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至于鎮上的孫地主家大兒子,哎呦你大哥去送羊的時候見過,長得是好看可聽他們家下人嘀咕說愛打人!” “這不是把芙姐兒往火坑里推嘛!”張舅母以手拭淚,“雖說親家公都沒應,但若往后都是這些歪瓜裂棗來提親,那可怎么好?芙姐兒總是要嫁人的?!?/br> “我可憐的芙姐兒——”小張氏聽得心如刀割,剛剛的高興勁全沒了。 這世間有的女子還沒及笄就有大堆的人上門求娶,而有的女子及笄了也無人問津,這都是命。 從她生不出兒子的時候她就害怕芙姐兒成為那無人問津的,所以早早的就教她織布,給她攢嫁妝。 后面她雖然生了兒子,慧姐兒有了倚靠,但是…… 張舅母剛剛說的話無疑勾起了小張氏十幾年來的擔憂,一時間泣不成聲。 張舅母也跟著抹了幾把淚,拍著小張氏的背脊道:“好了,莫哭莫哭,不如聽娘的,將芙姐兒嫁回家里?!?/br> 她感嘆,“有我在,沒人敢嫌棄她,哪怕她將來生不出兒子三小子還有那么多兄弟呢。我和你爹做主給她過繼一個兒子,總不會讓她老了沒人奉養的?!?/br> “娘——”小張氏眼淚汪汪,一時大為感動。 張舅母又道:“如今家里托你小叔子的福,做了這養羊的營生,咱們的高山羊縣城里好多人買呢,一只羊能賣二十兩銀?!?/br> “家里也建了新屋子,積攢了些銀錢。去年賣了養之后我們商議著在縣城開個鋪子,賣羊rou,芙姐兒嫁過來之后就讓她和三小子到縣城看鋪子,這樣你們娘倆也能時常見見?!?/br> “這不失為一門好親事,你回頭和女婿仔細說說。若是親家同意了趁著這兩日我們就定下,我回去就找媒婆來下定?!?/br> 小張氏連連點頭,“等當家的回來我就和他說,當家的最疼芙姐兒了?!?/br> …… “這門婚事不妥?!标愂牢某林槗u頭。 “這,有何不妥???”張氏不解,“要是以往我定不會同意的,你舅舅家那邊窮得很芙姐兒嫁過去也是吃苦,可是如今他們不窮了啊?!?/br> “你舅母也說了,到時候就讓他們小兩口到縣城看鋪子去?!?/br> “這有什么不妥?” 芙姐兒的婚事,來問的人少,而且都有這樣那樣的不是,所以當聽到大兒子和大兒媳婦的話后張氏的確心動了。 如今張家每年靠養羊能得近千兩,早就不是那一條褲子幾兄弟穿的窮窩窩了。之前是從來沒往這里頭想過,如今一說開張氏就覺得未嘗不是一門好親事。 眼見著下一輩里頭,老三這一房是不會和張家結親的,那老大這一房可以啊,誰知道三兒子竟然堅決反對。 四年過去蒼老了些許的老太爺和陳禮忠倒是明白了幾分,老太爺道:“世文吶,你說不妥可是因為當年佑哥兒的事?” 陳世文重重點頭,“祖父您說得不錯,之前我曾說娶媳婦要往遠處尋,這樣生出來的孩子會更康健、更聰慧明理?!?/br> “我讓人留意著,這幾年咱們縣里的親事的確是往外尋的多,也沒再聽說哪家生的孩兒不好,可見是管用的?!?/br> “這嫁女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家里的芙姐兒、宇哥兒還有將來的佑哥兒他們幾個,最好都不要和親戚結親?!?/br> 見長輩們有所松動,陳世文又強調道:“芙姐兒是我們陳家的曾長孫女,她的親事應該慎重?!?/br> “祖父,孫兒已經做官,眼見著宇哥兒、康哥兒過幾年也要下場,瑾哥兒、瑜哥兒和佑哥兒正在讀書,咱們家已經是書香門第了?!?/br> 老太爺、陳禮忠一怔,隨即若有所思。 第166章 劉玉真聽完了陳世文的轉述, 放下手中的書冊道:“所以最終是拒絕了這門婚事,芙姐兒不會嫁到張家去了?” 陳世文點頭,“本來祖父就不太愿意, 但芙姐兒的婚事的確比佑哥兒艱難, 托媒人上門的沒幾個好的。而娘和大嫂也一個勁勸說,她們擔心芙姐兒嫁到別的家里若真如大嫂一般,那……” 他這番話沒有說完,但在旁邊看著一本新出的游記的劉玉真卻明白了。 這世間的女子若不能生出兒子, 那在婆家的日子會過得很艱難。她雖然不認同女子的價值只在于誕育子嗣, 但也改變不了所有人的想法。 遂問道:“那芙姐兒的婚事家里是怎么個章程?