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周太妃的病已漸好。 楚欽遇到了一個女人。 比他大了很多的女人。 那時候她的封號是驪妃,她住的地方在冷宮。 已記不清什么原因路過,聽到女子凄厲而絕望的哭泣聲,如此濃烈而悲愴。 那是驪妃在冷宮中已經數不清楚的,第幾個年頭了。 隔著頹舊的籬墻,撐起的紗窗。他看到了一個女子在對鏡梳妝。 三十多歲的年紀。 銅鏡中的女人手如柔黃,膚如凝脂,腰如柳絮,眉如遠黛,窗外鳥聲啁啾,隱隱聽得繁花似錦,一個女人的豆蔻年華在這冷宮中成了一柱流水,涓涓向下,再不回返。 兩個白頭的宮女侍她的起居。 烏鴉野雉在樹梢飛來飛去。 驪妃的美貌不同于少女的天真燦爛,而是像悲涼的,寂靜又無聲的秋。 又像是即將枯萎的曇花。 少年好美色,當時驚鴻一面,對楚欽來說只是一個旖旎的夢而已。 他還不知道宮中盯著他的耳目早已將他的失態繪影繪色的描述給了他的兄長。 之后他再也不曾見過那個女人,也不曾踏足過那片冷宮。 后來,楚欽回了西北。 他在西北殺伐的時候,偶然還能想起來那個女人。隨著歲月的流逝那張面貌已然不太清晰,每想起來仍覺得她周身一片刻骨的悲涼。 那悲涼由何處起? 建安二十六年,先帝病榻之時下了一道密旨。 讓他殺了那個女人。 那時候他已經知道驪妃才是太子的生母。 太子并非皇后親生。 所以他不難猜測先帝的意思。 為什么讓他殺? 給日后他和楚鈺的爭伐埋下種子。 或許他有過的似是而非的心思,他的兄長已經知道了。 再不喜歡,也是帝王后宮的女人。 楚欽什么都知道,他還是動了手。 這個女人不死,楚鈺的身世遲早會大白于天下,大楚嫡系立國,若楚鈺并非嫡系,有人欲借之生事,朝政不穩,大楚的江山,大楚的子民又當如何? 江山如此多驕,卻容不下一個可憐的女人。 舉起屠刀的時候,那個女人只是拽著他的袍擺,跪著哭求,“請殿下護好我的孩子,一切罪孽都由我來背負?!?/br> 楚欽瞧著她和太子生的極像的一張臉,輕聲問她,“你不恨我?” “殿下心系天下子民,是天下子民的福氣?!?/br> 驪妃比任何人都要豁達。 死期將至的一刻,她周身的悲涼皆不見。入目是她衣角一片濃艷飛花裙擺。 “殿下,請在我死后,將我的尸骨棄在野地,為野狗啃食,聽說這樣就沒有下輩子了?!?/br> 她去的時候很安詳,楚欽直到她死了,才能將她抱進了懷中,輕輕碰觸她的發絲,終于放縱這個死去的女人走進了他心底,從此成了一道疤。 驪妃的一生太苦,她不想有來生。 野狗啃食著她的血rou。 楚欽就在那里冷冷的看著濃艷佳人變成森森白骨,一卷破席卷在荒郊野嶺。 金刀出鞘,那幾條野狗曝尸荒野。 刀入了鞘中,荒山上yin雨霏霏,打濕了年輕將軍的發。 當時的楚欽還不知道,多年以后,有另外一個人向他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眾生皆苦,誰又想踏上輪回路,把前生的苦難再走一遭? 男人對女人的憐惜大多起于愧疚。 驪妃死后秦王頹廢了很長的一段時日。 外面有些傳言,說他喜歡一個大他很多歲的女人。 那個女人被賜死了。 過去的一切成為了塵灰中的舊影。 原來不只他的兄長知道,趙嫣也知道。 先帝生前厚待趙嫣,一些事情趙嫣要從先帝口中得知并不難。 