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53節
在靠近沿海的地區,則是李舜臣進步黨的勢力占據絕對上風,明廷的軍隊沒有制海權,進步黨擁有海上炮艦的優勢,可以封鎖海上貿易。 在經歷了幾次戰斗之后,李舜臣也發現了,想要打到平壤去,自己根本沒這個實力。 而明廷的軍隊也同樣發現,攻打城市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個時代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貿然進攻防御成熟的塹壕,是一件非常吃虧的事情。 五原城。 俞大猷站在城外,熱情的迎接著前往五原城的商隊。 商隊中走出來一個年輕人,俞大猷看著這個年輕人,和記憶中的一個中年人重合起來。 緊接著他意識到不是這位故人。 當年在京師,因為胡宗憲的牽連被下獄的時候,高拱還只是裕王的講讀官。 很有正義感的高拱,就經常去牢房探望俞大猷,還改善了俞大猷的牢房環境。 所以俞大猷對高拱非常的感激,如今看到喬裝打扮的高務觀,俞大猷上前拉著他的手說道: “大都督總算是肯把人才派來草原了!高參謀我可是盼著你很久了!” 高務觀同樣有些激動,他曾經在俞咨皋手下做過作戰參謀,那時候就聽說過俞大猷的威名。 而俞大猷在北方拉起隊伍,在五原城建立漢人據點,對抗草原人的事情,雖然沒有大規模宣傳,但是在東南軍方內部也不是特別的秘密。 兩人頗有些故人相見的感覺,俞大猷迎接著高務觀進入了五原城。 五原城內,包括城墻在內,都是根據以前廢棄的城市重建的。 在京師情報站站長陸添壽的努力下,通過打通了清遠伯李家的關系,掛著李家名號的商隊,成功將十門大炮運送到了五原城中。 如今這十門大炮安裝在城墻上,作為威懾草原人的神器,保障了五原城的安全。 如今陸添壽通過掛靠的方法,成功的在李家旗下成立了一家商號在,專門負責向草原走私各種東西。 甚至陸添壽現在覺得,有了李家的旗號,向草原上走私武器變得非常容易,明廷的腐敗讓人觸目警醒。 九邊的貢市已經完全腐化墮落,負責貢市的官員只要賄賂足夠,無論什么東西都能運往草原。 如果打著京師權貴的名號,這些貢市官員根本連檢查都不敢檢查。 除此之外,大同貿易的偷稅現象也觸目驚心。 在高拱剛開貢市的時候,貢市的資格還是榷賣的,只有交了專營費的商人,才能和草原做生意,那時候明廷不僅僅能從貢市收稅,榷賣資格也能賺一筆錢。 甚至在隆慶剛登基的時候,就是靠著九邊貢市才穩定了明廷的財政,高拱靠著九邊貢市獲得了財政權。 等到張居正執政的時候,榷賣制度已經被李家等京師權貴破壞。 很多商人直接掛著這些家族的名號,完全不顧榷賣的名額,直接進入貢市做生意。 而那些花費了大價錢向朝廷購買了榷賣資格的晉商們,則紛紛不再參加后面的榷賣。 張居正也很清楚其中的利益,不過為了穩定朝局,他對于這些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過張居正還是強化了九邊貢市的貢市稅收制度,無論是誰在九邊貢市做生意,都需要繳納足夠的稅收,并且嚴禁向草原走私武器、鋼鐵這些東西。 雖然在張居正執政后期,走私已經泛濫開來,但是九邊的市稅還是收的足的,這也是明廷財政的重要一部分。 但是到了張居正執政后期,李春芳上臺的時候,明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已經徹底降低。 九邊走私不斷,繞過貢市直接交易的商人數不勝數,而且他們往往背后都有京師權貴或者九邊軍頭的支持,貢市已經形同虛設。 別說是按照貨物價值抽取的行商稅,就是固定攤位收取的坐商攤位稅,都已經是很難收上來了。 到了這個時候,九邊的貢市使們,干脆也開始擺爛,他們直接向商人收取遠低于朝廷賦稅的保護費,就允許商人進入草原做生意,至于走私違禁品之類的更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自從草原執行了禁酒令之后,九邊貢市的酒類貿易更是連續增長。 賣酒實在是太暴利了。 陸添壽為了京師和北方的情報工作,也在山西太原開設了一家酒廠,用了東南最新的蒸餾制造高度酒的技術。 陸添壽的本意,是用這座酒廠作為掩護,開展情報工作。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座酒廠的技術比明廷的官辦酒坊技術還要先進,制造的高度酒更醇厚,度數更高。 酒廠意外的暢銷,等著從酒廠買酒的商人排到了太原城門口,陸添壽的副業大賺特賺。 陸添壽也嚇得要死,他是東南在京師情報站的站長,蘇澤讓他來京師可不是來賺錢的,如果暴露了身份那可就糟糕了。 最后還是沈一貫出面,解決了問題。 沈一貫找上了李煒的兒子李長風,向李家父子送上了干股,成功的將酒廠托庇在清遠伯的名下。 有了李家的這層皮,山西地方也不敢盤剝酒廠,而沈一貫又建議陸添壽大張旗鼓的組織商隊,直接進行草原貿易。 這次有了高務觀暢通無阻的從京師到了五原城。 “俞將軍,大都督已經任命您為北方獨立師師長?!?/br> 俞大猷知道,如今東南的軍事單位都是旅,師是比旅更大的單位。 