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454節
有的時候,考慮得越清楚,看得越透徹,耶律璟這心頭就越不是滋味。自契丹崛起立國的幾十年來,對于中國漢土,雖算不上予取予求,但也是來去自如。太宗甚至能揮師滅晉,立不世功業,踐祚天子位,建立大遼。 即便耶律阮時代,在對漢事務上,也是契丹占據主動,怎么輪到他,面對的就是個即將一統的中原帝國,并且已把兵鋒直纓己面…… 耶律璟的年歲終究不大,這么多年也算順風順水,沒有經過什么大的挫折。然而,自與大漢開戰以來,他是無比心累。 沉吟幾許,排除腦海中不斷滋生的雜念,看著耶律屋質,耶律璟聲音低沉:“形勢如此,朕也不得不承認,然如何應對漢軍,還請北院大王指教!” 聞問,耶律屋質鄭重的面容間,閃過少許的遲疑,稍作斟酌,稟道:“陛下,南口一戰,我軍固然受到重創,漢軍亦然,他們也需補充兵馬、軍械、糧秣,短時間內,漢軍是無法對發動大規模進攻的。 是故,以臣之見,于大遼而言,緊要之事,還在撫慰軍心,重整旗鼓,經此挫敗,大軍之中,將士多少戰心,這樣的情況,如不扭轉,是比漢軍還要危險的!” “北院大王所言甚是!”耶律屋質言罷,蕭護思立刻起身附和,語氣嚴肅:“臣巡看諸軍,除了皮室軍堅如鐵石,其余部卒、州兵,雖然已不復倉皇,但也感無所適從。軍隊若無士氣,是無法作戰的,是以安定人心,重鼓士氣,實乃首要之事!” “朕也知曉!”耶律璟稍稍嘆了口氣,這也是這段時間他致力所為者,直接說道:“諸公有何建議?” 耶律屋質想了想,說道:“陛下,此番南口大戰,將士未有怯戰畏敵的,多奮勇殺敵,死戰不休。臣建議,對于有功之將士,進行提拔獎賞,不吝于金銀、牛羊、馬駝之賜。上下軍官,陣亡頗多,也可就此重整兵馬,再多與將士休整時間,如此,將士感念陛下恩德,軍心士氣都將重聚!” 耶律屋質的意見,簡單地解釋,就是靠利祿收買軍心,同時肯定南口之戰遼軍將士的功勞。事實上,這些日子,耶律璟針對軍隊的作為,已經是極力安撫了,沒有苛責,不過獎賞將士,倒是他沒有考慮過的。 見耶律璟點了點頭,耶律屋質繼續道:“漢主親自在南口祭奠的做法,臣以為,陛下亦可效仿,借以凝聚兵心!” “就照此辦理吧!”耶律璟應承下來,略作沉吟,對耶律屋質道:“南口之戰,將校表現突出者,你與諸軍諸部,擬一份嘉獎名單出來,朕要親自對他們進行封賞。至于其他將士,一概賞賜!” “陛下英明!” 說完,又看向幾名大臣,耶律璟再度發問:“軍心士氣的恢復,還需要時間,如何應對咄咄逼人的漢軍,也該拿出個章程!” 對此,又是一陣沉默,經此一仗,對于能否擊敗漢軍,這些遼國的智囊大腦們,實則已經不報什么希望了。同樣的,如何應對漢軍接下來的攻勢,一時間,也難拿出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來。 這不是怯戰畏戰的問題,而是實力對比使然。自七月末漢遼戰爭實際開啟以來,到南口大戰為止,前前后后,漢軍的傷亡已有十一萬左右,損失實在不小。 然而,更恐怖的一個現實情況就是,遼軍前后的傷亡,卻實實在在地超過十七萬,并且丟城失地,從高模翰到耶律琮,遼國已然隕落了兩名柱國重臣。整個燕山以南,也只有榆關以西的灤平及遵化地區,還在遼軍的掌控之中,但在遼軍主力被到燕山之右之后,丟失也只是時間問題。 