趙嫣之前用少帝的身世威脅不住他,因為他知道趙嫣不敢。 如今的趙嫣已經是破釜沉舟了,他知道趙嫣什么事都能做的出來。 他與楚鈺生母的舊事若是宣揚出去,便像是點燃的炸藥,牽連甚多,他不能冒一絲的風險。 趙嫣的身上布滿了毒刺,碰一碰都要連著皮掉下一塊rou來。 他用這個威脅他。 趙嫣的臉和驪妃的臉重疊起來。 他護住大楚的山河,卻護不住驪妃,也護不住趙長寧。 甚至要做推波助瀾的儈子手。 春蘿不知發生了何事,只知王爺自趙家回了王府,便進了后廂院中的馬廄,親自給受傷的烏追換藥。 將軍的手粗礪的劃過了烏追的皮毛。 烏追輕輕擺了擺尾巴,矮下身子,在他臉上蹭了蹭。 楚欽笑了聲,眼底紅色的血絲終于淡去。 他想靠近一個人。 這顆卒子卻越不過楚河漢界。 他仰面躺在了草垛上,涼涼的月色映照著年輕男人俊美的臉,烏追的尾巴在他臉上搖了搖。 好像回到了西北。 京城和西北被同一彎月色照亮。 嘖,他的金刀還在他手中。 豈有就此賴過去的道理? 第五十章 有人活著的時候有兩張臉。 一張對著世人,一張對著自己。 宣帝登基的第二年,是被血色和哀嚎鋪滿的一年。 發生了兩場震驚朝野的大案。 永歷二年四月初三,寧王府被趙家先斬后奏,以莫須有的罪名全府抓進了京兆尹的牢中。寧王已經休妻,寧王妃便僥幸逃過一劫。 永歷二年四月初八,平原侯府被坐實了春獵行刺的罪名,奪了爵位,滿門抄斬,就此斷了前朝皇室的根基,給大楚后世留了幾百年平靜的時日。 小周山的大火原來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行刺。 平原侯的累累罪行被昭告天下,便有些對前朝有所舊情的百姓,也覺得平原侯府落到如今這樣的地步實在活該。 山河才安穩了一百多年,便迫不及待的重掀戰火。 平原侯成了歷史的罪人。 人人口舌間唾罵的還有內閣jian佞。 以前受了寧王恩惠的百姓第一次將對趙嫣的不滿延伸至了整個內閣。積攢著的民憤已呈燎原之勢裹攜著流言,在市井中肆虐。 民間廢立內閣的聲音在寧王于五月初被午門斬首的時候終于響了起來。 寧王被斬首的那日百姓們排了十里長街為他們眼中的賢王送行。 朝野上下沒有人敢做監斬官。 誰做了監斬官,誰便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趙嫣穿著青花絳袍下了軟轎,玉冠高高束起了長發,五月的天氣,只他一人穿的繁復,一層疊一層。紅的唇色淡了些,讓他的容貌少了幾分姝艷,多了幾分淡漠。 仿佛要被高高被供奉在了廟堂之上,人間疾苦全然不敢驚動。 京城的百姓們第一次真正看清了大楚jian佞的模樣。 他身后跟著朝廷的御林軍,軍隊止住了暴動的百姓。 趙嫣一步步走到了狼狽的寧王面前,繁復的袍擺落在了寧王低垂的眼中,半蹲下了身子。 直到這時候,趙嫣才看清楚了這向來深居簡出的寧王楚殷的容貌。 三十多歲的年紀,因為久病臉色青白,眼神陰鷙,身上穿著囚衣,他是龍子皇孫,上了囚場不見有懼怕之色,端著王爺的氣派,挺直背脊,仿佛要將這氣派帶進墳墓。 寧王確實是個人物,心智計謀耐心都是上等,可惜生不逢時,又被一副破敗身子拖累,才有了今日的下場。 “趙大人好手段?!背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