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以時下的環境,也不能說她想的錯。 程卿沒管紀家人心里是否舒服,離開紀家她還去拜訪了俞知府,嘴里是感謝俞夫人熱心幫忙,其實是希望俞夫人不要宣揚此事。 俞知府聞弦知雅意,回家后就交待了妻子。 俞夫人反應和紀大太太差不多: “我本是好心幫忙,還做錯了不成!” “那紀家少爺是要兼祧兩房的,換了是夫人,愿意將女兒嫁過去?” 俞知府反問,俞夫人氣呼呼的,“那當然不行!” 那程大娘子怎能和她女兒相比? 俞知府看穿妻子的想法,不住搖頭,“程家三位小姐雖喪父,卻有一個爭氣的弟弟,日后前程未必就差了,人家不愿意嫁女給紀家,紀家自己都不糾纏,你這個做中人的急什么?此事莫要再提起!” 俞夫人根本就不信。 弟弟再有出息,也才十五歲。 當jiejie的可是十九歲了,能等到弟弟有出息的一天嗎? 僅僅做個案首還不夠,在有權勢的人家眼里,一個小案首不過勉強夠資格站著說話而已。 俞夫人覺得,程家大娘子錯過紀家,婚事上能挑選的人家只會越來越差。 不過俞夫人卻沒能親自驗證這一點,在程慧的自由戀愛無疾而終后的兩個月,吏部一紙調令,將俞知府調回京城——從地方官員調回去當京官,雖是平調,卻是很有實權的官職,俞夫人哪有空去關心別人家的事,忙著打點行囊闔家進京去。 俞知府高升了。 連程卿都送了一份盤纏,城中大戶也紛紛解囊,這是要與俞知府結個善緣。 俞家都搬走了,俞三自然不會再留在南儀書院。 他倒是想留,俞知府不同意。 若沒有家人看著,俞三還不知要闖多少禍呢,俞知府一定要將兒子帶走,俞三心里很不得勁。 他想使勁搖一搖他親爹,看看能不能讓他親爹改變主意。 “我就快趕上了,就快趕上了,差一點!不讓我贏了他,我如何甘心?” 他最好的一次,已經考到了乙字班第14名,四舍五入一下約等于前十,和程卿就只差一點點,他爹要這個時候進京? 說句不孝的話,俞三情愿親爹沒接到這調令。 俞知府被不孝子氣到吐血,似笑非笑看俞三:“吾兒這是督促為父繼續上進,再升一品,就能送你進國子監繼續和程卿做同窗了是不是?” 國子監是官辦的最高學府,三品及以上的官員有資格送子弟去國子監就讀,俞知府平調回京,算是四品京官。 俞三眼睛一亮。 “那就辛苦爹了!” “滾?!?/br> 俞三被趕出書房臉上還掛著笑。 他差點忘了,朝廷給程家的恩典,就有程卿鄉試后可入國子監讀書這一條。 此時距離明年鄉試不到一年,程卿中個舉應該問題不大,程卿終歸還是要去京城的,這下俞三又覺得朝廷的調令來的巧了。 國子監不好進,連他爹也差了點資格。 不過四品和三品差得也不多,找一找門路,或者有機會求個恩典,自己還是能進國子監的。 倒是崔彥那個討厭鬼,整天和程卿黏在一起,鄉試以后,卻要和程卿各分東西了。 程知遠雖然死了,程卿仍然和自己一樣是官宦子弟,崔家卻是商戶,門戶都不同做什么朋友! 俞三心中有了底,不為這件事糾結了,反倒開始舍不得程珪。 “要不你讓程叔父努努力,也往京城調,你就能進京了?!?/br> “……謝謝!” 程珪很是無語,自己的前程不自己掙,反而指望長輩去努力是什么道理:“除了三品官可以送子弟進國子監,各省也能選送優秀生員進入,你我繼續當同窗也不是什么難事,就是那崔彥,雖是商戶之子,只要崔家使的銀子夠多也能去?!?/br> 本朝國子監有四種方式可以進去。 第一是三品及以上官員子弟和朝廷勛貴子弟都能去,這叫‘蔭監’,皇帝特許進入的稱恩蔭,也算在蔭監里。 第二就是程珪說的,由各省各府擇優選貢送入國子監,這叫‘貢監’。 第三是‘舉監’,是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落第后,翰林院從落第舉人里選出一些比較優秀的送入國子監。 第四種則是‘例監’,就是國子監里有缺額,暫時無人補上,平民商戶之家向朝廷捐一大筆錢物,也能把家中子弟送進國子監占據缺額。 這四種進入國子監的方法,例監是最讓人瞧不起的,但想必那崔彥是不會在乎的。 想到崔彥還會追著跑到京城去,俞三一萬個不爽! 第188章 :鄉試必須爭口氣?。?更) 俞家連年都沒在宣都過,臘月里全家老小帶著行李啟程進京,眾人像送孟懷謹一樣送別俞知府。 