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紀[歷史]_分節閱讀_360
書迷正在閱讀:C位學習,天選出道、在橫濱當守護神的日子[綜漫]、二世祖總在魅惑人心[重生]、他們都想抱朕大腿[綜]、馨香、【簡繁雙拼】皇帝的愛人【古裝動作大片】、弟妹(古風強取H)、公主攻主GL(舊文搬運)、劇情崩了關咸魚男配什么事、我在古代開書鋪[穿書]
那老臣涕淚橫流:“太后娘娘,臣一心為國,絕無此心??!” 范仲淹出列道:“太后娘娘息怒?!?/br> 趙受益也跟著勸道:“母后快請息怒,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br> 劉娥怒道:“皇帝你說,這軍究竟應不應該裁?” 趙受益道:“應該,應該?!?/br> 又對殿下眾臣道:“看看你們,將太后氣成什么樣了!依朕看,樞密使說得有理,太后說的就更有道理了。太.祖皇帝所言養兵之制,養的是精兵,不是飯桶!朕久居深宮,亦曾聽過一些傳聞,朕也難在朝會上說出來,總之就是詆毀如今的禁軍的,說他們實在不是個精兵該有的樣子。既然如此,就將他們都裁撤了吧。太后說的是,咱們如今國庫里的一分一厘,都是百姓的賦稅。百姓給咱們交稅,咱們就得將賦稅都用在實處。供養一群不能打仗的飯桶,于百姓何益呢?” 群臣有的附和,有的仍堅持道:“太.祖皇帝之神武英明,卓有遠見,并非我等所能妄議的。太.祖皇帝的制度,我等還是應該遵守,不應該無事生非,去變更制度?!?/br> 趙受益暗道,什么神武英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神武英明? 無事生非?國家財政十之六七都用作軍費,軍費的九成都用在養活飯桶上,導致國庫連年赤字,朝廷窮得連休整河道的錢都差點拿不出來,黃河連年決口,連年都得不到治理,都到這一步了,裁撤軍隊居然還是無事生非? 幸虧他提前將劉娥搬了出來。 劉娥再怎么說也是先帝遺孀,太宗的兒媳,在這群老臣面前也還很有底氣,也沒人敢和她倚老賣老。 如果劉娥不在,他這個皇帝孤零零地面對群臣的話,可就沒現在這么容易了。 范仲淹道:“官家,依臣之見,裁撤軍隊可行。但驟然裁撤了二十萬禁軍,卻叫這些被裁撤的軍人如何生活呢?天馬上就冷下來了,這二十萬人若因裁軍凍餓而死,就有違圣人之教誨了。何況禁軍駐扎在京師,這二十萬人若有何不滿,沖擊京城,又是一個麻煩。臣請官家裁軍之前,先為這些人想好去處?!?/br> 趙受益笑道:“這卻不難。你們也見到先前從揚州回來的自行船了吧?朕打算趁著今年冬天打造出一批來,這二十萬人,正好可以充作造船的工人?!?/br> 第108章 裁軍之事就算是這么定下了。 此時的京郊大營除了駐扎著狄青麾下的三十萬新軍之外,還另有幾十萬吃白飯不干事的禁軍。 當年寇準籌備演練新軍之時,曾經徹底清查過禁軍大營里的實員。 原本理論上應該駐扎有八十萬軍隊的禁軍大營里,事實上只有約五十萬人生活,剩下的幾十萬都是軍官們吃的空餉。 五十萬人里,也只有三十萬人滿足身為禁軍兵員的最低要求——是個健壯的壯年男子。 剩下的二十萬,有的老些,有的弱些,寇準將他們與新軍隔開,依舊安置在禁軍大營里,薪俸照常發。 不是他不樂意剔除這些不合格的兵員為國家節省國帑,實在是他當初清查實員的時候就已經將真正統帥著禁軍、拿著兵餉吃飯的三衙武將得罪透了,能夠保全性命都多虧了有江湖義士在身邊護持,再加上他自己權勢滔天。 想要有其他的什么大動作,譬如裁軍,那是不可能了。 于是他只有暫時飲恨,將這二十萬人好吃好喝地養起來,以待來日。 等他萊國公騰出手來,第一個收拾的就是這群冗兵。 寇準摩拳擦掌地想。 結果還沒等他將手騰出來,先帝皇陵就莫名其妙地被盜了,他就莫名其妙地被辭官了。 裁軍的重任就落在了趙受益的頭上。 議事堂里,趙受益笑著拍了拍狄青的肩膀:“干得漂亮!這回先一氣將京城的二十萬冗兵都裁掉,緩過一口氣來,再慢慢地裁撤地方軍隊?!?/br> 狄青道:“是臣分內之事?!?/br> 趙受益道:“白白養著二十萬軍隊,得空耗多少糧草銀錢?這回將他們的薪俸省下來了,可以直接拿去給蔣平造船。等明年開春,船造好了,正好下水。從今往后,南北水路的通達程度更上一層樓,咱們的日子也漸漸好過起來了?!?/br> 南北通暢就會帶來更加發達的貿易,貿易體量一旦上來了,還怕收不上來商稅嗎? 等商稅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足以應付國家所有支出之后,他甚至可以免除天下農稅。 千百年來,未曾聽說過哪個朝代、哪位皇帝體恤下民到免除農稅的地步。 他要是真的在有生之年做到了這一步,足可以作為一名千古明君載入史冊了。 此時的議事堂內,除了趙受益和狄青外,還有范仲淹、包拯與龐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