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公罪 完結+番外_分節閱讀_232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那些年我們弄死的白蓮花、快穿之致渣賤、功德簿·星海、挖坑要填[快穿]、歡迎來到噩夢游戲、專挖男主墻角[快穿]、快穿之屬下不是賤受、主播,你盒飯到了 完結+番外、[快穿]反正主角挺高冷的
裴鈞一懵:“他什么?他也跑了?” “可不是!”閆玉亮手背疊在手心里一拍,目光四下看了看,皺眉低聲道,“蔣老就是成王賣官鬻爵的受惠人之一,他還給成王拉過不少生意。崔宇前車之鑒就在眼前,他自然擔心被此牽連,在這節骨眼兒跑了是怕沒命?!闭f到這兒,他想起來道:“對了,今早蔡延來了吏部致休,也帶了最后一份令來,要提的還真就是蔣老的案底,估摸是想順著蔣老查到你替蔣二保的卷上?!?/br> “保卷事小,想污我暗控朝政才真?!迸徕x皺眉道,“看來蔡家眼下是想咬出我的罪過來,好借張家的手除了我?!?/br> 閆玉亮正想答話,此時卻聽朝中打響,司禮官報:“皇上駕到!” 一時眾臣陸續跪禮山呼,姜湛步入殿中,一言不發地走到御案后坐下。他雙眼掃視堂中跪著的朝臣,鎮著怒意道:“蒼南道的鹽民造反了,眾卿可聽說沒有?” 堂中理所應當地起了一陣倒吸氣的驚訝聲,姜湛聽在耳中,心底更憤,抬手握緊了金龍的椅柄道:“折報中說叛亂已起了多日,領頭人竟是那告御狀的李存志的兒子,李偲。此人聚集了萬余鹽民,眼下仍在招兵買馬,已經開始攻城略地!虧朕還賜他良宅沃土、賜他官職,他竟是一回去就領人反了!這簡直是狼心狗肺、藐視圣躬、目無王法!其罪當誅!今日讓眾卿過來,便是要議一議由誰去鎮壓此亂?!?/br> 說到這兒他落目一看堂下,倏地皺眉:“兵部的人呢?” 四周官員皆看向六部隊列,裴鈞聽言雙目輕轉,忽而先于閆玉亮一步出列:“自成王案起,蔣尚書不知所蹤已有三日,吏部已派人去找?!?/br> “不知所蹤?”姜湛瞇起眼來盯著裴鈞,片刻才冷冷一笑,不過多追究道,“既然兵部無人,那就由裴少傅說說誰去合適罷?” 閆玉亮聽言,憂心看向裴鈞,卻見裴鈞無喜無怒般捧著笏板道:“回稟皇上,朝中猛將多在邊關鎮守,回調尚需時日,臣以為,應當就近調取蒼南道一帶可用之人。比如,雁翎關守將韓太清就可以——” “雁翎關已然投敵了?!苯刻岣呗曇舸驍嗔怂?,從桌上拿起個折子扔在裴鈞跟前,譏諷道,“裴少傅不是耳聰目明么?如此消息,是當真沒聽說,還是明知故問、怠誤戰機,等著看鹽民打來京城???” 裴鈞原就是隨口一答,對姜湛的諷刺也充耳不聞。他不無所謂地彎腰撿起那折子一讀,發覺姜湛接報的時間雖晚于姜越,但卻有了更翔實的消息。比如,李偲集結幾鎮人馬后,首先就去了雁翎關,以自身經歷和父親李存志的聲譽,說服了韓太清麾下數千人加入起義軍,并予以大權。韓太清常年鎮守南地幾處關隘,對兵力、布防都了如指掌,一時猛攻之下,雁翎關以南的數城正陸續失守。 起義的人馬還在壯大,算上信件來往的時日,如今已不知又是何等境況。裴鈞心中盤算著,面上只執著文折看向姜湛不言,那模樣,就像是心中已有了答案,卻不愿說出來。 姜越站在親王一列中僅存的幾人里,向武將一列看了一眼,武將之中隨即出列一人道:“眼下邊關將領雖難于調派,但京中卻有仍一人曾身經百戰從邊關歸來?!?/br> “誰?” 