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不錯,油鋪只要是賣這新出的菜油的都是,旁的油鋪只學會了榨黃豆油,這菜油還沒找著邊呢?!?/br> “怪不得他們兩家的豆油最便宜,如今只需四十文一升,旁的油鋪都要四十三、四十五文呢?!毙傌湆@便宜東西印象最深,這么一說好幾個人就回應了。 “哈哈貴了我們也就不來了,”挑著擔的漢子哈哈笑,“自從有了這黃豆油,家家戶戶就都不吃豬油了,我也做起了這賣油的營生養家糊口?!?/br> “如今還有了這三十文一升的菜油,我那摳門婆娘做飯都敢使勁放油了,要放在幾年前誰敢想,陳三太太是個大善人啊?!?/br> “還別說,這放了油的菜啊,就是香些?!?/br> “你也是沖著這三十文一升的菜油來的???”先前那赤膊漢子問道:“大家伙兒都是沖著這三十文一升的菜油來的嗎?” “是啊,雖然這菜油比不得豆油和芝麻油香,可是它便宜啊,前兩日我不過是買了兩升,賣五個銅板一勺到那人多的地方轉一圈就賣光了?!?/br> “這不,今早就又來買?!?/br> 旁邊幾個哈哈大笑,“張老大你還不如問誰不是沖著這菜油的呢哈哈哈……” “哎你們說這菜油是用什么榨出來的???”一個衣著較為體面的中年人走上前問道:“從未聽聞這菜還能榨油呢,也不知道是什么菜?!?/br> “許是從京城來的吧,”有人胡亂猜測,“陳老爺不是剛從京城回來嗎?不過你問這個作甚?” 那人一滯,正待開口卻聽到有人驚呼,“來了,來了,油來了!” 人群一窩蜂地涌上去,“掌柜的你們今日怎么這般晚???” “見諒,諸位見諒,”李三從牛車上站起,拱手道:“昨日菜油賣光了,我們連夜去取這路途遙遠便晚了,諸位見諒!” “哎呀賣光了啊,那我今日可得多買些,我要十升!” “那我要二十升!” “我要五升!” 李三急得頭冒出了冷汗,連忙告罪,“諸位,諸位多多包涵,我們東家說了這菜油今年出得少,每個客官一天只能買一升,不能買這許多了?!?/br> “哎怎么這樣啊……” “這有錢還不能買了?” “哎,去年他們家的豆油也是,剛出那會兒一人也只得買兩升,這幾個月才放開了賣的?!?/br> “那我要一升菜油,五升豆油,三升芝麻油!” “我也一升菜油,十升豆油……” “油條,別忘了我的油條!” …… 熱熱鬧鬧的,不一會兒剛從牛車上抬下來的一個大缸空了,另兩個也下去了一半。 李三擦了擦頭上的汗,給他在給熟客炸著油條的娘倒了杯水,感嘆道:“回頭得跟馮大哥說一說,讓他多榨些菜油,這么點不夠啊?!?/br> “李三哥這恐怕不行咧,”油鋪里唯一的伙計道:“油坊都擴了三間屋子了,馮莊頭說如今人手不夠,油坊再加人就得耽誤地里的活計了?!?/br> “如今正是種芝麻的時候呢,耽誤不得,不然明年就沒有芝麻油賣了?!?/br> 理是這個理,但是眼見著到手的銀子飛走也讓李三撓心撓肝的,他正欲嘆氣忽看到角落里有個穿著半舊錦衣的中年人,望著那油缸發呆。 他頓時精神一振,走上前去招呼道:“這位客官,您要買什么油?” “我們鋪子里有芝麻油、豆油和菜油,芝麻油一百文一升,豆油四十文一升,新出的菜油只要三十文一升?!?/br> 那中年人回過頭,問:“你們的菜油,可否讓我瞧瞧?” “客官稍等,”李三取了個竹筒,從缸里舀了一個底倒在碗內,遞過去給那人看,“這就是我們鋪子里的菜油了?!?/br> 這油黃橙橙的,略有些綠,中年人湊近了便聞到一股子青味,不由得驚問道:“這是什么東西榨出的油,能吃嗎?” “自是能吃的,”李三好脾氣地解釋:“瞧見我們門口那攤子沒,現在用的都是菜油,炸出來的油條也是酥脆噴香?!?