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書迷正在閱讀:表哥們都對我感恩戴德、我有一顆玉明珠(穿書)、替身王妃嬌寵日常、貪酒、給將軍沖喜以后、[無限]盡頭游戲、心若相依[穿書]、法神他不想上學、我和情敵的CP超甜[娛樂圈]、做渣男真好,就是死得早[星際]
“還是后日再去吧?!卑尚χ?。 孟氏就不勉強侄女了,帶著一雙兒女回將軍府等丈夫。 宮里給將士們準備了慶功宴,等孟氏睡了一個不安穩的午覺起來,薛敖才一身酒氣地回來了。在戰場廝殺了三年的大將軍,看到妻子、兒子、女兒就大笑起來,指著孟氏道“你啊你,天天給我們立一堆規矩,結果自己也是個不規矩的,竟然跑去侄女家的鋪子戳窗戶洞,我在馬上看見那一排窗戶洞,差點笑落下馬!” 薛敖當然知道阿嬌的鋪子在哪兒,所以騎馬經過繡鋪,只看一眼,薛敖就猜到那些窗戶洞是干什么用的了,幸好他在京城待了這么多年比較穩重了,換成剛進京的時候,妻子敢這樣,薛敖就敢沖過去把人抱下來狠狠親一頓再說! 孟氏臉色略紅,她也沒想到丈夫居然瞧見了。 薛敖笑得就像一個挨訓多年的學生終于發現了嚴師的把柄,孟氏索性坐到椅子上喝茶,懶得理他。 薛寧心疼地看著父親露在外面的疤痕,淚汪汪道“爹還有心情笑話我們,看你這身的疤,身上有沒有?” 薛敖早看見自己的寶貝女兒了,他離開京城時女兒還是小姑娘,一眨眼都長這么高了,秀美得讓他想抱抱女兒都下不去手,只好重重地拍了拍兒子的肩頭,笑道“我沒事,都是小傷,倒是你們倆,比賽長個子呢是不是?” 薛寧是越長越美了,薛琰則是個頭直逼父親,只是沒有薛敖的健碩,父子倆站在一起,更像一把寶刀與一桿長槍,各有各的英氣。 薛敖陪兒女說了一會兒話,還是更想妻子,便借口身上臟臭回房沐浴去了。 薛琰、薛寧識趣地退下了。 薛敖這一洗就直接與孟氏在內室廝混到了黃昏,稀罕夠妻子了,薛敖才摟著孟氏,難掩得意地道“明日朝廷論功行賞,我尋思著,我這四品將軍總該升一升了,沒準還能撈個爵位當當?!?/br> 孟氏盯著他道“你那么拼命,就是為了升官撈爵位?” 薛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為升官爵位,不為讓你們跟著我過好日子,老子為何要拼命?京城這地方一堆的規矩,如果不是為了你們,老子何必挪窩,老家的山寨住著難道不舒服?” 因為娶了一個仙女似的大家閨秀,因為她希望兒女有出息,薛敖才咬牙去了戰場。 他這個人就是好強,當山匪要當頭頭,來京城當將軍了,他也要當有頭有臉的大將軍。武將升官只能期待打仗,他憋了十年終于等到機會,不全力以赴,都對不起他這些年的憋悶! “你好好說話?!泵鲜舷扔柫怂活D,不喜歡他自稱“老子”。 薛敖哼了哼。 孟氏靠在他身上,手指無意間挪動位置,就碰到一道刀疤。 她心疼自己的男人,但還是提前叫他做好不會太稱心如意的準備“三年北伐,你立的功勞確實不小,升官大概會升升,爵位卻不是那么好封的,真沒封的話,你可別在外面露出痕跡來,皇家最忌諱居功自傲了?!?/br> 薛敖懂,他想要升官,但他也不傻啊,若是皇上問他為何那么拼,他肯定會說自己深受皇恩一心報效朝廷保家衛國那些漂亮話。 睡個好覺,第二天薛敖就帶著一臉“我雖然立了功勞但我只想報效朝廷絕沒有盼望升官發財”的表情進宮,去等候淳慶帝論功行賞。 薛敖想的很美,但他也覺得自己這種山匪頭子能受到淳慶帝重用就不錯了,怎么可能封爵。他就站在此次北伐的主帥、主將后面,只等淳慶帝賞完他馬上下跪磕頭領賞,但,讓薛敖喜出望外的是,淳慶帝不但給他升了二品將軍,還賜了他“鎮北侯”的爵位! 封侯,直接給他封侯了! 薛敖當場就高興傻了,他是那么的高興,高興到忘了維持精忠報國清高將軍的嚴肅神情,就那么瞪大眼睛望著淳慶帝,直到淳慶帝揶揄他是不是耳朵不好使了,薛敖才猛地回神,撲通就跪下了,給淳慶帝磕了三個響頭! 侯爺,他成侯爺了,這下子看媳婦還敢不敢說他白日做夢! “臣叩謝隆恩!以后朝廷再打仗,臣一定第一個沖出去,拋頭顱灑熱血替皇上效命!” 