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書迷正在閱讀:表哥們都對我感恩戴德、我有一顆玉明珠(穿書)、替身王妃嬌寵日常、貪酒、給將軍沖喜以后、[無限]盡頭游戲、心若相依[穿書]、法神他不想上學、我和情敵的CP超甜[娛樂圈]、做渣男真好,就是死得早[星際]
戰場是武將們發揮才干的地方,一個武將,基本只有在戰場上才能揚名立功,掙下榮耀。但戰場也是刀槍無眼腦袋隨時都有可能被人砍下來的地方,男人們背井離鄉去拼命,留下家人日夜擔憂,唯恐自家的男人再也無法回來。 阿嬌擔心姑父,孟氏擔心丈夫,山匪出身的薛敖卻十分高興!年年都待在京城這干什么都要講禮法講規矩的地方,他就算是一把寶刀也要憋生銹了,早就盼望能帶兵好好地去拼一場。他已經四十六歲了,再不拼,再過幾年就要老了,想拼朝廷也看不上他。 叮囑兒女好好孝敬母親,再狠狠地與愛妻話別一晚,天亮之后,薛敖就穿上鎧甲,跟著大軍出發了,騎在馬背上的健壯男人,就像一只展翅朝茫茫草原飛去的雄鷹,誓要與當地的土鷹們爭個高下。 他這一去,就是三年多。 韃靼不愧是雄踞一方的草原霸族,男人們個個身體強壯,再輔以膘肥體健的戰馬,朝廷這次北伐損失慘重,幸好淳慶帝準備充足,糧草源源不斷地運送過去,年輕體健的士兵們也隨時抽調過去,死一個馬上補兩個。 這三年,東北草原上殺聲震天,碧綠的原野上尸橫遍地,天上的禿鷹盤旋,一只比一只肥。 朝廷軍馬死傷無數,因為有充足的調遣補充一直都維持著三十萬大軍的數量,韃靼一族卻不一樣了,因為先祖挑起的爭斗早與其他部族斷了關系,且朝廷這次出征提前與鄰近的部落打過招呼,敢援助韃靼者便視為與朝廷為敵。 中原就像一頭雄獅,這三十年徹底震懾了那些草原部落,所以這次朝廷攻打韃靼,韃靼沒有得到任何支援,完全是憑一族之力與整個中原抗爭。堅持了三年,韃靼二十萬精兵死了一半,剩下一半活著的,要么傷要么殘,要么淪為了朝廷的俘虜,韃靼王族終于舉手投降時,東北草原哭嚎一片。 然成王敗寇,自古以來戰事便是如此,百年前韃靼率兵侵襲中原北疆時,燒殺搶掠,北疆的百姓也不是民不聊生? 捷報傳進京城時,又是一年春耕十分。 看著跪在大殿上的昔日的韃靼之王,淳慶帝灰發紅顏,微笑著看向他的太子。 淳慶帝也不知道自己還有幾年活頭,但他知道,他駕崩的那一天,便是朝廷、邊疆最容易生亂的時候,草原其他部族都被他敲打過了,只有這個韃靼仍然賊心不死,現在他舉全國之力殲滅了韃靼一族的精銳,沒個二十年,韃靼一族都別想喘過氣來。 韃靼降了,淳慶帝不但自己死而無憾了,臨走時也不用擔心給兒子留下一個爛攤子。 太子站在群臣之前,對上父皇眼中的精光,胸懷亦是震蕩。 父皇雄韜偉略,是萬民之福,更是他心中的帝王楷模,有朝一日他坐上那個位子,不求能與父皇并肩,至少也要維持好父皇打下的江山基業,絕不辜負父皇的一片苦心。 阿嬌不知道帝王皇儲在想什么,她只高興姑父終于要回來了。 大軍四月中旬凱旋,趙宴平去大理寺做事,阿嬌則早早帶著婆母孩子們出發了,來到自家繡樓,等著看將士們從這里經過。一家人到這邊沒多久,孟氏帶著薛琰、薛寧也來了,今日上午繡鋪不做生意,一家人專門等著看大軍儀仗。 “娘,你看這邊百姓越擠越多,咱們再不出去搶地方,就只能看別人腦袋了?!?/br> 薛寧打開鋪子的門,好家伙,只見門前擠滿了百姓,不僅繡鋪前如此,整條大街都如此,若非有官兵提前站在兩側隔出兩排人墻來,恐怕整條大街中央都要擠滿人。 薛寧不想看人頭,她想看三年未見的父親。 孟氏何嘗不想,可外面那么多人,男女老少都有,擠來擠去成何體統,尤其是女兒,都十六歲的大姑娘了,生的貌美水靈,等會兒進了人群,想照看都照看不住,萬一被人趁亂占了便宜怎么辦? “不行,咱們就在里面看?!泵鲜蠄猿值?。 薛寧說服不了母親,哀求地看向表姐。 