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衛昭咬了咬牙,道:“無妨,加緊趕路,爭取在天黑前進城?!?/br> 韓司直見他堅持,也不再勸。 第162章 衛昭走后,衛老太君當即往寧州去了封密信。又使青霄衛分別往云朔二州給衛氏父子送了兩封信。 衛淑華外出回來告訴衛老太君:“祖母,皇上任命元勐將軍為主將,程士詢為副將,即日出征渭南。聽說大軍所用鹽全部由馮家供給?!?/br> 衛老太君半靠在榻上,聞言睜開眼,笑道:“馮家也學聰明了?!?/br> 馮家最早做的是綢緞生意,有了皇商名頭后,拿著朝廷的帖子開了處鹽場。鹽場規模雖不大,但沾了皇字,能人工匠倒是召集了不少,使得鹽產量還算不錯。馮家的鹽憑票經營,并不算官鹽,但每年馮家都將鹽場半數利潤送給李淮,充盈私庫。 收復渭南對李淮至關重要,馮家這時獻出鹽場全部屯鹽,單損失的純利潤便有幾十萬兩,這還不算采鹽的成本。但馮家此舉卻正中李淮心思,又能使世人稱頌,也算是給大皇子積累了好名聲。 不過據衛老太君對馮家那位老爺的了解,他是想不到這層的。馮家獻鹽場多半是怕懷璧其罪,遭人惦記。馮遇是個有頭腦的,他或許會多想一些,但不管結果怎樣,馮家的屯鹽都是要上交的。 渭南堪稱齊國糧倉,屯糧屯鹽不知幾何,此時若能打下渭南,也能安撫百姓之心。李淮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才在最后派元勐出征。 衛老太君嘆息道:“若早早就使元勐為將,也不會牽出這么多事兒來。這會兒渭南不得不打,天下百姓之心又不得不安。如若昭兒事情不順,我衛家反倒被推上風口浪尖了?!?/br> 衛淑華哼了一聲:“聽聞皇上在朝會上大加夸贊馮家獻鹽之舉,擺明了是想逼著寧州西灣鹽場也來獻鹽?!?/br> 衛老太君道:“西灣鹽場已經落了一步了。其實早在李淮派昭兒去淮中時就有這個目的了。此時馮家先一步獻鹽,使大軍順利出征。事后寧州再獻鹽,大家也只會覺得是應當應分的事兒。他連這點都要算計的清清楚楚,足見其心胸?!?/br> 衛淑華明白過來,一時氣憤:“合著寧州獻了鹽也是白獻啊,若不獻反倒落人口實,這可真叫人憋屈死了?!?/br> 衛老太君幽幽說道:“誰叫我們衛家本就遭人惦記呢?!?/br> 祖孫倆說了會兒話,衛老太君便有些精神不濟,囑咐了兩句叫衛淑華多注意外面情況,便叫她自去玩兒了。 衛淑華有些百無聊賴,正想到水榭那邊練劍去,卻見小丫鬟匆匆跑過來,氣喘吁吁道:“二小姐,韓家來人了,說是跟二小姐求一顆救命的藥丸?!?/br> 衛淑華秀眉一蹙:“小良子家?可知發生了什么事兒?” 小丫鬟搖搖頭:“衛管家只叫奴婢快來尋二小姐,未曾言明事實?!?/br> 衛淑華還一陣恍惚,猛地想起衛昭臨走時給她的藥瓶。那是長孫恪煉的藥丸,極品的補血藥,一共給她留了三顆。 她腳步不停的跑去房間拿了藥瓶就往外院跑,林老大夫已經拎了藥箱等在一旁了。 來的是韓崇良的貼身小廝韓平,他正焦急的跺著腳,見著衛淑華來了,忙快步迎了上去。 “是誰受傷了?” 韓平抹抹眼淚帶著哭腔道:“是少爺!” 衛淑華叫門房牽了馬,邊走邊問韓平:“怎么回事兒?” 韓平道:“那日少爺去送衛少爺,之后好幾日沒回家,就在小西山跑馬。小的怕老夫人擔心,好說歹說才勸了少爺,少爺也應了今兒就回家。說跑完一圈馬再回去,小的就在邊上等著??删玫壬贍敳换?,小的擔心少爺出事兒,便往林子里尋人,就看到少爺渾身是血的躺在地上……” 韓家是武將之家,韓崇良自幼習武,身上大傷小傷不斷,府上自有府醫,處理外傷也是把好手。但若涉及內里調養,卻遜了一籌。 衛淑華到的時候,小丫鬟們正端了一盆血水出來,接著又有小丫鬟端了清水進去。屋子里血氣沖天,韓老夫人正坐在床邊抹眼淚。韓崇良臉色慘白,雙目緊閉,身上都被包成粽子了,可見傷勢慘重。 林老大夫和府醫點頭打了招呼,便忙去探韓崇良的脈。甫一搭上脈,只覺脈象若有似無,但細細把了一會兒,又覺脈象尚算有力。 他問府醫:“韓少爺服了藥了?” 府醫看了眼韓老夫人,見她目光低垂,便道:“少爺剛被送回來時只剩一口氣吊著了,便給少爺服用了提氣的藥??墒怯惺裁磫栴}?” 林老大夫蹙著眉搖了搖頭,又問:“韓少爺內里有出血?” 府醫道:“在脾上?!?/br> 林老大夫就嘆氣:“不好調理啊?!?/br> 府醫立馬點頭:“能保住命已是萬幸了?!?/br> 衛淑華瞪圓了眼睛,直到現在還沒反應過來那個躺在床上要死不活的就是平時那個嘴賤手更賤的小良子。前些時候他們還一起比試劍法了。 她眼眶微紅,問韓老夫人:“小良子是被人暗算了么?” 韓老夫人用帕子抹了抹眼淚,泣聲道:“還不知。當時韓平找到阿良的時候,并未見林子里有其他人。大夫診斷傷勢,說阿良身上的傷是被馬拖行導致的,當是馬受了驚,阿良沒能控好馬,不慎從馬上摔落,又被馬蹄踩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