對于遼國而言,傷亡十七萬眾,是完全難以承受之痛。但是漢軍,即便損傷十一萬,可投入到戰場的軍民,各路加起來,仍有近四十萬,這個對比,可謂強烈。 仗越打到后面,遼國君臣越能感受到崛起中原帝國究竟有多恐怖。是以,當耶律璟問其對敵策略之時,一時寂然。 終究,耶律璟還是把目光投向北院大王。 迎著皇帝的目光,耶律屋質說道:“陛下,得勝口之失,縉山之陷,使得燕山之險已無法成為我軍的屏障。關前的二十萬漢軍,暫不足慮,但縉山的兩萬漢軍,于我而言,卻是如鯁在喉?!?/br> “公莫非建議朕消滅縉山之敵!”聽其言,耶律璟不由身體一繃,微瞪雙目看著耶律屋質。其他人,也不由驚悚地望著他。 見狀,耶律屋質不由苦笑著搖搖頭:“臣非此意!漢軍已占得城郭、隘口,貿然出擊,只會再度陷入苦戰,非我軍所能支撐!” 他這么一手,遼國君臣,都下意識地松了口氣,同時也反應過來了,以耶律屋質的持重,也不會在這種境況下,提出那等冒險想法了。 耶律屋質解釋道:“臣以為,縉山漢軍在后,南口大軍在前,燕山之險,已經不足以倚仗,居庸關雖險狹,但有腹背受敵之象,不可據之以御漢軍。 此時漢軍未動,只在休整,抑或籍此麻痹我軍。臣建議,放棄居庸關與懷來,大軍西撤文德,將漢軍放出燕山。如此,既可收縮防線,脫離地勢窘境,也可拉長漢軍戰線……” 注意了下耶律璟的表情,耶律屋質繼續說:“屆時如何拒敵,再隨機而動!” 耶律璟不由皺了皺眉頭,考慮了一陣,說:“倘若燕山之險都不值得依仗,靠著山右的城池,又豈能抵擋漢軍的進攻?” 耶律屋質當即說:“然大軍長期逗留于此,則與漢軍兩面夾擊的機會,屆時將陷大軍于危局?!?/br> “你們如何看?”耶律璟問蕭護思等臣。 邊上,參與了南口大戰的耶律沙,主動稟道:“陛下,臣以為北院大王所慮甚是,懷來與居庸關不足依恃,還當在漢軍下一步動作之前,撤出困地,另擇地休整!” 其他人,經過耶律屋質這么一提點,也都反應過來,都表示贊同。懷來此地,確實不完全。 沉吟良久,耶律璟看了看耶律屋質等人,終于做下決定說:“諸公都贊同,那就盡快西撤!” 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 御前會議,在一種稍顯壓抑的氣氛之中結束了,不過總算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西撤文德,暫時擺脫困境。 諸臣告退而去,準備撫軍及撤軍的安排,對于新敗之軍而言,這同樣是個需要做妥善準備安排的事情。遼帝耶律璟坐在衙堂間,臉色卻很不好看,表情顯得十分陰郁。 事實上,以遼軍如今的情況,雖然不容樂觀,但遠遠未至山窮水盡的地步。懷來地區,猶有十幾萬軍隊,只要善加處置,恢復士氣,休整戰力,未嘗沒有一戰之力。 同時,漢軍進攻能力雖然強大,但燕山之隔,仍是要阻,翻山而戰,也不是那么簡單的,尤其隨著時間拖得越久,冬季漸深,那就更不利于作戰了。 而遼軍這邊,可以采取一些積極的動作,比如在固守居庸關的同時,派軍封鎖山口,把控制縉山的李重進軍給圍死、困死。 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如果遼軍這么做,會引起什么樣的后果,造成什么樣的影響,漢軍又會如何應對,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然而,一旦選擇西撤,那便證明了,眼下的遼國君臣,已確實對同漢軍作戰不報什么希望了。