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273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朝鮮把胡里改部阿哈出替大明招徠建州女真各部及野人女真,比作“扼我咽喉,掣我右臂”,因而想方設法要解除來自胡里改部的掣肘。 朱棣又不傻,抹殺女真歸抹殺女真,他可不打算替李氏朝鮮的太上王李成桂拔了這個眼中釘、rou中刺。 把女真人一次性抹殺光了,遼東不就被朝鮮占便宜了嗎? 相反,朱棣已經讓鄭和探聽清楚了,在姜星火預測的一個未來里,取代大明的,乃是愛新覺羅氏,也就是建州女真斡朵里部。 所以,朱棣稍稍改變了一下策略,打算先讓顧成派兵協助胡里改部首領阿哈出,同時許以官爵賞賜,先抹殺斡朵里部。 畢竟用山里漁獵生活的女真人,來對付另一群女真人,才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至于胡里改部會不會就此坐大? 不可能的。 等朱棣在未來的兩三年內,逐一解決掉秦王晉王、日本,就輪到剩余的建州女真和朝鮮了。 胡里改部即便發展壯大,也只有兩三年的時間,能成什么氣候? 上了朱棣的小本本,那就是族譜消消樂的結局,沒有意外。 說到底,如今的建州女真,哪怕是最強的胡里改部,也不過是數千男丁的規模,斡朵里部則只有不到一千男?。v史上猛哥帖木兒敗亡時,部族遷徙者僅有三百戶)。 所以,根本就是朱棣動動手就碾死的問題。 之所以朱棣只打算先碾死斡朵里部,而不是把建州女真三部里的胡里改部、托溫部一并碾死,便是不想讓李成桂占便宜的心態在作祟罷了。 等料理了國內的藩王和國外的日本,剩下的女真人一個也跑不了。 —————— 朱高熾轉身,與幾位內閣成員一道走向皇城內停放馬車的地方。 宮城此時早已落鎖,成年皇子也委實不該繼續住在宮里,朱高熾便欲回自己的府邸歇息。 而尚書們則是陸續散去了,紛紛趕回衙門繼續加班處理公務。 嗯,也是跟自己的門生故吏們,商討一下在馬上要到來的大變革中,能獲得些什么利益。 畢竟,無論是重新劃分設立的南北直隸,還是推行更化變法的相關官職,在文官系統內的各個山頭眼中,都是一塊塊飄香冒油的肥rou。 胳膊擰不過大腿,既然手握軍權的皇帝鐵了心要干,與其反對,還不如想辦法撈點好處。 還是那句話,現在的南京朝廷里,骨頭都不太硬了。 到了馬車停放處,內閣幾人陸續告辭。 皇帝心腹金幼孜就不說了,今天意外發威的老實人胡儼、墻頭草胡廣、謀身的楊榮,還有立場沒那么堅定的黃淮,統統都沒留下。 只有解縉和楊士奇留了下來。 而且是不避諱宮城里必然存在的錦衣衛、金吾衛等間諜機構的監視的情況下,留了下來。 顯然,解縉和楊士奇這對始終暗里較勁的冤家,此時冰釋前嫌,選了堅持自己的廟堂立場,頭也不回地跟著朱高熾一條路走到黑了。 “走走?” 朱高熾三人沿著宮巷走著,一路無言。 走到了外五龍橋,解縉才開口道:“殿下,臣斗膽猜測一句,陛下剛才所思所想.” 解縉說的是,剛才結束會議時,走出內閣值房的皇帝,那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楊士奇聞言,想要避過身去,下一瞬,卻又停下了自己的動作。 一條線上的螞蚱了,解縉就算猜度圣心,此舉有作死嫌疑,他也沒法避嫌。 解縉自然知道自己說這話是冒風險的,但其人欲言又止,似乎不知該怎么措辭,機敏如他依舊躊躇了幾息,方才說道。 “臣認為,陛下心里恐怕在想.如何對待還有最后一節課就要出獄的姜星火?!?/br> “沒錯?!敝旄邿牒敛槐苤M地承認了。 楊士奇捋著不算長的胡須嘆道:“唉,陛下乃天縱英主,豈能為一人所擾?可偏偏是這個姜星火.謫仙臨世,說不得便是姜子牙與周文王那般的風云際會?!?/br> “這本應該是天意,卻令人感慨?!苯饪N亦是苦笑道。 如果朱棣是周文王,誰是周武王? 如果論配不配得上“武”字,在他們看來,朱高煦的概率,可比朱高熾大的多了。 “既然已經到了今天的地步,南北直隸競爭推行更化變法,是不可避免的了,那么也沒什么好瞞你們的?!?/br> 朱高熾看著解縉和楊士奇,這兩個已經對他做出了行動表態的青年才俊,算是吐露了一點心聲。 “聽完這最后一節課,父皇打算拜先生為大明國師?!?/br> “什么?” “國師?” 解縉和楊士奇齊齊一楞,有多少年,沒出現過“國師”這個稱謂了。 