/br> 中年人望著門口那一文錢一根,三文錢兩根的金黃油條沉思片刻,然后問道:“你們東家在何處,可否商談一筆生意?” …… 這個夏天熱得不行。 劉玉真披著一件紗衣,搖著扇子伸手去撥弄冰盆底下泛著浮冰的水,“桂枝,這冰都化了,去換盆新的來?!?/br> 桂枝搖頭,“姑娘,您的月信就是這幾日,今日已用過了兩盆冰,可不能再用了,身子要緊呢?!?/br> “好吧,”劉玉真被勸得回到了位置上,團扇揮得更起勁但帶來的只是一陣陣熱風,不由得氣惱地把它丟到一邊,“那去給我取碗綠豆湯來,這天實在是太熱了,怎么都八月了還這么熱?” “我記得去年沒這么熱的啊?!?/br> 桂枝去門口吩咐人送綠豆湯,回來便解釋道:“姑娘,去年這會兒您還在府里呢,冰可勁兒用,但是如今家里頭的冰都是太太打發人送來的,四處分一分便少了?!?/br> “如今這一盆還是姑爺瞧您怕熱,特地把他那盆送來的呢?!?/br> “那,那綠豆湯也給前院書房送一份去好了,他如今身子還未好全,孩子們也還小,放涼了的就好,莫要端冷的?!眲⒂裾嬲f得有幾分勉強。 桂枝噗呲一笑,“姑娘您還在跟姑爺置氣???其實大夫說姑爺喝一兩口酒不礙事的?!?/br> 劉玉真嘆氣,又把團扇撿了回來,“他啊,算了不說了,他的身體他自己看顧,我說的那硝石可派人去找了?” 劉家是不缺冰的,所以她一直沒想起硝石這東西,但事實上前朝就已經出現了硝石制冰,之所以沒有流傳開來完全是因為這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 最起碼縣城里面都沒有,她如今想要找些來制冰都找不著,沒有冰的日子熱得不行,如今陳家僅有的這些還是她娘打發人送來的。 想到這里,她問道:“要送的禮都備好了嗎?后日記得在車廂里記得多擺兩盆冰,再備上消暑的酸梅湯,不然走到半路就要熱暈了?!?/br> “都備好了,”桂枝一邊拿著雞毛撣子拂去架子上的灰塵一邊回她,“嬤嬤親自去瞧過,都是妥帖的?!?/br> 劉玉真:“對了,嬤嬤去哪兒了?我有事要跟她說呢,一眨眼人就不見了?!?/br> 桂枝回答:“剛剛漿洗的郭婆子和那寡婦和來尋她,到隔壁屋里說話去了,也不知是什么事?!?/br> “漿洗上能有什么事?”劉玉真端起春杏送來的綠豆湯飲了一口,隨意道:“許是洗壞了哪件衣裳,來找嬤嬤求情的吧?!?/br> “姑娘這回卻是猜錯了,”話音剛落,段嬤嬤便走了進來,臉上的表情有些奇怪,“姑娘,郭婆子說,大太太許是有喜了呢?!?/br> 大太太? 小張氏有喜了? 第75章 “天,真的嗎嬤嬤?”劉玉真連忙放下碗, 追問道:“這是什么時候的事?可告訴了婆婆?” 說完她又反應過來, 有幾分懊惱地說道:“我真是熱糊涂了,她們兩個既然私底下尋你,想來是還沒有張楊開, 大嫂和婆婆還不知道這個事吧?” “姑娘猜得對, ”段嬤嬤道:“是她們兩個覺得大太太是有了身子, 這才報到了我這兒來的, 這事不大不小,也不好貿貿然的和主子們說?!?/br> “于是便來尋我討個主意, 姑娘,您看可要給大太太尋個大夫?” 劉玉真:“大夫自是要尋的, 你和我仔細說一說這個事,她們是怎么發現的?”小張氏自己都沒有發現, 她們卻發現了這也是一件奇事。 段嬤嬤道:“也不是什么難的,就是她們察覺這個月大太太沒有換洗罷了,自從大太太吃了那嚴嬤嬤開的方子之后,她的小日子便是前幾日?!?/br> “上個月還有些許, 這個月卻已是遲了五六日了, 這便報了來。我估摸著怕不是懷上了,前幾日康哥兒拿了那酸丟丟的李子家來, 家里其他人都不愛吃, 她吃了好幾顆呢?!?