這個北方獨立師不過是空架子,不過也代表了蘇澤對于草原這支軍隊的重視。 俞大猷心暖,當年他入獄的時候,就是蘇澤北上京師保下了他,他接受了任命之后,再次對大都督府表示了感激。 高務觀繼續說道:“俞將軍,這次我還帶來了一批手榴彈,最近陸站長準備將一些組裝手榴彈的生產線,走私到五原城來?!?/br> “這樣只需要向五原城運送火藥的原料,五原城就可以自己組裝手榴彈了?!?/br> 俞大猷大喜,手榴彈是草原上的大殺器,就是靠著擲彈騎兵的戰術,五原城才能在周圍都是異族的情況下立足,成功威懾住遠多于草原漢人人數的蒙古各部族。 但是要將手榴彈從東南運送到草原上,需要的路程太久,成本太高,就算是有京師情報站的支持,也很難運送太多的手榴彈。 這也是俞大猷在五原城人口已經膨脹的情況下,依然無法擴大五原城控制范圍的原因,他手里的手榴彈太少了。 沒想到高務觀一來草原,就給自己帶來了這么一個解決方案。 “高參謀,真的可行嗎?” 高務觀點頭說道: “手榴彈的鐵質外殼不需要精鐵,用生鐵鑄模就能生產了。木桿和引線也不是什么難做的東西,我這次帶來的匠人都能生產?!?/br> “最主要的還是火藥,這是草原沒辦法量產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商隊將火藥走私過來?!?/br> “如果只是走私火藥,那么一支商隊走私的火藥就能生產五百支手榴彈,而且走私火藥的風險要比走私手榴彈低多了?!?/br> 高務觀繼續說道:“甚至火藥的原材料,也可以分開始走私,到五原城內之后再混合,這樣走私風險更低,就算是被草原部族抓了,也可以說是走私的藥材?!?/br> 俞大猷和陸二對視了一眼,都大喜過望的說道:“感謝大都督,真的送來了人才??!高參謀真的是大才!一下子解決了困擾我們的大問題!” 但是高務觀給俞大猷的驚喜還不止這些。 他掏出一張手繪的地圖說道: “俞將軍,這是五原城附近的游牧部落的勢力圖,是屬下和來往商人打探,并且親自確定過的地圖?!?/br> “屬下以為,如果走私路線只用來向五原城走私武器糧食實在是太可惜了,我們完全可以在沿途做一些貿易?!?/br> 俞大猷和陸二聽的很認真,高務觀將沿途各部落的特產和需求都調查的很清楚,確實可以組織一條商路。 靠著陸添壽在山西的酒廠,完全可以交換到很多商品,和這些部落穩定貿易。 俞大猷和陸二也很驚喜,長期以來,五原城周圍的部落都很敵對,這也讓俞大猷始終要提防這些部落。 而高務觀提供的全新思路,可以通過貿易將這些部族串聯起來。 高務觀接著說道:“俞將軍,我還有一個想法,路上絲綢之路?!?/br> 第508章 列強的時代 西域。 俞大猷和陸二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嘆。 東南的年輕人可是真的有野心??! 高務觀抵達五原城的第二件事,就是想要打通西域的路上絲綢之路! 高務觀接著說起了歷史: “明廷建立以來,因為蒙古的威脅,曾經也重視過西域?!?/br> “但是從土木堡以后,明廷也逐漸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特別是關西七衛的衰敗?!?/br> 俞大猷點點頭,他是軍戶,很清楚這段歷史。 在明初的時候,明廷還是很重視西域的經營的,在甘肅設置了關西七衛,來羈縻控制西域地區。 明廷一度將觸手伸到了西域,甚至對西域小國實行朝貢冊封體系。 但是隨著土木堡之后,瓦剌崛起后,就開始隔絕西域,明廷對西域的影響力日益減少。 等到了嘉靖年間,明廷徹底撤銷了關西七衛,這也就意味著明廷丟失了整個西域的控制權。 高務觀顯然也是做了很大的功課的,他說道: “如今西域的幾大勢力,除了占據草原西北部的瓦剌部之外,就是吐魯番和葉爾羌了,這兩國為了爭奪東察哈臺汗國的正統,一直在西域爭斗?!?/br> “明廷一直疏于打理河套和西域地區,瓦剌和土默特相繼崛起,草原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更不要說是西域了?!?/br> 俞大猷和陸二都點頭。 其實大明的疆域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很多人用明初的疆域圖,來說明大明的強盛,其實也是不對的。 大明朝確實也有做的不錯的地方,大明對于南方的經營,穩固了云南貴州廣西這些地區,甚至還一度占領了安南,在西南問題上并不妥協,算是給后世留下了一份不錯的基業。 但是在天子守國門的大義下,明廷的北方問題卻處理的不好。 北方草原問題,東北的蠻族問題,以及最被人忽視的西域問題。 是啊,北方草原的蒙古人和東北的野人都忙不過來了,哪里還有什么經營西域的想法??? 高務觀說道:“來五原城之前,大都督也曾經說過草原絲路衰敗的原因?!?/br> 絲綢之路,最早的絲綢之路就是從西域進入中亞地區,這是漢代就開辟的貿易路線,在唐代的時候達到了極盛。 大唐對于西域的經營力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