俞家乘坐的船已經開了,岸上的人也漸漸散去。 俞三居然騎馬折回,專門攔住了程卿: “縣試最后一場,有一家子無賴找你麻煩,是小爺替你擋下的,你還記得吧?” 程卿很是無奈。 她的聲音未變,胸也沒發育,個子倒是真的在長高。 她現在應該有一米六多一點,從承平六年不足一米五的個子,兩年漲了十多厘米,程卿勉強算滿意。 這個時候大多數女性都不太高,程卿差點以為自己這輩子過不了一米六,那就太郁悶了。個子太矮會影響她殿試,不到一米六的個子,怎么都不能和儀表堂堂扯上關系,如果因為長得矮皇帝就把她排名押后,多憋屈! 現在她大概是一米六三。 在同齡女孩子里不算矮了,不過程卿的心理預期是一米七,能長到一米七幾最好……但俞三這混蛋是怎么長得,從前就比她高一個頭,現在好像還比她大半個頭? 按她的身高去估算,俞三得有一米八了。 在古代,一米八的身高絕對是大高個兒,俞三若站著不動,絕對不會有人當他是文弱書生。 “喂!” 程卿走神,俞三又叫了她一聲。 程卿懶洋洋道,“別喊,知道啦,欠你一個人情還沒還,你這是離開南儀前要把人情債收回去?說吧,只要我覺得合適都能回報你……人情歸人情,就是加上利息也沒多少,你別太貪心!” 程卿已經做好了俞三會獅子大開口的準備。 如果要求不是太過分,程卿是準備答應俞三的。 俞三這一走,書院里沒有了和她作對的人,程卿還真有點寂寞。 哪知俞三低頭笑了笑,忽然湊過來:“哪有這么簡單,你以為自己甩脫我了?程卿,本少爺在京城等你,你鄉試可要爭口氣,別讓本少爺瞧不起你!” 你瞧得起瞧不起很重要么。 這是第幾個說要在京城等她的? 程卿在心里罵兩聲,到底還是賞了俞三一個笑臉: “在南儀書院比不過我,難道京城的風水還特別旺你?行了,趕緊滾吧!” 俞三又看了程卿一眼,一鞭抽打在馬臀上,快馬而去。 小黃臉還是那個小黃臉。 然而個子長高了,五官也逐漸長開。 俞三在馬背上時還在想,程卿知不知道自己變好看了? 應該是不知道。 若是知道了,不會和崔彥那么黏糊。 崔彥那廝,減去了一身肥rou,勉強算有幾分俊俏……呵呵,和小爺比還是差了許多,不如小爺身姿偉岸! 冬天的風呼呼吹在臉上,俞三騎著馬跑的飛快,很快就只剩下一個影子,再過一會兒,連影子也不見了。 崔彥看見俞三就煩,哪怕知道俞三可能沒他想象中壞,就是沒辦法對俞三改觀。 俞三覺得崔彥和程卿黏糊,殊不知在崔彥眼里,俞三才是那個百折不撓的賤皮子,明明又贏不了,就是要挑釁程卿。 兩人相看兩厭,有俞三在的地方,崔彥都不愿意過來。 直到俞三走了,崔彥才問那廝臨走前說了什么。 程卿隨口道: “還能是什么,下戰書唄,說是要在京城等我,我看俞三應該會托關系進國子監,他不贏我是不會死心的,聽那口氣他是要先去國子監里開疆辟土擺開陣仗等我了!” 崔彥哼了一聲,“他也就在南儀書院作妖,真進入了國子監,他爹就是一個四品官,國子監里可不缺高官勛貴之子,俞三去了,也算不上什么人物?!?/br> 話是這樣說,崔彥心中暗暗發愁。 崔彥嘴上說俞三算不上什么人物,心里知道事實并非如此。 俞三跋扈張揚,身上有一股匪氣,要說以官位高低來論英雄,程珪他爹已經和俞知府同階了,程珪也依舊跟在俞三身后……而且俞三他爹是四品,在國子監不算什么的話,崔彥還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去國子監呢! 程卿能去,是皇帝下旨恩蔭。 崔家卻沒有享受恩蔭的可能性,崔家是商戶。 難道要捐一大筆銀子,換一個‘例監’的名額? 這個念頭才剛冒出來就被崔彥否決。 不行,例監太丟人了,進了國子監是地位最低的,和程卿走得近,會連累程卿一起被人瞧不起。 還是要想想辦法,每個省都有‘貢監’名額,只要他鄉試排名靠前,在花點銀子疏通,以‘貢監’身份進入國子監,也是很有希望的! 崔彥想明白自己的前程,心中大定,只恨不得立刻回書院用功。 其實最簡單的是鄉試后不去國子監,留在南儀書院,按部就班升入甲字班,南儀書院的甲字班人數少,有大儒講課,未必比國子監的教學水平差,甚至可能更適合崔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