薛敖聲音洪亮地道,聲音震得周圍幾個臣子都往旁邊挪了挪。 淳慶帝就喜歡薛敖這憨厚勁兒,得了賞賜高興就是高興,而不是藏著掩著,好像天子賞賜也不算什么喜事一樣。 散朝后,淳慶帝還宣薛敖去了御書房。 薛敖領完賞賜就該享受為期五天的戰后假了,一心回家給妻子報喜,結果淳慶帝還要找他。 薛敖只好壓抑著回家的沖動來到了御書房。 君臣見面,淳慶帝再次夸了夸薛敖在這次北伐里的英勇表現,夸完之后就聊起了家?!半抻浀?,你有一子一女,今年都到適婚之齡了吧?” 薛敖心生警惕,難道老皇帝看中自己女兒的美色,想要讓女兒進宮伺候他? 果真如此,他出宮就帶媳婦兒女回老家,繼續當山匪頭子去! “皇上日理萬機竟然還記得犬子犬女的婚事,臣實在太感動了?!毖Π降椭^,假意地抹了抹眼角并不存在的淚水,這一套還是跟朝會上偶爾被皇上關懷的老臣們學來的。 淳慶帝笑得想扔他一折子,好在忍住了,繼續道“如今你立功封侯,接下來肯定有一堆媒婆搶著去你們家門前排隊提親?!?/br> 薛敖自嘲道“臣倒希望有這好事,只是臣出身草莽,京城那些世家大族才不屑與臣結親?!?/br> 淳慶帝笑道“英雄不問出處,朕就覺得你很好?!?/br> 薛敖心里一咯噔,啥意思,難道這老賊真看上寧姐兒了? 淳慶帝就是看上薛寧了,對薛敖道“太子家的老三該成親了,挑來挑去還沒有人選,愛卿若是愿意,朕想跟撮合你與太子結個親家,你看如何?” 薛敖再次傻了眼! 太子家的老三,不就是東宮寵妃趙氏的長子,也就是侄女婿趙宴平的血親外甥? 薛敖最先想到的是趙宴平,然而目光與淳慶帝相對,薛敖也不知怎么回事,腦海里又浮現出一個魁梧的男人,即此次北伐的主將之一,平西侯樊毅。 樊家世代為將,在將士、百姓們當中頗有名望,這代的平西侯樊毅除了戰功赫赫,他還有一重身份――惠妃娘娘的娘家侄子、二皇子懷王的親表哥。 薛敖真的不傻。 名門世家都看不上他,不屑與他為伍,淳慶帝怎么可能真心想與他結親,升官賞銀都足以讓他感激了。結果呢,樊毅是平西侯,淳慶帝就封他做鎮北侯,樊毅是懷王一黨,淳慶帝就要他做死了太子一黨,歸根結底,淳慶帝只是想給太子那邊添個能用的武將罷了! 薛敖又迅速在腦海里過了一遍太子的其他姻親中的武將,呵,還真沒有比他更厲害的! 第149章 既然猜到了淳慶帝賜婚的用意,薛敖便無法再反對了。 說到底,他就是一個山匪頭子,皇上有用得著他的地方才賞他官封他爵位,賜婚也是給他體面,他敢拒絕,誰知道帝王會做什么?還有趙宴平那邊,兩家親戚處的那么好,若得知他不想把女兒嫁給三爺,趙宴平會怎么想? 這一堆復雜的關系纏在一起,薛敖只能應下。 但薛敖還是替女兒爭取了下,跪在那里對淳慶帝道“皇上,臣女若能嫁給三爺,嫁給您做孫媳婦,那真是我們老薛家祖宗積下來的福分,只是強扭的瓜不甜,臣這邊是一萬個愿意,太子殿下、三爺那邊不知怎么想的,還請皇上問問太子特別是三爺的意思,萬一三爺介懷臣的出身,連帶著也瞧不起臣女,不喜歡臣女,臣女豈不是,豈不是太可憐了?” 想象女兒被三爺冷落,既沒有丈夫愛護又無法提出和離,一輩子都被禁錮在一個地方,薛敖是真的心酸又心疼,新傷遍布的鐵漢臉上竟流露出幾分委屈。 淳慶帝早就將薛家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了,知道薛敖在外面狂橫,其實是個怕妻子疼兒女的重情重義的漢子。 此時的薛敖,讓淳慶帝想到了已故的謝皇后。 太子妃與前太子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謝皇后不知道太子妃心里裝的是誰嗎?她知道,可為了鞏固皇權與謝家的關系,她仍是向他求了一道賜婚,要把親侄女嫁給她收養的皇子。 皇家子孫的婚姻多少都與利益有關,大多數父母長輩都可以為了利益罔顧兒女的想法,只有少數幾個,才能做到薛敖這樣,會顧及兒女愿不愿意。 淳慶帝點點頭,笑著對薛敖道“嗯,你說的也對,朕會問問老三,左右朕是看中了你家寧姐兒,老三若不愿意,朕就把寧姐兒配給太子世子?!?