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節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傲嬌又粘人[娛樂圈]、莓果松餅、校草同桌掉馬后竟然是、都市之傳道宗師、拯救病弱冰山計劃、豪門長嫂攻略了反派大佬他全家、與你常在、我的老婆是女王、朕與將軍都穿了[古穿今]、網戀到渣男以后
所以,當即下命對前方將士是大加犒賞。并且讓陰不佞去李然所囚之地,要上幾個字,來安撫孫武之心。 于是,陰不佞奉命再次來找李然,卻獨獨不見了觀從,不由是起了些疑心。 當時范蠡逃走時,一開始他們也并未在意,后來才是反應過來,但為時已晚。 所以,那之后對于李然官邸的看守也變得是更為嚴密。按理說,應該是不可能再給他走脫一人的了。 “咦?先生身邊的那名隨從呢?” “也許是在出恭,也許是躺在何處睡覺,爾等將這里圍的風雨不透,他又能去何處?陰大人,你今日前來,該不會是來專程看望于他的吧?” 陰不佞聞言,微微一笑: “自然不是。今日不佞是來報喜的,孫將軍在施谷大勝,挫敗晉軍。天子甚喜,是要犒賞孫將軍。同時,也希望先生能捎給孫將軍些言語,以安其心!” 李然只想了一下,便是淡然說道: “呵,這有何難?且拿簡牘與筆來!” 陰不佞一拍手掌,馬上有親兵送來文寶。李然剛一提起筆來,陰不佞卻是提醒道: “先生只需要報平安即可,莫要多加言辭,萬一動搖了軍心,可就不好了?!?/br> 李然亦是微微一笑,提筆在書簡上寫道: “今日聞捷,兄亦甚慰。兄如今每日有得一魚一雞,更有一尊清酒相伴,兄如今從善如流,可得無憂。長卿不必憂心,望早日再聚。李子明書!” 陰不佞拿著書簡看了半天,也沒有發現什么端倪,不由得一笑,將書簡收起。 “先生能如此配合,實是再好不過!如此,不佞就不再叨擾了!告辭!” 辭過李然,陰不佞便匆匆回去復命。王子朝也看了李然所寫書簡,認為沒有問題,于是連同犒賞一并是送往了前線。 …… 孫武在得到李然的書簡,看到確是李然親筆,心下稍定。 但粗看之下,卻發現有兩處文筆甚是別扭,一處是“一魚一雞”,另一處便是“從善如流”。 這“一魚一雞”,放在這里其實顯得是非常扎眼。畢竟,按照李然的身份待遇,這兩樣東西是不可能同時出現的。 按理來說,每日有一小葷,便是當時對于客卿的最高待遇了,而孫武又深知李然本是有“節食”習慣的。 所以此處如此寫法,未免顯得是浮夸了些。 而這“從善如流”,就更是耐人尋味。 孫武再定睛一看,卻發現竟還有兩處錯別字,一個是一魚一雞中的“魚”下面四劃變成三劃,還有便是從善如流的“流”字,左邊的“水”字旁竟是從中間斷開了一截。 孫武眉頭一皺,他知道李然才富五車,汗牛充棟,斷然不會出現如此紕漏,那既然如此,這其中想必是有什么暗示。 魚下的“灬”,本是火意,如今少了一點或是意為火勢將退之意? 孫武心頭為之一怔。 再看“流”字,所謂“從善如流”,讓孫武不由是想起了李然一直與他所說的“觀過自省,擇善而從”。 而且,“從善如流”就字面本意而言,“從善”可解為“觀從他好的很”。而“如”,則可取“如”字的“到了”的釋意。 更何況這“流”字的本意之中,本就有一人掉入水中,順水而下之意。而將“流”中之“水”給攔腰截斷,則更顯流暢之意。 孫武細細想來,覺得觀從本就是極善潛逃的。 而李然的意思,不就是暗示自己將會在觀從的幫助之下,順利遁出洛邑? 甚至,是暗示自己將會從水路遁走? 孫武見狀,不由是深吸了一口氣。 “長卿,你在看什么?” 褚蕩的聲音突然從身后傳來,孫武不想讓褚蕩知曉此事,只是說道: “先生留言,表示他暫且安全,讓我們繼續安心替陛下效命!” 褚蕩揮了揮手。 “這不需主公分說,我們自是不敢懈怠的!” 孫武朝前來犒賞的陰不佞拱手道: “請陰大人回復王上,武自當竭盡全力,殺退敵寇,護衛洛邑不失!” 陰不佞笑道: “孫將軍也請放心,子明先生在洛邑一切安好,你在外只管建功立業便是!” “諾!” 這次犒賞并沒有對孫武封官,只是給予了一些財帛。 其用意也很是明顯,說到底,終究還是對他不放心。 孫武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但也并不以為意,他回到營帳內,再次翻看李然給他的書簡,越看越是篤定自己的想法。 “觀從向來善于潛逃,看來他確實有辦法帶先生離開洛邑!不過,這期間我還不能輕舉妄動,還得等到確認消息才能就此離去!” 孫武下定了這個決心之后,在關注洛邑的情況同時,也繼續和晉軍對峙著,以期能盡量再拖得一些時日。 而后,孫武知道趙鞅有勇無謀,所以就故布疑陣,將其直接牽住,不敢再大舉來犯。 趙鞅雖是少年英主,兇猛有余,但畢竟謀略不足。 