阿嬌也不敢違背姑母啊,再說姑母的擔憂很有道理,外面的人真是太多了。 薛寧苦苦央求時,初錦安靜地站在母親身邊,七歲的小姑娘更好奇外面的熱鬧,可她很會察言觀色,既然薛寧小姨說服不了母親與姑祖母,那她開口肯定也沒有用。 鋪子正門緊閉,顯得里面都暗了很多,初錦掃眼屋頂,小姑娘咬咬唇,悄悄朝薛寧小姨招手。 薛寧見了,疑惑地走了過來。 初錦叫小姨低頭,湊在她耳邊說了兩句。 薛寧杏眼一亮。 阿嬌問女兒“初錦,你跟小姨說了什么?” 初錦笑笑,指著屋頂道“街上人多,咱們可以爬到屋頂上去,上面又寬敞視野又好,等姑祖父騎馬過來的時候,咱們揮揮手,他就能看到咱們了?!?/br> 阿嬌一愣,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只是,重規矩的姑母能同意嗎?自家孩子都小,爬爬屋頂也無傷大雅,姑母家里,表弟已經十九歲了,表妹十六歲正待嫁,屋頂那么顯眼,底下百姓又那么多,傳出去肯定有損表妹的閨譽。 “就你鬼點子多?!卑奢p輕嗔了女兒一句,然后頭疼地看向姑母。 孟氏瞥了眼緊閉的鋪子門板,外面陽光明媚,隔著窗紙也能看到人頭攢動。 “不許去,姑娘家爬房上瓦成何體統?!泵鲜峡囍樀?。 薛寧剛要跺腳耍賴,孟氏忽然指了指鋪子上面的一層窗戶,露出笑容來“不過,如果你表姐舍得這層窗戶紙,咱們可以搬椅子過來,戳幾個窗戶洞偷窺?!?/br> 這么一來,既不用出門拋頭露臉,又能看見久別的男人,一舉兩得。 阿嬌豈會吝嗇一點窗戶紙?先戳破了,下午再讓江娘子重新糊一層就是。 大人們放了話,薛琰、薛寧就帶著丫鬟們去后院搬椅子了。 孟昭、初錦都乖乖地站在母親身邊,好像都不熱衷看熱鬧的樣子,等椅子搬過來,大人們站上去高度都很合適,初錦戳了兩個窗戶洞發現自己看到的仍是人頭,小姑娘終于不樂意了,悄悄扯了扯薛琰的袖口“小舅,我個子矮,你幫我搬張桌子?!?/br> 薛琰笑道“小舅抱你如何?” 初錦搖頭“抱著太累了,我想自己站著?!?/br> 薛琰摸摸小姑娘的頭,重新去后院搬了一張桌子來。 這桌子不大,但站兩個孩子沒問題,薛琰將桌子放在自己身邊,再安排孟昭陪初錦一起站著,讓孟昭護著初錦。 小兄妹倆試了試位置,很合適。 第一波儀仗是太子奉旨出城迎接大軍,隨行的有文武大臣,也有親王皇孫。 太子的儀仗過來之前,有護衛高聲傳令百姓肅靜,聽到這聲吆喝,薛寧就要去窗邊偷看。 孟氏皺眉道“你是來看你爹的,還是來看熱鬧的?” 薛寧俏皮道“我都看不行嗎?” 說完她第一個站到了椅子上。 薛琰沒上椅子,但體貼地將孟昭、初錦抱上了桌子,他在桌子后面守著。 孟氏朝阿嬌嘆道“你看看寧姐兒,這種脾氣,哪家夫人看得上她?” 阿嬌臉紅紅的,半晌方道“姑母,我也想去看看?!?/br> 太子是香云姑娘的丈夫,阿嬌想瞧瞧太子到底長何模樣。 孟氏愣住。 儀仗可能就要過來了,阿嬌硬著頭皮走到了她的椅子前,她上去的時候,薛寧笑著拉了她一把。 孟氏只好再次朝柳氏道“你跟宴平就是太寵阿嬌了,看把她寵的,都是兩個孩子的娘了,還小孩子似的?!?/br> 五十多歲的柳氏老臉也是一紅,尷尬道“其實,我,我也想去看看?!?/br> 太子可是她的女婿啊,雖然論名分她沒資格叫人家女婿。 孟氏反應過來,忙道“應該的應該的,走,咱們一起去看?!?/br> 有些事情可能于禮不合,但人心都是rou長的,換成她是柳氏,孟氏肯定也會去看自己的女婿。 就這樣,一大家子都站到了提前擺好的椅子上。 稍頃,太子儀仗過來了。 最前面是一隊騎馬的侍衛,跟著便是太子。 太子今年三十九歲了,正當壯年,身穿杏黃色四爪金龍錦袍,容貌俊美威嚴,氣度雍容華貴,真是一眼就能讓人感受到天家的風范。太子之后,是懷王、簡王,一個因為消瘦顯得刻薄,一個因為縱情享樂大腹便便,就憑這相貌,也難怪淳慶帝會選宣王做太子。 