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節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傲嬌又粘人[娛樂圈]、莓果松餅、校草同桌掉馬后竟然是、都市之傳道宗師、拯救病弱冰山計劃、豪門長嫂攻略了反派大佬他全家、與你常在、我的老婆是女王、朕與將軍都穿了[古穿今]、網戀到渣男以后
不知為何,趙鞅反倒是對其產生了一絲同情。 “孫將軍既然心意已決,那你我便決戰于這施谷之上吧!將軍請!” 趙鞅噌的一聲,拔出腰間大劍,直接指向孫武。 孫武也拔出佩劍,予以回應。 “志父,你我再見之時,便是兵戎相見,至死方休!” 趙鞅還劍入鞘,對于孫武的這一番話卻沒有回應,孫武為了李然可以拼命。而趙鞅,雖說也是一家之主,但真的上了戰場,卻也是個不惜命的。 只不過,他如今卻也不希望孫武就此命喪于自己之手。 正所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如此良將,此等義士,若是于這施谷隕落,不免太過可惜。 兩人一番相惜之后,孫武回到了軍營,命人備戰。 不多時,趙鞅亦是領兵緩緩朝著施谷逼近,施谷兩邊的山谷并不高大,而且由于沒有樹木,也不存在設伏的可能,唯有短兵相接。 一聲令下,趙鞅號令大軍是壓境而來,孫武見狀,則命人亦是朝著山谷涌入,兩股大軍在相距百步之距停頓了下來。 戰車列在前方,步兵在其后,口中齊聲呼喝,都希望在氣勢上先聲奪人,壓制住對手。 孫武和趙鞅在各自陣營的戰車之上,都是要準備親自領軍沖鋒陷陣的主。 遙遙望去,兩邊皆是纛旗鼓動,大戰一觸即發。 第四百八十二章 趙鞅手下留情 雙方大軍對峙片刻,纛旗獵獵作響,戰鼓緩起,接著越來越急。 初出茅廬的趙鞅,雖然還是第一次參加如此大規模的會戰。但他卻是一絲懼色也無。 趙氏久居晉北狄人之所,故而天生便是善戰。 而另一邊,孫武則是身經百戰,面對這種場面,也顯得更為冷靜。 戰事將近,尹圉就在后方看著,也十分緊張。畢竟,此戰若敗,洛邑將危! 孫武也知道自己此戰不能敗,所以身先士卒,沖在了最前面。 趙鞅自恃藝高人膽大,也是毫不退讓,兩人遙遙相望,隨著一聲令下,戰車和腳步聲轟隆震耳,激濺灰塵,雙方如同兩股颶風,位于戰車和步兵之間的弓箭手齊齊射箭,箭矢遮天蔽日的激射,宛如暴雨。 戰車相撞在一起,古往今來,要說誰人又不怕死呢?然而,在戰場之上,卻又多有矯勇善戰者,這皆是由身處的環境所決定的。 在戰場上,雙方都不得不奮起攻之,唯有殺了對方,自己才有活路。也只有勝利,才是戰場的第一要義。 戰車相撞發出一陣陣震耳欲聾的聲音,然而在戰場上聽起來,卻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短兵相接,長矛劍戟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充滿了殺氣,一時間血流成河,地上倒下不少受傷的人,又頃刻間,被雙方的人馬一頓踩踏,直至血rou模糊。 褚蕩一身的蠻勁,列于最前。手中三戈戟不停的揮舞著,將周身護住的同時,還能殺敵。 趙鞅遠遠便看到了褚蕩,就如同一個煞神,晉國將士紛紛被他擊倒或者擊退。 趙鞅見狀,不由得贊了一句: “好壯士!” 趙鞅手持大劍,從戰車跳了下來,一躍而上,直奔褚蕩,褚蕩看到一個身影襲來,笨重的三戈戟半途中竟然突然變招,一個翻轉,戟鋒已經攻到趙鞅的面門。 趙鞅人在半空之中,力已使老,本來是難以躲避,然而他爆喝一聲,腰身一擰,竟然陡然落地,身子平鋪,一手撐地,并且向前一撲,大劍已經遞出,削向褚蕩的腳踝。 褚蕩見趙鞅這一下來勢兇猛,也不得已朝后跳去,與此同時,三戈戟回轉,又斬殺幾個敵軍。 趙鞅格擋住幾個襲來的長矛,再次想要追擊褚蕩,當的一聲,大劍被另一柄大劍阻住,定睛一看,卻是孫武。 孫武和趙鞅對立而視,在這萬眾的會戰之中,兩人如同是置身事外,排除了所有干擾,忽地齊動,噌的一聲,大劍相交,火光四濺。 孫武和趙鞅幾乎是同時感覺到虎口生疼,趙鞅的招數縱橫開闔,行云流水,孫武以靜制動,后發先至,趙鞅居然是占不得半分便宜。 數招一過,孫武忽地變招,一劍比一劍生猛,趙鞅竟然被逼得節節后退。 趙鞅的武技由于受狄人影響,也是極為剛猛有力,他本對自己的武技也是極為自信。 但現在,竟然一時被孫武打的有點亂了方寸,心下也是吃了一驚,同時也更為欽佩起孫武來。 “不愧是名滿天下的孫長卿,都說此人統兵了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未曾想,其武技竟也如此凌厲!” 孫武的武技和他的兵道是一體的,攻守兼備,以正招守之,以奇招攻之。趙鞅完全摸不清其出招的路數,故而愈發心生怯意,自然也就逐漸的落得下風。 