/br> 薛敖心中一緊。 東宮世子已經有了世子妃,三爺若是不想娶女兒,女兒便只能做世子側妃!側妃不側妃的先不提,太子妃與太子寵妃趙氏的關系絕不會多和睦,女兒又是趙氏這邊的親戚,真去做了太子妃的兒媳婦,能有好果子吃? 薛敖好恨自己為何要多嘴,只要他剛剛應了,皇上自有辦法讓三爺同意,三爺不愿意也得愿意,女兒嫁給三爺好歹有個正妻的位分,現在卻…… 看眼淳慶帝的龍袍衣擺,薛敖終于明白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看似要提拔你重用你,可談笑之間也能讓你坐立不安。 “臣叩謝隆恩?!比缤塘艘豢邳S連,薛敖真是一肚子苦水也說不出。 淳慶帝讓他退下,同時讓高公公去叫太子父子倆過來。 這話薛敖聽見了,他覺得淳慶帝是故意的,他求仁淳慶帝就給他仁,偏偏這仁里還夾著狠。 薛敖不敢走啊,他得哄著東宮的小三爺同意,不然女兒真被淳慶帝指給太子妃的兒子做側妃,回家妻子還不撕爛了他的嘴! 薛敖就在御書房外面候著,小太監看見他,偷偷稟報給了高公公,高公公再去稟報給淳慶帝。 淳慶帝頭也不抬地批閱奏折,嘴角兩側的笑紋卻加深了。 不多時,太子父子倆過來了。 薛敖見了,老遠就跑過去,先給太子行個禮,然后就直接對蕭煉道“三爺啊,臣是皇上新封的鎮北侯薛敖,也是您舅舅趙宴平的姑父,臣女薛寧貌美如花端莊賢惠善解人意才名遠揚,這不皇上都聽說了,想把她許配給您做正妻,您看行不行?” 太子挑了挑眉,這薛敖,還真是直言不諱、大言不慚。 蕭煉自然知道薛敖是誰,聽完薛敖的話,蕭煉莫名想到了舅母繡鋪上的那一排窗戶洞。昨日大軍凱旋,舅母想看的定是薛敖將軍,舅母都去了,薛敖的妻子兒女肯定也去了,那一排窗戶洞里肯定有對兒洞是薛寧戳的。 這樣的薛寧,能有多端莊? 太子妃那樣的才叫端莊,一言一行絲毫挑不出錯。 可蕭煉并不想娶那般端莊的女人。 他沒見過薛寧,但皇祖父既然要賜這門婚事給他,這里面自有皇祖父的考量,再說薛寧與趙家有親戚關系,蕭煉也并不抵觸這門婚事。 “侯爺等在這里,就是為了此事?”蕭煉看眼父親,問薛敖道。 薛敖連連點頭。 蕭煉反問道“侯爺是希望我同意,還是……” “臣當然希望您同意了,您看您身份尊貴,長得還這么俊俏,臣女能嫁給您,簡直是她三輩子修來的福分!”薛敖打斷蕭煉的話,語速飛快地拍了蕭煉一長串龍孫屁。 蕭煉明白了,請示地看向身邊的父親。 薛敖這才想起這門婚事太子的意見也很重要,但他不敢在太子面前放肆,只討好地看著太子。太子漠然道“侯爺若無事求見皇上,還是不要在御書房外久留的好?!?/br> 說完,太子先行一步。 蕭煉朝薛敖笑笑,跟上了父親。 薛敖看著父子倆的背影,突然咬了咬牙。 這叫什么事,本來是皇上求著要他嫁女兒,結果幾句話的功夫,就變成他得求著三爺娶自家女兒了! 沒個結果,薛敖哪能安心離開,反正沒有人出來攆他,他就繼續在御書房外面等著。 太子父子倆很快就出來了。 太子要回內閣,沒看薛敖就走了,薛敖巴巴地盯著蕭煉,蕭煉走到他身邊,低聲喚了聲岳父。 薛敖瞬間笑出了一臉花。 蕭煉倒也沒料到這位不把世家名門放在眼中的山匪侯爺居然如此滿意自己。 當天下午,淳慶帝頒發了兩道圣旨,第一道是封太子三子蕭煉為端郡王,賜端郡王府。第二道圣旨便是賜婚鎮北侯之女薛寧為端郡王妃,令擇吉日完婚。 第一道圣旨倒沒有什么。東宮地方并不大,除了世子一家會一直跟著太子、太子妃住在東宮,太子的其他兒子成婚后都會搬出去,二爺蕭爍前兩年就封了恭郡王出去了,今年輪到三爺,等四爺長大成婚了,照樣也要搬出宮。 官員們吃驚的是端郡王妃的人選。 薛敖能猜到的,很多官員也都猜到了,其中就包括永平侯、永平侯夫人。 永平侯夫人對淳慶帝的這道賜婚旨意非常不滿,太子都把趙氏寵成了什么樣,兩子一女,如今淳慶帝還抬舉薛敖給趙氏娘四個增添助力,老皇帝是糊涂了嗎,非要在世子未來的路上扔兩塊兒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