三王之后,是六位年輕的皇孫。 儀仗過去地快,皇孫又多,柳氏人臉都沒看全就只能看背影了,急得問阿嬌“有沒有三爺?” 阿嬌也沒看清楚,光顧著看太子了,等她意識到還有皇孫們的時候,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最后面一排,右邊這個有點像?!?/br> 婆媳倆亂猜的時候,薛寧突然道,臉還貼著窗戶紙呢。 初錦也在看,好奇地問“小姨怎么看出來的?” 薛寧對著那少年的背影道“瞧著跟我姐夫有些相似?!?/br> 初錦腦袋里轉了個小彎,才反應過來小姨的姐夫就是她的爹,趙宴平。 初錦踮起腳,巴巴地望著那遠去的少年背影。 既然像爹,那這位表哥應該長得很俊吧? 第148章 太子出城的儀仗過去之后,一家人下椅子的下椅子,跳桌子的跳桌子,重新坐到了下面。 雖然沒看到疑似外孫的那個少年郎,能夠看到太子,柳氏也很激動了,太子模樣氣度好,對女兒也寵愛有加,蒼天定是有眼,目睹了女兒吃過的那些苦,所以才安排了太子給女兒,讓女兒嫁人后可以徹底避開曾經的徐府。 知道柳氏高興,孟氏故意夸了好一陣太子。 柳氏果然聽得如沐春風,嘴角的笑容就沒斷過。 休息休息,吃些茶水糕果,街上再次傳來了號令,凱旋大軍要進城了。 一家人趕緊又重新回到椅子、桌子上。 馬蹄聲陣陣,腳步聲隆隆,儀仗靠近之后,走在最前面的仍是太子等人。 這次阿嬌直接看向那位疑似三爺蕭煉的皇孫,就見少年郎劍眉星目儀表堂堂,俊朗的面容果然有一抹趙宴平的影子,但那出身皇家的氣度卻是小小的趙家難以培養出來的??粗粗?少年郎似乎朝這邊瞥了一眼,阿嬌一緊張,下意識地往后躲,等她再貼近窗戶洞看過去,太子等人已經過去了。 接下來是武將。 三年北伐,將士們死傷數萬,阿嬌聽姑姑說,姑父寫過幾次家書回來,次次都是報喜不報憂。姑父確實也有本事,早年從一個山匪頭子變成了正四品的明威將軍,這次去戰場,姑父又立了幾次功,姑母輕描淡寫,但趙宴平告訴阿嬌,姑父的功勞幾乎全是用命拼來的。 其中最危險的一次,姑父奉主帥之命,帶了五千騎兵去夜襲韃靼大營,沒想到反中了韃靼的埋伏,姑父的五千人馬不但沒能打得韃靼措手不及,反而成了孤軍深入,被韃靼的弓箭手包圍。箭如雨下,姑父率領的騎兵紛紛倒下,生死關頭,姑父將帶去的桐油潑灑在戰馬身上,同時點燃,戰馬帶著一身的火發瘋般四處亂竄,沖散了韃靼的箭陣,也為姑父等人沖出了生機。 那一晚,姑父趁亂換上韃靼的戰袍,潛伏韃靼之中,最后活捉韃靼一位親王,這才反敗為勝。 若姑父反應慢一些,準備少一些,或是膽量小一些,甚至運氣差點大營里沒有能作為人質挾持的親王,恐怕都要死在敵營。 聽了趙宴平的話,阿嬌才能稍微理解戰場究竟是何等危險了,犯下殺人案的兇手好歹還會躲在暗處伺機而動,戰場上的敵人直接拿著大刀沖過來,而且是一群敵兵同時沖過來,光是迎敵便需要非凡的膽量。 心緒翻騰,阿嬌看到了自己的姑父。 薛敖的位置很靠前,幾乎就排在主帥與兩名主將之后,今年正滿五十歲的薛敖,體型本就健碩,穿上鎧甲更顯雄偉,看起來便力大無比,仿佛還可以再去戰場奮戰十幾年。 如此神勇的大將軍,百姓們拍手稱贊,阿嬌卻在看見姑父臉上脖子上的刀疤或燒疤后濕了眼眶。 孟氏沒有哭,丈夫還活著,這就足夠了,幾條傷疤算什么,他就是徹底毀容了,只要人回來了,她就不在乎。 大軍全部進京后,守在街上看熱鬧的百姓們終于散開了,兩家人各回各家,分開之時,阿嬌與姑母約好,后日休沐的時候她與趙宴平再去將軍府探望姑父。 孟氏笑道“不如你現在就帶孩子們跟我們走好了,在將軍府住兩晚,后日再與宴平一起回來?!?/br> 阿嬌不好意思拖兒帶女的給姑母添麻煩,而且姑父姑母一家團圓,她在場多少有些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