這大概就是南口的挫敗,所帶來的影響了。 就如耶律璟自己所說,燕山防線的依恃都主動放棄了,在漢軍翻山而來之后,又如何靠山右的城邑來防守,能夠抵擋得住漢軍的攻勢? 是故,雖然同意了耶律屋質的建議,但耶律璟這心里,始終存有疑慮,異常郁悶。并且越想,越覺煩躁。 臉陰沉著,正坐沉思,不知覺間,已到飯點。兩名近侍,小心翼翼地端著一樽酒,一盤烤好的羊rou,以及一些茶點,準備侍候遼帝用食。 大概是耶律璟的表情太過陰沉冷刻,震懾之下,近侍顯得十分緊張。其中一人,擺弄之間,手顫之下,把酒水灑在了堂案上。 耶律璟猛得一轉頭,犀利的目光似刀子一般落在近侍身上,其人臉色一白,嚇了一大跳,趕忙跪倒,祈求恕罪。 見其狀,耶律璟卻笑了笑,站起身,冷峻的面容間,戾色一閃動,拔出腰間的寶刀,對準這名近侍的脖子就砍了下去。 伴著一聲慘叫,人頭落地,鮮血灑了一地,沾上了耶律璟的衣服,也濺到了另一名內侍臉上。這一番動靜,立刻引起了御前軍士的警惕,宿衛的軍官帶著幾名士卒闖了進來,看見的就是這樣一幅畫面: 遼帝手里拿著染血的刀,氣息有些起伏,腳下躺著一具無頭尸體,頭顱滾落在一旁,猙獰可怖,一名內侍跪在一旁,驚懼萬分,不住地磕頭,乞求饒命。 對此,宿衛的軍士們,都不覺愕然。野耶律璟深吸了一口氣,將手中的寶刀棄掉了,環視一圈,也沒解釋什么,只是淡淡地吩咐了一句:“將這里收拾清理了!” 殺了個人,耶律璟臉上的戾氣消散了,心中的郁悶似乎也緩解不少。一雙眼睛,再度恢復了清明,腦中的思路都清晰不少。 想了想,耶律璟喚來侍衛軍官,吩咐道:“去,把北院大王找來!” 耶律屋質這邊,才離開不久,又被單獨叫回,心里略覺納罕?;貋?,正好看見宿衛軍士在往外搬尸體,見此狀,趕忙叫住,察問情況。衛士實則也不清楚具體情況,不敢亂說,只是囫圇地透露了一點,皇帝親手殺了一名近侍…… 稍皺的眉頭松展開來,耶律屋質下意識地松了口氣,他還以為是出了什么意外。要知道,這段時間,對于遼帝座下的潛流暗涌,那些心懷叵測之徒,耶律屋質也是高度警惕。 等見到遼帝的時候,已然換了身衣服,堂間已然清理干凈,連血腥味道都被清除掉了,為一陣香料的氣味所覆蓋。 “不知陛下,召臣有何吩咐?”入內,耶律屋質恭敬行禮,恪守臣節。 示意耶律屋質坐下,耶律璟看了他一眼,一副沉吟狀,組織了一會兒語言,方才直視之,沉聲說:“方才軍議,諸卿都有所進言,朕雖然也決定西撤,暫避漢軍鋒芒,但是,如何應對漢軍此次北伐,仍舊沒有一個方略,如何拒敵,仍未得到解決!” 顯然,有些事情,耶律璟還是看得很清楚的,表情格外嚴肅,對耶律屋質道:“朕總感覺,公方才進言,有所保留,未曾盡抒其言!如今,只有我們君臣二人,還請公不吝賜教!” 面對遼帝之問,耶律屋質頗感愕然,但注意了下他的眼神,不由暗嘆,起身拱手鄭重道:“陛下,請恕臣直言,即便我軍退至文德,實則也難以躲避漢軍的鋒芒!” 聽其言,耶律璟當即說道:“既然如此,你為何建議西撤!” 能給感受到遼帝語氣中的少許不滿,耶律屋質面露躊躇,幾度抬眼觀察耶律璟的表情,終于,深吸了一口氣,直接跪倒:“陛下,事實上,臣想建議,大軍不止撤到文德,還當放棄山右諸州,退到云州!” 