姜湛輕輕挑起眉頭看向武將之中,只見是蕭老將軍跛著腳向前走了兩步,抱拳低頭道:“稟皇上,老臣以為,晉王爺姜越治軍有方、足智多謀,善攻善取、鮮嘗敗績,足可帶兵蕩平南地叛亂!” 裴鈞搶在姜湛開口前急急道:“不可!蕭將軍,晉王身體尚未痊愈,貿然領兵實在不妥。叛軍如若戰勝皇親,更要士氣大漲,朝廷不可冒這個險!” 姜湛將此景看在眼里,眉心即刻蹙起:“裴少傅,你究竟是憂心叛軍勢大,還是憂心晉王安危?” 一時間,殿內所有朝臣都看向裴鈞,親王一列中,子侄輩的王爺又都看向姜越。 裴鈞皺眉不言間,姜湛繼續道:“依朕看,裴少傅是憂心太過。既然晉皇叔說,此番復生是有姜氏先祖作佑,那朕就相信,晉皇叔定是洪福齊天、吉人天相,如若出戰,也一定是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內閣之中張嶺聞言,起了身來正要打斷,可姜湛卻不等他說,已下令道:“傳朕諭旨,令晉王姜越為將,即刻清點兵馬、率領糧餉,三日后領軍南下平叛,將亂民一網打盡,還江山太平!” 殿上眾臣一時山呼“吾皇英明”,陸續跪地間,姜越與裴鈞對視一眼,低頭接旨道:“謹遵皇上諭旨,臣,定不辱命?!?/br> 下朝后,張嶺急急追上退朝的姜湛,肅穆萬分地勸諫道:“皇上,晉王與裴鈞暗中相聯,方才不過是演了出欲擒故縱的戲碼,要激怒皇上派晉王出征。晉王一旦出京,就有了機會調遣這些年來暗中安插的兵力,到時候若聯絡兵馬圍困京城——” “他聯絡誰?”姜湛放開身邊胡黎的手臂,回頭看向張嶺,“眼下泰王幾個都逃回封地了,成王還在牢里,有兵馬的皇親里是沒有人敢幫他的?!闭f完,他見張嶺還要再勸,便不耐煩地抬手打斷了張嶺,皺眉陰狠道,“況且,他也不會有命活著回來的?!?/br> 張嶺聞言一凜,見他已聽不進再勸,無奈之下只好低沉道:“皇上,請容老臣再說最后一句……當今朝堂局勢詭譎,蔡氏暫頹,裴黨卻與晉王聯結,此乃軍政合并,圖謀不軌,尚不知會如何攪亂朝政,如若……” 張嶺說著,忽而見姜湛身旁的胡黎正聽得認真,不免心下一突。下一刻,他上前拉過姜湛,往前走出幾步遠,避開了胡黎,才俯在姜湛耳邊極力低聲道:“如有一日宮中生變……” 說到這兒他垂眸一想,將右手小指上的玉戒褪了下來,放在姜湛手心,又把姜湛的手緊緊握起來,緩慢而堅定道:“到時候皇上若需老臣出力,只需記得:玉戒轉,忠jian斷。只要以此為信,我張氏一族必盡全力忠君報國,在所不辭?!?/br> 姜湛不明所以地看向張嶺,卻只聽張嶺再道一句:“此物皇上切記自己保管,絕不可讓他人知曉,不到萬不得已,最好是不要用到?!?/br> 張嶺說完,閉目長嘆一聲,終于后退半步,長作揖道:“皇上保重,臣……告退!” 第118章其罪七十三·不改 姜湛目送張嶺的背影走出殿角游廊,不禁暗暗握緊手中玉戒。 他知道,張嶺這枚玉戒指原是祖皇帝爺賞給張氏先祖張津的,與張家大宅正堂那口黑頭大棺材上的金墨題字一樣,皆是為了褒獎張氏一族恪盡職守、忠君報國。 他一時想起了多年前他初次穿上龍袍,被太后牽著手,在中慶殿第一次見到張嶺的時候。 那時他十二歲,忐忑怯生,而張嶺有一張永遠不茍言笑的臉。 他怕張嶺,故而直往太后身旁躲。太后卻將他從身后拉出來,說這張嶺秉承了張家一脈的尊法忠君,定可信任,叫他不必害怕。 姜湛收起玉戒放在袖中,沉眉想了想,把幾步外的胡黎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