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認識的人說起來沒有一個不佩服的,畢竟50多歲的人了比年輕人干活都緊,蘇云彥也見過幾次,是個頭發花白一臉老相的老人家,回回都是來去匆匆的,不像他們年輕人累了熱了還會找地方歇歇腳喝瓶水什么的,那位就是自己灌的一大瓶濃茶水,餓了就隨便買點饅頭燒餅對付過去。 雖然辛苦,但是大爺講起自己兒子還是樂呵呵的,說起病況有起色了就開心得跟什么似的,外賣員雖然累但是時間自由掙得也多,比起在家種地或是到處找人借錢,顯然靠自己掙錢更能叫這位老人家感到踏實。 蘇云彥不知道這位一直在農村生活的老大爺是怎么適應下來用智能機送外賣的日子的,畢竟大多數像他這樣年歲的老人家對于手機只會接打電話這兩項cao作,這陌生的城市巷道又給這位一直生活在田間地頭的老人帶來了多少麻煩和難題呢,想必最開始的時候一定是非常艱難的,然而蘇云彥看到這位大爺的時候他已經是手腳利索不管哪方面看都是熟手了。 雖然以前在新聞上看到過類似的這種勵志人物,然而那畢竟隔著一層,看的時候有感動有佩服,過幾天新的新聞出來之后當初那種心情也不剩多少了。 這一位卻是蘇云彥能經??吹较肫鸬娜宋?,在他被人刁難說難聽話的時候,在他覺得工作辛苦心生退意的時候,在他騎車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時候,他會想到那個年紀一把的老大爺最初開始的時候一定比自己更為困難,畢竟他知道自己只是做個暑期工而已,而大爺每天都在給兒子籌醫藥費,那是時時懸在頭頂的一把刀,性命攸關輕忽不得。 大概是因為有這么一位各方面都不容易的老人家比對著,蘇云彥本以為自己干不了幾天的活最后居然也老老實實干了兩個月了,等拿到工資的時候簡直想哭,真是太不容易了,這可真是血汗錢啊,心里也有那么一丟丟的驕傲,面對老媽的夸贊和每天的愛心餐也能夠挺直腰桿坦然接受了。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小可愛們,我要來求一波營養液了,3/124/7是晉江的植樹節營養液翻倍活動,在此期間灌溉營養液的話都會翻倍的,小可愛們如果方便的話,投幾瓶唄,謝謝大家哈(*^▽^*) 另外還要謝謝之前給我灌溉的小可愛們,昨天也收到啦(*^▽^*) 感謝所有看文支持的小可愛們,筆芯~ 第92章 軟飯硬吃5 馮玉芬知道了這位給孩子籌醫藥費送外賣的農村大爺的事跡之后,也很是感佩, 社會上盡管免不了有些不靠譜的父母, 但是大多數為人父母的為了孩子真是什么都能做什么苦都能吃, 在旁人眼里不可思議的事情對于這些當爸媽的來說不過是因為愛孩子的本能罷了。 人生無常, 好好的兒子突然就生了重病整日與病床為伍, 哪個當父母的能接受的了呢,這位大爺難受歸難受,還是很快就找到了適合一家人的解決方式, 沒有因疾病和貧窮就怨天尤人,而是靠自己一單一單跑街串巷掙醫藥費。 畢竟救急不救窮, 生重病的人家顯見得一時半會兒是還不上錢的,大爺做出這樣的決定, 雖則辛苦,但是他們一家人想必比背負欠款心里要更踏實些。 雖然有點不厚道,但是馮玉芬還是很高興蘇云彥因為這件事得到了一些觸動和改變,雖然就工作了兩個月但是畢竟和以前上學的環境丁點不一樣,現在這孩子看上去學生氣沒有那么重了, 比以前更沉穩了些。 當媽的高興孩子有這樣的改變, 蘇云彥自己辭工之后回想了下自己這段時間的工作經歷也有不少感慨, 最后將暑期工的感悟全都寫了下來變成了報紙上的豆腐塊,拿了稿費之后又買了些禮品去醫院看望了一次大爺的兒子,畢竟要不是因為老大爺的刺激,他十有**是堅持不下來的,也不會有這篇文章了。 馮玉芬對于蘇云彥的決定大力支持, 孩子有善心當然不能打擊潑冷水了,聽說了這父子倆都在醫院住,家里老太太身體不太好也只能偶爾過來探望搭把手之后,她干脆燉了鍋湯讓兒子一起帶去,多少能補充點營養換個口味,總比一直吃醫院食堂或是饅頭燒餅的強。 至于兒子后來跟這位一直與病魔做抗爭的李響成了朋友,學業生活上得他幫助良多,就實在是意外之喜了。 與蘇云彥可稱得上順風順水的成長經歷不一樣,李響的人生軌跡中總少不了自己與命運的抗爭,其心性之堅韌是蘇云彥遠遠比不上的。 李響小時候家里就窮,一直窮了好些年,倒不是李父李母人懶,而是李母也是個三天兩頭吃藥看病的弱身子,重活根本干不了只能做些輕省的活計,夫妻倆甚至只有李響這一個兒子,這在注重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農村簡直是不敢想象的,家里既窮又人丁不旺,平日里自然會遇到不公與欺負。 李父倒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然而要是離了家,估計娘倆個連飯都吃不上嘴,只好一門心思在家里種地四處尋摸散活掙錢。李響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心里一直憋著一股氣,小時候和笑話他的大小孩子吵嘴打架,上學之后就開始發狠玩命地讀書勢要壓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一頭。 后來果然一路讀進重本,不僅沒要父母給錢,年年獎學金甚至還能給家里添置點東西,等到畢業順利進入大公司奮斗幾年之后拿了高薪,家里日子也早已得到了改善,這樣的際遇對于貧窮的農家來說是實打實的鯉魚躍農門知識改變命運。