國師,便是一國之師! 何等煊赫,何等尊榮? 根本不是輕易常設予人的位置,只有對于國家極為重要,重要到不可替代的人,才能坐上這個位置! 可轉念一想,兩人又不得不服氣。 姜星火配不上這個位置嗎? 當然配得上,他所提出的任何更化政策,單拿出一兩條來,都配得上這個位置,更何況是那么多條。 “可是?!睏钍科婵酀卣f道,“姜星火,如果成為大明國師,又站在二皇子那邊,我們恐怕真的無法與之抗衡?!?/br> 解縉神情落寞地說道:“我不如姜星火遠矣?!?/br> 朱高熾反而安慰道:“你們倒也不用太過擔心?!?/br> “為何?” 解縉若有所思:“是因為殿下覺得,陛下不會讓姜星火破壞平衡嗎?” 朱高熾沒有回答,他也只是某種猜測,并不能落到實處。 不過,依照朱高熾對姜星火人品和性情的了解,這種經天緯地之才,要做也只能做拯救蒼生黎庶的大事,決不會囤于一己私利,更不屑于糾纏進什么儲君之爭。 換言之,恐怕父皇要做的更化變法,以及兩個皇子通過更化變法所做的競爭,也不過是姜星火改變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罷了。 朱高熾轉身繼續往前走:“咱們換個話題,且不論姜先生的影響,便是如何在南直隸推行更化變法,你們可有想法?” “先難后易?!苯饪N答道。 朱高熾停住腳步道:“此話怎講?” “《變法八策疏》里,第六七八條,也就是國債、欽天監、禮部職權,其實是不需要殿下做什么的?!?/br> “而難點從難到易,則是第二、五條,第四條,第三條,第一條?!?/br> “也就是調整科舉內容宣傳圣王之說最難,推行稅制更化和推廣攤役入畝較難,推廣考成法反而最簡單?!?/br> 楊士奇聽罷微微點頭,表示贊同。 這就是因為施政對象不同形成的難易差異了。 官吏是有數的,南直隸加起來最多幾千人規模的官和一萬人出頭的吏,所以即便官吏再不愿意,考成法也能硬推下去。 稅制更化和攤役入畝,在魚鱗冊和黃冊上,也是有數的,南直隸調整后的九個府,數百萬人,都在“雙冊”上,困難一點,也能組織起來。 可是調整科舉內容,宣傳圣王之說,就涉及到無形的人心了。 施政對象壓根不是某個個人,而是人們心中信念,這自然就比對付有形的個體難得多了。 可反過來講,解縉說的也沒錯。 趁著如今朝廷中樞在南直隸權威極高,而且有了朱棣之前親自率領大軍掃蕩江南的鋪墊,不如先難后易! 最難的處理好了,還怕簡單的處理不好嗎? 朱高熾與解縉和楊士奇又聊了幾句,此地終歸是皇城,人多眼雜,所以也不好繼續聊下去了。 三人寒暄幾句,便走回去分別上了馬車。 然而就在朱高熾的馬車,剛剛駛出皇城洪武門的時候,一串如雷般的馬蹄聲,驚醒了小憩的朱高熾。 朱高熾從馬車窗口探出頭來,卻見正是三弟朱高燧,便吩咐馬車停下。 “三弟,這是去干嘛?” 朱高燧與他二哥親,跟大哥不親,但這也不代表朱高燧就敢怠慢大哥。 畢竟,雖然輪不到朱高燧爭儲,他只站父皇,可朱高燧總得為以后考慮,要是父皇二三十年后沒了呢?若是大哥當了皇帝,此時總不好得罪太過。 所以朱高燧在馬上也不隱瞞,干脆應道。 “父皇剛剛忘了吩咐,如今派我去傳旨?!?/br> “六部尚書后日都要隨父皇入獄,聽姜先生講最后一節課?!?/br> 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 今天的詔獄掃盲班里,紀律委員朱高煦顯得有些無精打采。 照往常,他跟鄭和兩條大漢,都是并排坐在最后一排的長條凳上。 鄭和不需要學習,因為鄭和能文能武,學識不凡。 朱高煦也不需要學習,因為他不想學說文解字。 但是朱高煦有一個愛好,那就是看詔獄掃盲班里的人誰不好好學習,然后兇神惡煞地瞪一眼。 詔獄掃盲班的學員們,都是尋常街頭討生活的,若非趕上京師大戒嚴,是不會“有幸”進詔獄這種地方的。 換言之,都是普通老百姓,被一個身高九尺的莽漢盯著,肯定是嚇得一哆嗦的。 朱高煦對于這件事樂此不疲,直接把詔獄掃盲班的學習效率提高了一截。 姜星火注意到了他的異常,不過詔獄掃盲班已近尾聲,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老師,他并沒有在課堂上表現出來,而是指著木板上用炭筆寫的兩個字,繼續講道。 “大家可以看看,‘國’字,從字形上看能聯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