趙鞅心神一凝,青銅大劍在他手中發出陣陣鳴聲,如同怒猊渴驥,孫武只覺得趙鞅的大劍攻勢陡然更加的兇猛,一個格擋,兩人均是覺得胸口一悶,旋即分開。 孫武只覺得虎口疼的厲害,暗中望去,卻發現竟然被震出血來。心頭不由一詫,趙鞅其實和孫武的情況如出一轍,虎口處也被震出了一道血痕。 兩人再次對視一眼,而周圍的敵軍則又同時將他們纏住,于是他們難以再斗,只得專心對付身邊的敵人。 會戰中雙方死傷慘重,然而孫武的兵力畢竟不及趙鞅的晉軍,孫武想要撤兵再行圖謀,然而這時卻也為時已晚。 混戰之中,場面已亂,他們深陷其中,如果此刻選擇撤退,無異于全軍覆沒。 孫武強打起精神,他知道此刻也唯有拼命,才能有一線生機。 只見其甲胄之上,已經全是血跡和破損,青銅大劍也已碎了口,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退卻半步,否則士氣一散,再想逆轉,就毫無可能了。 然而,對方的趙鞅也同樣是身先士卒,士氣高漲,人數上又占據優勢,這一戰可謂是孫武自領兵以來,最為兇險的一次。 孫武勉力強撐著,隱隱已經感覺到此戰必敗無疑。 就在這時,忽聞一陣鳴金之聲傳來! 孫武回頭望去,還以為是監軍尹圉所為。 誰知這一陣鳴金聲,竟是對面趙鞅陣中傳出的! 趙鞅本應該是占據優勢的一方,如今忽聞鳴金撤軍,所以也是撤得凌而不亂。 孫武見此情形,急忙穩住陣腳,目送趙鞅的軍隊漸漸撤離。 孫武本以為自己要領得一場大敗,甚至有可能就此戰死,卻不料趙鞅竟是選擇主動撤軍。 這不由讓孫武感到意外,在看到趙鞅的軍隊撤回到谷外,這才拉著要沖上去的褚蕩,也撤到施谷的另一頭。 孫武百思不得其解,而晉軍大營內,荀躒對此更是大為不解。 “志父!方才戰況大好!為何在占盡優勢之時選擇撤軍?” 趙鞅望向山谷的另一邊。 “敵人勢大,若是硬拼,死傷慘重,暫時撤兵,再徐圖良機不遲!” 荀躒頗感惋惜。 “賊軍敗局已顯,本已是勝券在握,又何必如此麻煩?待到過了施谷,便可直取鞏邑,到那時洛邑也將唾手可得。屆時吾等護送天子回到成周,豈不是我等大功一件?又何須得如此麻煩?” “鞅自有計較,不必多言!” 趙鞅冷冰冰的回了這么一句,便回營休息,荀躒見如此情況,也不便多言。 趙鞅在營帳內,怔怔發呆,隨后嘆息一聲。 “孫長卿……此人若是枉死于此也實是可惜了。今日且放你一馬,希望你好自為之,下次沙場再見,便是死生之敵!” 孫武其實也猜到了趙鞅的用意,然而李然現在在洛邑,生死只在王子朝的一念之間,他可不敢冒這個風險,所以他的內心深處,也是極為糾結。 尹圉也是將孫武今日的矯勇看在眼里,如今“殺敗”晉軍,不由是喜笑顏開: “孫將軍果然天下無敵,此番大勝,可謂是解了我洛邑之危?” 孫武聞言,知道這監軍根本就沒搞清楚現在的情況,但是也無意與他將這其中的蹊蹺是分說明白。只是不由嘆息一聲道: “尹大人,武只是希望先生能安然無恙即可!其他的,可不敢再做他想!” …… 第四百八十三章 信書藏乾坤 尹圉訕訕一笑。 “孫將軍放心,子明先生如今在洛邑是再安全不過!其實,王上又豈會不領子明先生的情呢?只要王上無恙,子明先生自然也會安然無恙?!?/br> 尹圉這一番話,其實頗是有在點孫武之意。那就是只要你專心守護洛邑,那么李然就會無事。然而你若是有任何的疏忽,或是貳心,一旦讓洛邑陷入危難,那么李然的性命也自是難保。 孫武聞言,怒不可遏。但并沒有發作,他現在能做的,似乎也唯有如此了。 尹圉回營帳里奏請捷報,孫武則命人繼續整頓軍務,然后和褚蕩則是回到自己的帳內。 褚蕩一進帳,不由問道: “好生奇怪,今日對面那人究竟是誰?好生勇猛!” “他叫趙鞅趙志父,乃是晉國趙氏的宗主,此人雖謀略不足,但勇貫天下,與此人為敵,實乃不幸!” “趙鞅……管他是什么,只要對先生不利,那便是我們的敵人!” 孫武聞言,一陣苦笑,也沒有多言。 王子朝得到尹圉的捷報,得知孫武在施谷擊敗趙鞅,不由得大喜。 “孫武孫長卿確實是可用之才??!這剛一出馬,便大獲全勝,將趙鞅攔在施谷之外,甚好!有他在,我洛邑可無憂矣!” 甘鰍這時,卻是輕描淡寫的說道: “賀喜陛下,此乃陛下洪福齊天是也!” “是啊,陛下既為天子,自是命系于天,豈是旁人所能影響得了的?” 南宮嚚也如是附和道。 他們所言,雖是只字未提孫武,卻是句句皆意有所指。 似這種上達天命的話,一兩句話可能還不足為懼,但一旦聽多了,當事人也就難免會飄飄然,對此開始深信不疑。 而李然和孫武的這一番功勞,也在這些人的三言兩句中,被說得是風輕云淡,消弭無形。 佞言似忠,jian言似信,不知有多少君主都是被毀于此! 然而,王子朝非常清楚,對李然他現在可以不管不問,卻唯獨是不能冷落了正在浴血奮戰的孫武。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