此言一落,耶律璟雙眼大睜,旋即凝目盯著他:“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這些州縣,都是太宗辛苦經營,方才取得的土地,豈能輕易與人!” 見遼帝反應,雖然有些激動,但并沒有過多的怒意,耶律屋質也就更顯從容了。斟酌了一番語言,耶律屋質稟道:“陛下!到南口之戰為止,大遼已經損失慘重,軍力大減,城池淪喪。及至如今,我軍的形勢,已然十分危蹙,確定對敵策略,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 漆水公的見解,臣實則也是認可的。經過南口挫敗,短時間內,我軍已無對漢軍發起主動進攻的實力,而戰事倘若拖延下去,受挫之后,也難再支撐下去,我們畢竟難以十數萬大軍,在冰天雪地中同漢軍鏖戰……” 聽耶律屋質這番話,耶律璟臉色緩和了許多,整個人再度冷靜下來,伸手朝他示意:“你繼續說!” 耶律屋質道:“臣建議撤至云州,考慮有三。其一,減小大軍需供給的難度,同時加大漢軍的補給困難,倘若把戰場設置在云州,我軍兵力得到收縮,而漢軍想要投入作戰,軍力西移,所需要經受的消耗則大大增加; 其二,山右諸州,地勢雖然險固,可作為防御依托,但同樣的,以其地形狹促,也限制了大遼鐵騎的靈活,在山地中與漢軍鏖戰,實乃我軍所短,而揚漢軍所長。而云朔地區,相對開闊,可供我軍活動作戰的區域更廣,乃大遼鐵騎用武之地。且云州經我朝多年經營,城垣堅固,糧械充足,若以其為依托,而拒漢軍,可大大扭轉我軍困局。 其三,目前諸軍之中,人心極其不穩,山右地區,并非良好的休整之所。退至云州,背靠草原,也可緩解將士思歸之心。另外,倘若我軍后縮,漢軍幾十萬大軍,如欲調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可給我軍爭取更多的休整時間!” 聽完耶律屋質的考慮,耶律璟一時沒有直接應承下來,而是認真地思考了許久,對他道:“倘若放棄諸州,豈不便宜了漢軍,再傷我軍威士氣?再者,放棄容易,再欲收回,可就難了!” 耶律屋質也是一時默然,畢竟,在領土的問題,是十分嚴肅的。此番,若非遼帝垂詢,他也不會這么快就將他的想法托出。 沉默了一會兒,耶律屋質道:“倘若我軍仍舊堅持于此,短時間內,漢軍想要取得突破,或許不容易,但是,臣怕如此,反中漢軍下懷!同漢軍對峙鏖兵于此,比拼消耗,絕非其對手,且難以給大軍以充足的休養。既早有一失,何不早作考慮? 此番漢軍北伐,是為徹底奪取石晉所割之土,此目標如不達成,斷難罷休。我軍采取收縮防御,同時也可驕愎其心。 退至云州,也是疲敝漢軍,以待戰機的做法!” 事實上,耶律屋質后邊還有話沒說完,那就是,如果事有不濟,云朔地區,也一起放棄掉。但是,怕耶律璟接受不了,沒敢直接說出來。 而被耶律屋質這么一番大膽諫言,耶律璟更加遲疑了,糾結之色盡顯于臉上。良久,方才嘆道:“朕思此次遼漢戰爭,大遼竟然時時受制于敵,以致走一步,慢一步,錯一步。 綜其緣由,還在于我軍準備不足,應對不及,我們有謀漢之心,卻不料漢軍亦有大舉北伐的決斷。開戰以來,大遼雖屢遭挫敗,但所有的決議,朕都不曾后悔。 唯一感到失誤的,便是在沒有完全做好南征準備時,主動挑起紛爭,以致遼漢戰爭發于未測之間……” 聽遼帝突然來這么一番感慨加總結,耶律屋質也覺得莫名,不由輕聲,以一種安慰的語氣喚了聲:“陛下!” 