/br> 說罷她老人家感嘆道:“這起子人精, 眼睛就離不開主子們, 風吹草動的都知道了,幸好姑娘您貼身的衣物都是桂枝和春杏洗的,看來往后也不能給她們洗,?!?/br> “如今您沒吃那藥丸子了,這小少爺啊也是說來就來的?!?/br> 劉玉真不想討論這個,遂岔開話題,“既然大嫂像是有了身孕,那嬤嬤你吩咐廚房,桌上莫要上那生冷、寒氣重的?!?/br> “這日常也注意著些,莫要讓人沖撞了,對了康哥兒那邊也要看著點,大嫂很喜歡抱著康哥兒,往后這也是不能了的?!?/br> 段嬤嬤點頭,“姑娘您放心,我會看好康哥兒的?!?/br> “那我便想個法子請大夫來一趟,家里沒有請平安脈的成例,得想個法子才好,”劉玉真思索著:“還不能以大嫂的名兒來請,不然若把了脈不是那可就空歡喜一場了,她也難過?!?/br> 于是中午吃完飯后她便和陳世文商量道:“祖父和爹娘、二嬸也上了年歲,這半年來大喜大憂的,到底傷身,新出生的小侄女也還小,苦夏得很,不如請個大夫來家里瞧瞧?!?/br> “開些溫補的藥方將養身子,你覺得如何?” “也好,就依你的意思,明日便去請一個,往后便也讓大夫一月來請一次平安脈吧?!边^了一會兒,陳世文仔細瞧她,問:“你可是身子不適?若是得讓人現在就去請,耽誤不得?!?/br> “我好著呢,”劉玉真疑問道:“你怎么會想到我這兒來了?” “你沒事就好,”陳世文松了口氣,又拉著她的手囑咐道:“你若有什么不適要和我說,可別瞞我,你說要請大夫,可把我給嚇了一跳?!?/br> 見狀劉玉真也不好再瞞著,便把這事說了,最后道:“我是想著大嫂心心念念著要生個兒子,為此吃了許多苦頭?!?/br> “那一碗碗的苦藥汁她每天三頓喝得面不改色,不但初一十五要上香,平時也是見廟就拜的,可見執念很深?!?/br> “若將這事張揚出去,大夫來了能把出喜脈自然是好的,但若是空歡喜一場我怕她受不住呢,不如悄悄的,若真是有了喜信再高興也不遲?!?/br> “這樣可好?” 陳世文贊同,“如此就最好了,大哥如能得個兒子,也少了許多煩心事?!?/br> …… 喜事總是接踵而來,劉玉真午睡醒來之后,又迎來了一樁大喜事。 鄒家出海的船回來了! 不但回來了,還送了兩個大箱子來,沉甸甸的要兩個人才抬得動。 “竟是回來了,”她圍著箱子轉了一圈,笑得合不攏嘴,“那人在何處?幾個人來了?可有好生招待?” “上了好茶水,”段嬤嬤笑道:“還是先頭那幾個,就是黑瘦了好些,我上次瞧著他們喜歡吃家里的薺菜餛飩和燜rou,就讓廚房預備上了,等他們和姑爺談完事便擺上?!?/br> “只是姑爺說今晚他要招呼那肖管事,便不回來用膳了?!?/br> 劉玉真:“應該的,人家千里迢迢來了,要備上好酒好菜,桂枝你去取了我先頭釀的桂花酒送一壇子去,提醒著姑爺喝兩杯就好,莫要喝多了?!?/br> 桂枝點頭,出門吩咐去了。 “春杏把鑰匙取來,”劉玉真挽起袖子,露出雪白的手腕,“我們把這兩個箱子打開瞧瞧里頭是什么?!?/br> 第一個箱子打開,里面是疊得整整齊齊的盒子,上頭寫好了簽子是給家里人的,有給曾老太爺的鑲金煙斗,還有給兩位老太太的金銀頭面。 當然家里的幾位太太也沒有拉下,劉玉真的是一副芙蓉鑲寶頭面,上頭的寶石比得上老太太給的那一副了。 恐怕不下五百兩。 這讓她極為驚訝,蓋上盒子放到一邊,對著也有些吃驚的桂枝和春杏道:“快,把那個也打開,讓我瞧瞧里頭是什么?!?/br> 另一個箱子也打開了,卻是大大小小顏色各異的翡翠,最大的一塊有銅盆大小,紅得驚人,桂枝和春杏瞧見了都驚呼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