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金紋龍卷軸,內銜黃麻紙,自上而下,御史臺“奉狀以聞,伏聽敕旨”,御筆“依奏”,中書令蕭喬甫“宣”,中書侍郎張九齡“奉”,中書舍人“行”,門下侍中審核簽名,尚書省八百里加急驛送,是一道標準的敕旨。 敕旨:及第后,日漸驕奢,人言有敗壞綱風,以權謀私,欺君罔上之舉,出使后,恣意專斷,擾亂后方安定,故暫免宣政奪事之權,留職待察。 顧越還未起身,地上一左一右多了兩影子?!熬偷卮?,法曹伺候?!毖匆宦暲浜?,拽起人來,那鋒利的鐵護腕,霎時,在顧越白皙的手背割過一道傷口。 血滴在土地,沒有聲響,蘇安渾身顫了一下。顧越抬眸道:“阿蘇,我且不要緊,你們按時去州城和使團會合,順章辦事?!碧K安還想詢問,又咽了下去。 一個時辰內,薛敬押下待察的罪人,又召集三千重甲騎兵,逼其余宣政官吏登上安排的馬車,揚起朝廷三面大旗,一路護送他們往幽州州府而去。 蘇安獨自坐在車里,聽憑馬夫揮鞭趕車。他抱著名為“奪時”的琵琶,先確認過夾層內信件和文簿完好無損,而后提起簾,望著阡陌縱橫、蒼水環繞的平原…… “薛參軍是哪里人?”傍晚,吃完烏米飯,蘇安終于靜下心,對旁邊騎著馬的薛敬,搖手打一個招呼,“你既然認薛玉作義父,難道是塞外出身?” 薛敬瞥來一眼:“禍到臨頭,公子倒是不驚慌?!碧K安道:“其實在長安,這不算什么?!毖闯聊?,道:“我無父,母親是奚人,部落戰敗后,隨契丹歸降羈縻州,患惡疾,為義父撿回一條性命,是故,誓死效忠節度營?!?/br> 蘇安道:“戍邊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薛敬道:“你們在長安歌舞聲色?!碧K安道:“將軍誤會了,顧郎說此地封壃沃壤,平廣膏腴,宜屯田,并非對薛公有敵意?!毖吹溃骸肮?,我只是負責倉儲的,其余事情不想管?!?/br> 入夜后,天降大雪,桑干河的蕭瑟冷風退卻一切浮華。蘇安攏著貂絨,頂不住困意睡了過去,夢中,顛出一聲“十八”,手暖爐險些落地,終又清醒。 駛過平原,在關山險峻之處,拔地而起一座雄偉的石土混建城郭。城縱九里,橫七里,屯兵三萬,畜馬五千,有東西南北四垣,開八門,內建子城,開二門。 此城,古名涿郡,現名幽州。 ※※※※※※※※※※※※※※※※※※※※ 古名涿郡,現名幽州,將來就是咱們的首都北京城啦?。?! 隨著外交形勢的變化,唐經營東北邊疆的政策和軍事防御體系也在不斷的調整。初實行都督府、州、縣建制,實行府兵制,另兼南衙十二衛(實際十衛)遙領地方折沖府兵,開元之后,由于重內輕外的社會風氣,邊防形勢變得嚴峻,為防御突厥、契丹、奚等民族部落,逐漸形成以節度使司為最高權力機構,“軍”級駐防單位為主干,“城、鎮、戍、守捉、關、柵”等駐防單位為基礎的軍事駐防體系,該體系在有效守護疆域的同時,也引發了刺史與節度使的重重矛盾,更滋生著巨大的軍事腐敗。 以上是瞎比比,重要的是,感謝你們的訂閱包養,么么噠~ 感謝暮漠、四千、長生澆灌的營養液,謝謝,枝間新綠一重重~ 第40章 奚琴 駛過平原,在關山險峻之處,拔地而起一座雄偉的石土混建城郭。城縱九里,橫七里,屯兵三萬,畜馬五千,有東西南北四垣,開八門,內建子城,開二門。 此城,古名涿郡,現名幽州。 夜里寒風呼嘯,落了雪。薛敬立馬城下,鳴短號示意,又給城門郎遞交過通牒,方才領著大隊及糧草輜重由南門而入。禮部官吏下車,被統一安排住進館舍。 一路,蘇安借著火把的光四處觀察,雖市場夜間關張,看不健全,但從土垣的尺寸判斷規模定然不小,又見州府衙門、節度營等官署錯落有致地分布于子城。 蘇安道:“薛參軍,斗膽問一句,為何州府未曾來人迎接?”薛敬道:“不知道?!碧K安道:“按禮數……”薛敬倏地回過頭,一記目光瞪得蘇安退了三步。 “喊你‘公子’是客氣話,且顧好自己性命,不要不知好歹。我告訴你,即便京里當紅的女伶官,在幽州城,在這北市,也就是六匹馬能買賣的價?!?/br> 蘇安抿了抿唇,忽覺得面上冰涼,伸手一摸,是幾片薄薄的晶亮的漂亮雪花。 卻不見,此刻,節度營的大堂空寂幽森,只留一盞孤零的油燈。薛敬辦完差事走進堂中,一身鐵甲在碰撞中發出凌厲響聲,將那奄奄的火苗晃得越發細瘦。 青銅座上,坐了一位發絲半白的老人。薛敬對老人行過禮,抬眸正要說話,恁地一驚:“義父,您的發,如何一夜之間?!”薛玉淡淡道:“無妨?!?/br> 薛敬的心中泛起不忍,分明十余年來,此人籌謀布陣之時是那般意氣風發,堅不可摧,為何如今剛起風聲,卻仿佛那道圣旨彈劾的不是顧越,而是薛氏自己。 薛氏歷代鎮守遼東,先祖平陽郡公一生東征西戰幾乎未有敗績,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承高宗親自作樂以慶賀其功績;先兄薛訥沉著勇悍,抗擊契丹屢立奇功,一度官至左羽林將軍,掌管京師衛護,復封平陽郡公;如此,傳至節度使薛玉,武功不減,自問沒有其他人可替,儼然是高枕無憂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