耶律璟情緒突然一收,目光炯炯地盯著耶律屋質,冷聲道:“即便要撤,也不能把諸州輕易交給漢軍!” 遼帝這么一說,也就證明了,他打心里已然同意了耶律屋質的意見。 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 雖然決定了西撤,乃至于放棄一部分山右諸州,把戰場設在云朔地區,但是接下來的日子,遼軍并沒有大的動作。除了派軍監視儒州漢軍,封鎖關隘之外,就是加強對向不斷滲透遼境的漢軍諜探的清查,自開戰以來,那些漢軍的密探實在有些猖狂。 除此之外,遼軍再無異常動靜,只是在懷來安心休整,一副敵不動,我不動的表現。而面對遼軍的動作,在一波襲擾部隊被遼軍追殺剿盡過半后,李重進也老實了些,只是針對性地進行監視,不敢再貿然以數百卒去懷來sao擾。 而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得勝口道,劉承祐向縉山增眾三萬,繼續加大對遼軍側翼威脅的同時,也保證了縉山漢軍的實力,做到進退有據。 一直到進入十月中旬,在漢軍仍持按兵不動的策略之時,休養了半個多月的遼軍,終于有了大動作,十幾萬遼軍,全線后撤,向西北方向的文德縣收縮。 居庸關與懷來縣,全數放棄,在臨撤退以前,遼軍將所有的精壯男丁全部遷走,并把官民所有儲糧、牲畜全部“征繳”,留下一大堆老弱婦孺。這并不能算是一個妙招,但至少可以保證,在漢軍接手之后增添了一大堆累贅。 同時,把懷來城給焚毀了,是不打算給漢軍一個可以依靠的基地。對于遼軍這等動靜,漢軍怎能沒有反應,李重進在第一時間把消息通報仍在昌平的御營之后,當即率軍西進追擊。 不過,礙于遼軍畢竟人眾,李重進很小心,再加上遼騎的襲擾,等他趕到懷來之時,只見著一座仍在熊熊燃燒的土城,城垣上方,濃煙滾滾…… 而直接有上萬的老弱,就集中在城外,雖則喧嘩不斷,哀聲不絕,但就仿佛在等著他們一般。見此景象,李重進有些怒不可遏,喚來幾名老者,察問情況,方才得知,遼軍的撤退行動,早就展開準備了,只是在今日方才造出大動靜。 面對燃燒的縣城,李重進也沒有搭理的意思,救火是不可能的,大規模取水都得到西面的桑干河中,還是冬季的桑干河。 只是帶領軍隊,在城外停駐,順便取取暖,至于那上萬老弱,另擇一地安置。這個時候,懷來之民,派出代表,說口糧都被征繳干凈,希望大漢王師能夠發放糧食救濟。 對此,李重進的態度很粗暴,他看那請愿者就不像好人,再者在他看來,軍糧可貴,哪里能用在這些“遼民”身上。是以,斷然拒絕。后來,受不了其再三懇求,李重進干脆命令士卒,將之捆起來,抽了幾鞭子。 而這時,派出去的斥候也來回報了。居庸關那邊,人去城空,卻被遼軍采石塞道,阻斷路途,營前都虞侯石守信正安排人清理。讓李重進感興趣的是,西撤遼軍的情況,因為押送著民壯以及隨軍有大量的財貨、輜需,遼軍西撤得并不快,再加上是分批撤離,有一部縋在后邊。 對此,李重進當即來了追擊的興趣,同龍捷軍騎將史延德一起,率領五千漢騎,尋跡而追,想要在遼軍身上狠狠地咬上一口。 結果嘛,自然不會如李重進所期待的那般,順利斬獲而歸。追是追上了遼軍后隊,但是,在懷來以西六十里的雞鳴山前,中了遼軍的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