若是擔心子嗣不如請個大夫來瞧瞧, 有病治病, 沒有病我這里倒是有個主意?!?/br> 劉玉真看著陳世文道:“其實芙姐兒的婚事艱難, 無非是外頭的人不知道我們家里有這么一個人罷了?!?/br> “家里頭的人從來沒帶過她出門, 就連劉家也沒去過, 如今既然有意將她嫁入好人家, 那我們過些日子去給母親辭行的時候便把她帶上,給她老人家瞧一瞧?!?/br> 陳世文思索著。 劉玉真繼續道:“周家大太太是母親的好友,母親這邊同意了, 那么等下回周家辦宴席的時候便可以請周大太太給家里也下一張帖子,讓娘帶著芙姐兒去?!?/br> “有周大太太和母親照應著,出不了什么差錯。除此之外還可以寫信給周家jiejie和三jiejie,讓她們幫忙打聽府城那頭有沒有合適的人家?!?/br> 劉玉真剛到陳家的時候, 芙姐兒才七歲,那個時候的她就在小張氏的教導下開始學織布了。后來她又積極地向慧姐兒學認字, 如今常見的字她都識得, 是一個乖巧努力的女孩。 所以劉玉真對她也有幾分憐惜, 若有機會也希望能給她找一門好婚事。不過往外找的話那對方家里的情況就很難打探了, 不如縣里頭的人家知根知底。 這嫁女兒不像娶媳婦,除了女婿的才學、人品之外,婆家的情況也是頂頂要緊的。 聽完劉玉真的這些話,陳世文點頭道:“你說得有理,芙姐兒已經及笄了,但除了家里和親戚外誰都不知道?!?/br> “她是家中曾長孫女,婚事上不能太過隨意,佑哥兒雖然不能科舉,可還有宇哥兒、康哥兒幾個呢。他們都是芙姐兒的兄弟,若芙姐兒嫁得不好,他們將來也沒臉?!?/br> 的確是這個道理,姻親是很重要的關系,若是沒有姻親,劉玉媛早就被休回娘家了。想到此處,劉玉真便讓人拿來了筆墨紙硯進來,給周家jiejie和三jiejie各寫了一封信。 在信上問她們府城周邊可有合適的人選,并且與陳世文商議后,劉玉真還在信上寫上了要求,要厚道的人家,家世、才學倒是其次。 寫好后將信紙裝入信封,并在封面上分別寫上了對應的名字,劉玉真將兩封信封好交給陳世文。 “你讓人寄出去吧,那些太太、奶奶們都精明得很,只一聽便知道我們家里有合適的女孩兒。若是有意便會請了中人來打探的,到時候讓祖父、爹娘幾個好生擇選就是了?!?/br> “如此那我就放心了,”陳世文接過了兩封信,嘆息道:“可見家里沒有一個主事的當家主母,的確不方便?!?/br> 他順勢拉住了劉玉真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側,“在京城的時候,偶爾會有人跟我打探慧姐兒和康哥兒的婚事?!?/br> 他搖搖頭,“當時我還以為女子大了便都如此,一家有女千家求,沒想到并不是這樣?!?/br> “有人來問慧姐兒,是因你時常帶著她出門赴宴的緣故,家里有客人的適合也會讓她出來見人。不像芙姐兒,沒人領她出門,她也沒有到過除了張家、何家之外的地方?!?/br> “母親一輩子沒離開過村子,這些事情都想不到,而大嫂亦是如此?!?/br> 劉玉真拉著他的手,靜靜地聽著,若是剛成親那會兒她聽到這樣的話恐怕會擔心他把她留下,自己出門赴任,他們兩個人就會和周大老爺、周大太太那般。 但經過這幾年的相處她已經不會誤會了,不但不會誤會她還打趣道:“你現在知道我的好了吧?!?/br> 陳世文對著她笑,還伸手觸碰她的臉,“是是是,太太真乃賢妻也?!?/br> 劉玉真臉色微紅,順勢靠在了他的肩膀上,有些感慨地說道:“芙姐兒到了年歲要成親了,接下來就是二叔家的宇哥兒,然后是慧姐兒、康哥兒、再接著就是瑾哥兒和瑜哥兒兩個?!?/br> “仔細一想沒過幾年我們就要做外祖父外祖母,祖父祖母了?!?/br> 她想象著幾年后自己做祖母的模樣,有些擔心地揪住了陳世文的袖子,“這感覺,好生稀奇。你說他們會嫁給什么樣的人,又會娶回來什么樣的人呢?” 陳世文的細膩心思并沒有用在這上頭,沒想這么多,聽到劉玉真的話后他仔細想了想,道:“家世、模樣未知,但我想應如你一般,都是些聰慧明理,又孝順的好女子?!?/br> 劉玉真被他逗笑了,一件幾天都開開心心的。 …… 半年后,越城 門房臨近正午的時候收到了陳家從家里寄來的信,不敢怠慢地將送信人迎了進來好生招待,然后把信層層送到了后院。 陳府后院,劉玉真閑來無事便帶著慧姐兒去了廚房,查看今日午膳的安排??戳艘蝗]發現有不妥的,劉玉真想著這廚娘是在越城找的不會做京城菜,兩個小的吃不太慣,于是她又和往常一樣親自下廚做了兩道,又迎來了廚房幾個下人驚嘆的眼神。 他們到越城已經半年了,各種事情都步入了正軌。 陳世文經過前幾個月的辛苦摸索后,終于在這個月辦成了幾件事,春耕也沒出什么差錯,總算是在衙門站穩了腳跟。 康哥兒在京城的時候已經把四書五經都念完了,來到越城后沒有找到合適的夫子所以被陳世文送去了縣學。但此地文氣不顯,他有些不明白的地方還得等陳世文下衙后才能請教,父子兩個時常在書房待得很晚。 至于瑾哥兒和瑜哥兒,兩個小的不像康哥兒過兩年就要下場,所以對夫子的要求不高。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篩選后被送進了附近的一家學堂。白天去,中午和晚上回來。 剩下的劉玉真和慧姐兒,她們一個是陳太太,是家里的女主人。一個是陳大姑娘,是陳大人的嫡長女。和她們打交道的都是其他官眷們,前陣子也是忙碌得很。 第167章 慧姐兒跟桂枝學做點心, 見劉玉真走到身側便問道:“母親,后日知府家要辦滿月宴,爹也要去嗎?” “當然, 知府家的宴席你爹和他的同僚們多半都會去的, 哪怕不是沐休的日子也會在下衙后去喝兩杯,全了場面?!?/br> 劉玉真指點著她把花捏得更像些,“這里力道不用太大,用力太大捏出來的花瓣便薄了, 反而不好看?!?/br> “好?!被劢銉悍湃崃肆Φ? 大拇指輕輕地往下一按, 將面團捏得薄了些, 如此幾下一朵不太完美的花便出現在她的手中。 “母親您看!”她高興地將這并不太好看的面團花捧到了劉玉真眼前, “您看我做成了!” “不錯, ”劉玉真贊道:“放蒸籠里吧, 多做幾個等你爹回來給他嘗嘗?!?/br> “爹今天要回來用午膳嗎?”慧姐兒將手上的點心放到蒸籠里, 低頭從桂枝捏好的面團里選了一個拿在手上,雙手交叉合攏輕揉片刻,然后按照之前的經驗捏了起來。 劉玉真答道:“他今日不用出城去勘察水利, 所以早上出門的時候就說了要回來用膳,還說想吃蒸魚?!?/br> “我讓人去集市上買了,還買了些蟹,不過蟹性寒, 你莫要多吃?!?/br> 慧姐兒聽話地點頭。 “太太,這是門房傳進來的信?!眮淼皆匠呛笮沦I的丫鬟夏竹走了進來, 她把手里的信呈給了劉玉真。 “說是從老家來的?!?/br> 劉玉真接過信看了一眼, 見是陳世方的筆跡便明白了, 她轉頭對好奇地抬起頭的慧姐兒道:“慧姐兒, 你和桂枝先把這點心做完,然后換身衣裳再來尋我?!?/br> “好的,母親?!被劢銉捍嗌鷳?。 回房后的劉玉真并沒有拆開信件,她換下沾染了煙火氣的衣裳后還沒來得及喝口茶,陳世文就頂著滿腦門的汗回來了。 “怎么出了這般多的汗?!眲⒂裾嬗门磷咏o他擦拭脖子上的汗,沒幾下棉帕就濕透了。不僅如此陳世文還臉色微紅,衣領處、衣裳前襟和后背都濕透了,緊貼著背脊。 她用手觸碰他那泛紅的脖頸,“你的脖子這么紅,可是曬傷了?疼不疼?” 陳世文坐了下來,不以為意地搖頭,“不疼,這天實在是太熱了,我這是被熱的,休息一會兒就好了?!?/br> 劉玉真一邊讓人給他拿干凈衣裳一邊道:“外頭已經熱成這樣了嗎?那你待會兒去衙門的時候我讓人在馬車上放兩盆冰,免得你到了衙門又一身汗臭?!?/br> 陳世文給自己倒了杯茶,連喝了兩杯后還是覺得熱,便問道:“真兒,家里有沒有做冰碗?這茶是溫熱的,不解渴?!?/br> 劉玉真搖頭,“如今天還不算很熱我就沒讓做,連冰都沒放幾盆,免得他們幾個受了寒。至于這茶原本預備著是給我喝的,沒想到你回來得這么快,你若是想吃冰碗我這就吩咐人去做?!?/br> “太太,衣裳取來了?!毕闹衽鮼硪簧砬嗌律?。 劉玉真伸手翻動了兩下,見沒什么問題便道:“放下吧,老爺想吃冰碗,你去廚房讓她們做一碗送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