在這方面,他顯然是略遜了孫武一籌。 不過,孫武雖得拖延一時,但他也知晉國畢竟是兵多勢大,若其執意來戰,只怕還是難以抵擋的。 畢竟,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孫武也是束手無策的。 更何況,現在他手底下的士卒,皆非自己親自cao練的。他所親自cao練的那些部曲,此刻早已是被王子朝給遣散回了鄭國。 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這些兵家至大忌,可謂都是孫武如今所要面對的困境。 之前他尚有虎符和王子朝的佩劍進行節制,如今卻什么都沒有了,如此一來,其部眾的戰力自然是大不如前。孫武也早已是厭煩了這種處境。 而這一連幾場的小勝,雖然是本就與戰局影響不大。但是,對于急著邀功的尹圉而言,每每捷報都會經其大肆宣揚,就如同是即將要把趙鞅給趕回晉國了一般。 這天晚上,孫武剛剛躺下,卻聽到營帳外有動靜,當即悄無聲息的摸著劍柄,不多時見一黑衣人探頭探腦的進來。 孫武不動聲色,等到那黑衣人進來之后,剛到榻旁,孫武陡然發難,噌的一聲大劍抽出,直朝那人的喉嚨刺去,那黑衣人反應倒是迅捷,就地一滾,躲過孫武這致命一擊,孫武大劍如靈蛇出動,劍尖寒芒將至,黑衣人急忙沉聲道: “長卿兄!是我!” 孫武一怔,停下手中的動作,原來這聲音竟然是范蠡! 第四百八十四章 王子朝奔楚 “少伯?你怎會來此?” 孫武知道范蠡在李然遭軟禁之初,便逃出了洛邑,如今來到前線,確實令人意外。 “長卿兄,快叫上褚蕩,我們連夜離營!先生已經在觀從的運籌下,從洛水遁出了王畿!” 原來觀從一直在謀劃逃出洛邑之事,而唯一需要等待的,正是這洛水的大漲之日! 此前,觀從夜觀天文,早已算定了洛水大潮的時間。所以,就在那一天晚上,通過他之前的上下打點,并暗中聯系了百工之首司空晏,終于是訂得了一葉扁舟。 司空晏雖然本也是支持王子朝,但是對于王子朝后期的種種行徑,卻亦是極為不屑。所以,從中也是替李然等人行了不少的方便。 最終,他們竟是從所有人都不曾想不到的水路,直接遁出了洛邑。 觀從在成功逃走之后,又利用“道紀”的暗樁,給遠在鄭國的鸮翼是傳去了信息。鸮翼知曉之后,便馬上讓范蠡到前線來通知孫武。 孫武得知這個消息,不禁大喜,當即叫醒了還在側營熟睡的褚蕩。 褚蕩得知李然已經安全,可以不用再在這里受這等的窩囊氣,二話不說,匆忙拿起幾乎不離手的三戈戟,就直愣愣的往外奔去。 孫武一把拉住褚蕩。 “不要莽撞!” “殺出去啊,還等著作甚?” 褚蕩愕然道。 孫武不由得苦笑。 “我知你有從敵營殺出的經驗,但此舉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我們兩個可沒你這般勇猛,不一會兒便力竭了,還是暗中遁走為妙!” 褚蕩這才恍悟,便和孫武、范蠡摸出營帳,繞過守衛,孫武在得到李然的書信暗示之后,對營地的布防也是進行了一番微調,故意于后營內留得一處破綻,三人便是從這里潛逃了而出。 出了營帳,剛透一口氣,卻聽得身后有人喊道: “不好!孫將軍不見了!快!快去找!” 一時間,周營內無數火把燃起,并是直接尋了過來。他們三人的身影很快便被追兵發現,當即便有人駕車趕到,褚蕩暴喝一聲,三戈戟如秋風掃落葉,方圓丈許無人敢近。 三人且戰且退,退至洛水,眼看大量追兵也已趕到。三人不由分說,直接跳水逃走。 只是褚蕩不識水性,慌亂之間不由是丟了三戈戟。 “戟!戟!……我的戟!” 范蠡見狀,二話不說,趕緊游過去,一把拉起褚蕩,并是急切言道: “快!不要尋了!稱手兵器有的是,日后再打一副便是,性命丟了可就全沒了!” 于是,三人終于是驚險逃到對岸。 孫武領著褚蕩和范蠡二人跑到一側的大山上,正當三人落下歇腳。卻忽聞山下竟是追兵又至。 于是,孫武當即到了山側,則扔下三塊大石頭,激起水聲。 而孫武三人則是躲在山崖下方的一塊空隙上,追兵聽到動靜,紛紛朝下看去,以為他們又要跳水而逃,于是只胡亂射了幾箭之后,便又下山尋去。 孫武見狀,又反其道而行之,繞路往回奔走。正所謂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便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們一路繞開營地,再是迂回繞路,從另一個方向終于是遠離了這一片是非之地。 …… 王子朝這邊聞訊,已是亂成了一團。孫武潛逃,尹圉急忙趕回洛邑復命。而與此同時,召公姬奐聞訊,也是不由急火攻心,轟然病逝,并由其子姬盈繼承其位。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