做這么大自然也不糊涂,美妾是納了一堆,卻最敬重正妻,也最看重嫡子。 不過那時候疼崔彥,是因為崔彥占了嫡子的位置,就是換了別人投胎到崔太太肚子里,崔老爺也一樣疼。 真正待崔彥不同,還是崔彥表現出讀書的天賦。 承平七年給崔家考回了一個‘秀才’,如今更要下場考舉人,崔老爺顏面有光,又指著崔彥以后為崔家改換門庭,現在自然更疼他。 崔彥說要去國子監,崔老爺一口同意。 國子監好啊,比南儀書院更能結識到有來頭的同窗。 崔彥說要帶周恒一起去,這下崔老爺沒有一口答應:“一省一府的‘貢監’名額都有定例,把你送去國子監還行,再送一個周恒……有點難?!?/br> 困難是困難,崔彥讓他爹想想辦法,崔家資助周恒,一百步至少走了九十步,難道還差最后一點? “那可是我嫡親的妹夫!” 崔彥這樣給他爹施壓,崔老爺馬上反過來哄他,“好好好,為父想想法子,你先專心應考。別管你還是周恒,都得中舉,不當舉人,崔家再有錢也花不出去?!?/br> 安撫了崔彥,崔老爺一面托人打聽“貢監”的事,一面與崔太太商議嫁女的事。 聽崔彥的意思,周恒這科應是能中舉。 若能中舉,崔老爺就打算把嫡出的崔五娘嫁給周恒。 若不得中,就嫁庶出的崔三娘或者四娘。 嫁嫡嫁庶,嫁妝標準都不一樣,崔老爺自然要與管理中饋的崔太太商量。 崔太太也愿意見著周恒考中,好把自己嫡親的崔五娘嫁過去……崔家是有錢不假,官宦之家卻輕易不與商戶結親,富商家的女兒不愁嫁,但想高嫁也是很不容易的,像周恒這樣年輕有前途的讀書人,在崔太太眼里也是很好的女婿人選了。 好女婿當然要留給親女兒,難不成要留給小妾生的? 這邊崔老爺和崔太太商議,不慎就被來給崔太太請安的王姨娘聽見了。 王姨娘就是崔三娘和崔四娘的生母,早些年是極為得寵的,還生下了崔老爺的庶長子崔大郎。 聽見崔老爺在里面說周恒中了舉就娶五娘,沒中就在三娘和四娘中挑一個嫁過去,王姨娘氣得手抖——她兒子是庶出,所以不如崔彥,她忍了。如今女兒嫁夫婿,也要撿正房挑剩的是什么道理? 第190章 :輕松鄉試游(2更) 王姨娘忍著氣,說自己給太太做的抹額忘了要回去取。 回到自己院子后才忍不住哭了。 崔家姨娘和崔家的小姐們并不住在一起,到了晚上,崔三娘和崔四娘來看生母才得知了這件事,母女三人說起來,少不得抱頭哭一場。 王姨娘就怨自己不該做妾,讓兒女都矮人一頭,崔四娘替生母拭淚,恨恨道: “與姨娘何干,是正房欺人太甚!” 嫡母待她們都是面子情,平日里她們如何恭敬孝順都沒用,有好的婚事還是會留給嫡出的五娘。 女人只會怨女人,這事兒讓崔家大郎聽說后又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了。 根源不在崔太太,在崔老爺。 是崔老爺太偏心了。 原本就常說,他們這些庶出的將來都是幫扶崔彥的臂膀,等崔彥展現出讀書的天賦,更是不得了。 崔彥若能科考入仕,他們更不配當崔彥的兄弟了,全是給崔彥干活的掌柜! 崔大郎冷笑,“等那周恒中舉,父親把三娘、四娘許給他也罷了,若不然……” 王姨娘被兒子兩句話說的心驚rou顫,她直覺兒子要做些不好的事,她本想開口阻止,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老爺實在偏心??! 做妾的讓著正妻是應當,她生的兒女也姓崔,憑什么也要事事相讓? 正室有正室的立場,小妾也有小妾的想法,任何妄想著妻妾和美的男人都是天真,妻和妾的矛盾永遠無法調節,不為自己爭,也會為兒女去爭。 崔家的隱患早已埋下,嫁女爭夫一事只是提前讓隱患浮起。 崔彥對此一無所知。 崔老爺答應要把他和周恒弄去國子監,崔彥就安安心心備考了。 八月初九為鄉試第一場,八月初八就要提前進場。 鄉試的驗身也比之前的考試都嚴格,崔彥提著考籃進場,小小一個號間,三面遮擋,正面無墻。 兩張木板橫在號間,高的是答題放試卷的桌子,矮的那張則是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